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312章 贼来需打,迎难而上。

第313章 卷四 贼来需打,迎难而上。

对于浇河郡发生的事情,李承乾已经得知了。

吴安在第一时间就向他汇报了。

对于坑自己这位老丈人,他是一点儿心理负担都没。

为什么要有心理负担?

我坑他可是为了救他啊?

按照原本的历史进程,这家伙还有两年多好活,也就两年多。

这不是救他是甚?

当李承乾回到大明宫不久后,吐谷浑的使者也到了。

第一次近距离的看到这座有些异样的宫殿,吐谷浑的使者也是有些震惊的。

别的不说,比他吐谷浑的王帐那确实要有牌面一些。

当他们踏进群英殿的时候,总有种出使大唐的错觉。

李承乾高坐于王座之上,还真有一丝睥睨天下的气势。

“外臣参见明王殿下。”回过神儿,众人齐齐躬身施礼。

“免礼”李承乾淡淡地说道,“听闻你们最近一直求见本王,不知所谓何事?”

“回殿下。”吐谷浑的使者说道,“关于和亲之事,外臣已经回禀大汗,两国和亲之嫁妆已经运抵日月山了。”

李承乾闻言笑道:“既如此,那就交由礼部便是,区区小事,贵使何故一直求见于本王,不知本王日理万机甚是忙碌么?”

对于这些家伙为何一直求见自己,李承乾其实心里跟明镜似的,但他就是不说,反正着急的人又不是他。

慕容伏允会答应得这么干脆,又岂能是没有原因的。

“殿下,大汗想让我等与殿下就大明王廷和吐谷浑的两国商贸商议一番。”使者终于开口说道。

这才是他们此行的目的,也是慕容伏允之所以答应得这么干脆的原因。

李承乾自然也明白,所以他一直拖着,拖着浇河郡终于传来动静后,才召见了吐谷浑的使者,否则,他还真有些难办。

能拒绝慕容伏允么?

其实不好拒绝。

两国贸易,说到底还是大明和吐谷浑之间的贸易。

李承乾之前不过是打了个地缘的擦边球,这才一直和浇河郡进行着贸易往来,但你要说拒绝慕容伏允,呵呵,他要是直接断绝了两国的贸易往来,李承乾真是一点儿办法都没。

虽然还是可以走私,但走私的量能有多大?

但现在李承乾不慌了啊,裂缝一旦被撕开,就很难再愈合了。

换句话说,他的目的已经达成了,这会儿听使者这么说,当即笑道:“之前步萨钵可汗也没派人来和大明商议此事,刚好浇河郡离得近,又有人前来,也就顺便聊了一下,倒是本王顾虑不周。

不过贵使大可放心,和浇河郡商议此事的乃是日月山一城而已,这个本王还是明白的。

贵使此提议倒是和本王不谋而合。”

到了这一步,李承乾只需顺水推舟便是。

他当初为什么让日月山和浇河郡建立关系,不就是避免这个问题么。

国与国,城与城,级别上不能出错。

他要真是以大明王廷和浇河郡建交,慕容伏允早就跳脚了,别说慕容伏允,就算是慕容孝隽也不敢。

当然,这种想法是很超前的,简而言之来说就是后世的友好城市,但在当下这个年代来说,它又是合乎这个年代礼法的。

当初慕容伏允之所以默认,一是因为有利可图,二是因为有礼可循。

听李承乾这么说,使团倒也松了口气。

这是他们此行最大的目的,之前李承乾一直避而不见让他们也是大为担忧。

现在倒是松了口气。

“殿下高瞻远瞩,实乃两国之福。”既然目的达成了,他们倒也不介意给李承乾戴个高帽。

互相吹捧了一番后,李承乾摆了摆手,道:“关于两国商贸的事儿,贵使去找普尚书商议吧。”

“那我等就不打扰殿下了。”使者闻言,当即笑道。

等他们离开后,李承乾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

因为商贸,慕容孝隽已经和其他部落闹了起来,这时候慕容伏允再插一脚的话,那就有意思了。

“将方铁匠和张二牛喊来。”李承乾想了一下,又说道。

高纯行闻言,立马就安排人去了。

“殿下,吐蕃使者也一直在求见……”高纯行话都没说完,李承乾一摆手道,“他们的事儿不着急,再说了,他们被苏毗截获了粮食,跟我们有什么关系?难不成还能指摘我大明不成?”

如今,吐蕃内乱,吐谷浑估计要不了多久也要内乱了,这对李承乾来说,确实是天赐良机。

要是这雪再大一些,天气再冷一些,李承乾会更加满意。

反正大明王廷做了充足的准备,而且老百姓如今干劲儿十足,就算是天上下刀子,他都有把握带领大明的老百姓挺过去。

可吐谷浑挺得过去么?

想到这里,李承乾笑道:“下吧,下得越大越好。”

一旁的高纯行却是说道:“殿下,虽然我们大明做足了准备,可这个冬天真要是和以往一样,大明也难受啊。”

“问你个问题。”李承乾说道,“如果伱和一个陌生人,在山里遇到了大虫,你该做什么?”

“做什么?”高纯行有些懵,“肯定是喊上他一起收拾了大虫啊。”

李承乾无语,一脸不屑地说道:“你当人人都是武松呢?就你这样的三两个,都不够给大虫塞牙缝的。

好好想想,真要遇到了这种事,怎么才能活下来?”

一听李承乾这么说,高纯行倒也认真的思考了起来。

刚刚那话不过是少年人的血气之勇罢了,真要仔细思考起来,他其实也没更好的法子。

“那怎么办?”

李承乾道:“你腿长着干嘛的,不会跑么?”

“就算跑,那也跑不赢大虫啊!”高纯行摇了摇头。

跟那玩意儿比速度,多多少少有些脑子不够用。

李承乾却是笑道:“谁让你跑赢大虫了?”

高纯行一愣,李承乾无奈的补充道:“你只要跑的比另一个人快就行了。”

听到李承乾这话,高纯行瞬间愣住了,不过他也是聪明人,一下子就明白李承乾的意思了,看似说的是他,其实是说的是大明王廷和吐谷浑。

他们的对手从来都不是老天爷。

就在这时,张二牛和方铁匠来了。

两人躬身施礼道:“参见殿下。”

李承乾点了点头,说道:“将作监最近怎样?”

“回殿下,自从各城都开始兴建工坊以后将作监的活倒是轻松了许多,大家好都有些不习惯了。”张二牛说道。

他这话倒也不虚,工坊工钱经过李承乾几次改制后,实行的是后世计件制,简单的来说也就是做得多拿得多。

如今各城分流了工坊的活,大家能做的就少了,拿的工钱自然也就少了,不适应倒也正常。

李承乾笑道:“本来念着你们忙了这么久,趁着这个工夫大家伙都好好休息一下,听你这么说大家伙还不乐意了?”

“那倒不是。”张二牛说道,“大家伙都知道殿下的意思,只是吧……”

“行了,大家伙怎么想的本王比你还清楚。”张二牛话都没说完,李承乾便打断道,“既然大家都是闲不住的性子,那就准备开工吧。

本王之所以在各城都兴建工坊,其实就是为了让你们都腾出手来,未来,日月山的工坊,只生产与军事有关的物什。”

这本来也就是李承乾一开始的打算,将所有不太重要的有关民生的工坊全部都转移到各个城池,而日月山今后生产的,绝对属于大明王廷的核心机密。

一来是给各城制造就业岗位,二来也是让日月山的工坊轻装简行。

至于之前专门将其分成了民生与军械两个工坊,那是当时的情况需要如此,现在不一样了。

大战一触即发,大明需要大量的军械。

“殿下,我们的工坊对军械不是太熟悉啊,而且,我们工坊的工人,一直以来都做惯了民生的生产,这样突然转变生产方向,会不会得不偿失?”张二牛说道。

李承乾却是笑道:“无妨,你们工坊的工人虽然没怎么生产过军械,但打打下手还是没问题的。

就好比你们生产回风炉的时候,方将作他们负责铁料的加工,你们负责后期制作一样,接下来,大明可能有一场大战,所以军械的生产事不宜迟。

最主要的是,这事,只能你们来做,明不明白?”

一听李承乾这么说,两人瞬间都懂了,殿下对于其他人,还是不那么信任,而殿下信任的人只有他们。

这让两人瞬间就激动了,当下点头,说道:“微臣明白了。”

“回去让大家都准备一下,本王这里也有最新的图纸,弄了本王让人给你们送过去,让大家都熟悉一下。

至于具体如何分工,你两商量着办。”

说完,李承乾就让两人下去忙去了。

等他们两人走后,李承乾又开始琢磨了起来。

浇河郡一乱,也就意味着大战将不期而至。

大明王廷要做的准备可还不少。

当然,李承乾也不太过担心就是。

如今,别的不说,大明王廷的民心还是值得一用的。

有了各城的工坊分担民生的生产任务,那么日月山这边就可以放开膀子做军械的生产,这也是好事。

“殿下,那么接下来,我们的重心是不是都要转变了?”高纯行问道。

李承乾点了点头,道:“这是必然的,浇河郡既然乱了起来,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得抓住这次机会,彻底将吐谷浑搅乱。

记住,别看我们现在和吐谷浑关系还算融洽。

但你放一百个心,慕容伏允几乎时时刻刻都在惦记着怎么将赤水源收回去。

他现在之所以没这么做,只能说是没有更好的机会。

但只要有这个机会,他一定不会放弃。

从来都只有千日做贼的,哪儿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不提前将主意打到他们身上?”

高纯行点了点头,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当下,他也说道:“那我们接下来要做些什么?”

“维稳。”李承乾言简意赅,“在接下来,我们最重要的工作,便是维稳,只有安抚住老百姓,那么我们才有机会做一些别的。

这一场大雪对我们来说,虽然是灾难,但同时也是机会,你不要小看这一场大雪,未来,我们极有可能就是依靠这一场大雪,摧毁吐谷浑数百年的根基。

当然,这些对你们来说,暂且没有那么重要。

你们暂且只要记住,老百姓就是我们的根基,记住这个就好。”

说完,李承乾起身走下王座,走出了大殿,看着满天飞舞的大雪,心里却是多了很多的想法。

该如何利用这漫天的飞雪呢?

他不知道,或者说,他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方案。

所有的计划,永远都跟不上变化。

但他明白,这事儿,他一定要做。

可能,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了。

吐谷浑终究是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其底蕴之深厚,又怎是他大明王廷可以比拟的?

若是让慕容伏允缓过劲儿来,他岂会放过大明王廷?

而且,李二和李渊都将手伸到了大明王廷,他剩下的时间也不多了。

一个人太富有,想打其主意的人可就太多太多了。

没办法,谁让你一个小孩子拿着个金元宝还在满大街的溜达?

不抢你抢谁?

慕容伏允想抢,李渊也想抢,李二难道不想?

大明王廷现在有太多值得别人动心思的东西了,尤其是日月山的两个工坊,那就像一个神奇的宝库一般。

大家都盯上了。

说到底,还是大明王廷太富有了。

所以谁又愿意放过这样的机会呢?

没有人的,纵使是李二或者李渊还有慕容伏允,谁又不是一个个眼冒精光地盯着大明王廷?

之所以他们还没有动作,说白了不过是没有机会罢了。

一旦让他们抓到机会,你看看他们会做什么?

他们都会对这个年轻的大明王廷下死手。

别说什么李二是李承乾的父皇,怎么可能抢自己儿子的东西?

呵呵,作为一个儿子,你要是兜里只有百十文钱,没人管你,但你要是兜里有着万贯家财,哪个做爹的不想帮自己儿子保存一下?

毕竟你还小嘛,拿在手里多不安全。

这就是成年人的想法。

对于此,李承乾心里门清,当然,最重要的是,他知道李二是一个怎样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