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530章 李二登基之秘!

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530章 李二登基之秘!

作者:曾许人间第一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1:53:21 来源:泡书吧

第531章 卷五 李二登基之秘!

叔孙钰说道:“昔日元戎一部其实并非赤水源的土着,而是在慕容顺上任赤水源后,迁徙过来的。

不过他们具体从哪里迁徙而来,却是无人得知。

而且,他们顶着元氏的名头,也没人怀疑他们的身份。”

听叔孙钰这么一说,李承乾就更加确信了,这元氏一部和李渊一定有渊源。

太巧了,实在是太巧了。

昔年为他复辟的造反之人便有元弘善,他送还吐谷浑的慕容顺身边有元戎,就连如今他在日月山扎下根后,还有元平。

怎么姓元的都和他李渊脱不开关系?

天底下有那么巧的事儿么?

就算真的有,李承乾也不相信!

“对了,如今这元氏一部在哪里?”李承乾问道。

说到这个,众人立马蔫了,当初那场大战虽然他们都参与了,可谁会关心手下败将如何了?

“那个,殿下,这事儿怕是普仆射要熟悉一些。”刘三低声说道。

李承乾点了点头,也对,指望这些家伙,他还真指望不上,正准备吩咐刘三去将普西偌找来之时,程处亮笑道:“殿下,要问这事儿,不还有个更适合的人选么?”

“谁?”李承乾疑惑道。

“慕容顺啊。”程处亮说道,“还能有谁比他更清楚这里面的事儿?”

他这么一说,李承乾立马是一脸的恍然:“倒是把这家伙忘了?对了,这家伙现在在干嘛?”

“他能干嘛,现在每天不都在自己的小院子里自怨自艾?”程处亮说道。

自从上次大战之后,慕容顺帮着安抚了民心,李承乾倒是赏赐了一座宅子给他,也没限制他的自由,这使得慕容顺的处境比之前要好多了。

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慕容顺自从回来后,就一直深居简出。

“刘三,去将普西偌、慕容顺等人找来。”李承乾说道。

既然开始寻找答案了,那他自然想弄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等刘三寻人去之后,李承乾又问道:“对了,当年是谁策划的这一切?”

虽然当年的姚大年纪不大,但李承乾敢笃定,长孙安业绝对给姚大留下了什么东西,当然,他不会问就是。

“李孝常。”姚大说道,“当年若非李孝常开仓献粮,太上皇可没那么容易拿下天下,虽然他最后的确谋逆了,但他在大唐开国之初所做出的贡献同样是不争的事实。

也是如此,他才会得封义安郡王。”

“这义安郡王我倒是还记得。”他一说完,尉迟宝林便接口道,“他当年是隐太子的人,算得上是隐太子的嫡系一脉了。

而且,在诸王中,他也是唯一一个明着站出来支持隐太子的。”

李建成的人?李承乾微微有些愣神,这又是隐秘。

不过这李孝常既然能封王,那就说明他和老李家多多少少都有些关系才是,既如此,敢明着支持李建成,那就说明他和李建成之间的关系走得很深了。

这可能才是他最终谋逆的主要原因,毕竟,若非如此,他一个王爷放弃权利,做一个太平王爷总是可以的吧?

他既然没有这么做,非要以卵击石,原因只有一个!

那就是他和李建成之间的关系已经深到了李二容不下他的地步了。

“这么说来的话,那李孝常当年会不会是被人利用了?”李承乾下意识的就想到了李渊。

说到底,这次谋逆目的是为了帮李渊复辟,换句话说,最大的受益者可是李渊。

唯一有这个动机也有这个能力的人,便只有李渊才是了。

“等一下,阿祖是哪一年从太极宫搬到现在太安宫的?”李承乾问道。

“贞观三年。”说到这个,程处亮立马说道,他们这些家伙,对这种事儿,那是清楚得很。

“贞观三年?”李承乾嘀咕道,“贞观三年可有发生什么大事儿?”

众人想了想,还是年纪略长的尉迟宝林说道:“贞观三年要说还有什么大事儿,应该只有陛下贬裴寂回乡,同年又为刘文静平反。”

“那这两件事儿和阿祖搬进太安宫,谁前谁后。”李承乾继续问道。

“贬裴寂,为刘文静平反在前。”尉迟宝林立马说道。

“这就对了。”李承乾说道,“看来阿祖一直就没放弃过,至少在贞观三年之前,他没放弃过。

可在贞观三年的时候,裴寂被贬,为刘文静平反,说明父皇至少已经在那个时候真正的初步掌握了大唐,阿祖这才搬离了太极宫。”

李承乾其实已经多多少少搞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

说到底,就是自己老子和他的老子在斗法呗!

虽然李渊退位了,但他还是恋栈不去,跟李二斗了三年,最终还是败下阵来,退出了太极宫。

“可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啊?”房遗爱听了半天,一头雾水,当即便说道,“太上皇和陛下斗法,我们还能参与不成?”

“你看看清水川!”尉迟宝林没好气地说道,“若是没有太上皇的支持,你以为就他李元景,凭什么在清水川立足?”

事关太上皇,尉迟宝林的态度很坚决。

没办法,他老子当年可是把李渊得罪死了,真要让李渊再次得势,不说复辟,单单是得势,他尉迟家今后就只能老老实实的龟缩在家里了。

“阿祖手里肯定还是有些能量的。”李承乾说道,“虽然不足以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但弄出点儿小动静,应当是没有问题。

当年李孝常等人谋逆,也不可能所有人都被抓了,总会有些漏网之鱼。

还有元谋旧臣,这些家伙虽然贬的贬,辞的辞,但他们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哪怕是父皇怕是都不敢轻易对付他们,而这些人,十有**也是围着阿祖转。”

“对。”姚大说道,“当年的确有很多漏网之鱼,我记得家父还叮嘱过我,如果能活下来,一定要躲着他们。”

就在这时,刘三带着慕容顺和普西偌来了。

慕容顺有些呆滞,他没想到李承乾会找他过来。

如今,他虽然是自由之身,但他很清楚,自己说白了还是一个阶下之囚,他有时候都闹不明白,李承乾为什么到现在还不杀他。

看到他们到来,李承乾将姚大刚刚说的话记下了,这才笑道:“大宁王近来可还适应?”

“殿下说笑了。”慕容顺颇为平静地说道,“如今这片土地上,除了殿下,还有谁人敢称王?”

“好了,本王也不卖关子了。”李承乾说道,“今日唤你来,本王是有一事相询,还希望大宁王如实相告。”

“吾有拒绝的权利么?”慕容顺耸了耸肩。

他被俘已经一年多了,情绪也逐渐平稳了下来。

现在,他就想活着看看,看看李承乾到底能将大明王廷带到哪一步,他又比李承乾差在了哪儿!

李承乾笑道:“本王记得当初伱麾下有一人名唤元戎对吧,不知道大宁王对此人可还有印象?”

元戎?

慕容顺闻言倒是一愣,李承乾喊我来就是为了打听元戎?

不过他也没有隐瞒,点了点头,道:“确有此人,而且此人当初还是吾的麾下猛将,不过吾倒是记得,当初此人不是被殿下的猛将一箭射死了么?”

对于元戎,他自然有印象。

李承乾点了点头,说道:“这本王知道,本王想问的是这元戎以及他背后元氏一部的来历。”

“来历?”慕容顺想了想,摇了摇头,道,“很遗憾,倒是帮不了殿下。”

“你敢不说!”房遗爱闻言,立马就跳了起来,那凶狠的眼神,仿佛想生吞了慕容顺不可。

慕容顺的反应倒是镇定,既没有躲避也没有辩驳,李承乾见状,摆了摆手,道:“你也不知道?”

“殿下的确聪慧。”慕容顺说道,“吾只知道此人姓元名戎,背靠元氏一部,但对于此人及其此人背后的元氏一部,确实不知。”

“不知根不知底,你就敢将其引为心腹?”程处亮有些不相信。

呵呵……

慕容顺无言地笑了笑,过了片刻才说道:“小国公可知,当初吾被送回吐谷浑的时候,是个什么光景?

当时太子之位已然易主,因为久居中原,国内熟识的人都没两个。

诸位以为这大宁王是吾想要的么?

要知道,彼时的赤水源,乃是整个吐谷浑最混乱的地方,将我安排到赤水源,说白了不就是希望用赤水源的那些部落纠缠着吾么?

说实话,他们做到了,自上任赤水源以来,吾就没一天安生的。

虽然当初吾贵为大宁王,可这赤水源上有哪一个部落听我这个王的号令?

这时候,元戎带着其族人来投,我有什么不敢引为心腹的?

一个除了头衔一无所有的王,还有什么值得别人惦记的么?

可惜啊,吾在赤水源经营了这么多年,终于有了点儿起色的时候,诸位来了……

可能这就是命吧……”

说着,慕容顺微微摇了摇头,神情没落。

不过从他的描述中,其实听得出来,刚回到吐谷浑的时候,他的日子一定过得不好。

想来也是,他这个吐谷浑太子,几乎从小就在汉人的地盘长大的,能和慕容伏允亲到哪里去?

慕容伏允又不是只有他这么一个宝贝疙瘩,每天心心念念的盼着他回来。

“那等你站稳了脚跟,就没问过或者调查过元戎他们的来历?”尉迟宝林问道,“听说,元氏一部可是你来了赤水源后才迁徙过来的。”

“为什么要问?”慕容顺好奇道,“他们帮吾站稳了脚跟,吾难道还要怀疑他们不成?卸磨杀驴的事儿,吾可做不出来。”

说着,慕容顺又看向了李承乾,道,“殿下想必应该明白,有些东西是不能问的,不是么?至于说调查,呵呵,既然你们都说了,这元氏一部是在吾之后才迁徙的赤水源,在赤水源调查有什么用。

而其他的地方,那是吾能染指的?”

“这么说来,你也不知道元氏一部的来历?”李承乾问道。

慕容顺点了点头。

至此,李承乾也不再追问,便交代刘三安排人送他回去。

等慕容顺走了后,房遗爱急忙说道:“殿下,你信他的话?”

“不信。”李承乾回答地斩钉截铁。

房遗爱都呆住了,不信你还放他走,刑讯逼供啊!

就在房遗爱准备嚷嚷着将人抓回来,他来逼供的时候,李承乾又说道:“但他真的不知道。”

“为何?”程处亮也有些疑惑。

李承乾摇了摇头,道:“说了你们也不懂。”

其实他是没法说,刚刚慕容顺有句话没说错,到了他们这一步,有些时候,有些事就算知道也不能问。

这可能就是对权利的妥协吧。

没搭理他们,李承乾看向了普西偌,问道:“仆射可知当初大战之后,这元氏一部安置在了哪里?”

刚刚李承乾他们在交谈的时候,普西偌就一直在认真的聆听,当时就在脑海里回忆跟元氏一部有关的信息,这会儿李承乾一问,他当即便说道:“其他部落老臣未必记得,但这元氏一部,老臣还真记得。”

“嗯?”李承乾问道,“他们如今被安置在了何处?”

普西偌摇了摇头,道:“倒不是我们安置的,是他们自己跑到了赤水城。

这事儿说起来其实也怪,他们原本的部落其实在草原六城附近,而且哪怕当初他们追随慕容顺的时候,也是逐水草而居。

这次,他们反而放弃了自己的生存习惯,去了赤水城。”

“赤水城么?”李承乾倒是有些疑惑道,“舍近求远,他们是在躲着本王?”

“刘三,你回知会吴安一声。”李承乾琢磨了一番,说道,“多关注一下这元氏一部,嗯,元氏商行也多留意一些。”

刘三领命后,李承乾又看向了普西偌,问道:“对了,城里那个元氏商行你了解多少?”

“回殿下。”一听李承乾关注的全是元氏,普西偌隐约猜到了一些东西,当即便说道,“据说这元氏商行的东主乃是北魏文帝后裔,虽然没能确切的证实,但这个说法应该是有些依据的。

之前老臣和其他几位同僚也去了解过,的确有些北魏遗风的做派。”

“那他们在我大明经商,可有逾矩之处?”李承乾又问道。

普西偌摇了摇头,道:“没有。”他的语气很坚定,“因为和文帝后裔有关,老夫对这元氏商行一直就分外的上心,他们这元氏商行可以说是我日月山所有商行中,最守规矩的一个了!当属百商之典范!”

“哼!”听他这么一说,李承乾当即便冷笑了一声,“这就是问题了!

千里行商乃为财,真正的商人,岂会规规矩矩!真要规规矩矩,那些商人早喝西北风了!

对了,此番落实户籍制度的时候,你顺便统计一下我大明的元氏一族,包括人口,分布。”

“老臣遵命。”

李承乾笑道:“也该到我们反击的时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