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771章 天下惊!

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771章 天下惊!

作者:曾许人间第一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1:53:21 来源:泡书吧

大赵王廷。

李元景最近心情着实不咋地。

虽然他刻意放纵了大唐和大明在大赵的斗争。

但不管他曾经答应了李承乾什么条件,如果有机会的话,他还是愿意多等一段时间,不管是李承乾占据上风,还是李二拔得头筹,对他而言其实都不重要,只要唐明之间一直争斗下去,他这个局外人就有机会渔翁得利。

每个人都有私心,每个人也都有野心。李元景也不例外,自从当年在西北鸠占鹊巢以来,他无时无刻不想着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帝国。

只是这些年饱受大明的打压,一直以来毫无寸进,甚至沦为了西域的笑柄,无奈之下才成为了李承乾的附庸。

可就算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大唐昔年的王,他也有着自己的野心,除非到了万不得已,谁又愿意放弃自己的野望?

只是此番,大明接连阵斩大唐诸位大将,这让李元景彻底坐不住了。

“殿下,大明万俟璞来了。”就在李元景接连感慨的时候,顾建章却是走了进来。

听到这话,李元景摇了摇头,道:“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的。”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万俟璞来能干嘛,他其实也猜到了。

很快,万俟璞和慕容顺便一起走进了大殿。

比较有意思的是,此次,慕容顺是走在前面的,而万俟璞却是紧随左右,只是看到这一幕,李元景便什么都懂了。

慕容顺此刻,其实也是感慨万千,想当年,他也是这片土地上当之无愧的王。

但谁能想到,时至今日,他却是成了大明的傀儡。

“赵王殿下,想必也知道本王此番前来的意图吧?”说着,慕容顺一抬手,便有人将当年李元景和慕容伏允签订的协议以及吐谷浑的山河图都拿了出来。

如今,慕容戈在李承乾手上,这片土地上,也没人再能和他争夺慕容伏允留下来的政治遗产。

李元景虽然无能,但人并不蠢,闻言也是笑道:“既然大宁王都亲自来了,本王自然会遵循当年的约定。”

真要说起来,当年的约定算个屁。

要不是慕容顺背后站着万俟璞,别说慕容顺,哪怕是慕容伏允从地里爬起来诈尸了,他也不会当回事儿的。

当然,这会儿他并不会表现出任何的不满,说到底,他不在意什么吐谷浑,他在意的是李承乾,在意的是大明。

“既然如此,那本王也就不遮掩了。”说着,慕容顺回头看了看万俟璞,笑道,“此番交接,本王让默契将军全权负责,赵王殿下不妨也找个人来主持罢了。

为王者,岂能为了这点儿小事儿,耽误正事?”

他其实是好意,政权的交接可不是小事儿,但让李元景亲自去完成这些交接,说实话,多多少少有些嘲讽的意思。

李元景也明白这个道理,当即也是看向顾建章,笑道:“那就有劳顾爱卿了,来人,设宴,本王今日倒是要和大宁王不醉不休。”

说罢,看向慕容顺的眼神都柔和了几分。

其实这也正常,真要说起来,他和慕容顺还真就有种同病相怜的感慨。

至于万俟璞和顾建章两人,他们倒是相视一笑,很快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而在两人忙着交接的时候,李元景倒是和慕容顺一道在这简陋的王府中闲逛了起来。

还别说,两人只是四目相对的那一瞬间,就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说起来,这王府着实简陋了一些,本王这些年在这西北之地,也是毫无建树,这才有了今日之无奈。”面对慕容顺,李元景倒是随意了许多。

真要说起来,他们两个真有不少的共通之处。

都出自皇室,却都前途无亮,怎就一个惨字能解释?

“殿下说笑了。”慕容顺闻言,自嘲一笑,“殿下可知道,如今自称本王,我是何等感受?

与我比起,殿下的结局已经很好了。

哪怕此番殿下退出了,但未来总归还是有一片落脚之地的,我呢?

终究只是一个傀儡罢了。”

说到这里,慕容顺长叹了一口气。

这么多年来,他其实才是最痛苦的那一个。

国破家亡,苟延残喘……

都是他独自在承担。

“谁也不比谁强一点儿吧。”李元景闻言笑道,“看似本王如今还算顺遂,但我们其实都知道,只要本王皇兄还在那个位置上,本王永远也回不了长安。

当年离开长安之时,意气风发的说的那句,死不回长安,如今想来,又是何等的可笑?”

说到这里,李元景长叹了一口气,一脸嘲讽地说道,“说到底,终究还是本王无能。”

“我又何尝不是如此?”说到这个,慕容顺也是自嘲一笑。

“对了,大宁王有想过今后么?”走着走着,李元景突然停了下来,转过身看向慕容顺,惨然一笑,道,“难道就一直做大明的傀儡?

以大宁王当年的大志向,想必这不是大宁王想要的结果吧?”

“我能有选择么?”慕容顺笑道,“当然,倒也不至于做什么傀儡,说到底,我也想看看,明王到底能走到哪一步。

实不相瞒,明王做的事儿,我当年也想过,只是没有明王那么干脆罢了,做什么都像是瞻前顾后一般,我也想知道,比起明王,我到底差在哪里了……”

对于慕容顺而言,他其实也很痛苦。

这些年,没少被李承乾各种打击,但这都不是他最绝望的,而是李承乾轻而易举就完成了他多年筹谋的,这才是他想不明白的。

哪怕到了今天,他都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些事儿,李承乾一做就行,大家都能接受,而他这个吐谷浑的土着王子,却是动个念头就引得赤水源大乱。

他想不明白,也无法理解。

“比起高明,大宁王最欠缺的可能便是身份了。”李元景闻言,笑道,“这些年,本王也仔细琢磨过,高明之所以能在这西北之地无往而不利,身份才是他最重要的护身符。

虽然说大唐太子的身份,有些时候也是一个麻烦,但只要利用得好,单就这个身份,就能让他占尽便宜。

这是大宁王,也是本王无法比的。”

李元景这些年的确没闲着,还真就琢磨过李承乾的发家史,他曾无数次想复刻李承乾的发家史,可他毕竟只是李世民同父异母的兄弟,并不是李世民的儿子。

但就这个身份,李二岂能坐视他坐大?

至于太上皇李渊,虽然也给予了他很大的支持,但不在其位的皇权,基本等于零……

“殿下说笑了。”慕容顺却是笑道,“说到底,明王能成功,有着方方面面的因素,绝非是一个身份就能解释的。

说起身份,不管是我还是赵王殿下,谁的身份又低太多了?

但我们不是还是没成功。

而且,赤水源上的那些老百姓,可不会认什么身份,真正能让他们认可的,只有两个字,裹腹!

谁能在那个时候,让他们吃饱肚子,他们就信谁。

很显然,我们没做到,但明王做到了,这就是我们不如那位的原因。”

慕容顺也不是傻子,自然明白李元景这话什么意思,可他敢应承么?

不可能的,他不是傻子,所以,这话茬儿他都不会去接。

怨愤?

不满?

还是说觉得不甘?

那又如何呢。

事情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他其实已经接受了。

败军之将,那就得有败军之将的觉悟,在这一点儿上,慕容顺其实要比李元景更坦然。

这家伙显然还想再挣扎一下,更想拉慕容顺下水。

这就是人的野心,只要还吊着一口气,没谁愿意放弃。

“这倒也是。”李元景见慕容顺不接招,也就摆了摆手,道,“看来还是大宁王更看得通透,现在回想一番,还真就是这么个道理。

在当初那个环境下,能将赤水源数十万百姓拧成一股绳的,普天之下,估摸着也就只有高明能做到了。

在这一点儿上,想必本王那皇兄也是也是极为服气的。”

李元景还在加码,不过慕容顺倒是一脸的淡然,笑道:“的确,当年,本王要是能解决这个问题,想必明王也没那么容易拿下赤水源,说到底,还是本王无能。”

他并不介意李元景去撕开当年他无能的伤疤,这么多年下来,他受到的白眼难道还少了?

他在意过么?

不,他从未在意过。

可以说,这些年,比李元景说得难听,说得直接的,他听多了,听多了也就免疫了。

“罢了罢了,既然大宁王有如此觉悟,想必未来定然能得一个善果的。”见慕容顺油盐不进,李元景也就不再多言了。

他确实有挑拨慕容顺不满的意思,但他做得都很隐蔽,倒也不怕慕容顺回头说什么。

在这一点儿上,他还是有把握的。

当然,慕容顺若是真听了他的话,借此机会,真要复国吐谷浑,那就有意思了。

人嘛,还是那一句话,大丈夫岂能久居人下?

能有机会,他当然愿意尝试一番。

“与我而言,还需要什么善果么?”慕容顺笑了笑,道,“之前大明王曾说过,我们这些人啊,走的每一步都不容易,未来,且行且珍惜吧。”

两人一聊,就是一天,不过政权的交接哪儿有那么容易?

这样的交接,双方一共交接了好几天,才算有了个结果。

当然,这还是简易了交接过程的,否则,单单就这交接工作,没个半年都出不了个结果。

而就在张亮等人战死没多久后,一个消息从西北传遍了天下。

贞观十三年,慕容顺在西北复国,吐谷浑再次出现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随着这个消息传出,不说举世震惊吧,但的确让很多人闻之一惊。

不是说吐谷浑复国怎么的,其实吐谷浑复国不复国对于当下的局势影响并不会太大,真正让众人震惊的是,慕容顺。

众所周知,这家伙如今就是大明的俘虏。

他能在这个时候复国,只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吐谷浑的背后站着的其实是大明。

可大家都清楚,如今吐谷浑复国的地盘,是昔日李元景空手套白狼得来的。

这个时候,李元景能将这片地盘拱手让出来,也能说明一个问题,李元景靠向李承乾了。

这就比较有意思了,李元景可是李承乾的叔辈,他不看向李二,反而靠向自己那个侄子,这就比较讽刺了。

当然,李二是不会在意的。

对他来说,李元景终究只是搂草打的那一只兔子而已。

这就是现实。

与此同时,洮河郡。

杜楚客在听闻了吐谷浑复国的消息后,也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如今,他确实少了几分当初初临洮河郡的意气风发。

没办法,刘树义兄弟的战死,给了他很大的触动。

一开始,他觉得到了他们这一步,基本上已经杜绝了亲自上场的可能性。

换句话说,他并不认为在大业未成之前,他们这些人会有生命危险。

但如今这个局势,呵呵,鲁国公一系都快死绝了。

至于张亮,李君羡,他们反倒是不怎么在意。

毕竟,当大明那位杀疯了的时候,多死一个两个的,也正常。

“这事儿,怕是专门为了针对我们而来的。”杜楚客还没说话,权万纪便摇了摇头,道,“哎,说到底,还是我们能力不济,至少在军事一道上,确实没有与之抗衡的能力。”

权万纪这家伙,虽然死板,但对自身的认识,还是极为清晰的。

他说完,王仁佑也是摇了摇头,道:“要本官说,一开始我们就错了,和大明武力抗衡,本身就不是什么好结果。

大家都知道,大明在军事上颇有建树,和他们在军事上争锋,本身就不理智。”

他一开始就不支持军事对抗,但当时支持这个观点的人太多了,他也没办法。

这会儿,再次说出来,他倒是松了一口气。

不过杜楚客闻言,却是摇了摇头,道:“谈不上什么军事对抗,此番我们其实也是被郧国公给坑了,若不是郧国公屠戮了叔孙槐的百人骑,大明也不会真的发疯到这个地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