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838章 被吓到的房玄龄

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838章 被吓到的房玄龄

作者:曾许人间第一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1:53:21 来源:泡书吧

长孙无忌闻言,有些不解。

他是清楚自家这位陛下决计不会无的放矢的。

既然陛下这么说了,定然是有原因。

可他想不明白,就如今这个情况,谁还敢炸刺不成?

见他不解,李二笑道:“看样子梁国公之前做的事儿,你还不知道?”

对于这个,他倒是不意外。

房玄龄虽然胆子大,但同时也是极其谨慎的一个人。

这种事儿,明摆着传回大唐会引发轩然大波,他怎么可能不谨慎一下。

不管怎么说,也要等有显着效果的时候,才合适广而告之。

否则,他一个退下来的仆射,还真以为所有人都会卖他面子?

别说他退下去了,哪怕他还在位,真要触动了大家的利益,也没人会卖他面子。

不管在哪朝哪代,永远都是这么现实。

利益才是经久不衰的话题。

“梁国公之前去帮鄂国公收拾烂摊子,难不成出了什么意外?”长孙无忌是真不知道。

这会儿,他也是在琢磨,到底房玄龄做了什么,能让陛下如此反应?

“意外?”李二闻言笑了,“朕都担心,要是再这般下去,再出意外的就是他了……”

说着,李二便简单地将事情介绍了一番,等他说完,长孙无忌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比李二更清楚房玄龄这是犯了何等众怒。

这消息,若是传回大唐,不知道有多少人想用唾沫星子淹死房玄龄。

别说旁人了,就连他长孙无忌这会儿都有些愠怒了。

怎么着?

难不成说今后老夫这仆射还得由老百姓来投票?

开什么玩笑!

“陛下,梁国公此举是不是冒进了。”思虑了片刻,长孙无忌还是说道。

他很清楚,这个消息只要传回大唐,必然会在大唐引起轩然大波。

李二闻言,冷笑了一声:“哪怕他此举冒进了,但至少也是在想办法解决问题。

这一点儿,你考虑过么?

我大唐在对异族的治理上,明显不如大明,这个问题的原因在哪里,你们又思量过原因没?

我大唐存在问题,这是不争的事实。

可为什么还有人要苛责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人,而没有人去想想,该如何解决眼下的问题?”

李二说着,脸色是愈发的难看。

大唐的情况,他不知道么?

他知道的,只不过他也没办法罢了。

但毫无疑问的是,整个大唐,估计没人比他更着急。

大明的强势崛起,他难道没有压力?

开什么玩笑。

还是那句话,都说强爷胜祖,但大家都只想当强爷胜祖的那个人,而不是被强,被胜的那个人……

亲儿子也不行!

而长孙无忌听到他这么说,心里顿时一惊。

陛下这话里话外,明显是支持房玄龄的意思啊。

这会儿,他是真的有些拿捏不准了。

站在他的立场,他当然不希望如此,可有些时候,他是不能有立场的。

“可如此一来,大唐只怕真会动荡……”长孙无忌有些无力地说道。

这是显而易见的。

他们之所以愿意奋斗,原因就是为了高人一等,哪怕没人这么说过,但这就是事实,谁也没办法否认。

“所以朕今日才找你来啊。”李二笑道,“大唐日报要想如大明日报那般发行,大明弄出来的活字印刷术,就必须得到推广。

否则,我们根本就不可能做到如大明日报一般。

这个,朕希望你能挑起大梁来。”

“啊!”长孙无忌闻言都呆住了。

活字印刷术如果得到了朝廷的推广,那就真的是在挖士族的根!

如果经他手的话,士族估计能记恨死他。

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长孙无忌也有自己的目的,那就是将他长孙氏打造成如同崔卢郑王一般的千年士族!

他这么做,挖的岂不是自家的根?

“怎么?”见他这般反应,李二略显不满地说道,“这让你为难了?还是说,朝廷的利益,影响到你们的利益了?”

“老臣有罪。”李二说完,长孙无忌立马收回了心神,他知道,李二这是动怒了,多少年了,李二鲜有对他如此的时候,当下,长孙无忌也不再犹豫,连忙说道,“老臣这就去安排。”

他很清楚,这个时候,要是敢悖逆李二的意思,他的仕途也就到此为止了。

别看李二之前极为依仗他,但那是因为他处处都站在李二的立场在思考问题。

单就站队而言,他一直都没站错过。

此番,他要是选择错了,李二真就未必还能容得下他……

“去吧。”李二摆了摆手,也不再多言,有些事儿,说过也就算了,过多的提点,他是不会的。

这也就是长孙无忌,换个人,他还真未必会如此。

而等长孙无忌走后,李二又让人宣召了房玄龄觐见。

对于房玄龄,李二如今是越看越顺眼。

不管人家的私心是什么,但至少人家心里真装了事儿,而且还就这么去干了。

哪怕这样的人有私心,他都能接受。

对于李二而言,他不怕手底下的官员有私心,也不怕他们贪污**什么的。

对他来说,他最厌恶的,只是那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家伙。

都说水至清则无鱼,但朝堂这汪水,什么时候清过?

不多时,原本正在忙碌的房玄龄应召而来。

他这会儿也有些不解,陛下这会儿召见他作甚?

大礼参拜后,房玄龄便不再多言。

“大唐日报的事宜,最近有何进展?”见他不主动开口,李二也就出言问了一句。

“回陛下,老臣无能。”听到这个,房玄龄也有些无力。

他有想将大唐日报做好的想法,但却没有那个能力。

“房卿勿要自谦。”李二闻言,笑了笑,说道,“若是房卿都言无能,普天之下,还有几人敢称自己是能臣?”

听李二这么说,房玄龄倒是有些意外,这话是什么意思?

这会儿,房玄龄也不敢随意接茬了。

“大唐日报要想有所表现,活字印刷术的确是到了必须推广的时候了。”李二见状,这才说道,“之前之所以没有推广,那是时机不到,如今我大唐南征大捷,又有如此粮仓坐镇,这才是我大唐有心改革的底气。”

“陛下想改革?”房玄龄闻言也是一惊。

不过转念一想,他就明白了。

以前各家士族把持着大量的粮食。

这个他们其实都清楚,当年李渊起兵的时候,他们可没少求到各士族身上。

可如今情况不同了啊。

大唐拿下了暹罗,也就意味着未来没有了粮食之忧,这个时候李二有想法了,倒也不奇怪。

只不过房玄龄这会儿却是坐蜡了。

要他来推广活字印刷术的话,真就是半个大唐的官员士绅都被他得罪完了。

他是不怕,但他房家可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啊。

“谈不上改革。”李二摆了摆手,说道,“我大唐从立国到现在,虽然发展也是极为迅猛,但终究还是差了些意思。

如果没有大明的存在,单就这个成绩,也足以自傲了。

可偏偏高明那混账,硬生生的用几年的光景,折腾出了一个大明来,这就显得我大唐多多少少有些无能了。

所以,我大唐也应该顺应大势,做一些改变了。

既然有一条对的路可以试着走走,我们又为什么要摸着石头过河?”

“陛下言之有理。”房玄龄闻言,也是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从此番大唐日报受阻,他就清楚的意识到大唐的确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了,当下,他也是咬了咬牙,说道,“那老臣这就去……”

见他这一副决然的模样,李二笑道:“活字印刷术的推广,就不用房卿操心了,这事儿,朕已经交给齐国公了,房卿不会担心齐国公的能力吧。?”

说到最后,李二还打趣了一句。

“齐国公的能力,自然不用怀疑。”一听李二这么说,房玄龄顿时也是一喜。

这不单单是他不用得罪人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陛下对他的看重和保护。

这才是最让他兴奋的。

李二笑了笑,说道:“朕之所以宣召房卿,是想问问,房卿对大唐日报可还有什么想法?

这段时间,朕每每看到大明日报,都意识到这必将是未来能把持舆论的利器。

可真要说到经商,我大唐的确不如人家大明。

在这一点儿上,没什么好不承认的。

朕已经派人了解过。

这所谓的报纸,不过是之前长安出现谣言以后,王德全伙同长孙冲那些小家伙心血来潮弄出来的玩意儿。

可人家就算是心血来潮弄出来的东西,也能以最快的时间做出成果来,这就是人家的本事,不服不行!”

“这么仓促?”房玄龄这会儿是真的震惊到了。

他之前还以为大明是筹谋了许久,才弄出这个报纸的,结果搞半天,就是王德全那些人,受了梁王的刺激,心血来潮弄出来的玩意儿。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是真的有点儿难以接受。

这说明的不是大明如何厉害,而是大唐是如何的拉胯。

甚至,他都能猜到,这事儿,定然还有自家那个逆子在里面掺和……

“对啊。”李二也是颇为无奈地摇了摇头,“这连我们都觉得是未来足以把持舆论的利器,人家就是心血来潮的用最快的时间做出来了。

可我大唐呢,从决定开始,到现在,连一份我们自己的报纸都还没发行过!

这还是我泱泱大唐,天朝上邦?”

“老臣无能。”房玄龄再次躬身。

不过李二缺连连摆手道:“朕叫你来,不是为了听这个的。

朕想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什么?

朕需要一个答案!”

答案啊?

房玄龄闻言,想了想,说道:“其实大家都明白原因是什么,只不过这个原因在我大唐,或者说在我汉家王朝存在的时间太长了……

老臣之前也想过,大明在商业上的布局,远远不是我大唐能够比拟的。

他们有一套完善的商业体系。

而且,他们的商号,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赚钱。

在这个前提下,大明将他们的商号,开遍了全天下。

据老臣所知,哪怕是远到倭国,都有他们的长明酒楼。

至于暹罗,真腊这些地方,就更不用说了。

就在此时,离我们最近的长明酒楼,不过几里路。

反观我大唐,在这方面好像毫无建树。

要想做到他们这种,我大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为他们现在的效率,都是这些年不断累积下来的。”

听到房玄龄的话,李二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不知道么?

他知道,但光他知道没用!

他需要大家都重视这个问题。

如此,才有解决之道。

“商贾啊……”李二想了想,说道,“自古以来都受重视,但又不受待见。

这也是为什么大明一折腾,就能折腾出成绩来的原因。

谁对他们好,他们难不成还不知道?

之前,大明为了让商贾有更好的经商环境,还为此专门创办了商部,与六部平级,就是为了解决他们在行商上遇到的种种麻烦。

说是专门为商贾服务,都不为过。

这样的经商环境,那些商人谁又不喜欢呢?

这样的环境下,大明的商贾,又如何不能遍布天下?”

房玄龄听李二说了半天,但却是一句话不敢接。

开什么玩笑,他又不傻,这会儿李二这么说,打的什么主意他难道还不清楚,这会儿接李二的话,那真就是掉坑里去了。

有些事儿,能做,但得看情况来定。

至少这会儿,他觉得大唐还没有弄什么商部的条件。

这般想着,房玄龄打定主意不掺和这件事儿。

不过见李二目光灼灼地盯着自己,他还是硬着头皮说道:“陛下,这些事儿,暂且来说,都还为时尚早,老话说得好,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

我们当下要做的事儿,本就不少,先做好眼下的事儿,也是在为今后铺路。”

他就差说,步子走大了,会扯蛋……

李二见他这般,倒也不再多言,两人又商谈了一番后,房玄龄也就告退了。

等房玄龄走后,李二摇了摇头,暗自道:“看来短时间内,这条路还是走不通,就连房玄龄这样的家伙,都如此,更遑论他人?”

他今天就是在试探,因为房玄龄在暹**的事儿,李二觉得这个家伙可能是个突破口,所以又是关心,又是宽慰的。

就想看看这个家伙是个什么态度。

结果很显然,哪怕房玄龄在大唐已经算是激进派了,可对于他的需求来说,还是过于保守了一些。

说到底,大唐,还是没有做好大刀阔斧改革的准备。

说到这里,李二突然笑了,“既然如此,那就让大唐先热闹热闹……”

他相信,不管是哪个消息,只要传回大唐,大唐必定上下哗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