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501章 那一声巨响,响天彻底!

第502章 卷五 那一声巨响,响天彻底!

听到房玄龄的话,温彦博和孔颖达都有些无所适从。

他们知道,房玄龄说得对,但那又如何呢?

抉择啊,没那么容易做的。

“真到这一步了么?”温彦博有些无奈地问道。

房玄龄点了点头,也是一脸纠结地说道:“陛下改革的决心你们也看到了,真到这一步了!”

现在的情况对于他们来说其实很简单,要么支持李二的改革,要么和李二站在对立面,根本就没第三条路可以走。

很显然,房玄龄已经有决定了。

“这都叫什么事儿……”听房玄龄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温彦博叹了口气,“老夫来找你本来是商量一下对策,结果……”

他总有一种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感觉。

房玄龄却是没太多的感受,摇了摇头,道:“别忘了,我们是陛下的臣子。为陛下分忧,本就是我们身为臣子的本分。”

“哎。”温彦博叹了口气,“你说的老夫都懂,也都明白。但如今,大唐真的经得住一次巨大的改革吗?

如果出现什么差池?谁为这天下黎民负责?”

“那伱能怎样?如今,大唐的改革已经不再是停留在讨论阶段。而是实实在在已经开始了。换句话说,木已成舟,我们这些为人臣子的,也只能做好一个臣子应该做的本分。”

房玄龄说完,自己也是叹了口气。很多事情说是一回事,做是另外一回事。

“这事儿整得……”温彦博说完,摇了摇头,有些烦躁地说道,“走了走了。”

说完,温彦博还真就起身就走。

房玄龄也没挽留,他们两人也是老熟人了,自然知道自己这老朋友的想法。

孔颖达见状,叹了口气,也没多言,当即就跟了上去。

“老温,等等老夫,等等老夫。”房府门外,孔颖达快步跟上温彦博,问道,“真就这样了?”

“你还没懂?”温彦博说道,“他已经有决定了,当然,也不能怪他,作为当朝宰辅,他必须和陛下有一个统一的口径。

换句话说,在这节骨眼儿上,他只能支持陛下。”

说到这里,温彦博摇了摇头,道,“其实我们也应该支持陛下,毕竟凭心而论,此番改革于我大唐而言,确实不是坏事。

而且,又有大明在外刺激,也能更加顺利的推动改革,可老夫就是担心,担心步子走太大,触及到的人太多,会引起一些人的反弹。”

说到底,温彦博也不是坏人,当然,准确的来说,坐到他们这份儿上的官员也没几个坏人。

毕竟做官也基本上做到头了,换句话说,他们现在想要的其实已经不是利了,而是名。

不管是生前名还是生后名,他们都想要。

这可能就是绝大多数人的通病。

“哎……”孔颖达也是一脸的纠结,他司职国子监,自从工业改革开始,国子监里的那些监生都炸开锅了,不是嚷嚷着要去西北游学,就是嚷嚷着要投身工匠,另辟蹊径。

总之就是一个字,乱!

“行了,你也别唉声叹气的。”温彦博说道,“如今这个局势你难道还看不明白吗?

劝劝他们吧!我们这位陛下和他们以往见识过的陛下是不一样的。”

说完,温彦博摇了摇头就走了。

再说下去就没意思了不是?

……

工部。

段纶也没闲着,或者说他是真不敢闲着。

这次对于他来说,可以说是赌上了自己的政治生命,容不得他不小心应对。

而且,此番李二对他可以说是格外的宽厚了。

这一点儿从李二对其儿子的赏赐就看得出来。

“不够,还是不够。”工部公廨之中,段纶摇了摇头,说道,“陛下此番对工业的改革如此之支持,若是我等就这点儿能耐的话,那真是愧对陛下。”

不管段纶能力如何,但他确实没啥私心。

哪怕他此番如此坚持,其实也并非是说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

说到底,只不过他刚好身为工部尚书罢了。

换句话说,别看之前反对他最凶的是戴胄,可如果一旦把他和戴胄身份互换,那结果立马又不一样,保证反对声音最大的就是他段纶了。

这就是贞观初年这些官员的操守。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了其位,必谋其政!

“段尚书,这时间太短了,很难见成效的。”有工部的官员说道。

段纶却是把手一摆,道:“别给老夫说这些,当初待遇不好的时候,抱怨的是你们,现在待遇好了,咋的,又开始嫌时间不够?

时间不够早干嘛去了?

一个个都羡慕大明工匠的待遇,那你们倒是做出像大明工匠一样的东西来啊?

那样的话,老夫为你们向陛下争取更好的待遇都要理直气壮一些!

现在,少跟本官说什么时间太短,这些都是借口!”

段纶很少在工部发这么大的脾气,一时间,整个公廨里也是鸦雀无声。

“好家伙,老段,你咋这么大的气性?”就在这时,阎立德推门走了进来。

看到阎立德,段纶依然是没有一副好脸色,说道:“你来作甚?”

“瞧你这话说得。”阎立德道,“咋的,翻脸不认人了?”

之前在朝堂上两人配合得那叫一个天衣无缝。

“行了,老夫正烦着,没工夫搭理你。”段纶摆了摆手,说道,“有事儿赶紧说,老夫还忙着。”

“你们谁招他了?”阎立德一副讨打的小声问着工部的那些官员。

那些官员谁敢说段纶的不是啊,当即就小声道:“大将作,你可别问了。”

“怕啥。”阎立德大大咧咧地说道,“老段这性子,你们还不知道么?也就是吼得凶罢了。”

“行了行了。”段纶不耐烦地说道,“说吧,你来是什么事儿?”

“其实也没什么事儿。”阎立德说道,“是这样的,我是这样想的,这会儿工业改革已经成了定局,那么索性我们两监一部配合一下。”

“配合?”段纶问道,“怎么配合?”

“说白了,我们两监一部其实都是想出成绩。”阎立德说道,“但闭门造车什么时候才能出成绩?

我们两监一部都有一批比较优秀的匠人,为什么不把大家拿手的技术都拿出来交流一下?

也许这样一交流,很多以前难了我们许久的技术就能迎刃而解呢?”

阎立德的想法很简单,大家技术共享。

两监一部几乎囊括了整个大唐一半的顶尖匠人,这些人在某些方面的技术那真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

但正是因为敝帚自珍,很多技术就这么失传了。

如果大家真能开诚布公的交流一次,那的确有可能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

“这合适么?”段纶有些犹豫,“很多技术都是家传的,在自家都属于传长不传幼,传男不传女,你让大家开诚布公的交流,他们愿意么?”

这其实都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两监一部那是三个完全不同的部门,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就是因为制衡,你这么一搞,不是打破这种制衡么?

李二能放心?

“这事儿,问陛下啊。”阎立德说道,“至于你说的什么不传之秘,狗屁不通!我阎家的技术就没这个讲究。”

阎家可是工学世家,只不过因为祖上身份高贵,所以才比一般的工匠要舒服多了,但说到底,他阎立德的爹,那也是一个工匠。

段纶捋了捋胡须,半晌才说道:“少府监怎么说?”

“你放心好了,少府监已经同意了,他要是没答应,老夫敢来找你?”阎立德笑道。

“尚书,如果真能让两监一部的工匠相互交流一下,那的确能在短时间达到一个质的飞跃。”众人又不是傻子,只是一听就知道,这就是他们想要的机会。

“这样,你们去问问那些工匠的想法。”段纶也不是个磨叽的人,当即就说道,“老阎,我们现在就去求见陛下。”

说罢,众人当即就分头行动了起来。

当李二听到他们两人的这个想法时,也是点了点头,道:“行,要想在短时间跟上日月山的进度,我大唐的确是时候做出一些改变了。”

他对于两监一部可能打破一贯的制衡之道倒是不怎么在意,在他看来,只要他足够强,压根就不需要什么制衡,碾压便是。

有了李二的许可,两人当即就行动了起来。

还别说,这年头的工匠虽然有敝帚自珍的习惯,但也有些开明的人。

虽然两监一部的工匠中,总有那么几个冥顽不灵的老顽固死活不答应,但总的来说,答应的人相对来说还是更多一些。

当天下午,两监一部的工匠就开始了第一次的交流大会。

因为之前有和大明工部交流的经验,所以此次的交流大会完全是由将作监在主持。

成果嘛,是显着的。

这年头的工匠,尤其是成名的工匠,那都有着自己拿手的绝活。

这一交流,很多本来萦绕在自己心头的难题,瞬间就得到了解决。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古人城不欺我。”看着这热闹的一幕,段纶相当满意的点了点头。

虽然大唐的工艺现在还略逊于大明王廷,但大唐的家底那真不是一个刚刚立国不久的弹丸小国可以比拟的。

“敝帚自珍的陋习,早就该废除了。”阎立德见状笑道,“你是不知道,我之前有一个小小的技术难题,愣是难了我好几年,确实不会……

但有一次,见我们将作监一年岁不大的工匠,三两下就鼓捣好了。

真就是应了那句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所以说,有空的话,多搞两次这种交流大会还是不错的。”

他是真吃了闭门造车的亏,所以将作监内部的技术交流那也是经常有之。

当然,真正的核心技术,他们会不会藏一手,那也难说。

“成了,终于成了!”到了第二天,段纶刚到工部就听到有人咋咋呼呼,一脸激动地嚷嚷着。

跟着声音,段纶就摸到了一个工匠做事的作坊里,问道:“什么成了?”

“段尚书,我的改良成功了!”那工匠还是一脸激动地喊道,“尚书你看,有了此物,未来我们收割庄稼的时候,至少比以往要快上三成不止!

可别小看这三成,遇到老天爷不给面子的时候,我们能抢收更多的粮食,能少死不少人!”

他是越说越激动。

其实想想也能理解,他们虽然是匠人,但对农耕其实也不陌生。

有些时候老天爷不给脸,碰到连连阴雨的时候收割庄稼,老百姓也只能顶着阴雨玩命的收割。

呵呵,别说是阴雨了,就是天上下刀子,他们也得收割才行。

不然的话,粮食不就烂在地里了。

这也是为什么他如此激动的原因。

段纶看了看他研究的玩意儿,造型的确不小,看上去做工也不简单,但要说这玩意儿能加快三成的收割效率,他还真不信。

“你确定能行?”段纶小声地问道。

不成没关系,可要是把不可能吹成了可能,那就丢人了。

“尚书放心好了。”那匠人说道,“这东西我家研究了几代人了,走到这一步也都好多年了,但有个技术难关一直过不去,昨天交流了一番后,我终于找到了解决之法!”

“是的尚书。”一旁也有人笑道,“这收割机他家的确是研究了好多年,这一点儿我们都可以作证。”

其实,各家工匠家里谁家还没有点儿压箱底的东西?

只是想做出来又怎么可能有那么容易。

“赶紧试试!”段纶也是激动道。

“这会儿有没庄稼,怎么试?”有人挠了挠头。

“老夫只看效率!不一定非得是庄稼,明白么?”段纶还是很清醒的,他要看的只是工作效率而已。

这么一说,众人立马就懂了。

刚好工部花园里杂草横飞,这会儿不就派上用场了?

等那工匠激动的在帮着工部修剪花园的时候,段纶的手都在发抖。

终于出成果了,终于能向李二有个交代了。

“不错,不错!”段纶搓了搓手,道,“给老夫记上,回头重赏!”

说完,他就让人将东西抬走,他要面见李二报喜。

还别说,李二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手舞足蹈的。

他在意的不是一个收割机,而是大唐的工艺的的确确是发生了变化,而且是往好的方向在变化,这才是令大唐骄傲的东西。

“没想到,不过一次交流,就有如此收益?”李二是真的满意,他甚至都想再搞几次这种交流大会。

而就在他们高兴的时候,将作监里面也疯了。

他们也憋了个大的!

轰!

一声巨响,彻底掀开了新的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