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359章 惊天之变!高昌王疯了!

第360章 卷四 惊天之变!高昌王疯了!

日月山。

元氏商行,元平已经落脚日月山有一段时间了。

自打他落脚日月山后,整个人都感觉轻快了很多。

这其实不难理解,毕竟赤水源的牧民大多都是当年北魏覆灭后,迁徙而至。

这让他们不少人还念着点儿北魏荣光,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而这些上了年纪的老家伙如今就算不在朝堂,那在部落或者自己家中也是地位颇高。

对于孝文帝的嫡系后裔,他们还是很尊重的。

这让坐了几十年冷板凳的元平一时间有些飘飘然也在情理之中。

而就在这天,元氏商行却是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之前从高句丽使团中消失的使者,居然以高句丽的商贾混进了日月山,而这会儿,他刚好坐在了元平的对面。

要说这年头,虽然户籍制度严明,但真要说起来,也逃不过那一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户籍制度虽然严明,但冒名顶替这种事儿,他们这些人不知道干了多少次,而且屡试不爽。

而且,他们这些家伙也不傻。

在进入大明王廷之际,他们就分成了三拨,一拨继续以商贾的身份进入大明,一拨则是以使节的身份继续出使大明,至于最后那拨人,则是继续南下。

在得知大唐出兵高句丽后,他们就在思考该怎样破局,毫无意外,大明是条路。

至于怎么依靠大明来破局,他们在来的路上也思考过。

最好的方法,自然是给大明制造前所未有的麻烦,借此牵制大唐出兵援救大明,从而减轻高句丽的军事压力。

这倒是颇有几分围魏救赵的意思。

而在进入大明以后,当他们得知了元氏商行的底细,当下又起了一些坏心思。

这不,这会儿他们就找上门来了。

“听闻元氏族长乃北魏皇室后裔,今日一见,确实有几分天潢贵胄之风采,请受高某一拜。”伪装成商贾的高句丽使者一脸谄媚地说道。

不得不说,这姓高的使者还是有些能耐的。

单从他的称呼来看,就知道这家伙是真的提前做过功课的。

对于元平来说,他如今虽然是商贾,但自从来到日月山后,他还真就不乐意听别人喊他元掌柜。

要知道,元掌柜和元族长是有明显区别的。

在日月山被那些族老捧得飘飘然的元平,如今很享受别人叫他元族长。

这会儿听高句丽的使者这般说,顿时就笑道:“不敢当,不敢当,北魏已成了历史,如今元某人也不过是一小小商贾,哪儿当得起贵客此言。”话是这么说,但从他的表情就看得出来,这家伙还是很高兴的,当下又说道,“不知贵客今日造访,可有什么要事?”

“当得起的。”高句丽使者笑道,“高某乃高句丽人氏,在大唐经商数年,说来也巧,高某祖籍乃前燕龙城高氏,前燕覆没后,这才迁徙到高句丽,如今也算是寄人篱下吧。”

这话可就有意思了,尤其是听在元平的耳中。

前燕是谁的政权?

还不是他们鲜卑人的政权,这说明啥,这说明这家伙也是他的族人啊!

“原来高兄也是我鲜卑后裔!”元平立马露出了一脸笑意,“来人,去长明酒楼备下一桌酒席,他乡遇故知,当是人生一大幸事,岂有不贺之礼!”

高句丽的使者也是笑道:“元族长抬爱,高某姓高名意字难平,哎,说起来,也是对寄人篱下的意难平啊……”

高意这人,是真的为了达成目的不择手段,他有个屁的字,这他妈都是他临时起的,正经人谁会取这么难听的字?

不过他这话听在元平的耳朵里,那味道又不一样了啊。

他元平难道就不意难平么?

屁话,堂堂文帝后裔,曾经的天潢贵胄,如今沦为一介商贾,他怎么可能不意难平?

你要说不知道祖宗荣光也就算了,可自从他到了日月山后,天天有人给他重温这些东西,每说一次,他都莫名的多了几分不甘。

“我倒是能理解高兄的意难平。”元平摇了摇头,颇为感慨地说道,“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如今鲜卑的荣耀早就被人们忘在了历史的某个旮旯之中。除了我们,还有谁记得鲜卑人昔日的荣耀,不说这些了,走,既然有缘在这日月山遇到族人,今日定要让我为高兄接风才是。”

元平只是最近被奶过头了,又不是真的傻,他要是在大唐起了某些心思,李二可能会当成一个笑话,但要是在这日月山起了那些心思,李承乾绝对会第一个弄死他!

地方不一样,对待的方式自然也不一样。

而高意闻言,也不再多言,当下就乐呵呵的跟着元平走了。

他知道,元平还不信任自己,没关心,不着急,慢慢来就是。

很多事情,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他们此行,也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在努力,大家都在努力。

……

而在浇河郡,慕容孝隽已经撵着拓跋钊好几天了。

而这几天,浇河郡那叫一个混乱,老百姓的生活那叫一个苦不堪言。

又是拓跋钊的大军,又是流窜而来的牧民,不少牧民不堪其扰,不得不再次跨上战马扞卫自己的权益。

而这一切,其实都是慕容孝隽一手造成的。

有人可能觉得慕容孝隽也不是啥好东西,但战争就是如此,大战一起,只要你还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怎么又可能置身事外?

慕容孝隽的做法虽然过于狠辣,但他也只是想牺牲少部分人以此来拯救更多的人。

当然,道理都说得过去,只是被牺牲的少部分人要是知道了真相,估计除了干你老母,也说不出其他更有涵养的话了。

不过这一切,也让慕容孝隽以最短的时间,集结起了一支完全由牧民组织起来的大军。

人数也在三万多人左右。

牧民就是如此,事不关己的时候,高高挂起,但和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时候,他们又是最积极的。

就好比慕容孝隽起兵之初,大家虽然感怀慕容孝隽这些年来为浇河郡做的一切,但真正响应的却是没有几个。

其原因,让慕容孝隽自己都无语,就因为这个冬天,大家吃得太饱了。

真的,就这么操蛋,吃饱了的大家,不愿意跟着他慕容孝隽去做砍脑壳的事儿。

就这么现实!

但这会儿,他们自身的利益受损了,那一个个比谁都来劲儿,都不用慕容孝隽去派人说什么,自己就找上门来了。

这啊,就是人性。

当然,他们不知道,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其实就是慕容孝隽。

慕容孝隽也永远不会让他们知道。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一套慕容孝隽也是玩得贼溜。

随着牧民组织起来的大军集结完了,慕容孝隽新的计划也开始了。

“奚将军,这边本王就交给伱了,本王将所有牧民临时组织起来的大军都留给你,然后再给你留下五千精兵,你的任务就是给本王拖住拓跋钊。

记住,一定要把他拖在浇河郡。

适当的时候,可以让他运些粮食过来,这家伙,心气儿很高,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是不会向大汗求援的,所以你也不要太过于担心,只要拖住他就行。”

既然目的都达到了,慕容孝隽当然不希望拓跋钊继续在浇河郡上肆虐,至于说那些流窜而至的牧民,这些家伙,终究不成气候,只要浇河郡的那些老百姓联合起来,倒也能抗衡一二,真等他们成了气候,他也该腾出手来了。

“王爷放心,末将懂的。”奚将军笑道,跟了慕容孝隽这么多年,他当然明白慕容孝隽是什么意思。

不就是**阵么,暂时迷惑住拓跋钊,给慕容孝隽制造战机,这个他懂。

慕容孝隽点了点头,也不再多言,当下就带着大军迅速抽离了出去。

因为有三万牧民的补充,加之慕容孝隽还让他们和自己麾下换了衣服,拓跋钊一时半会儿还真难发现。

而从积石山脱离出来后,慕容孝隽带着人马不停蹄的就朝着大明的方向奔袭而去。

此番他带兵出来的目的就是这个。

既然目的达到了,他自然想赶回去,尽快的解决定城王。

毕竟定城王数万大军,对他来说始终是个威胁。

当天下午,当慕容孝隽带着大军马不停蹄的赶回来时,留守这里的将士顿时松了口气。

虽然慕容孝隽离开的时候说过,定城王此刻定然不敢擅动,可他们还是有些担心的。

倒不是说怕死,当然,怕死也正常,只是他们最担心的还是影响了慕容孝隽的计划。

好在这几天,果然如慕容孝隽所言,定城王并没有擅动。

而定城王这几天确实比较烦躁,他派人去大明试探了一番,结果人家同意了,关键是,他居然拿不出钱粮去买,这他妈试探了个寂寞。

他敢因为大明的一个答复就擅自动兵么?

还是不敢的。

万一他一动兵,大明在他屁股上给他来一下,到时候两面夹击,他不死谁死?

关键是,大明的那些军械,他也怵!

如果可能,他并不愿意和大明的军队短兵相接。

另一边,慕容孝隽刚回到大营,一众麾下就凑了上来。

“王爷,那边得手了?”

慕容孝隽笑了笑,倒也没说话,而是看向一个个激动不已的家伙。

走之前他虽然没有明说,但谁又是傻子呢?大家都知道他干嘛去了。

这会儿慕容孝隽既然回来了,很显然是那边得手了。

见慕容孝隽笑的肆意,众人立马脑补出了结果,当即就有人说道:“王爷,那我们乘胜出兵吧,定能打定城王一个措手不及!

而且,最近定城王军营里,士气也是低迷得很,是个出兵的好时机。”

“对对对,王爷,出兵吧,末将请战。”

“末将请战!”

这些家伙,早就想酣畅淋漓的大战一场来平复最近的心情了,所以一见慕容孝隽回来,那也是纷纷请命。

慕容孝隽笑着点了点头,道:“确实是时候出兵了,这么长时间以来,我浇河郡上上下下都憋着一口气,就等着这一天了!”

一听慕容孝隽这般说,营帐之中,众人也是激动莫名。

他们想要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战已经很久了!

勇士的屈辱和委屈,唯有鲜血的洗礼才能平复!

“末将愿为先锋!”

“末将也愿……”

一时间,请战之声,不绝于耳。

而慕容孝隽看了看众人,却是一脸阴险地笑道:“既然如此,传令三军,丑时出兵,直破大明!”

“末将领……”众人正准备领命,但突然都愣住了,纷纷抬起头看向了慕容孝隽。

我们是不是听错了?

直破大明?

没搞错?

慕容孝隽却是眉眼一瞪:“怎么,不愿出兵?”

“末将领命!”有人还准备问出自己心中的疑惑,但见慕容孝隽这神情,当下也把自己的疑惑藏在了心里,但他们还是想不明白,怎么就兵出大明了。

“王爷,这我们要是在这会儿出兵大明,会不会腹背受敌?”终究还是有人没忍住,问道,“这要是定城王突然从旁袭击于我们,我们的日子可就难过了啊。”

慕容孝隽笑了笑,但也没解释。

众人闹了个无趣,可这军命又无法违背,一时间,有些人又开始忧心忡忡起来。

对于这一切,慕容孝隽看在眼里,但也并没有什么言语。

过了子时,忧心忡忡的众人见慕容孝隽的营帐之中还是没有传出什么消息,也只得各自开始集结兵马。

不管慕容孝隽打的什么主意,他们都只能服从。

到了临近丑时,慕容孝隽这才走出营帐,看了看早已集结完毕的大军,说道:“此战,不可恋战,以袭扰为主。

若是遇到敌人的强力抵抗,那便撤回来。

出兵的人数也不宜过多,叔孙将军率领其麾下即可,其余人,随时做好支援的准备。”

听慕容孝隽这般说,众人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这好好的,怎么就开始对大明动手了?

可他们却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慕容孝隽既然这么安排了,作为麾下的众人也只好服从,但对于他们来说,高昌王此举,当是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