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692章 李承乾的替身

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692章 李承乾的替身

作者:曾许人间第一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1:53:21 来源:泡书吧

不纠结长孙冲到底做错与否,李二显然是有了决定。

作为一个帝王,他又岂会因为一点儿意外而改变既定方针。

而在大牢中,魏征的小日子过得其实不错。

李二将他关进来后,也没管他。

大牢中的那些人自然不会得罪这位昔日的国公,能在这里面混的,谁又是没脑子的?

不到尘埃落定那一刻,谁会觉得魏征就已经死到临头了?

不过这几天最热闹的其实还得是唐明商城。

之前有李二和满朝文武的时候,别说普通人就连那些稍有品级的官员都没资格进来,而这几天,倒是给了他们机会。

一连几天,唐明商城都是长安街头巷尾的主流话题。

尤其是那些贵妇人,只要相约在一起,难免会问一句,唐明商城去过没?

也正是在这种氛围下,唐明商城开始在长安大放异彩,而那些之前被崔家笼络的商贾是彻底坐不住了。

他们不惊奇于大明的实力,而是惊奇于大明能带来的机遇。

别忘了,之前那个他们看不上眼儿的冯掌柜,不过是月余的功夫,便成了整个长安城炙手可热的人物。

这就是拥抱大明带来最直观的好处。

……

另一边,日月山,李承乾最近倒是清闲了许多。

自从之前长孙冲派人回来取走了商城图纸后,他就猜到长孙冲打算干什么了,但他也没有太多的想法。

这不是属于他的战场,他又何须操心?

直到这天,长孙冲派人将李二的密信送回来,看完李二的密信,李承乾这才正视起来。

他发现,自己还是小瞧了他那个名义上的老爹了。

当即,李承乾便说道:“传契苾何力、普西偌、伊原峰、伊原锡……英才殿觐见。”

很快,契苾何力等人便走了进来,躬身道:“末将参见殿下。”

李承乾摆了摆手,直接将李二的密信以及这段时间长孙冲送来的信函一道拿了出来,说道:“众卿先看看吧。”

长孙冲自从出使以来,每天都会送一封信函回来,汇报最新的情况。

当然,之前的那些情报,契苾何力等人其实也收到了,他们唯一没收到的便是李二的密信。

这没办法,长孙冲纵使胆子再大也不敢拆开李二给李承乾的密信。

众人闻言,其实也是颇为好奇,打开信函一看,众人都愣了一下。

“殿下,这是天赐良机啊!”伊原峰直接说道,“一旦大唐皇帝南下出征,蜀王必然会对我大明动手,届时,大唐的兵力定然不足,我们挥师中原,指日可待!

而且,这大唐皇帝的密信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若是他南征途中不幸遇难,殿下可直奔长安继承大宝!

这不是天赐良机是什么?我们甚至可以……”

伊原峰说完,那是满脸的激动。

拿下吐谷浑不算什么,拿下吐蕃、苏毗也不算什么,就算拿下西突厥乃至西域数十国都算不得什么,但如果可以入主中原,那绝对是他乃至整个大明王廷所有官员都梦寐以求的。

而这会儿,普西偌也是一脸的兴奋,的确,他们都看到了机会。

哪怕李二没死在南征途中,他们也可以……

见他们如此狂热,李承乾苦笑着摇了摇头,道:“手足相残,弑父登基?那是大唐,不是西域……

真要这么干了,这些年来我们在大唐积攒的声望都将毁于一旦!

最恐怖的是,以我们的实力还做不到那一步,明白么?”

他说的那一步自然是弑父,做不到这一步,李二随时可以以平叛之名,瞬间反扑。

当然,就算他有能力做到这一步,但是他敢么?别忘了,李二都不敢!

听到李承乾的话,众人有些无所谓地摇了摇头,除了李勤俭这些汉家臣子,他们真不在意这些,只要有机会,他们也是真的敢这么做。

李承乾无法,只好给他们解释道:“说了你们不懂,就这么说吧,大唐看似掌握在李家,但真正掌握大唐的其实是那些读书人,至少现在还是如此。

在他们这些人眼里,礼教仅次于天!你们敢坏了礼教,他们就敢推翻你的统治。

前隋怎么一统天下的?大唐又怎么一统天下的?不都是他们在推波助澜么?

身为李家人,本王可能不应该这么说,但世人皆知,当初若非山东士族支持,又有关陇士族的底子,真以为能有今日的李唐?

李唐,说到底一开始不过是士族的代言人罢了……”

李承乾一口气说了很多,就差把大唐的发家史给他们介绍了一番。

其实这些也不算秘密,至少以前很少被伊原锡这些人在意过罢了。

听完李承乾的解释,众人都迟疑了片刻。

良久之后,普西偌才说道:“那这么说,哪怕是蜀王借此机会给我大明制造麻烦,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怪不得他,虽然他这些年着实成长了不少,但说到底也只是一个部落头人出身,而且还是那种小部落。

他没有这种着手天下的眼光。

一旁,契苾何力倒是摇了摇头,道:“那不一样,我们无法对大唐皇帝动手,但如果只是一个蜀王的话,问题不大。别忘了,大唐皇帝不就这么上来的?”

“不是这个问题。”李勤俭却在这时候说道,“如果我们在和蜀王争斗的时候,传出了大唐皇帝驾崩的消息该如何应对?”

听到他这话,李承乾终于眼前一亮,这才是他担心的问题。

“我们没这么蠢吧?”伊原峰有些无奈地说道。

李勤俭摇了摇头,道:“你还是不懂,这消息其实不用我们传出去……”

“不会吧?”普西偌有些不敢置信地说道,“你的意思是大唐皇帝会将这消息传出来?”

“为什么不可以?”李勤俭也是一脸惊奇地说道,“如今的大唐皇帝正值春秋鼎盛之际,你觉得他真的能容忍一个如此强势且时时刻刻盯着他皇位的太子?

不说他,就说说里普仆射,如今仆射年岁也不大,但仆射府上的几位公子年纪也不小了吧?

据悉如今也在为我大明治理四方,仆射愿意将普氏一族的权柄交给自己的几个儿子么?

将心比心,换做是仆射问我,我不愿意。”

李勤俭一句话,就将这个问题的根源给解释得清清楚楚。

众人闻言更是半晌说不出话来,道理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如果事情真发展到了这一步,待我们和蜀王斗得旗鼓相当之时,大唐的那位陛下突然回到长安,我大明危矣。

届时,必然会有人以为是我大明散播的消息,到时候我大明……”

契苾何力说到这里,他也突然意识到了,这一切可能都是李二的计谋。

一石三鸟?

一时间,众人都有些恍惚,政治啊,离他们很近,但又有种特别疏远的感觉。

片刻之后,普西偌才说道:“殿下,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他发现,他还是太年轻了,不是年纪,而是应对这些事物的经验。

李承乾却是摇了摇头,有些遗憾,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其实我们也没走到死胡同,破局之法终归还是有的。

当然,众卿也不用忧虑,说到底,这一切不过是我们的揣测罢了,只是不管是不是我们的揣测,的确该做最坏的打算才是。”

一听还有破局之法,众人倒是来了兴趣,至于是不是揣测,呵呵,他们不介意用最恶意的揣测去揣测那位大唐帝王。

这会儿,众人开始思考李承乾说的破局之法,一瞬间,大殿之上倒是安静了起来。

李承乾也没打扰他们,他想到了,但并没有说,他需要的不是一群只会点头哈腰做事儿的人,他需要的是能独立思考,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

过了片刻之后,李勤俭突然说道:“殿下的意思是推出去一个人来抗衡蜀王?殿下和大唐皇帝一样,退居幕后?”

“殿下退居幕后?”伊原峰有些疑惑地说道,“那谁能抗衡蜀王?我们么?”

说这话的时候,他都有些自嘲,虽然看不起那个什么蜀王,但以身份而言,至少如今他还没有和那位平等对话的地位。

换句话说,他连做李恪的对手都欠缺了一些资格。

“我倒是想起一个人。”就在这时,契苾何力突然说道。

“谁?”伊原峰下意识地问了一句。

契苾何力说道:“大赵王廷的那位啊,那位在身份上倒是能和大唐的那位斗上一斗,关键是如今的大唐想和我大明有地缘上的冲突,那就避不开那位的大赵王廷。

不过那位就是实力欠缺了一些,真要顶在前面和那位碰上一碰,搞不好也就一两个照面就被冲了……”

“还别说,这赵王还真是一个极其合适的人选。”李勤俭闻言,也是说道,“大赵的实力不够,但我大明的实力够了啊,只要殿下不亲自出面,用大赵挡住蜀王还是没问题。

而且,就算真发展到了军事冲突上,那也是在大赵王廷的地界上,我们只要不越过大唐的地界,将冲突一直锁死在大赵,嘿嘿……”

说到这里,他居然笑了起来,到这会儿,他突然意识到,当年自家殿下为什么要和李元景换地盘了,感情就是为了今天?

李承乾在上面,却是笑而不语,真到了冲突起来的时候,怎么可能什么都跟你说的那样来?真当你是导演呢?大家都得配合着你演戏?

不过这也的确是破敌之法,当下也是笑道:“赵王的确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而且他也决计愿意被我们利用。

不过现在的当务之急倒是要平定大赵王廷内部的问题,传旨赵岩,接旨后率所辖怨军,三日之内,荡平龟兹王一系所有有生力量,本王要大赵王廷在三日内恢复平静。

另外,传旨万俟璞,让其驱赶大赵境内所有大唐势力,包括商铺、工坊。

当初将大赵王廷打造成唐明两国的战略缓冲带,如今看来,不需要了。”

听到李承乾的话,众人都是一愣。

好家伙,原来这位早就有想法了。

“殿下,这是不是要先和大赵王廷那边沟通一下?”就在这时,昔日的礼部尚书王玄策出言说道。

李承乾却是笑了笑,道:“不用,这样,本王亲笔书信一封,礼部安排人送给赵王即可,他见了信,自然知道该怎么选择。”

听到这话,众人也就不再多言。

等众人散去,李承乾这才将吴安宣了进来。

作为大明密谍司的头子,吴安官职虽然不高,但权利却是极大的。

加之他是李承乾的第一批拥趸,在大明的地位也是首屈一指的。

“参见殿下。”吴安一进大殿,便躬身施礼。

李承乾摆了摆手,指着桌案上还没收起来的信函,对吴安说道:“你先看看这些东西。”

待吴安看完所有信函后,整个人也是一惊,有些消息他是知道的,但有些消息他也还没收到风声。

“末将知道怎么做了。”看完这些信函后,吴安当即就说道。

他很清楚,唐明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了,接下来的事儿,已经不是某一个人的意志能左右的。

李承乾却是摇了摇头,说道:“本王的意思是让李元景和李恪两叔侄斗上一场好了,能明白吧?”

一听李承乾这么说,吴安瞬间秒懂,当即就说道:“末将明白。”

点了点头,李承乾又说道:“对了,杨大郎那边最近可有消息传回?”

杨大郎,也就是杨林的嫡长子,之前率商队经吐蕃进了天竺,说起来也有些时日了。

“随行的密谍司倒是有消息传来,不过进展都不怎么显着,只是生意倒是做得不错,听说长明商号已经在那边开业了。”

李承乾点了点头,对于天竺,他以前其实没那么在意,不过这会儿好似也没什么事儿,那个王玄策借兵都能灭之一国的地方,好像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关键是,李二都去南征攻伐真腊和暹罗这些地方了,他要是不做点儿什么,是不是感觉有些丢人了?

“将吐蕃和苏毗的消息整理一下,晚点儿交于本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