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224章 好一出父慈子孝

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224章 好一出父慈子孝

作者:曾许人间第一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4:57:39 来源:泡书吧

第225章 卷二 好一出父慈子孝

对于长安城将要掀起的风波,李承乾预料到了一些,但也不全面。

不过,他却是不在意。

士族再怎么折腾,也折腾不到他这里来。

哪怕大家都知道,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他,那又如何?

拜托,他又不是在大唐境内造纸。

要是在大唐境内,那些士族倒是能想办法攻击他,可他在大明王廷啊!

而说到这个,就必须得感谢魏征了。

当初魏征以使节的身份出使大明王廷,这几乎就是给大明王廷背书了。

所以说,士族的手伸再长,也伸不到大明王廷来。

且不论长安发生了什么,如今的赤水源,那叫一个疯狂,简而言之就一个字,乱!

随着慕容顺准备投唐的传言越传越广,整个草原上就没消停过。

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这两大派系之间,斗得那叫一个激烈。

而恰在这时,大明王廷下场了。

整个大明王廷除了赵岩和伊原振两营驻守日月山外,其余的部队都出山了。

契苾何力以三个营寨为依托,不断的派兵袭扰草原。

而真正冲在第一线的,反而是王进所部。

当初李承乾让他在新近归顺大明王廷的部落中,挑选人手组建怨军的第五营,不知不觉间,他麾下已经有了五百多人。

配合上万俟璞和普禄勃齐两营,他们倒是杀了个痛快。

这其中,王进的那些麾下最是勇猛。

因为大明王廷有明文下发,但凡为大明王廷出征,立下战功者,其家人皆可迁徙到日月山!

这使得王进的麾下都跟疯了一般,不要命的杀敌抢功。

谁也不想自己的家人留在营寨之中,虽然营寨里也有大军驻守,但终归没有日月山安全啊。

也正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日月山外渐渐变得热闹了起来。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朝这边迁徙。

而伊原锡从一开始着手修建商铺,又开始着手修建民房,准备安置这些人。

一切看上去,都在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

但即便如此,李承乾还是隐隐的感觉到了一些不安。

草原上都快人脑子打成狗脑子了,慕容顺居然一点儿动静都没?

城头上,李承乾看着外城逐渐繁华的模样,问道:“元瑜,你说慕容顺这会儿在干嘛?”

尉迟宝林字元瑜,自从来了日月山后,他就和刘三一般,护佑在李承乾左右,对于这个安排,他倒是没什么不满的。

“慕容顺这老儿,不过跳梁小丑罢了,这会儿不知道是不是躲在赤水城里后悔呢。”尉迟宝林随口说道。

作为尉迟恭的儿子,他看不上慕容顺倒也正常。

李承乾笑道:“你太小看这位大宁王了,他可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如今他没有反应,反而说明他在谋划着什么更大的阴谋。

这个人,心里只有对于权力的追求,其他的,算了吧,他没有。”

对于慕容顺,李承乾仔细地琢磨过。

这家伙的一生,就是追逐权力的一生。

“刘三,派人传信马业,暂时给本王盯死了慕容顺,尤其是他宁王军的一举一动,本王都要知道。”

对于这样的疯子,李承乾也有些无奈。

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利,这个家伙,真的什么都干得出来。

刘三刚点头,只见外城一人快马而来,等来人近前些时,几人都愣住了。

这人,还真他妈不经念叨。

刚刚念叨着马业,马业居然回来了。

马业也看到了城头上的李承乾,进了城便直接跑了上来。

见这家伙着急忙慌的样子,李承乾就知道,出大事儿了!

“殿下……”看到尉迟宝林还有长孙冲等人也在,马业欲言又止。

李承乾摆了摆手,说道:“无妨,直说便是。”

马业这才说道:“慕容顺找上我们了。”

“你们被慕容顺发现了?还是他派人追杀伱们?”什么情况?李承乾都傻眼了,他才打算让马业带人去盯着慕容顺,结果他就被慕容顺的人给盯上了?

马业摇头道:“不是,是他亲自带人找上了我们,要和我们大明王廷合作。”

“合作?”李承乾彻底傻眼了。

我们之间有合作的余地么?

“对,听他的意思,是想和我们大明王廷联手,一起北上清君侧。”马业急忙说道。

而他说完,众人都呆住了。

我草!

这家伙是真他妈的疯!

这就准备造他爹的反了?

但李承乾却是陷入了沉思。

慕容顺这家伙做的事儿,往往都是让人琢磨不透的。

真要说的话,造反这事儿,慕容顺干得出来么?

其实是干得出来的。

这家伙能在慕容伏允逃跑后,马上就带着众人归唐,活生生的逼死自己老爹,还有什么是他干不出来的?

关键是,他有实力做成这件事儿么?

赤水源虽然人口有个数十万,但这并不代表数十万都是大军。

勉强凑出个数万的军队,就已经是他的极限了。

而且,这数万的军队,还一定是良莠不齐的。

“还别说,他要是真准备挥兵北上清君侧的话,倒也是一条路。”尉迟宝林说道。

李承乾不解,问道:“怎么说?”

“草原人的习性罢了,在他们看来,造反那只是追求更大的利益,比起投降要强太多了。”尉迟宝林说道。

这话倒也说得过去,一旦慕容顺成功了,他的那些追随者,都将是从龙之臣,那获得的利益就更大了。

但如果仅仅如此的话,李承乾觉得还不够。

“利益的确可能驱使他们短暂的爆发出巨大的潜力,但实力悬殊太大。整个吐谷浑数百万人口,慕容伏允麾下更是有十数万的精兵,他们拿什么打?

而且,吐谷浑最能打的名将慕容孝隽就坐镇浇河郡,时时刻刻地盯着草原上的一举一动,慕容顺敢举兵北上,慕容孝隽就敢给他当头一棒。”

说完,李承乾摇了摇头,这慕容顺的骚操作,他也看不懂了。

尉迟宝林尴尬地说道:“其实来之前,家父曾经说过,如今的慕容顺最好的一条路,其实就是挥兵北上。”

“嗯?”听尉迟宝林这般说,李承乾倒是愣住了。

如果这话是尉迟宝林自己说的,他倒是不会当回事儿,但这话要是出自尉迟恭的话,那就不一样了。

作为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他这么说自然是有道理的。

对于这些有历史背过书的名将,李承乾还是很看重的。

“吴国公可有说是为什么?”李承乾问了一句。

城头上就他们几人,倒也不用藏着掖着。

尉迟宝林摇了摇头,道:“家父只是说,草原上,可能就慕容顺最想乱起来。”

有头没尾的一句话,让李承乾陷入了沉思。

草原上乱起来?

乱起来对慕容顺有什么好处?

“慕容顺现在最大的麻烦是什么?”李承乾捏着嘴唇琢磨了起来,“是我,因为他清楚我的身份,所以他不敢真的和我拼命,他怕大唐,所以他想投唐。

嗯,这是吴国公没想到的。

可他投唐的事儿如今已经在草原上愈演愈烈,所以这条路暂时对他来说走不通,这就逼得他不得不另外再寻一条路出来。

不能和我拼命,不能投唐……”

众人就听着李承乾一个人在那里自言自语,也没人打扰。

真说起来,他们也疑惑。

突然,李承乾一拍手,道:“我想通了!这个慕容顺,真的是一个难缠的家伙!”

真当他想明白后,他也终于发现了慕容顺的动机。

“他想北上是假!他真实的意图是想引兵南下!”李承乾说道,“这家伙,一定是知道了本王和慕容伏允签订的条约,慕容伏允不能兴兵南下,一旦慕容伏允兴兵南下,宿国公就能率军西进。

这哪里是要联合本王,这是要集结三方的人马直接拿下整个吐谷浑!

届时,慕容伏允腹背受敌,要么战死,要么逃走,他则是趁机投唐,可大唐占据了这么大一块地盘,加上诸多的吐谷浑人,必然要扶持一个势力起来,以夷制夷。

而作为此战功臣之一的慕容顺,岂不是顺理成章就成了最合适的人选?

真他妈的打得一手好算盘。

到时,本王能占领整个赤水源就谢天谢地了,难不成本王还能和大唐开战不成?

可他却顺手从大唐的手中,接掌了除了赤水源以外的整个吐谷浑!

搞了半天,最终就他成了最后的赢家!”

李承乾都不得不佩服,这家伙是真的狠。

跟慕容顺比起来,他还是太温柔了。

人家真的是时时刻刻都盯着自己老爹屁股下的那个位置,你不动,我还能想办法帮你挪挪!

“可慕容伏允如果兴兵南下只是为了讨逆慕容顺,宿国公没有理由出兵吧?毕竟没有对我们大明王廷出兵。”尉迟宝林有些不解。

李承乾笑道:“宿国公为何要管他对谁出兵?兴兵南下,他自动理解成对大明王廷出兵可不可以?

到时候宿国公可有得说了,你们两父子,在大明王廷外面打起来了,老夫咋知道你们两父子是不是在演戏,准备趁大明王廷一个不备发起偷袭?

两军交战,就我家的羊在你家的地盘上走丢了都能打起来,更何况这个!

你记住了,当你实力弱小的时候,道理都是别人说了算的。”

“那要是慕容伏允不兴兵南下呢?”一直没开过口的长孙冲问道。

他本来是负责振兴商业的,不过自从长安的商队来了之后,这事儿也就跟他们没多大关系了,毕竟他也不是专业从商的。

李承乾还是信奉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处理。

如此一来,他们几人也就跟在了李承乾的身边,倒是取代了刘三之前兼职的机要秘书一职……

有一说一,这几个机要秘书倒也能干,至少比刘三那几个狗刨的字儿强多了。

李承乾闻言,摇了摇头,道:“慕容伏允不南下的话,这里面有两个变数,一个是我们愿意和他合作,一个是不愿意。

如果我们大明王廷愿意的话,慕容伏允依旧是一个死局。

可如果我们不愿意,慕容顺完全可以以赤水源为依托,袭扰北边呗,难不成我们瞧见他们两边打起来,还去偷袭他不成?

就不怕他们是演戏,故意引我们上钩?然后我们一去,正在交战的双方,突然兵马合到一起,直接朝我们碾压过来?

哪怕是我们现在知道了,慕容顺和慕容孝隽在浇河郡打起来了,我们就敢去偷袭慕容顺么?不敢的,就算知道也不敢。

因为没有人能保证他们会不会兵合一处。

真要走到了这一步,慕容顺倒是有可能保存一些实力。”

想到这个,李承乾就头疼。

这慕容顺,的确有些难缠。

比历史书上的只言片语要难搞太多了。

果然啊,书可信,不可尽信。

“那我怎么回他?”马业问道。

听了半天,他都听糊涂了。

说到这个,李承乾想了想,说道:“你直接告诉他,本王劝他莫要白日做梦,吐谷浑雄兵数十万,岂是我们联手就能对付的,本王从不打这种无准备的仗。”

说完,李承乾笑道,“这家伙肯定还有底牌,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

“末将明白了。”马业一听李承乾这话的意思,就懂了,这是让他去套慕容顺的底细,当即便拱手告辞。

不多时,便打马而出,消失在了众人的眼前。

看到马业消失的方向,李承乾突然问道:“这小子有家没?”

“家?”刘三突然笑道,“这家伙十多岁就在军伍里混,哪儿来的家。以前赵老大倒是说给他说了门亲来着,结果好像是人家没看上他这个大头兵还是咋的,反正就是没说上,从那儿以后,这家伙也就绝了说亲的心思。”

李承乾也是第一次知道这些,只是刚刚见马业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突然问了一句,这会儿得知了这么个情况,当即就说道:“下次这家伙再回来,给他张罗一门亲事儿,跟着本王混,三十好几还娶不上媳妇,传出去本王都跟着没脸。”

“那他就干不成斥候了。”刘三说完叹了口气、

李承乾不解,问道:“这是为何?”

“斥候都是没家没业的,赵老大说,这样的斥候才不怕死,真要死了也没牵挂。”刘三还有句话没说,但不说李承乾也懂。

其实,也并非所有斥候都是如此,只是一支部队一个规矩罢了。

当初他们的规矩便是如此。

当下,李承乾也就不再多言,这事儿说起来也简单,左右不过是他一句话的事情。

而就在众人准备回山谷之时,只见外城来了乌泱泱的一群人,关键是还有征西军的护送。

“去看看怎么回事儿。”李承乾当即吩咐了刘三一句。

按理说,这应该是从大唐来的商队,可看上去,也不像那些勋贵家的商队。

刘三也没迟疑,当即出城去打听了起来。

结果,刚过去便听到有人嚷嚷着。

“哟,这不是老黄么?当日老夫问你,你可说不敢冒险来着,咋这么巧,在这遇见了?”

作为一个商人,黄嵩的脸皮那也不是盖的,当即就打着哈哈道:“巧了不是,在场的诸位,当日可都说要再看看来着,没想到千里之外还能他乡遇故知。既如此,今晚黄某做东,就在这长明酒楼与诸位把酒言欢!”

“那感情好!”有人当即笑道,“之前洮源的长明酒楼,着实让吾等开了眼,今晚定当不醉不休!”

他们这些人,当初走出长明商铺之时,一个二个都说要看看,不敢冒险。

但转过身,就又悄摸的找上了王德全让其帮忙开了一个介绍文书。

没办法,契苾何力的兵马封死了赤水源一带,没有介绍文书,众人根本就进不了大明王廷。

而在商铺的时候,王德全也有意无意透露了这个消息。

等他们找上门的时候,王德全当然愿意帮忙开具介绍文书,并且还答应了众人为其保密。

做生意嘛,谁都想抢个先机,只是没想到,大家居然都是这个心思。

数十人,怕是会有数百个心眼儿。

这一路上,也有早就遇到的,大家相视一笑,倒也没啥。

可到了地方后,才发现当日的人几乎都来了。

好在都是一群脸皮奇厚的家伙,大家倒也不太当回事儿。

弄清楚了是怎么回事儿,刘三也就懒得再管他们,当即就回到城头向李承乾禀明情况。

李承乾闻言,却是笑道:“王德全这事儿做得不错,萧钺,待会儿你去通知普尚书,让他无论如何也要将这些大唐来的商贾给本王留下。”

这是好事儿啊,有了他们这些人的加入,大明王廷一潭死水的商业,定会多面开花。

至于说为什么要让普西偌去,那是因为普西偌才是主管户部的尚书。

他要是聪明的话,自然知道该将此事交由谁去处理。

说完之后,李承乾看向长孙冲几人,说道:“对了,诸位如今也在我大明王廷身居要职,本王也知道,诸位家里都有商铺在这城下,但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诸位心里还是要有个数。”

众人当即说道:“殿下放心,在其位谋其政,吾等懂得。”

李承乾点了点头,也就不再多言,直接回了山谷。

慕容顺啊,真的让人头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