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823章 李二的旨意,杀人的刀

对于当权者来说,最不值钱的就是脸面,但最值钱的也是脸面。

只不过这个脸面是针对特定人群罢了。

放在以前,李二其实并不愿意如此,但当他真切的见识到了暹罗土地的肥沃之后,他不得不放下他的脸面好似也不怎么值钱了。

作为一个帝王,他无疑是合格且负责任的。

他想为汉家王朝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至于说这么做,对真腊还有骠国公平与否,呵呵,那就不是他会思考的问题了。

再说了,这世道,哪儿有公平可言?

……

行宫之外,当孙伏枷接到李二旨意的时候,沉吟了片刻,才问了传旨的内侍一句。

“刺杀陛下的那些家伙真逃往了这两国?”

李孝恭没有随着南下,他这位礼部左侍郎便是此时的礼部天官。

而他,也算是华夏史上的传奇人物。

要知道,他可是华夏史上,有科举以来,第一位状元,单单就这个名头,就注定他在浩瀚的史书中,有一席之地。

不过他之前是刑部郎中,也就是在马周一跃成为户部尚书之后,李二特意将其迁任礼部左侍郎,说起来,这也是有提携之意。

李二这明显是将他当做下一任的礼部尚书培养。

当然,李二想重科举,自然要立几个典型人物。

马周算一个,他孙伏枷自然也算一个。

“就目前密谍司掌握的情况来看,的确如此。”内侍倒也没有隐瞒,闻言便讲述了一番。

孙伏枷闻言,一巴掌就拍在了身旁的桌案之上,顿时也是怒不可遏。

可能是因为多年的刑狱生涯,哪怕他是一个文官,但身上也带着丝丝杀气,这会儿听闻刺杀陛下的那些奸贼,逃往了真腊和骠国,那压抑不住的怒火,顿时就直冲天灵盖。

主辱臣死,这个道理,在大唐朝堂通用。

“来人,马上准备一下,草拟一份国书,本官倒要看看,谁敢包庇刺杀我大唐陛下的凶手!”

说罢,孙伏枷便朝内侍拱了拱手,“本官这里还有事儿,怠慢之处……”

“孙侍郎请便,咱家还要赶着回宫复命。”都不等孙伏枷将话说完,内侍便笑着告辞。

他走后,孙伏枷将事情安排出去后,当即就朝着长孙无忌的公廨走了去。

听完孙伏枷的话语后,长孙无忌沉吟了片刻,这才说道:“孙侍郎只管放心去做,那些宵小,既然敢谋害陛下,那就不用跟他们客气。”

“有仆射这句话,下官就放心了。”孙伏枷说完,转身就走,也不多停留。

他此番前来,可不是为了在长孙无忌这里邀功的,只是琢磨出了这事儿里透着的玄机罢了。

他一走,长孙无忌倒是笑了。

“这家伙,不愧是刑狱出身,思维倒是敏捷。”

“仆射,这真腊和骠国真有这胆子?”一属下犹豫了半天,还是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他倒是能猜到真腊和骠国这么做的目的。

毕竟暹罗的陷落,让这两国有了危机感,也正常。

在这个时候,如果大唐皇帝出了什么意外,那他们两国所面临的危机不就迎刃而解了?

“真腊和骠国?”闻言长孙无忌一脸不屑地说道,“他们也有这胆子?

真就不怕亡国灭种?

谋害我大唐皇帝,哪怕是将两国杀成白地,谁又敢说个不是?”

长孙无忌自然不会说,这是陛下为了接下来对两国动兵的借口。

有些东西,还不是他们能接触的。

“去请马尚书、陈国公、梁国公……”长孙无忌顿时就吩咐了一句。

没过多久,刚刚离去的众人便再次齐聚一堂。

大家伙这时候,估摸着连晚膳都还没用。

不过长孙无忌请大家回来,众人自然也明白应该发生了什么事儿。

这会儿,众人倒也不急着开口,一个个都等着长孙无忌会说什么。

见众人都到齐后,长孙无忌摒退了左右,这才说道:“陛下怕是等不急了。”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这叫什么话?

不过众人倒也没急着开口,一个个都是等着长孙无忌继续说。

“就在刚刚,陛下让礼部出使真腊和骠国,据说之前刺杀陛下的凶手逃往了这两国……”

没等他说完,侯君集顿时就站了起来,怒不可遏地说道:“当真是好胆,老夫这算是明白了,定然是真腊和骠国暗中支持暹罗的漏网之鱼,暗中谋害陛下。

老夫这就请命,率兵屠灭了这两国。”

这话,侯君集说得义愤填膺,那气势,恨不得现在就马踏两国。

而在他之后,薛万彻一干人等也是纷纷站了出来,皆是如侯君集一般。

众人见状,连忙有人站起身说道:“诸位公爷和将军暂且息怒,不急于一时。”

他们又不是傻子,陛下遇刺这事儿,本来就透着邪乎,如今陛下如此,有八成原因是以此为借口,对两国动兵。

当然,在这一点儿上,他们是支持的。

不说别的,他们也眼馋这千里沃土。

“老夫此番请诸位来,就是与诸位商议的。”长孙无忌摆了摆手,说道,“想必诸位也察觉到了,陛下没有先知会我们,而是让礼部出使,这说明了什么。

而且,大战一起,可没那么简单。

虽然如今我们不缺粮草,但兵源呢?

不管是我们先出兵真腊还是先出兵骠国,另一国决计不会坐视。

兔死狐悲的道理,他们不可能不明白。

可如今暹罗虽然臣服了,但和我大唐并非一条心。

到时候恐有腹背受敌之危。

如今的当务之急,一是整备大军,这一点儿,陈国公你们可以先行谋划。

往最坏的方面做准备,哪怕是三国同时向我大唐发难,我们也要有个对策。

二就是稳定暹罗的民心,暹罗都能稳定下来,对另外两国,那也是个金字招牌。

三来就是粮草,虽然说如今我们不缺粮草,可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四,也是最重要的,一旦时机成熟,请战吧。

陛下之所以通过礼部出使来告知我们此事,想必诸位都知道原因,老夫也就不赘述了。”

长孙无忌说完,众人也是纷纷点头。

“粮草方面,问题倒是不大。”马周当即说道,“只是这民夫,不好弄,毕竟这不是大唐,总不能让我们的将士自己背着粮草去作战吧?”

“只要将地方治理好,粮草倒不是什么问题。”房玄龄闻言说道,“而且,在老夫看来,地方的治理才是重中之重。

这关系到未来骠国和真腊百姓如何看待我大唐。

说白了,这就是做给他们看的。”

房玄龄这话,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确实,只要暹罗这边有了表率,到时候骠国和真腊的百姓就更容易接受一些。

至于说,大唐会不会拿不下这两国。

呵呵,这个问题从来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开什么玩笑,当今天下能挡住大唐铁骑的,还真没几个,少数的那几个,也不包括真腊这等撮尔小国。

“之前老夫倒是不介意谁去主持此事。”长孙无忌却是突然说道,“不过如今陛下既然有了这个意向,民心的安抚便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说着,长孙无忌便将目光看向了房玄龄,犹豫了一番,这才说道,“而要说在安抚民心这一点儿上,怕是整个朝堂也没有几人能比梁国公做得更好了吧,此番怕是要辛苦梁国公,亲自走一趟了。”

房玄龄闻言,倒也不意外,他知道长孙无忌是什么意思,不就是因为李二将大唐日报交给他了么。

这种大杀器,长孙无忌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不想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是想把自己支走,图谋大唐日报。

对此,房玄龄倒也不是很在意。

他也曾眷念过权势,但真从那个位置退下来后,他倒也习惯如今这样了。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当初他坐在那个位置的时候,可没少为一些破事儿烦恼。

“齐国公过誉了。”房玄龄倒也没推辞,当即便说道,“那老夫亲自走一趟就是。”

没有了官职上的追求之后,房玄龄倒是洒脱了起来。

再说了,民生的治理,本就是他为官之初的初衷。

……

三日后,房玄龄便已经出现在了暹罗的一座府城。

一进城,房玄龄做的第一件事儿便是在全城贴满了告示。

并安排了大量的牙人为百姓诵读告示上的内容。

开篇第一句便是大唐的田亩制度。

这个时代,不管任何地方,只要听到田亩两个字,就没几个人老百姓能不驻足的。

不过是一天时间,全城都在议论此事。

当然,大部分的百姓还是在观望。

官老爷嘛,今天说的话,明日不做数的事儿,又不是没发生过,更何况还是大唐的官老爷。

不过房玄龄倒是并不在意。

他在等,等这波风浪的发酵。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都知晓了此事儿,定有胆儿肥的人会来咨询的。

……

就在房玄龄准备在暹罗大展拳脚的时候。

长安却是陷入了一片哗然。

无他,大明屠戮北天竺数十万人的消息都传到了暹罗,大唐岂能不知道。

不过正如许多人所预料的那般,对于大明屠戮了人家数十万人,大唐的百姓听闻后,也就感慨了一声而已。

至于更多的,呵呵,还真没有。

又不是自己的同胞,更不是自己的亲人,就算共情也共不到那么远。

加之大唐的百姓本就对异族抱有很大的成见,一听是屠戮了数十万异族,有些家伙甚至额手称庆。

老百姓嘛,永远都是最务实的一群人,这点儿,千百年来,就没错过。

不过这个消息最大的作用,便是让人们将视从之前李二遇刺的事儿上转移开了。

茶余饭后,众人谈论的话题不再是谁有可能是刺杀陛下的凶手。

可以说,很多人预期的东西,都没有达到,同时,很多人担心的事情,也并没有发生。

这天,长安一座酒楼里。

李孝恭、李道宗、张士贵、薛万均这些家伙一个不落的都在酒楼里喝酒。

而在他们的饭桌上,最新一期的大明日报正摆在上面。

因为做插图在这个年代不现实,所以整版报纸上密密麻麻的。

盯着报纸看了许久的张士贵,揉了揉眼睛,笑道:“有了这东西,真就应了那句话,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别说秀才了,老夫都这等武夫都知道了。”一旁的薛万均闻言也是摇了摇头,“老夫已经找长明商行订了十年的报纸。

说了你们都不敢信,就几百个大子!

那是真便宜啊……

这种事儿,也就大明那位敢这么干。”

“行了,不说这事儿了。”李孝恭闻言,笑道,“之前陛下的旨意,相信诸位都收到了吧。”

他们自然不可能无事就聚在一起喝酒,今日大家能聚在一起,也是因为之前陛下的旨意。

说到这事儿,众人都安静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张士贵才看向薛万均问道:“潞国公,你家兄弟就在暹罗,没给你来封信?”

“得了吧,我家兄弟知道的,难道你们不知道?”薛万均没好气地说道,“不过陛下如此做,明显是准备防备着大明。

可老夫到现在也没看到大明能对我大唐造成的威胁……”

“怎么就没威胁了?”梁建方闻言,顿时说道,“难道说郧国公战死是假的不成?”

“你个老东西,就是胡搅蛮缠。”薛万均才不会惯着他,当即说道,“张亮那老东西什么情况,你自己不清楚?

几百假子,他要干什么?翻天不成?

战死沙场,那就是他最好的下场,至少张家一门,还得以存活。

真要是让陛下动手,呵呵,你看看会是个什么光景!”

对于张亮的事儿,大家其实都心知肚明。

这老东西,做事儿又不知道收敛,满长安有几个不知道此事儿的?

“行了,不说这些了。”李孝恭见几人又要吵了起来,说道,“现在的问题也不是这个,而是如何向陛下交差。

可这长明军,不说他们战斗力如何,单单就是里面那些混小子,我们就不好弄……”

薛万均闻言,抓了抓头,半晌才说道:“都他妈是各家的小公爷,这让我们怎么弄,不说得不得罪人的事儿,关键是他们要是不听劝,还能真下手啊?

谁不是我们看着长大的?”

他说完,众人都沉默了。

事儿不难,至少就他们来看,这事儿挺简单的,但不好做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