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549章 摆脱对大唐的依赖

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549章 摆脱对大唐的依赖

作者:曾许人间第一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1:53:21 来源:泡书吧

第550章 卷五 摆脱对大唐的依赖

李承乾的确是最会抓住时机的。

当长孙冲提到大唐的狼子野心时,他就念叨出了大唐威胁论,一时间,就将大唐放在了对立面。

当然,要说他真觉得大唐是个威胁么?

那也未必。

至少短时期的大唐,还威胁不到大明。

不管怎么说,李二还是要脸面的。

他之所以这么说,是给大家制造压力!来自大唐的压力。

长孙冲闻言,也是一愣,不过他很快就回过神儿来,当即说道:“殿下说得不错,未来,我大明发展最大的阻力就在大唐,若是无法解决大唐这个问题,我大明王廷的发展必将受其限制。

而且,诸位也不要忘了。”说到这里,长孙冲看向众人说道,“如今的大唐是我大明百工最大的下游市场!

他们随时都有遏制我大明发展的能力,换句话说,想我堂堂大明王廷,命门却被别人遏制着,这还不是威胁么?”

一开始,长孙冲其实不愿意面对这些,可在之前长孙无忌打算牺牲他的政治生涯的时候,他突然间明悟了。

也许政治,就是如此,只有立场,没有交情。

想明白了这些东西后的长孙冲,当即就认真的跟很多人都请教了一番,甚至还请了所有在长安的那些二世祖们一起吃了顿饭,也正是从这个时候,他才清楚,自己的立场应该是什么。

也正因如此,他才写了这么一份奏章。

不过李承乾到现在为止,都没有看一眼奏章,而是满意地看了看长孙冲,笑道:“长孙侍郎所言甚是,最近这几年,我大明的发展的确迅速,但说到底,还是借了大唐的东风,就这一点,纵使是本王也无法否认。

同样的,这也成了我大明发展的瓶颈。

因为大唐能带给我们的利益,终究是有限的。

而且,我们依靠大唐来发展己身,那永远也无法超越大唐。

这就好比洮河与黄河,洮河虽大,但终究只是黄河的支流,支流如何能超越主流?”

李承乾说到这个,众人倒是都点了点头。

这是事实,大家都认可。

他们自己其实也清楚目前大明的处境,也在思索变革之策,但变革啊,哪儿有那么容易?

见众人都在沉思,李承乾这才看了看长孙冲的那份奏章。

这一打眼,倒是有些惊喜,看得出来,长孙冲的确是用了心的,当下也是对长孙冲点了点头,道:“长孙侍郎用心了。”

“微臣不过是在尽一个臣子的本分罢了。”长孙冲闻言,立马躬身道。

李承乾笑了笑,道:“那长孙侍郎就说说,你都怎么想的?”

“微臣遵命。”长孙冲躬身领命后,这才看向众人道,“各位同僚,下官觉得,如今我大明既然发现了问题所在,那么首先要预防的就是大唐突然对我们的商业出手。

这不是下官危言耸听,大唐能打击我们商业的手段可不要太多。

不说直接断绝双方贸易这种最极端的方式,哪怕是加重我大明商品的税赋,对我大明的商业来说,都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而且,下官可以肯定,长安的那些老狐狸,绝对会这么做!

因为他们自身也感受到了威胁,诸位可别忘了,我们的存在,对于长安的那些老狐狸来说,本身就是威胁。”

还别说,出生长孙家,的确是长孙冲的幸运,因为家世的原因,他从小接触到的东西和普通人家的孩子真不一样,这些可能要为官数载才能堪破的道理,他可能很小就懂了。

毕竟,耳濡目染的都是朝堂上的那些勾心斗角,加上他爹那个老狐狸手把手的教导,还真让他学到了不少东西。

之前没表现出来,只是那时候他还做着衣锦还乡的梦,可这一次,他确实彻底醒悟了。

只要他在大明出仕,那么他再次回到大唐,决计不可能是以大唐官员的身份,而在李承乾登临大唐皇位之前,他也很难再以大唐官员的身份重回朝堂。

没办法,他身上已经被打下了很明显的大明标记!

而众人一听他这么说,也懂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嘛,这有什么晦涩难懂的?

“那以长孙侍郎来看,我们应该如何?”王玄策立马问道。

他虽然官阶比长孙冲要高一些,但还真没在长孙冲面前摆过官架子,别说他,就这大殿上的人几乎都没有过。

当然,也不单单因为长孙冲跟李承乾的关系或者长孙冲的家世,主要是这些家伙在老百姓面前也没摆过官架子。

没办法,李承乾一直以来对老百姓就格外的亲厚,正所谓上行下效,大抵就是如此。

说白了,也是他们不敢触怒李承乾。

长孙冲闻言,拱了拱手,道:“下官觉得,要想解决我大明的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加大对工部、将作监的投入。

众所周知,我大明如今超九成的收益都来自大明的各个工坊,而我们也确实吃到了工坊的红利。

大唐就算要遏制我们的发展,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直接撕破脸皮。

他们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发展自身工业,这个下官相信诸位都听说过了,大唐的确在进行工业改革。

那么,只要我们一直保持着工业技术上的领先,那么我们就能一直占据着一定的优势。

当然,他们也可能会对我大明的货物苛以重税,这是无法避免的,但即便如此,只要我们一直保持着技术上的领先,大唐也很难对我大明商业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

“是这个理。”普西偌点了点头,说道,“这一点儿本官也赞同长孙侍郎,技术的领先确实能让我们长期占有优势。

只是我大明每年对工部和将作监的投入已经不少了,还要加大投入么?”

“要加。”这一次不是长孙冲回答,而是李勤俭,“普尚书可能有所不知,我大明的工艺虽然在现在还占有优势,但大唐地大物博,人口是我大明的数十倍之多,其中不乏能人志士。

其中散落在民间的各种工艺更是数不胜数,是去年吧,大唐一个落魄书生,整理老宅的时候,翻出了一本他祖上的手札,其中就记载了失传已久的灌钢之法。

而像这种事情,在大唐其实并不少见,说到底,大唐的底蕴,远非我大明可比。”

“是的。”长孙冲也点了点头,道,“不管在哪方面,我们和大唐相比的话,都欠缺了一些底蕴。

我们唯一可以和大唐相比的,是我们大明工匠的创造力。

所以,加大工部和将作监的投入,是很有必要的。”

“那其二呢?”在这个问题上,众人也算是认可了。

长孙冲闻言,继续说道:“其二便是西域。

要想彻底摆脱对大唐的依赖,那我大明必须要更多的渠道,那么掌控西域就是重中之重。

西域虽然算不得物产丰富,但它却是联通大食、波斯等国的必经之地。

战略意义和商业意义同样重要!

而且,我大明若是拥有了整个西域,今后在和大唐冲突的时候,至少我们底气还能更足一些。

其三,就是吐蕃。

其实我大明经略吐蕃和西域也都不是一天两天了,以前我们一直不着急,其原因大家也都清楚。

但今时不同往日,纵使我们不防备大唐,大唐也必然会防备着我们。

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唯有强大己身,才是政务。

之所以经略西域,可以说是为了避免在商业上过于依赖大唐。

也是为了更多的积攒财富、粮食。

那么经略吐蕃,就是为了真正的强大己身!

若是我们完整的吞并了整个吐蕃,届时不但可以经吐蕃,通商天竺等国,最重要的是,吐蕃的战士,可以强壮我大明的‘体魄’。

毕竟一个孩童拿着一块金子走在大街上,总会有心怀不轨之人投来不安好心的目光。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若是我大明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如何保得住我们辛苦积攒下来的财富?

所以,这三点,要一起抓!”

他说完,众人也都在思考。

不过李承乾却是知道,长孙冲这奏章,肯定是请教了别人的。

因为这所谓的三点,也确实是李承乾计划中最重要的几点。

倒不是说长孙冲没有归纳这三点的能力,能力他可能有,但决计不是短短几天就能归纳成这样的。

因为,这些东西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更大的目的,长孙冲并没有说。

“众卿觉得如何?”李承乾笑道。

“回殿下。”契苾何力闻言,立马说道,“微臣觉得长孙侍郎说得在理,如果我们能够同时在这三个方面都有收获的话,那届时,我大明必将是可以比肩大唐的帝国!

说句不该说的,届时,那大唐就算真归了别人,我大明也不惧!”

试想一下,吐蕃、西域、吐谷浑、西突厥都成了大明的国土,那时,就算是在地盘上,大明也丝毫不逊色大唐,甚至略有盈余。

而如此庞大的一个帝国,说是不惧大唐,还真没说大话。

做到分庭抗礼,还是有把握的。

“可以我大明如今的实力,能做到三线其出么?”普西偌有些犹豫地说道,“吐蕃本就强盛,这些年更是如此,要想对吐蕃动兵,怕是比当初北上攻伐吐谷浑还要困难。

而且,还有西域数十国,虽然单个拎出来,没有一个是我大明的一合之敌,可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岂能不懂?

真要打起来,我大明未必有能力应付。”

他虽然也知道,大明只要吞并了西域和吐蕃,届时他也能跟着水涨船高,但那是最好的局面。

双线作战,如今的大明还不具备这样的实力。

长孙冲闻言却是摇了摇头,道:“普仆射说笑了,我们先说西域诸国,之前在北上攻伐慕容伏允的时候,殿下就已经承诺过,二十年不会对西域动刀兵。

我大明殿下岂会食言?”

“那……”普西偌一说到这里,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你是说当初殿下让我们组建的那些商队?”

“对。”长孙冲说道,“其实,就西域这样的地方,真想破了他们,未必就一定要用刀兵。

他们虽然在遇到外敌的时候,会抱着唇亡齿寒的心态一致对外,但没有外敌的时候,他们自己就会斗个天翻地覆。

在这个时候,我们不管是扶持哪一个或者哪两个,他们之间都会矛盾重重。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法子。

如果按照之前殿下交代的,我们渗透他们的商业领域,侵占各国的商业份额,将他们的市场牢牢的掌控在我们的手中,那更容易让他们土崩瓦解。

至于说吐蕃,不是还有苏毗在与其纠缠么?”

说到这里,长孙冲看向李承乾,躬身道,“殿下,是时候加大对苏毗的扶持力度了。”

“嗯?”一听长孙冲这话,李承乾笑了笑,道,“也对,的确是时候加大对苏毗的扶持力度了,毕竟当初吐蕃勾连苏毗女王派系的余孽北上,这个仇,本王还记着呢!”

其实他倒是没打算这么快就对吐蕃动手,不过这是长孙冲第一次表明心迹,他还是要支持一下的。

免得长孙冲第一次表明心迹就受到了打击,让这家伙以后都不敢轻易开口了。

认可,是对于一个人最好的鼓励。

“众卿,此事你们怎么看?”李承乾说着又看了看众人。

众人其实也有些茫然,怎么看?用眼睛看?

今天的一切他们都有些看不懂,也许是变化太大,让他们一时之间还有些不适应。

说到底,在场的人,终究还是太嫩了一些。

让他们做伱交代的事情,他们可能能做得很好,因为他们真的认真。

但你要说指望现在的他们治国,呵呵,那真的是问道于盲。

当然,契苾何力除外。

这个家伙毕竟是大汗出身,在这方面还是要比众人强多了,当即闻言就说道:“微臣倒是觉得可行。

减少对大唐的依赖,我大明才能突破发展的桎梏。

而且,西域和吐蕃的确也是我们图谋已久的了,这时候,就算机会没完全成熟,可要是再经略一段时间,也必定有机会。

这会儿,未雨绸缪,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

李承乾闻言,看向他人问道:“其余人等呢?”

“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

一时间,群臣附议。

在他们看来,经验最丰富的契苾何力都支持了,自然是看出了什么。

这也是大明官员如今可悲的地方,经验太过稀少了……

“哼。”而李承乾闻言却是冷哼了一声,道,“但本王却是不满意!”

不好意思,这两天,一来卡文。

二来吧,最近工作上遇到点儿恶心事儿,前女友休产假回来了……一个单位,搭班,正在红尘炼心……尴尬得一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