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473章 碑文的秘密

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473章 碑文的秘密

作者:曾许人间第一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4:57:39 来源:泡书吧

第474章 卷五 碑文的秘密

“一将功成万骨枯?”阎立德也是一个读书人,听闻此言,摇了摇头道,“这话听起来不错,可放在这里立碑祭祀怕是不合适吧?”

段纶笑道:“你啊,压根就没明白殿下这句话的深意,你真以为殿下是说给他们听的?”

“不是说给他们听,还能说给谁听?”阎立德有些不明所以。

“了不得啊。”段纶没有急着给阎立德解惑,而是抬起头看了看山上的祭台,要说李承乾之前大败慕容伏允,他都还没有这个感受。

毕竟他当年也是跟随李家打天下的,见证过一个朝代从无到有,打下小小吐谷浑,他顶多也只是惊讶,但绝对没有此时的感受。

“就烦你们这种说话说一半的。”阎立德被段纶吊着胃口,心痒难耐,“有什么话一次说完不行么?非要让我心里跟猫挠似的,咱就不能干脆点儿?”

段纶被他这话都逗乐了,也就是大家都知道这家伙的秉性,否则就他这张破嘴,在朝堂上少不得得罪人。

指了指他们自己,也指了指山脚下看热闹的那些人,段纶这才道:“殿下这话是对我们说的,也是对我们身后的陛下说的。

说到底,殿下想表达的意思就一个,大明王廷要休养生息了,毕竟大明王廷发展得太快了,而且自大明王廷立国以来,几乎就是在一场又一场大战中走到今天的。

如今,殿下有心休养生息倒也可以理解。

当然,殿下这话同时也是在告诫周边各国,大明虽有休养生息的意思,但并不代表大明就不会再动干戈。

若是真有谁不开眼,要在大明休养生息的时候来进犯大明,大明依然会不惧一战。”

“一将功成万骨枯原来是这个意思?”阎立德听完,点了点头。

段纶和卢正卿见他如此,都是一脸无奈地笑了笑。

不过两人很默契的没有再说下去。

相对于阎立德来说,他们两个才是混迹朝堂的人精,从听完李承乾说的那些话后,两人当即就明白了李承乾这么做的目的。

与其说李承乾是说给周边各国听的,还不如说李承乾是说给李二听的。

毕竟如今李承乾兵强马壮,又是大唐太子,李二也担心李承乾效仿他当年的所作所为,所以借此机会在给李二定心丸罢了。

说直白点儿,李承乾这话颇有告诉李二,他暂且没什么雄心大志,只是想经营好大明王廷来做自己政治资本的意思,让李二放心。

当然,这话李二信不信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反正李承乾的意思传递出来了。

至于说还有没有他们遗漏的地方,那就不好说了。

……

祭台之上,李承乾还在继续着今日的大祭。

一番开场白后,剩下的事自然就不需要他亲力亲为了。

毕竟勇山大祭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很多事情大家都有了经验。

这会儿,他正带着长乐、苏亶、侯小妹、武媚、慕容婉秋、契苾琳娜等人在给那些没有亲人的将士供奉祭品。

虽然说李承乾这么做的目的,作秀大过于做事,但真当他身临其境的时候,也是触动颇深。

不过是一年多的时间,就有数千人长眠于此,他又如何能若无其事?

别说他,哪怕是那些大明的百姓看到这一幕,也是久久无人言语。

数以千计的陵墓聚在一起,要说不震撼人心那才是鬼扯。

也就是这会儿人多,加上此时大家都没往那方面想,否则就这场面就能让不少人双腿发软。

不过相比之前,这一次大家都多了些经验,倒是不用李承乾特意为他们准备祭品。

很显然,大家都是有备而来,哪怕是那些后来人,这几天也跟日月山的老人打听了一下大祭的事儿,准备得都很充分。

孙思邈和巢正一老一少也是提着祭品在那些空空荡荡的陵墓前摆上祭品。

一边祭拜,孙思邈一边说道:“这些人中有些老道也见过,如果老夫的医术再高明一些,有些人是不会死的。

作为一个大夫,无法解决病人的实际问题,当是大夫之耻!”

说完,孙思邈无奈地摇了摇头,他的确救治过这勇山上的一些人,也的确有一些人是他亲自宣布的死讯。

这对于一个秉承着医者仁心的人来说,的确是一道不好过的关。

哪怕他们早已对此习以为常,可每经历一次的时候,都还是会有一些别样的心情。

“孙道长言重了。”巢正放下手中的祭品,颇为无奈地说道,“单以医术而言,若是孙孙道长都束手无策,普天之下,怕是也没几人能做到起死回生了。”

他这话倒也不是吹捧。

孙思邈潜心医术数十年,普天之下,能在医术方面超过他的人,可能有,但绝对不多。

“学无止境,医术也是一种学问,如今我们对一些病症束手无策,只不过是我等无能罢了。”孙思邈摇了摇头,道,“老道始终相信,有些我们现在束手无策的病症,在未来,终有一天不过是小道尔!”

说到这个,巢正也一脸认真地点了点头,道:“这是必然的,说到底,还是我们能力不足。

医术的进步需要时间,更需要无数人潜心钻研,说实话,医术本来就应该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这两个几乎都是医痴,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个老一些,一个小一些罢了。

不过在对于医术的态度上,两人几乎不相伯仲。

孙思邈点了点头,说道:“是这么个道理,医术,本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就如殿下,虽然在医术一道上不精,但很多见解却是极为独到,尤其是在外伤一道上,仅凭此,殿下也将被后世医者铭记!

当然,殿下最神奇的还不是这个,最神奇的当属那个让老夫翘首以盼的显微镜……”

巢正一开始还听得连连点头,可当听到孙思邈说到显微镜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愣了一下。

好家伙,搞了半天,伱是在说这个?

他懂孙思邈的意思,很明显,这老道着急了。

当然,这他也能理解,作为一名医者,听闻了当初李承乾的话语后,对这显微镜怎能不重视。

而且,孙思邈一把年纪了,着急也是正事。

毕竟到了他这把年纪,谁知道一觉过去第二天能不能醒来?

“孙道长放心。”也就是这个环境不适合笑,巢正才一脸肃然地说道,“之前殿下实在太忙了,孙道长也知道,这大半年殿下实在没空。

如今殿下也回来了,改日,小子定当亲自去跟殿下说,想必要不了多久,那显微镜就能出现在孙道长的桌案之上。”

巢正也清楚,若不是有这显微镜牵扯着孙思邈的心思,否则就以他的脾气,早就挂冠而去了。

别忘了,这位可是李二封官赐爵都能拒绝的狠人!

他就不是一个贪图权贵的人。

能让他上心的,除了医书,就是医术。

孙思邈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显微镜拖了这么长时间了,说实话,若非李承乾之前在外,他都想去亲自质问一番了。

到了他这个年纪,说是无欲无求也不为过,如果不是李承乾所说的显微镜让他魂牵梦萦,他早就走了。

什么建功立业,开国之勋,他从来就不在乎。

另一边,契苾何力的母亲姑藏夫人也在契苾何力的搀扶下祭拜她铁勒部的族人。

“有此生后哀荣,他们战死沙场也值得了。”姑藏夫人低声说道。

契苾何力闻言,轻声道:“上阵杀敌本就是我等的宿命,就算没此殊荣,也该如此。”

这话可就言不由衷了,当初他铁勒部的勇士葬于勇山之际,他可是激动了许久的。

毕竟这代表了李承乾对他们的认可,也代表了大明将士的最高荣誉。

“你啊,殿下此番可谓是用心良苦。”姑藏夫人说道,“你以为殿下为什么立下那块石碑?

一将功成万骨枯!

殿下心善啊!”

“娘亲说得是。”契苾何力当即就点了点头,甭管姑藏夫人说啥,他总不能反对不是。

姑藏夫人见他这般,叹了口气,说道:“能遇如此良主,也是你们兄弟的幸事。既然殿下体恤你们,今后你们兄弟也要忠心王事才是。”

她虽然在原本的历史上干过逼迫契苾何力叛唐的事儿,但此一时彼一时。

且不说逼迫契苾何力叛唐的主力是契苾沙门和真珠可汗,就两者所处的环境也是截然不同的。

毕竟,此时她的闺女是李承乾的王妃,就这一层关系,对于她的心态来说,也有很大的影响。

她暂且倒是没奢望过她的外孙能继承大唐的皇位,但按照现在这个情况发展下去,她契苾一族必然是能在李承乾的庇佑之下,在大唐扎根。

经历了当初远逃热海之后,她如今对于能有一个生养栖息的地方,尤为重视。

而在他们不远处,慕容承邦几兄弟也陪着高昌王妃在祭拜此番大战战死的浇河郡勇士。

说起来,当初李承乾决定将他们葬在勇山的时候,他们还有些反感,但现在看来,的确只有勇山才配得上他们浇河郡的勇士。

“母妃,要不孩儿去找殿下,将我父王也迁移到勇山来?”

“闭嘴!”慕容承邦的话刚说完,高昌王妃就厉声喝道。

这不是胡闹么?

慕容孝隽以死明志,就是想告诉天下人,他从没有辜负过慕容伏允,这会儿你将其迁坟到勇山,那不是打他的脸么?

哪怕李承乾如此提议,她都会毫不犹豫的反对,甚至以死相逼,谁能想到,如此荒唐的说辞,居然出自自己的儿子。

慕容承邦见自己母妃怒视着自己,整个人都呆住了,一瞬间,话也不敢说了。

一旁,叔孙海连忙说道:“王妃……”

“闭嘴,从今往后,不准再叫王妃!”高昌王妃就跟吃了火药一般,说着,还看向了慕容承邦几兄弟,道,“今后你们也不准再喊母妃!

大明王廷,只有一个王!那就是殿下!”

面对高昌王妃突如其来的怒火,众人都有些适应不过来。

虽然大家都知道,高昌王已经成为了历史,但正是因为高昌王成为了历史,他们才没有在这些细枝末节的小事上纠结。

这会儿,高昌王妃突然发这么大的脾气,确实是他们没有想到的。

不过很快,叔孙海就反应了过来。

高昌王妃虽然鲜少参与当初浇河郡的内政,但作为高昌王妃,自然也不是等闲之辈,这会儿无缘无故的发火,肯定是有缘由的。

“啥情况?”奚潼一时半会儿还没想明白,小声问道。

叔孙海说道:“王妃是要我们死心塌地的追随明王殿下。”

“嗯?”

“哎,就是因为那块石碑,一将功成万骨枯,王妃这是觉得大明王廷要休养生息了,可能也觉得这是我们的一个机会吧。”

叔孙海也只能说个大概,但要具体的说,他还真说不清楚。

奚潼有些恍惚地点了点头,说道:“原来是这样?”

不过今天他们这些人,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刺激。

这种场合,他们什么时候见过?

对于这些众生相,李承乾没有关心,有些东西是需要他们自己去感受,体会。

他无法干预太多。

他这会儿还是带着长乐她们,祭拜那些战死的勇士,时不时的,也会抚摸着墓碑嘀咕几句。

“殿下,末将等人请命!”就在这时,房遗爱、程处亮、姚大、叔孙钰等人跑了来,一个个都是一脸的愤慨!

他们早就想杀回长安了,今天经历这么一遭,更是点燃了他们心中的血性。

不过让李承乾最意外的是,这次领头的人居然是姚大,这倒是让他没想到。

而且,姚大那脸上的杀机都快抑制不住了。

他一直怀疑这姚大的身上有秘密,本来人有点儿秘密他也没太在意。

毕竟这个世道谁又没有点儿秘密呢?

可姚大的反应,让他下意识的就和当初的怀疑联系到了一起。

当然,他也没太当回事儿。

“人选定好了?”李承乾问道。

“定好了。”姚大说道,“只要殿下一声令下即可,我大明少年军,也是时候让天下人见识一番了!”

“行,今夜出发,本王在大明宫等着你们的捷报传来。”说完,李承乾又道,“处亮留下,其余人速去准备!”

一听李承乾同意了,众人顿时欣喜若狂!

当众人离开后,李承乾对程处亮说道:“此番去长安,本王还有些安排。”

“殿下只管吩咐就是!”程处亮说道。

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