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149章 不寒碜

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149章 不寒碜

作者:曾许人间第一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4:57:39 来源:泡书吧

第150章 卷二 不寒碜

“五成!”杨林走后,崔掌柜不甘的嘶吼着。

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他什么时候吃过这么大的亏?不赚钱也就忍了,这次倒好,甚至还要赔钱。早知道,他宁愿让粮食烂在粮库里。

这比生意传出去,将是他作为商人终身的耻辱!

“行了,五成就五成吧,跟崔家的声望相比,就是全送给他又何妨?”崔浩将嘴里的血水吐尽,那一瞬间,他觉得自己苍老了些许。

再斗下去不是不行,那一瞬间他想过很多破解的法子,能试一试,可是,不能赌啊。

崔家的千年声誉赌不起!

如果因此葬送了崔家千年的声誉,不管是他还是崔掌柜,都将是崔家的罪人。

这一刻,崔浩笑了,略带着一些无奈地笑了。

哪怕李承乾走了,哪怕远隔千里,但人家真就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可笑他们还屁颠屁颠的派人追去想找回场子,能找回么……

与他们不甘而惆怅的心情相反,此时的杨林是真的意气风发。

这么多年的一口恶气,在今天出了个淋漓尽致。

那叫一个爽。

没得讲!

回到粮铺的杨林,愣是在大冬天喝了两碗凉水,不过还是难以遏制他心中的激动。

“咋样了?”王德全随意地问道。

其实结果早在他看到那封信函的时候就猜到了,可不亲耳听听,他属实有些不甘心。

“还能咋样,搞定了。”杨林说道,“剩下的事你去处理吧,我这口恶气是出了,不知道你那口恶气还想不想出。”

王德全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哪儿还有什么恶气,不得不说,李公子看得是真远,只怕当初他就料到了今天的一切。”

这话,王德全今天已经是第二次说了,但每一次都是打心眼里的佩服。

不服不行啊。

至于杨林说的出气,说实话,这么多年下来,他早就看开了,在这一点上,他倒是比杨林要强一些。

“说那么多作甚,今后好好跟着李公子干。”杨林说道,“这一次,我也要把家里的重心全部弄过去,泾阳也好,长安也好,留下一些够用的人手就行,就连佃户,我都准备动员动员。”

这一次,他也服气了。

主要是李承乾真让他把这些年的恶气都给出了,这会儿正热血上头。

一听他这么说,王德全倒也不意外,说道:“成,左右我们三家现在是一体的,大家共进退。”

“那长安和泾阳就交给你了,伱可得把我们家给看好。”杨林笑道。

王德全一愣:“你也要去?”

“去看看。”杨林说道,“这么多人,这么多东西,就交给那几个臭小子,我还真不放心。既然都决定了,干脆就自己去看看,婆婆妈妈的,瞻前顾后的,哪儿像个做大事的。”

王德全点了点头,也是。

这次他们要带走的人可不少,加上那么多粮食,确实需要有个经验丰富的人领队。

“收拾一下吧,这两天还要给崔家凑足钱,近期长安那边,少收点儿粮食。”杨林又说了一句。

对此,王德全却是笑道:“这个你就别操心了,钱的事没问题。”

可能没人比他更清楚,长安的商铺如今一天能赚多少钱,手套现在在长安城可是供不应求,没办法,别人想仿制来着,而且也的确仿制出来了。

可是,他们手里没皮子啊!

长安周边的皮毛都被他们当初收购一空。

甚至还派了人满大唐的收购,所以今年的手套市场,他们吃定了。

两天时间说快不快,说慢也不慢,总之,一晃之间就过去了。

至于崔家的粮食,交割得很顺利。

哪怕全泾阳城的人都知道,崔家将之前的陈粮卖给杨林他们了,但也没人过问什么,毕竟现在长明粮铺的粮食早已是供不应求。

就这,还说什么?

当然,这里面还有个小心机,那就是杨林他们只买陈粮。

新粮他们是不要的。

很简单,如果他们真的把崔家的粮食搬空了,老百姓就得担心他们也学之前的崔家一样,搞限量发售那一套。

这是他们不想再经历的了。

而崔家还有粮食,老百姓也就能安心,哪怕是长明粮铺买不到粮食了,他们也还有一个备用的选择。

这也是李承乾之前就安排好的。

当杨、李、王三家将凑足了人手,押送着大量的粮食从泾阳出发的时候。

赤水源上早已是一片茫茫白雪。

白灾如期而至。

极致的严寒无时无刻不在摧毁着人们活下去的信心。

相较于草原上,日月山却是更加的严重。

本来地势就高,加上物资匮乏,若不是李承乾将所有人集中到了一起,又弄出了火炬,再加上披风手套什么的,这日子只会更加的艰难。

披风手套都发下去了。

虽然没有做完,但李承乾还是发下去了。

这一批,优先满足孩子,其次是伊原峰麾下的怨军将士,满足了他们后,才是那些需要白日里依旧冒着严寒去垒城墙的汉子,至于其他人,自然就落在了最后。

没办法,事有轻重缓急,大家倒也能够理解。

加上之前李承乾有意无意的给大家灌输日月山的思想,大家也渐渐认可了这日月山,虽然有些时候还是亲疏有别,但至少比以前好多了。

也就是在白灾来临的时候,李承乾第一次尝试性的对所有人下达了一个命令。

听清楚,是命令,不是通知。

命令的内容很简单。

因为柴火不足的原因,从即日起,禁止任何个人私自生火做饭,一日三餐统一供应,节省下来的柴火和牛粪供所有人取暖。

刚好山谷里的火炬是二十四小时不停歇的,正好可以利用起来烧水做饭。

先告诉你为什么,然后再说怎么做。

命令很清晰,原因很简单,保证每个人都能听得懂,所以也没人反对。

说到底,大家只要能吃饱饭不饿肚子就行。

哪怕普西偌他们对此都没意见,毕竟这日子一天比一天冷,谁也不知道这该死的天气会在什么时候好转起来。

只是他们不知道,一个或者一群人,只要开始服从另一个人的命令后,就会慢慢的养成服从命令的习惯,甚至慢慢的将那个发号施令的人当成他们的领导者。

这一切,李承乾做得悄无声息。

为了尝试发出这第一个命令,他可是做足了准备的。

当然,为此,李承乾还专门让张大娘等人组织了一支厨娘班子,每天的工作就是做好日月山将近千余人的一日三餐。

是的,没听错,就是一日三餐。

原本还是一日两餐来着,但略一琢磨,泾阳那边的粮食到之前,他们的粮食还是很富裕的。

如今,大家干的都是体力活,饿了肚子可不行。

而众人一听一日三餐,也着实吃了一惊,就连伊原锡都跑来说这是糟践粮食。

可李承乾却惊奇地告诉他们,如今一日三餐所消磨的粮食,和当初各做各的所消磨的粮食相差无几。

这让几人顿时哑口,临走时还在嘀咕,那要是一日两餐的话,岂不是能更省粮食。

李承乾懒得搭理他们,账是这么算的?

这天,李承乾正在帐房里跟张大娘交代,在吃饭的问题上,一定要做到公平,绝不能因为汉人和鲜卑人而区别对待。

这个问题,李承乾几乎每天都会叮嘱。

民族矛盾就是从这种细微的小事上,慢慢拉扯出来的,他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而就在这时候,李勤俭推开帘子走了进来。

见他像是有话要说,李承乾便让张大娘先去忙活,临走前,还不忘再叮嘱了一句。

“出什么事了?”等张大娘走后,李承乾这才拿起桌上的水壶倒了一杯开水。

这几天,张二牛也把他要的桌子给打了出来,这玩意儿,如果不求奢华和极度美观的话,弄出来也快,顺便还给他弄了几把椅子,如今总算是不用在地上撅着了。

李勤俭有些尴尬,说道:“之前跟我们来的那些老伙计,有些不满意。”

一听他这话,李承乾懂了。

按照之前答应他们的,这次收益的皮毛可有他们一份,结果,李承乾全给做成了披风手套,本来这也没啥,可李承乾就这么发了下去,这就让他们有些不乐意了。

他们为什么愿意拼命?不就是为了这些么?

要是没有这些,他们拼啥命啊?吃饱了撑着没事干啊?

李承乾也头疼,这事儿还真是他没想到的,当初进入赤水源的时候,只当是探探路,顺道做点儿生意,谁知道来的时候好好的,临了回不去了?

“这样,你统计一下子,核算一下他们每个人大概能分到多少铜钱,顺便也告诉他们,现在是非常时期,之后我都给他们算成铜钱补给他们。”

这些家伙人也不少,得安抚好了,真要是为了这么一丢丢的利益,闹出点儿隔阂,到头来可就得不偿失了。

关键是,这事儿他也理亏。

毕竟是事先答应了人家的。

你说要没答应吧,人家也不惦记。

“行,他们就是想要个说法,只要有个说法就行。”李勤俭太了解那些人了。

如果不是他知道现在他们做这些是为了什么,其实他也是那些人中的一员。

拼命是为了挣钱,不寒碜。

“楼宁来了。”而就在这时,刘三急急忙忙的钻了进来,一句话就把两人都给听楞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