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773章 岭南王

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773章 岭南王

作者:曾许人间第一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1:53:21 来源:泡书吧

冯盎的北上对于很多人来说,意义是不一样的。

但不管各人怎么去理解冯盎的北上,冯盎北上的目的都不可能改变。

这一天,当冯盎的队伍抵达洮河郡的时候,作为洮河郡郡守的许敬宗一早就候在了城外十余里地的地方。

在他身旁,杜楚客阴阳怪气地说道:“郡守还是太谦逊了,说起来,以郡守的资历,何须出城十余里相迎?满大唐,又有几人值得郡守这般的?”

他这话倒也不全算错。

说起来,许敬宗在大唐的资历的确够老的,尤其是在李二阵营。

昔年的十八学士,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比的。

至于冯盎,许敬宗给李二鞍前马后的时候,冯盎还是岭南的土皇帝呢?

说起在大唐的资历,他拿什么跟许敬宗比?

不过许敬宗就是这样的人,他不在乎什么面子不面子的,只要利益到位,装孙子也不是不可以?

真要说的话,他才是初唐最敬业的政客。

当然,许敬宗也听得出杜楚客言语中的讥讽,对此他是毫不在意。

冯盎啊,不说他官职如何,单说他在岭南的影响力,在许敬宗这里也值得重视的。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万一他未来时运不济,和这位拉好关系,那日子也好过一些不是?

要知道,这年头发配岭南,那是真的惩治。

而冯盎,世世代代的岭南土皇帝,哪怕他死了,冯家也是岭南的土皇帝。

“杜别驾说笑了。”许敬宗闻言笑道,“耿国公早年平定岭南,不管是于天下,还是于大唐而言,都是有功的,老夫不过是敬仰冯氏一门这些年为天下太平所做的贡献罢了。”

对于冯家,还真没什么好说的。

自冯家治理岭南以来,于岭南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杜楚客不说话了,在这个问题上,谁也挑不出理来。

一旁,权万纪却是笑而不语。

……

也不知过了多久,冯盎的车架终于缓缓出现。

冯盎以前倒是一个相对比较霸道的人,不过此番来这西北之地,倒是低调了许多。

无他,如今的西北,的确让他极为陌生。

早些年,在他的认知中,西北都是苦寒之地。

说句鸟不拉屎也不为过,甚至还不如高州。

但此番他这一路走来,却是见往来商贾无数,就连一路经过的县城,都略显繁华。

他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一条商道的形成,带来的可不单单只是两地的繁荣,而是这条商道中间的县城也跟着受益的!

“耿国公远道而来,倒是让这西北之地……”许敬宗见冯盎翻身下马走了过来,当即也迎了上去。

冯盎闻言,也是一脸的笑意盈盈,道:“许郡守言重了,老夫此番也不过是奉陛下之令罢了。

不过这一路上看到这西北之地的变化,倒是让老夫惊讶于许郡守的手段,当初要是许郡守能去我们岭南之地,想必如今的岭南之地那也是大唐商税重地了。”

“耿国公客气了。”都说花花轿子人抬人,许敬宗哪里不明白冯盎的意思?

不过就是互相吹捧罢了,这活,他会啊!

“真要说起来,洮河郡能有今日的成就,也不是老夫的功劳,那都是背靠大明,吃了地势的红利罢了。”许敬宗也是极为客气。

面对冯盎,他是愿意放低一些姿态的。

“许郡守谦虚了。”冯盎说着,便指了指道路两旁的商贾,笑道,“老夫刚刚也听他们说了,如今这条商道的尽头,是洮河郡吧?

听闻边境封禁之后,洮河郡可是接过了日月山,成为了这条商道上的源头,若非许郡守这些年的兢兢业业,岂能在短时间便能取而代之?”

冯盎这话倒是没说错。

许敬宗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些年在洮河郡的治理和建设之上,他还是下了很大的功夫,比如在各地工坊的兴建上,他都是很用心的。

可以说,这些年,洮河郡正是因为有许敬宗,才有今日的辉煌。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也不过是老夫应该做的罢了。”许敬宗倒是没有继续谦虚。

每个人其实都一样,得到别人的认可,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说着,杜楚客等人也迎了上来,纷纷拱手行礼。

在这里,冯盎的身份是最高的,这一点儿毋容置疑。

虽然他远离朝堂,但丝毫不影响他在大唐的地位。

“权老一把年纪,还远赴西北,着实让吾等汗颜。”看到权万纪,冯盎微微欠了欠身。

权万纪这个人,虽然名声不显,但在大唐顶层的勋贵中,他权万纪还是声名显赫的。

“耿国公言重了。”权万纪笑道,“老夫也如许郡守一般,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罢了。”

对于冯盎,权万纪倒是没什么其他的想法,也就是表面上的客气罢了。

这样的人,是不可能争取到他们阵营的。

聪明人,这个时候都不可能站队,尤其是冯盎这样的土皇帝,只要自己稳住,为来不管谁登临大宝了,还能少了他的恩典不成?

所以说,权万纪对冯盎的态度,极为平淡。

冯盎也不以为意,看向杜楚客,寒暄了几句,也就算打招呼了。

至于王仁佑,说实话,冯盎还真不在意。

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有什么好在意的?

除非王仁佑那他闺女真的成为了皇后后,那他可能还会高看两眼。

“耿国公,这边请。”许敬宗见众人基本上都打了招呼后,这才说道。

十余里地,以他们的身份,自然不可能走回去。

很快,骑马的骑马,坐车的坐车,纷纷离开了十里亭。

进城之后,自然又是一顿酒宴。

华夏五千年文化的官场几乎都是这样,没有任何的改变。

一顿酒宴结束后,众人这才散去。

而等散去后,杜楚客却是找到了权万纪,问道:“权老,不知长安有没有关于陇佑行军大总管的消息?”

权万纪一听这话,当即就愣了一下,问道:“你是盯上这个位置了?”

“倒也不是老夫盯上了这个位置,而是这个位置,应该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杜楚客倒是一点儿没隐瞒,说道,“如今大明那位,兵强马壮就不说了,最关键的是,我们到现在没有得到任何军方的支持。

那可是夺储啊!

不可能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能决议的,说到底,还是需要真正的实力,只有如此,那才有把握。”

权万纪闻言,半晌无言,一句话没说。

他其实懂这个道理,但还是那句话,他是个老顽固,其实并不理解这种事儿。

“如此一来,我们和大明那位有什么区别?”半晌之后,权万纪这才说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权万纪喋喋不休地说了半天。

其实,与其说权万纪是蜀王一系,还不如说,他才是真正的帝王系。

他就是单纯的觉得,这一切都得按照规矩来,而这个规矩,就是皇权至上!

“权老所言差矣。”杜楚客摇了摇头,道,“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其实很多事情已经变了,就拿大明来说吧,大明已经走到了这一步,若是我们什么都不做,拿什么去和大明争?

老夫知道权老在担心什么,但真的有必要么?

若是没有现在,哪儿还有什么未来?

有些时候,不是说我们非要抓住军权,而是军权真的能帮我们解决很多麻烦。

就拿此番来说,若是陇佑的行军大总管是我们自己人,而非郧国公,权老觉得我大唐会损失如此惨重么?”

权万纪沉默了。

他不愿意归不愿意,但是他真的知道这里面的问题。

所以,有些时候,他其实也很纠结,并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或者说,应该怎么办……

“可这些事儿,并不是我们能决定的。”犹豫了一番,权万纪这才说道,“这终究还是需要陛下才能决议的。

哪怕殿下如今监国,也无权决议陇佑的行军大总管。”

“所以,我们才要想办法啊。”杜楚客笑道,“如今士族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有士族的推波助澜,再加上我们,这个位置其实是能拿下的。

而且,最关键的是,陛下其实也希望我们拿下这个位置。

对于陛下而言,估计也不希望大明坐大吧?

毕竟,愈发强势的大明,最担忧的便是陛下了。

子强父弱,自古以来就不是什么好事儿,尤其是在皇室!”

杜楚客来之前就想了很多,还别说,他说的每句话都是有道理的。

“老夫再想想。”权万纪没有轻易答应什么。

杜楚客也没失望,说完也就转身离去。

而在冯盎下榻的府邸中,这会儿的冯盎也是一脑门儿的黑线。

无他,许敬宗找上门了。

当然,许敬宗不可能让冯盎帮他做什么为难的事儿。

倒不是说许敬宗没有这样的厚脸皮,说到底,还是因为两人之前没什么交集。

“耿国公此番最想做的,怕是了解大明吧?”这会儿没有了旁人,许敬宗直截了当的说道。

冯盎闻言,笑道:“许郡守说笑了,不过能对大明多几分了解,自然也是好事儿,未来,这天下十有**还得是大明那位说了算。”

对于李承乾能登临大宝,他们都没什么怀疑的。

无他,如今的大明,太过于强势了。

这对未来李承乾登临大宝,那就是天然的优势。

“其实耿国公此番的公务,倒是不足为虑,以大明那位展现出来的心胸,必然不会在此事上为难耿国公。”许敬宗笑道,“不过大明必然会逼迫耿国公表态,这一点儿耿国公倒是需要上心一些。

当然,能让大明逼迫,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事儿,耿国公不妨再想想郧国公和武连县公,那两位可是连被逼迫的机会都没,便被阵斩于当场了。”

许敬宗其实也是在提醒冯盎,大明可不是看似那般温和的。

“老夫也了解过一些大明的事宜,但对大明的诸多东西,都是不甚了解,既然许郡守在此,不妨许郡守为我解惑一二?”冯盎当即笑道,“比如大明对大唐是个什么态度,又比如大明那位,对大唐官员又是个什么态度?”

这才是他最关心的。

大唐的那些降卒,他其实不在意,正如许敬宗所言,以李承乾的眼光和心胸,是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刁难他们的。

但在其他方面,那就难说了。

“这个老夫倒是知之不多。”许敬宗道,“不过倒是可以将老夫知道的,告知耿国公。”

“那就多谢许郡守了。”冯盎当即拱手。

两个明显有心狼狈为奸的家伙,只是片刻,便一拍即合。

“如果说到对大明的态度,这个不好讲。”许敬宗道,“在大明朝堂上,就老夫所知,一直以来,是将大唐当做假想敌的。”

“假想敌?”冯盎神色一紧。

“是的。”许敬宗肯定地说道,“这些年,老夫也派了不少人去大明,虽然唐明之间得关系有些微妙,但说到底,这终究是两个国度,适当的防范也是必要的。

作为大唐的臣子,这也是老夫应该做的。”

闻言,冯盎倒是意外地看了一眼许敬宗,他是真没想到,许敬宗居然还有这种想法。

不过这话没毛病。

李二和李承乾是两父子,这没毛病,但大唐和大明却是实实在在的两个国度。

在权力面前,亲情单薄得还不如纸。

李二要是有绝对的把握,大明早就成了大唐的一个州府。

而李承乾要是有把握,这会儿就该马踏长安,请李二移驾大安宫了!

这就是现实。

“至于说大明那位对大唐官员什么态度。”说到这个,许敬宗摇了摇头,道,“这个就真不好说了,大明那位,性格有些古怪,说他对大唐官员还算和气吧,那耿国公不妨想想郧国公、鲁国公、武连县公这些人?

可要说他对大唐官员抱有恶意的话,那不妨再看看魏征、秦琼这些人。

说以,大明那位到底是个什么态度,就现在而言,真不好讲……”

这话,许敬宗其实也没说错,他这么多年,其实真的有去解大明,但还是有些迷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