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829章 李承乾的反击

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829章 李承乾的反击

作者:曾许人间第一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1:53:21 来源:泡书吧

当房玄龄野心勃勃想做出点儿什么成绩来的时候。

雅砻江,李承乾却是春风得意。

无他,就在今天,他收到了契苾沙门的捷报。

北天竺已经全境被攻下。

别看之前大明在天竺的战事颇为顺利,先是杨大郎率先拿下了中天竺,没多久西天竺也直接投降了。

可这都是有原因的,尤其是中天竺的覆灭,更多的原因还是因为各部天竺对中天竺的不满。

要不是机缘巧合之下,单单就杨大郎借兵泥婆罗就想拿下中天竺,呵呵,他连过境都是个问题。

至于说西天竺的投降。

呵呵,那就更不消说了,就西天竺的国王钵伐多罗,他之所以早早就选择投降,除了是因为看不到赢希望外,更重要的便是因为他看到了归顺大明的好处。

换句话说,如今北天竺的覆灭,才是大明真正在南征上攻下的第一个国家。

李承乾春风得意的时候,自然也是长松了一口气。

在之前,没有捷报传来的时候,他虽然对大明的军队有着绝对的信心,但要说不担忧,那也是假的。

“传本王口谕,嘉奖契苾沙门、赵岩、芒波杰孙波……”

对于契苾沙门这些家伙,他还是满意的,哪怕之前契苾沙门他们几人才屠了一座城,但对他来说,那能叫事儿?

穿越到大唐这么多年,李承乾早已不是当初那个谨小慎微的傻小子了。

执掌大明这么长时间,不说王霸之气,但也的确有了些帝王的雏形。

说完前线的事儿,李承乾回过头,看着桌案上的报纸。

脸上的笑意更甚。

如今的大明,正在朝着更好的地方发展,他都找不到不满意的地方。

不过看到报纸上放着的一封书信,李承乾终于叹了口气,书信自然是长乐的。

这傻孩子,近来因为得知契苾沙门他们屠杀了拘尸那迦数十万人,有些闷闷不乐。

在给李承乾的信中,茫然地问了一句。

大哥,我们真的需要很多很多的城池么?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李承乾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小姑娘。

小姑娘这些年虽然也成长了许多,但终究是个孩子。

有怜悯之心多正常?

一旁袁公公看到李承乾这幅模样,当即说道:“殿下是在担心长公主?”

闻言,李承乾又回头看了他一眼,倒也没说话,只不过心道,这都是屁话,他穿越到大唐这么多年,虽然老婆也娶了,但那都是没办法的政治联姻,基于后世人的责任心,他虽然从未苛责过她们,但彼此间的情感,终究是有缺失的。

也许是因为得到的太简单,在情感上,李承乾的波动并不大。

唯有长乐,是真正的填补了他在这个陌生时代那淡薄的亲情。

其实,他也只从长乐身上,感受到那亲情的存在。

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

对于长乐来说,很小就跟着李承乾独闯西北,而在她的认知里,李承乾就是她的亲大哥,从感情上来说,自然要真挚许多。

“长乐殿下终究年岁不大,还不能理解。”袁公公见李承乾没说话,又便说道,“殿下倒也不必担忧,时间长了,长公主殿下,自然就明白了。

有些事儿,本身就是殿下的责任。

想当年匈奴肆虐的时候,不也是很多先贤,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这才让边境安稳了些数年。

今日,殿下将这些事儿做了,后人的日子也舒服一些不是。”

他说完,李承乾倒是有些诧异地看了这家伙一眼。

一直以来,他都觉得袁公公这样的人,只会谄媚,但他没想到,袁公公居然还有这样的见解,正琢磨着袁公公的话语时,他突然想到了什么,当下便坐了回去,开始给长乐回信。

嘘寒问暖自然是少不了的,只是在嘘寒问暖之后,李承乾突然笔锋一转,写道:

我大明立国之艰难,恐旁人难以理解,今时今日,我大明强势,自然拒敌于国门之外,可我大明周边,又有多少人不是对我大明虎视眈眈?

他们如今之文明,不过是畏惧我大明神威,然,纵使如此,他们依然在尝试突破我大明的底线。

当初,中天竺之所以会劫掠我大明使团,且能真因为区区财货,不过都是一种试探罢了。

如今的大明,就像一块金疙瘩,不过抱着这块金疙瘩的人,是一群巨人罢了。

可有一天,大明的这群巨人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后,还有谁能守住这块金疙瘩呢?

长乐应该知道,我大明每年都有数以十万计的外国商人往返大明和诸国之间,不过他们真的只是因为来做生意的么?

哪怕他们就是来做生意的,等他们回到国内也必然会提起大明之富有。

如今没人对我大明露出獠牙,不过是因为大明强势。

可大明一旦有了颓势之相,他们的文明瞬间便会被野蛮所取代。

所以,趁着我大明还强大的时候,有些仗是必须要打的。

只有我们这一代人将仗都打完了,后人才会少打一些仗。

写到最后,李承乾也不知道他在写什么了,反正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自己也都是茫然的。

有那么一瞬间,他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有人说汉武帝穷兵黩武了。

有些时候,有些仗不是一定要打。

可我不趁着国力强盛的时候,为后人解决一些问题,难道等国力衰败了,让后人被别人欺负?

他突然想到了宋朝。

当初宋朝开国,几次北上想要收服燕云十六州。

若是真让他们做成了,哪儿还有后来的年年纳岁?

洋洋洒洒写下了数千字,李承乾这才放下笔,将信函装好,对袁公公说道:“派人送回去吧,希望那小家伙,能理解吧。”

袁公公接过信函,不敢有半分耽搁,转身便出去安排去了。

而等他刚走,一个内侍急急忙忙地便跑了进来,躬身道:“殿下,长安长孙尚书急报。”

接过来只是略微看了一眼,李承乾的眉头便皱得更深了。

李二这是什么意思?

李承乾在心中琢磨着,驱逐我长明军?

可我长明军有着东宫六率的身份,李二岂能想不到?

有这个身份,哪怕平日里没什么用,但想滞留在长安,李二还真找不出更好的法子。

毕竟东宫六率,留在东宫算多大个事儿?

这不是人家应当应分的?

至于说将长明军派去长安,李承乾的确有让他们当一颗钉子的打算。

如今的大明,多一支长明军少一支长明军其实问题不大。

反而,让长明军滞留在长安,能给无数人一个定心丸。

最重要的是,长明军滞留在长安,会牵扯出无数的话题。

至少在老百姓的茶余饭后,又多了许多吹牛的本钱。

一个活在别人记忆里的太子,可不如一个活在别人嘴里的太子。

这个道理,李承乾又岂能不懂?

正疑惑着,吴安也是快步走了进来,说道:“殿下,长安……”

“本王已经知晓了。”李承乾说着,摇了摇手里长孙冲亲自书写的信函。

吴安这家伙,也是最近才来的雅砻江,随着大明在天竺的大胜,他这个密谍司头子终于赶了过来。

不过这家伙,运气也确实不咋的,后世有句话形容他极为贴切,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当然,这也不能怪他,他之前也是在执行李承乾的命令,这不,刚忙完就南下亲自指挥大明的密谍司。

看到李承乾手中的信函,吴安虽然不知道内里的具体内容,但也猜到了。

“殿下,如今大唐那边动向颇多,据末将收到的消息,应该是大唐皇帝一连向诸位王爷国公下达了密旨。

不单单是长安,远在北方的卢国公也收到了密旨。

就在不日之前,卢国公在收到密旨后,留下了郭孝恪,便率领大军前往了清水川的方向……

而在洮河郡原本准备就大唐俘虏和我大明做交涉的耿国公冯盎,近日也收到了旨意,如今已经是陇右道行军大总管,接替了当初张亮的位置。

至于长安,早些时日的时候,梁王李愔也收到了旨意就番。

如今的梁王,应该已经到了他的封地。

也算是贞观年间,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就番的皇子。

……”

吴安一口气将近来的情况都给详详细细地汇报了一番。

李承乾听完这些的时候,眉头也是渐渐皱起。

倒也不是因为李二的这些行为让他烦恼,而是他真的没搞明白李二做这些的目的。

“耿国公可有和契苾何力他们商议好俘虏之事?”想不明白的李承乾,这才问了一句。

吴安闻言,摇了摇头,说道:“到目前为止,耿国公还没有和我大明取得任何联系?”

“还没有正式的联系?”李承乾都愣住了,心道,“冯盎啊冯盎,你真的不知道你是来干什么的?”

“是的。”吴安立马说道,“自从耿国公到了洮河郡以后,做得最多的就是通过各方面打听有关我大明的一切。

之前末将也在想,他是不是想效仿我大明,等日后回到高州之后……”

后面的话他没说,这可不是他能说的。

不过李承乾却是摇了摇头:“应该不会,高州可不是赤水源,我大明成功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而就算如此,也是因为在很多个契机上,我大明刚好都站在了风口浪尖罢了。

不过他既然都不急,那我们自然也不用太急。

有些时候,主动权在谁手里,就是看谁更沉得住气。”

对于冯盎的做法,李承乾大致上还是猜到了一些,想了想,又继续道,“回头传讯契苾何力,告诉他,在和大唐的谈判上,能拖咱就拖着,冯盎是吃定了我们不敢将大唐的俘虏怎么着,所以故意拖着,以为如此一来,能给我大明制造麻烦,呵呵,制造麻烦,他是不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

另外,所有俘虏,不用看管起来了,允许他们在城内自由活动,但切记,不允许他们碰触到任何军械,另外派大军日夜在城内巡视。

对了,他们如今在哪座城池?”

“当初契苾将军将他们安排在了浇河城。”吴安立马说道。

李承乾点了点头,道:“同时告诉杨林,就说是本王的意思,让他务必善待这些俘虏。

我大明是优待俘虏的,只要他们遵守我大明律法,别说自由了,就连想在我大明做生意,也无不可。

冯盎还想晾着我们,呵呵,本王倒要看看,只要给我大明一定的时间,哪怕是你大唐的将士,咱也能给让他改个姓!”

一听李承乾这话,吴安哪里还不懂自家殿下的心思,当下也是嘿嘿直笑。

不过片刻之后,吴安这才有些担忧地问道:“殿下,那长安?”

说到这个,李承乾也是摇了摇头,他是想将长明军留在长安,可问题是,李二闹妖,他还摸不清人家闹的是哪门子妖。

“这样,给长孙冲和薛仁贵临机之权,同时,传旨张二牛,让他们尝试研发组装式的军械,就是那种单个拎出来,看不出是军械,但只要组装起来,就能杀敌的那种,本王到时候会派人给他们送几张图纸。

然后传令长明物流,如今的长明物流也颇具规模了,该扩大经营了,从即日起,大唐也好,大明也好,所有州府县,都开始着手一个网点,这个让王德全配合他们。

至于脚夫,再扩招三万人。”

听完李承乾的话,吴安都倒吸了一口气。

这可是真正的大手笔啊。

当然,他也是蛮激动的。

真要如此的话,呵呵,那大唐如今就长明军所做的一切,都成了个笑话。

长明军,呵呵,真以为长明军就只有长明军?

“至于李愔那小子,派人盯着吧。”李承乾突然想到了那个自己几乎都没啥印象的兄弟,摇了摇头,道,“不过也就盯着好了,不管他想做什么,都先不要有什么行动,由着他去好了,我们要做的只是心中有数就够了。

哎,毕竟这小子……”

说到这里,李承乾也不开口了。

这事儿闹得,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而随着他一道又一道的命令传下去,大明热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