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582章 大明的文教

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582章 大明的文教

作者:曾许人间第一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1:53:21 来源:泡书吧

第583章 卷五 大明的文教

李承乾是真的有些愣神儿,不过就他认识的房遗爱等人的话,倒也不至于惹是生非,这几年在日月山,也没见他们仗势欺人过。

既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当下,李承乾就问道:“有什么就直说,别支支吾吾的。”

那人想了想,还是说道:“那个,房参将等人觉得自己被人侮辱了,这才和倭国使团起了冲突……”

李承乾听了半天才算听明白了。

这倭国人崇尚汉家文化,觉得这是基因问题,便有个借种的传统。

从几年前起,倭国人就盯上了大唐,每次的遣唐使都会带着大量的女子前往大唐。

如果一旦中招,倭国方面就会派专人将其送回去,然后嫁给倭国的贵族。

还别说,她们这些女子,回到倭国后,只要生下男丁,那地位真就杠杠的,而她们的夫君也绝不会嫌弃这个并非自己血统的儿子,甚至会视如己出,耗尽心血的去培养。

而随着大明的崛起,倭国又盯上了大明的基因,这些年其实没少在大明境内做这些事情,李承乾其实也知道。

但他终究还是没有阻止,当然,这样的事情,他也阻止不了。

至于这一次,房遗爱等人本就是去找乐子的。

毕竟男人嘛,好这一口也正常。

尤其是他们这些本就年纪不大的小鸡崽儿。

对他们而言,在战场上征服敌人和征服……,拥有着相同的成就感。

结果,等那倭国女子褪去什么以后,只见那什么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名字,这让他们这些心高气傲的家伙该怎么想?

本身而言,他们是不讲究这些的,本就是露水姻缘,而且,这些女子谁不是一双*****,半点*****,他们也没指望这些犹如戏子一样的倭国女子为他们守身如玉。

这不现实。

再说了,本就是寻乐子的。

寻乐子的宗旨是什么?

是技术,是开心。

只要把他们伺候高兴了就成,又没谁打算娶回家做媳妇儿。

这种事儿,就算是打一枪换个地方,他们也不介意。

可问题是,他们的确不介意,但那名字着实太多了,不介意是一回事儿,但你一直提醒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当即,众人就怒了。

冲突也就这么来了。

李承乾听完,整个人都傻眼了,也是无奈地摇了摇头,心道:“算了,由着他们吧?只要他们不吃亏就成。”

对于李承乾而言,这真就一个屁事儿,他是真不在意。

而且,以房遗爱等人的能耐,加上又在日月山,吃亏还不至于。

至于倭国人,呵呵,爱吃亏不吃亏。

他对倭国人是真没什么好感。

……

次日,大明医院。

虞世南、秦琼、李孝恭加上李泰,众人都在此处。

当然,李泰倒是不至于来调养,主要是这几尊大神都在这里,他也就寻了过来。

“荒唐!”哪怕过了一夜,虞世南还是一脸的愤慨,“老夫苟活八十多年,纵使是当年前隋炀帝荒*无道,也没做过这种事!”

“这里是大明,大明有大明的难处。”李孝恭笑着说道,“我们还是需要理解的,而且,这件事儿从两方面来看。

抛开礼教不说,你觉得殿下做得对不?”

“怎么能抛开礼教?”面对李孝恭,虞世南可就没那么客气了,当即就怼了回去,“如果没有礼教,那我汉家礼仪还有存在的必要?

而且,郡王也别提什么大明不大明,难道说今后殿下就不回大唐了?

老朽说句不该说的,这大唐,未来若是换一个人继承,天下又该动荡多少年?

难道真要打破了一切的瓶瓶罐罐重建大唐不成?

可我汉家传统,用了多少年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虞世南是越说越痛心。

汉家文化发展到今天,是真的不容易。

而且,李承乾的身份,注定了是未来继承大唐的最好人选。

哪怕李二不同意都不行,因为没人能给大唐带来这么大的利益。

而朝堂上的那些家伙,也无法舍弃这么大的利益。

可未来要是李承乾把这一套搬回大唐,那真就是天大的灾难了。

李孝恭几人闻言不开口了,这话没法接茬儿。

换句话说,这不是他们能控制的。

当然,他们也认可虞世南的话,李承乾这一套要是搬回大唐的话,那的确会挑起士族的反抗。

这是必然的,士族的每一次反抗都是因为自身的利益受到了侵蚀,而以他们的能力,改朝换代还真不是说说而已。

自南北朝以来,哪一次的改朝换代没有士族的影子?

所以,虞世南一句话,就给众人干沉默了。

不过有意思的是,众人都不约而同地看向了李泰。

李泰被众人看得心里发慌,连忙说道:“别看本王,本王可没什么想法,而且,本王觉得皇兄做得挺好的啊,站在一个帝王的角度来说,皇兄已经做到了极致。

人人都想争权,可权利一旦分散,很多事情做起来就束手束脚的。

看我大唐就知道了。

前些年,父皇想大兴工业,不也有很多人为了反对而反对么?

这些人根本就不在意大唐的切身利益,他们在乎的不过是自身的利益罢了。

这样的事儿,难道还少么?

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大唐的发展屡屡受阻的原因。

但反观大明,大明这几年的发展何其恐怖?

在军械一道上,纵使是我大唐也只能望尘莫及。

为什么我大唐就不知道反思呢?”

李泰虽然年纪不大,但出身皇家,哪儿还不知道这几个老狐狸的想法,当下就把自己摘了出去。

他很清楚,这些老东西,不过是在试探自己而已。

虽然不知道他们还有没有什么深意,但他是真的不想现在掺和进去。

有李恪去当那个试金石就够了,现在自己掺和进去,虽然能在短时间内积攒一些人脉和势力,可不管他怎么积攒,难道能和李承乾相比?

他的态度摆得很端正,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他只有等李承乾在未来出现重大失误,才有机会。

至于现在,太早了。

李二还春秋鼎盛呢!

听他这么说,虞世南苦笑着摇了摇头,道:“越王殿下此言差矣。”说着,他看了看众人,这才说道,“老朽也八十多了,无所谓了,而且这也不是大唐,那老朽就妄言几句。

自古以来,作为臣子之所以会去限制皇权,无非就是权利如果集中在某一个人的手上弊端太过明显。

我们谁也无法保证未来的每一个帝王都会如同陛下和殿下一般英明神武,一旦出现一个类似前隋炀帝一般,昏庸无道的帝王,那就是整个天下的灾难。

老朽不否认越王殿下说得在理。

是的,如果权利足够集中,的确能做到政出而令行,如果是遇到像陛下和殿下一样英明神武的君主,这自然是天下百姓的福气。

但如果遇到前隋炀帝一般的帝王呢?

这才是作为一个臣子为什么非要和帝王争权的原因。

越王殿下以为房仆射他们看不到士族对于国朝的威胁?

那不可能,他们看到了,但他们没这么做,就是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一条退路。

不管遇到任何情况,朝堂上只要还有一个清醒的人,国朝终究不至于没救,这个道理能明白么?

当然,这话我们也就在这里说说,出了这个门儿,老朽可不承认。”

都说人老成精,这话还真没说错。

他这话里话外,可没少吹捧李二。

虽然他不惧什么,但他虞家终究是那么大个家族,总不能因为自己一时乐呵,将整个虞家都搭进去吧?

而他说完,众人短时间内也都没说话。

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只是没有人像虞世南这样直接说出来过。

当然,私底下可能也有交流,这很正常。

“永兴公说得在理。”沉吟了良久后,秦琼才说道,“老夫虽然是一介武夫,但在这一点儿上,还是能理解的。

士族的确是个麻烦,但的确是一个保障。”

其实,稍微有点儿忧患意识的,都能理解这点儿。

皇权啊,的确需要限制,官员是流水的,但帝王不是。

……

同一时间,李承乾刚刚从床榻上醒了过来。

虽然日晒三竿了,但今天还真就没人催他。

毕竟昨天是他的新婚之夜,这点儿东西,大家还是懂的,也明白。

原本准备偷偷补课的苏氏,见李承乾已经起身穿衣了,当即就起身侍候他更衣洗漱。

在这一点儿上,苏氏的确更像一个贤妻良母。

李承乾也没拒绝,洗漱完后就直奔大明学堂了。

是的,他没有去大明医院,而是大明学堂。

昨日他说虞世南这样的老家伙都是心病,治疗心病,自然还得心药来医。

很显然,大明学堂就是这一味心药。

开办了这么多年的大明学堂,如今也算步入了正轨。

真要说起来,大明如今最完善的可能就是大明学堂了。

各州府郡县,都创办了大明学堂,而且,入学是完全免费的不说,朝廷还承担一日三餐。

只是大明学堂办学的时间还短,还不足以为朝堂上输出足够的人才。

这会儿,陈升听闻李承乾来了学堂,当即就带着人迎了上去。

“微臣参见殿下。”见到李承乾,陈升立马带着人躬身施礼。

李承乾笑道:“陈老县尊最近身体如何?”

这陈老县尊便是当初洮源县的县令,陈定安。

之前这陈定安辞官以后,就拖家带口的来到日月山定居了。

一开始,李承乾是打算让陈定安在大明继续出仕的,不过都被陈定安婉言谢绝了。

他来日月山定居,说到底还是因为陈家在大唐根基不深,加之自家子侄都陆陆续续在大明出仕了。

都是年轻人,他不放心,所以来日月山为自家子侄把把关。

至于说在大明出仕,他却是不敢。

前脚刚在大唐辞官,后脚就在大明出仕,多多少少有点儿得罪人,不管怎么说,他也得为陈家今后准备个退路不是。

“劳殿下关心,家父身体康泰。”陈升闻言笑道,“昨日殿下婚宴,家父可是没少喝,不过可能是上了年纪了,喝了几杯后,就彻底醉了,这会儿应该还没醒酒,倒是让殿下见笑了。”

陈升这几年在大明的官场中,也算是磨砺出来了。

虽然这几年他都还只是大明学堂的学正,看似没怎么得到升迁,可随着大明学堂遍布大明的每一个州府郡县,他的权利却是一天比一天重。

而这几年大明学堂的发展,也让他成熟了许多。

“这些年倒是辛苦陈老县尊了。”李承乾也是笑道。

他这话倒是真心的。

陈定安虽然没在大明出仕,更是没有领大明的一粒俸米,但事儿却是没少干。

毕竟如今的大明学堂,是他嫡长子在主持工作,他这个做爹的,怎能不尽心。

“殿下今日怎么有空来学堂转转?”陈升笑道。

李承乾这才说道:“顺道过来看看,而且,大唐的永兴公今日要来大明学堂参观,你们也做好准备,莫要让永兴公给刁难了。

当然,也不用太过紧张,平时怎样就怎样。

永兴公这人吧,虽然迂腐,但的确算得一个坦然君子。”

“微臣明白了。”陈升当即说道,“殿下放心,我大明学堂定不会辱没了大明的名声。”

这般说着,陈升心里也是想着得派人去将自己阿耶请来了。

李承乾摆了摆手,道:“那行,伱们去准备吧,本王也好久没来学堂了,让魏叔玉带本王在学堂里好好转转。”

按照大明学堂的规矩,魏叔玉应该是今年完成学业,当然,他是第一批,和他同批的还有长乐这些小家伙。

魏叔玉闻言,立马就走了过来。

他虽然还没有结业,但他其实已经很少回学堂了。

毕竟这几年他都是跟着李承乾的,今天之所以回学堂,还不是因为李承乾刚刚大婚,这不又恰巧李承乾也来到了学堂。

就在这时,铛铛铛的敲铃声响起。

这也意味着学堂里的学子下课了。

“宝林。”李承乾轻声喊道。

尉迟宝林闻言,立马站了出来。

“去医院,请永兴公,就说本王请他参观我大明学堂。”

尉迟宝林闻言,立马就快步跑了出去。

如果是旁人的话,他安排一个人去也就得了。

可对方毕竟是虞世南,有可能还有李孝恭和秦琼,这都是他长辈,只能亲自跑一趟了。

而等他走后,李承乾心中却是笑道:“是时候将我大明的文教发扬光大了。”

“我大明的文教,不一定是最好的,但的确是最合适的。”一旁,魏叔玉也是笑道。

他如今也是半大小子了,比当初初来日月山的时候,可是要壮硕了不少。

而且,跟着李承乾这么多年,也比同龄人要成熟多了,虽然脸上还带着稚气,但言语之间,却是一副小大人做派。

李承乾笑了笑,道:“今天学堂都有些什么课程?”

“不知殿下问的是哪个年级阶段?一年堂的话,今天学三字经。”魏叔玉说着,有些骄傲地说道,“今天是我去给他们讲课。”

“你小子,现在都能教书育人了?”李承乾笑道。

魏叔玉憨厚地挠了挠头,他以前是称呼李承乾兄长的,可随着年岁一天比一天大,他自然知道这个称呼不合适。

李承乾倒也没管这种小事儿。

这很正常,有分寸感,总比没有分寸感要强。

哎,没办法,改了五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