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537章 大明,从来不坑穷人

第538章 卷五 大明,从来不坑穷人

世事向来如此,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长孙无忌等人想经此一役,侵占大明的商业份额,借此立足西北,在西北构筑一座以商业为基石的西北重镇。

从而达到震慑大明的作用。

而李承乾也想借此机会,图谋一些他已经筹谋许久的事宜。

总的来说,双方都是各怀鬼胎,各有目的。

接下来,就看谁能在这一场较量中,真正的占得上风了。

当长孙无忌一行人步入榷场之时,李勤俭立马就迎了上来。

“诸位总算是到了,本官可是恭候多时了。”李勤俭立马满脸春风的迎了上去。

长孙无忌虽然看不上李勤俭,但这会儿也是一副喜逐颜开的模样:“倒是让李尚书久等了,今日乃我两国贸易口岸开市,我洮河郡官员能来的都来了,可见我大唐对其有多重视!”

听他这么说,李勤俭立马就懂了,这是在暗指大明不重视呗,更是看不起他李勤俭。

如果说只是看不起他李勤俭,他倒也不会说什么。

的确,就长孙无忌的身份来说,他确实不够格,但你要说大明的不是,那就不行了,当即,李勤俭便笑道:“说起来,为了这贸易口岸,我大明前前后后已经准备了许久的时间,只等长孙郡守点头罢了。

这不,长孙郡守一点头,我整个大明都忙碌了起来,就连我大明殿下,都为了此事忙碌了好几天。”

李勤俭说完,长孙无忌也就是尴尬的笑了笑。

说到底,李勤俭还是嫩了一些,以长孙无忌的厚脸皮,这么阴阳两句,他最多当你在放屁。

“这是齐国公吧?”就在这时,普西偌从后面走了出来,笑道,“早就听闻齐国公乃大唐之栋梁,治国之能臣,今日一见,属实是老夫三生有幸了。”

长孙无忌闻言望去,倒是颇为意外,他能猜到此人是谁,只是没想到这个昔日的异族头人,如今也能出口成章了。

“想必尊驾便是大明左仆射吧?”长孙无忌微微拱了拱手,道,“辅佐殿下于微末之际立足于赤水源,普仆射劳苦功高啊!”

别看普西偌昔日不过是一部落头人,但在长孙无忌或者众多人的眼中,那出生就是要比李勤俭高。

甭管他李勤俭如今高官得坐,但终究是改不了他一介商贾的出生。

是以,对于普西偌和李勤俭,长孙无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当然,他也没有真的轻贱李勤俭,只是骨子里带着的蔑视,一时半会儿还真改不了。

“齐国公过誉了。”普西偌笑道,“大明能有今日之辉煌,老夫可不敢居功,那都是在殿下英明神武的领导下,才有了今日之盛况。”

劳苦功高,在大明谁敢说自己劳苦功高?

对于长孙无忌的捧杀,普西偌倒是反应得很快。

“普仆射谦虚了。”长孙无忌笑道,“虽然殿下才是大明的定海神针,但没有诸位,殿下一人又怎么能成如此伟业?”

这话说起来,一丁点儿问题都没,哪怕是李承乾都得承认长孙无忌说的是事实。

可站在普西偌或者大明众臣子的立场上,这话是真没法接,甚至连这样的念头都不能有。

怎么着,你还打算跟李承乾说,没有我,伱能成个屁的事儿?

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愉快么?

说句不该说的,大明没有了他普西偌,还有普东偌、普南偌、普北偌……

在大明王廷,除了李承乾是不可代替的,其他人,都可以换掉。

没接长孙无忌的话头,普西偌笑道:“今日老夫和李尚书代表大明来主持这口岸开市,齐国公可还满意?”

嗯?

长孙无忌一愣,李承乾没来?

虽然心里有些疑惑,但作为老狐狸的长孙无忌当下还是笑道:“能有普仆射和李尚书两位大明股肱之臣来主持此番口岸开市,本官岂敢不满意。

不过老夫见这戒备森严,还以为殿下也来了。”

“殿下是要来。”普西偌笑道,“不过殿下来也只是顺道看看,这主持口岸开市的事宜,殿下已经交给了老夫和李尚书。”

刚刚被长孙无忌一顿捧杀,普西偌逮准机会也是立马反击。

他知道长孙无忌看不起他们这些人,总以为以他的身份,和其对接的怎么也得是自家殿下,但我还就告诉你了。

殿下来了!

那又如何?今天大明主持口岸开市的,还就是老夫了,你该当如何?

虽然说普西偌这做法有些小家子气了,但真解气啊!

“能有普仆射和李尚书主持此事,老夫就放心了。”长孙无忌哪怕心里气得不行,但这会儿还是满面春风地说道,“早在长安就听说大明的商业体系,一直是两位在掌舵,想必对今日口岸开市,也是做足了准备吧?”

“那是自然,齐国公还请移步。”普西偌闻言又看了看早就将四周涌得水泄不通的商贾,笑道,“各位也可以来看看,我大明为了贸易口岸,做足了准备不说,诚意那也是满满的。”

这些商人谁又不是人精,长孙无忌用各种方法将他们聚集在了桃源城,他们自然也知道今天的桃源城要发生什么事儿。

所以,这边贸易口岸稍有动静,他们就围了上来。

在没有最后尘埃落定之前,他们可不会轻易的落宝。

这就是商人,不见兔子不撒鹰。

长孙无忌对此倒也不甚在意,今日,他胜券在握,只是给身旁的人吩咐了一声,便跟着普西偌等走了。

而他们走后,那些商贾更是鱼贯而入。

虽然他们以前也经常往返日月山和桃源城,可自从这里被化作榷场开始,他们就换了另一条路,倒是不知道大明王廷在这里做了些什么。

因为整个交易区都被一排排房子围成了一个方圆一两里地的圆圈,颇像闽地的土楼。

不多时,众人便来到了口岸的交易区。

其实交易区距离大唐边境不远,最多也就三两里地的样子。

不过这会儿众人看到这硕大的“土楼”也是颇为震撼!

“大手笔啊!”众人忍不住感慨道。

在这么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整这么一出,的确是大手笔。

普西偌笑道:“这可是为了贸易口岸专门修建的,也算是集了我大明百工所长吧。来,齐国公,入内一观。”

说罢,普西偌做了个请的手势。

长孙无忌倒是不急着入内,而是笑道:“听闻这交易区有东南西北四个大门?”

“那是自然。”普西偌道,“虽然如今口岸前期准备得都差不多了,但后期的话,我们打算就这东南西北四个大门再兴建四条主街,到时候口岸往来的客商多了,吃住的问题也方便解决。

而且,这四条主街也方便商贾们自己做些生意,虽然这是朝廷的口岸,但也要给大家一些机会不是。”

长孙无忌笑而不语。

他总感觉大明这般安排另有深意,但一时半会儿也想不明白,当下,就在普西偌等人的陪同下,走了进去。

普西偌也是人精,自己陪着长孙无忌,又给李勤俭使了个眼色,李勤俭当即又安排人在后面招呼那些商贾。

这一切长孙无忌虽然都看在眼里,但也没当回事儿。

不过一进到交易区,众人还是颇为震惊的。

只见除了一条足有十数步之宽的街道外,两旁全是清一水的店面,而在店面外,又都有一个水泥打造的摊位,摊位上摆放的都是各家商铺的产品,不用进门,便知道这家商铺主打什么。

而这街道两旁的店面,几乎都开着门,卖什么的都有。

本以为这种被四面围起来的建筑群会有光线不好的问题,结果,这各家商铺都采用了大量的玻璃窗户,而且因为设计的原因,倒是不影响光线。

看到这一幕,长孙无忌等人还无感,但那些商贾们却是来了兴趣。

这有意思啊,他们哪儿见过这样式的?

当下都不用李勤俭安排的人招呼了,自己就四处逛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普西偌笑了,心说,果然还是殿下有办法。

这所谓的交易区,自然是李承乾设计的,那家伙,是按照后世自家附近的农贸批发市场来的。

“倒是弄得很有新意。”长孙无忌看了看,又摸了摸那水泥摊位,问道,“这是何物?”

“此乃水泥。”普西偌当即就热情的介绍了起来,“这水泥异常坚固,用来铺路修桥那是再好不过,就算是用来修筑城墙或者别苑,那也是不做二选。”

他当然不会告诉这些人,这水泥板里面都添加了铁条。

而听他这么一说,众人当即也是来了兴趣。

对于他们来说,这水泥可是稀罕东西。

当然,不止他们,就连那些窜到了各家店铺的商人们也在打听这水泥的事儿,毕竟都有着敏锐的商业头脑。

“那此番大明是准备对外出售这些水泥了?”长孙无忌何等聪明?刚刚普西偌这般介绍,不就是为了给水泥做广告么?

不过他也不慌,这都是他预料之中的事儿。

普西偌道:“那是自然,就在西门外,便有一家商铺主营水泥,不过这东西好用是好用,但是因为灰尘太大,所以没放在这里面。

对了,诸位看到各家店铺窗户上用的玻璃没,如今我大明也正式对外发卖了,也都放在了西门外。”

“玻璃也开始发卖了?”一听这话,许敬宗当即就愣住了。

他是去过日月山的,自然知道玻璃为何物。

这东西要是开始发卖,必将成为众多商贾争先哄抢的首选。

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虽然听说过,但都是第一次亲眼见到这东西,当下也是一愣,随即甚至有人走过去,用手摸了摸,里里外外仔细看了看。

“乖乖,还真是神奇。”杨刺史当即就说道,“有了此物,哪怕是大冬天关上窗子,房间里也没那么昏暗了吧?”

“那是自然。”普西偌闻言笑道,“其实此物不单单用作窗户,我大明还专门用其制作了一些瓦片,称之为亮瓦,要是在家里拣瓦的时候,配合着铺上几片我大明的亮瓦,效果更佳!”

“不管是这玻璃还是那所谓的亮瓦,怕是都不便宜吧?”长孙无忌当即笑道。

他已经看到很多人都对这物什感兴趣了,不得不给大家打个预防针。

东西是好东西,但是价格怕是也不低。

普西偌自然知道他的意思,也是笑道:“价格嘛,自然也不会太便宜,这东西,本来就不是卖给小门小户的,目标客户本身就是大户人家。

不过话说回来,有了这东西,每年都能省不少点油灯的钱不是。”

听他这么说,那些没走远,竖起耳朵的商人们,也是连连点头。

大明出产的东西,贵是贵了点儿,但有一点儿好,那就是真不坑穷人!

“那倒是。”长孙无忌笑道,“听普仆射这么说,就连老夫都心动了。”

长孙无忌其实很清楚,他根本就无法阻止那些商人。

说白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玻璃有利可图,那些商人岂会听他的?

不过他也不担心,因为这些东西,他早就预料到了。毕竟大明以百工见长,而且,那什么玻璃啊,他也是早就有所耳闻的,自从他决定要和大明争夺市场份额的时候,他就料到了这一天。

若是连这一步都想不到,那他老狐狸的名号真就白叫了。

不过这一切对他或者对洮河商号来说,影响不大。

竞争不过的地方,他是绝不会跟大明较真儿的。

人群后方,褚遂良看了看身边的李勤俭,问道:“李尚书,此番大明是否会有诸多的新品上市?”

“那是自然。”李勤俭笑道,“既然是口岸开市嘛,我大明自然也要彰显出一些诚意才是,此番,我大明除了水泥、玻璃以外,还有肥料、蜡烛、各种玻璃器具,总计十三样新品上市。

为的,就是酬谢这两年为我大明商业做出贡献的新老客商。

当然,老客商自然是有优待的。”

“那是自然。”褚遂良笑道,“这两年,大明的商业蒸蒸日上,我大唐这些商贾可是为大明做了大贡献的。”

虽然这般说着,但他也在心底盘算着,大明此番举动能对洮河商号造成怎样的影响。

仔细计算了一番后,他倒是笑了笑。

确实,正如之前长孙无忌分析的那样,大明必然会用新的产品来拉动市场,但对他们而言,却是影响不大。

不过那些不远处的商人却是没他这么乐观,大明经商的手段,他们可是见过太多了。

李勤俭一看他这反应,当即就明白了他的想法,随即便笑道:“当然,要采买我大明的新上市的这些东西,自然要有一定配额的其他物什。”

“果然!”李勤俭这话一出,那些商贾嘛马上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

这一套,大明玩得太熟练了。

要想买他们的新上市的这些东西,那就必须和其他的东西捆绑采买。

大明玩的就是捆绑销售!

在大明掌握着绝对技术的时候,这一招还真就是一招鲜吃遍天。

褚遂良闻言也是一惊,当即将目光投向了长孙无忌,同样听到这边动静的长孙无忌,微不可察的对褚遂良摇了摇头。

跟着,他又对普西偌笑道:“贵国的经商手段倒是高明,如此一来,这大明就算是滞销的物什,此番怕也是能一道给卖出去了。”

“齐国公说笑了。”普西偌闻言,立马笑道,“我大明自立国以来,所生产的一切物什,向来只要卖断货的,可从来没有滞销的?”

就长孙无忌那点儿心思,普西偌怎么可能听不出来。

而那些商人也是纷纷点头,对此深表认同,对于大明卖的那些东西,他们才是最有发言权的。

长孙无忌见状,倒也没有多言,他倒要看看,今日到底鹿死谁手,真以为他没后招了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