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645章 该为当年吹的牛买单了

第646章 卷五 该为当年吹的牛买单了

想到这些,长孙无忌有些苦涩也有些无奈。

个人能力太强,也未必都是好事。

良久,长孙无忌才笑道:“马尚书多虑了,我大唐乃天朝上邦,如那一望无际的大海,当海纳百川,也只有如此才配得上天朝上邦的名头。

而且,如今我大唐朝堂,异族何其多?”

“这不一样的……”马周还是一脸的担忧。

不一样的,真不一样!

虽然如今大唐朝堂上也有不少异族,但他们能跟大明那些人比么?

比不了的!

长孙无忌摆了摆手,笑道:“没什么不一样的,你啊,还是太年轻了。

你这样想,比之陛下,殿下又如何?”

“那自然没得比。”不管怎么说,他自然要站李二的。

长孙无忌笑了:“就是啊,哪怕是陛下这般天纵奇才,当初即位之后也不得不对众多势力妥协。

治国啊,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他这话倒是不假。

李二上位之初,的确妥协了很多。

治国嘛,还真没说得那么简单。

哪怕李承乾今后回长安登临大宝,纵使他带着自己的班底,其实也不可能做太多。

见马周在思量,长孙无忌又继续道:“真要是唐明合一了,届时殿下考虑的第一点便是平衡,不可能放任大明系坐大的。

而我们,就成了唯一能制衡大明系的存在,所以啊,马尚书,你多虑了。”

作为沉浸官场多年的老狐狸,长孙无忌其实看得很透彻。

不单单是他,其实不少人都看到了这一点,只是没说罢了。

而就在这时,侯君集走了进来。

“哟,两位都在啊。”他和长孙无忌也是极为熟络,毕竟是当初一道怂恿李二的人,至于马周,虽然算不上熟络,但他岂能表露出来?

看到侯君集,马周急忙起身道:“陈国公这是有要事找仆射商议?”

长孙无忌则是屁股都没抬一下,轻声笑道:“今天什么风把伱吹来了?”

从他们两人的反应就能看得出来,马周还没适应现在的身份。

当然,这也是寒门出身的他,缺少底气的原因。

侯君集倒是不介意,一屁股坐下去,又招呼马周坐下,这才说道:“哎,牛进达那边出事了,听说了么?”

他们各家都在大明安插了不少人,倒不是为了做什么,就是为了收集消息罢了。

毕竟那里有大唐的太子,他们这些人重视一二,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

别说他们,整个大唐只要上得台面的家族,几乎都有安排。

当然,马周不知道。

他起家才几年?

还没实力在大明布局什么,说句不该说的,就连大唐他都还没玩明白呢。这会儿听侯君集这么一说,也是一愣。

牛进达他自然听说过,但牛进达能出什么事儿?

当即,马周便好奇地问道:“陈国公,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侯君集倒是没隐瞒,简单的将事情介绍了一下。

言语中,他倒是一脸的平淡,当然,内心却是没那么平静。

毕竟牛进达终究是军方一系,他的这个选择已经够得上背叛了,这对大唐军方一系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

当然,这种事儿他本应去找李靖商议的。

毕竟李靖才是大唐军方第一人,可问题是,他和李靖早已反目。

这个时候,他怎么可能去找李靖?

而马周闻言,却是皱了皱眉头。

“两位国公,牛进达这等乱臣贼子简直……”

“乱臣贼子?”一听马周这话,侯君集直接打断了他,笑道,“马尚书莫不是忘了,牛进达早在多年前就已经被罢官夺爵了,他算哪门子的乱臣贼子?”

牛进达的情况大家都清楚,这会儿马周说牛进达是乱臣贼子,侯君集自然不会答应。

先不说他和牛进达的私交如何,就牛进达军方一喜的身份,他就不可能当做没听到。

马周却是不服气,本想争论两句,可就在他准备开口之际,长孙无忌却是摆了摆手,道:“行了,都是小事儿,有什么好争论的?”

是的,在长孙无忌嘴里,什么事儿都是小事儿。

他这一开口,瞬间就将两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别看侯君集说得轻松,但在牛进达一事儿上,他还是有些担忧的,当即就问道:“怎么说?

老牛这事儿,可大可小的啊。

尤其是如今,朝局诡异异常,真要有人拿此做文章,搞不好真会掀起不小的波澜来。”

“大家都知道了,你以为陛下会不知道?”长孙无忌却是笑了。

都传得沸沸扬扬了,李二难道会不知道?

可这件事儿往大了说,马周还真没说错,一旦收到消息,李二就应该有所动作才是,但如今的结果很明显嘛,李二没有往大了去想。

“你的意思是陛下默认了?”侯君集多鸡贼的人啊,虽然长孙无忌没有明说,但他瞬间就懂了。

其实,他只要多花点儿时间琢磨,都不用长孙无忌提醒,也能想明白,只是事情来得太突然,加之事关军方体系,他当局者迷罢了。

一旁,马周却是有些迷糊,他虽然有些才能,但对于官场上的门门道道,就没那么清楚了。

这些可不是书本上可以学到的东西,那都是经验!

说起来,以他的能力和经验,李二让其任职户部尚书都属于拔苗助长了。

只不过如今李二需要才有他这个机会罢了。

当然,马周的平步青云在整个大唐还是掀起了轩然**的。

长孙无忌见状,笑道:“这是必然的,陛下想得可比我们更长远。”

“可陛下就不怕纵容了那些军中将士?”马周还是有些不解。

叛变啊!

这要是都不管,那叛变的成本可就太低了。

不管哪个年代都不缺野心家,而一直压制他们野心的,便是叛变的成本太高了,一旦失败灭族都只是起步罢了!

长孙无忌却是笑了,但还是解释道:“正如陈国公所言,牛进达早在多年前就被罢官夺爵了,本就是不再是军方一系,陛下为何要担心?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牛进达这次要是再不能融入大明核心,就再也没机会了。

别忘了,如今的大明朝堂,异族居多!”

“你是说,陛下已经在为之后考虑了?”侯君集瞬间恍然大悟!

这下子,他是真的懂了。

马周还是一脸的疑惑,他还没听明白。

不过到了这一步,长孙无忌也不再解释。

……

皇宫之中,李二看着堪舆图,微微愣神。

不过看到高句丽的版图终于消失在了堪舆图之上,整个人又笑了。

前隋未竟之事终于在朕的手上,一劳永逸了!

不过看到博陵、清河、范阳这些地方的时候,李二又皱起了眉头。

皇权不下乡,在这些地方却是显得尤为明显!

深呼了一口气,李二说道:“传齐国公、陈国公……两仪殿议事。”

很快,收到消息的长孙无忌齐聚两仪殿。

而他们来的时候,李二还一直负手看着眼前的堪舆图,时而轻笑一声,时而轻叹一声。

这让众人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直到人到齐后,李二才转过身,一脸平静地问道:“诸位觉得,谁能继承我大唐万里河山?”

一句话,虽然语气平静,但却石破天惊!

众人闻言,瞬间都呆滞住了。

一时间,众人迅速在心里盘算着。

陛下这是打算废太子了?

而这时候,魏征却是第一个站了出来,说道:“陛下,如今太子殿下成绩斐然,短短数年时间就为我大唐开疆拓土数千里之遥,自然还是殿下最为适合继承我大唐这万里河山。”

听到魏征这话,长孙无忌心中却是笑了。

还别说,魏大喷子的确很烦,但有些时候还真少不得他。

而他说完,立马也有人附和道。

在场的,都是大唐权力中枢的大佬,他们还是希望大唐更强大的。

没开口的人也有,比如侯君集、比如长孙无忌,又比如马周,只是相对于魏征、段纶这些人,他们就显得势单力薄了一些。

当然,他们没开口不是说为了反驳,其实站在长孙无忌和侯君集的立场上,这一切他们巴不得,只是不好开口罢了。

至于马周,他是真的在思量。

李二见状却是笑了笑,道:“是啊,高明这几年的成绩是不可否认的,朕也知道,如今大唐无数人都在等着唐明合一的那一天。

这是大势,谁也无法阻挡,包括朕。

民心所向,这是好事儿。

也只有如此,才能缔造不败大唐。”

他其实看得很清晰,随着大明的强大,他已经无法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对于李承乾未来继承大唐,他其实也没太大的意见,说到底,这天下还是李家的天下,他有什么不满足的?

有些时候之所以不爽利,那也不过是他的私心作祟罢了。

私心他有,但作为大唐帝位,他也不缺公心。

不过众人听他这么一说,都愣住了。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就在众人愣神之际,李二却是又说道:“不过还不够!高明毕竟远离朝堂多年,对大唐的了解不足。

大唐如今虽然看上去天下太平,但内里存在的问题却也是不容忽视的。

尤其是高明和士族之间的矛盾,早已到了不可调停的地步,今天,即便你们与朕支持他,可真当到了那一天,士族会支持他么?

要知道,当初,即便是朕初临大宝,也不得不受这些人的辖制,这一点儿,想必诸位都没忘吧。”

说着,李二又看了一眼堪舆图,一脸的感慨。

而他这话一出,众人都陷入了沉思。

的确,士族和李承乾之间的矛盾,自当年太极殿之初开始,这么多年下来,的确发展到了不可调停的地步。

别看士族这些年在朝堂式微,但在地方上,呵呵,人家真不用鸟李二。

是的,哪怕是李二,人家也不鸟。

更遑论李承乾。

所以,李承乾真要继承大唐的大宝,真正的拦路虎,恰好就是这群士族。

再加上,最近这些时日,士族和李恪走得极近,其目的其实也很明显了。

不过这也正常,士族一直以来都是如此。

这会儿,哪怕是魏征也沉默了。

看着众人的反应,李二突然笑了。

他知道,时机到了。

当初,李承乾在泾阳城被崔家人拦住去路的时候,说过,风可进,雨可进,皇子不可进,一晃都多少年了。

该为这句话做点儿什么了吧?

沉默了片刻,李二说道:“传旨王仁佑,出任洮河郡丞。”

王仁佑,太原王氏的王仁佑!

五姓七望的王家旁系!

如今,他可能名声不显,但如果李承乾没穿越的话,他的女儿将是未来母仪天下的王皇后,也是女帝的踏脚石。

“陛下,这会不会太激进了一些。”李孝恭说道,“这王仁佑虽不是王氏嫡系,但也是王氏旁支,哪怕王氏不搭理他,但他要是出任洮河郡丞,不管是太原王氏还是清河崔氏这些人,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这样一来,怕是要给殿下制造不下的麻烦啊?”

是的,王仁佑自称太原王氏旁系,但太原王氏其实一直没搭理过他。

这些年来,自抬身价的人,不知凡几,王仁佑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并不是说,每一个出生太原的王家人,都是太原王氏。

当然,绝大多数的太原王姓,都有可能是一个老祖宗,真要硬往上凑,倒是没多大问题。

李孝恭之所以知道这个家伙,就是因为有人曾将这事儿当个笑话说给他听。

但如果王仁佑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出任了洮河郡丞,太原王氏搞不好还真愿意为其正名。

毕竟这个位置,对于士族而言,太重要了。

“麻烦么?”李二却是笑道,“如果高明连这个都解决不了,那将来继承大唐后,他又该如何应对?”

他巴不得能弄出个天大的麻烦来。

而众人闻言,却是一震!

陛下这是要对士族动手了?

别看只是让王仁佑出任洮河郡丞,这里面可是有藏着不少的小心思。

哪怕是为什么会定下王仁佑这个几乎籍籍无名的家伙,都是有深意的。

而看李二的态度,今日也不是和他们商量,只是通知一声罢了。

不过,众人心里却都升起了隐忧。

看不懂了啊……

首先,道歉!

因为之前住院,却是萎靡了一阵,出院后复更也不顺利,因为连贯不上剧情,加之住院期间其实啥事儿没有,天天琢磨后续剧情,也给我琢磨得有些纠结了,所以停了许久,抱歉。

其次,通知。

从今天起,正式恢复更新。

毕竟写书就是为了赚钱的,上个月没了全勤,损失大了,加上住院,掏空了家底,咱得写书挣回来,这点儿大家放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