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527章 李承乾的惊讶

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527章 李承乾的惊讶

作者:曾许人间第一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4:57:39 来源:泡书吧

第528章 卷五 李承乾的惊讶

李恪上任长安府尹,李靖凯旋而归,这都是长安发生的事儿,对于李承乾而言,莫说他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过一笑了之罢了。

对于他而言,这些事情都无关紧要。

他如今最在乎的,还是大明自身的发展。

至于大唐的太子之位会不会受到威胁,呵呵,他还真不在意。

就连李二赐予的天子剑,之前他都让段纶给带了回去。

说到底,只要大明愈发的稳固,那么他的地位就难以动摇,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叔玉,看看为兄最近的日程安排。”英才殿中,李承乾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低声说道。

自从上次以后,李承乾就将魏叔玉带在了自己身边,刚好萧钺和高纯行都外放了,他身边也缺这么个人。

而且,魏叔玉在学堂的课业也确实到了学无可学的地步。

毕竟是魏征的长子,就陈升他们的学识,未必就比魏叔玉的更扎实。

在魏叔玉面前,他们唯一的优势,可能就是自身的年龄了。

“兄长。”魏叔玉闻言,当即就在一旁的桌案上翻找了起来,不多时,便拿出了一个小册子,翻开说道,“按照之前的安排,明日上午兄长要出宫实地考察工部的驰道建设,不过这个项目就在日月山外,修的是日月山和德阳城的驰道,倒是用不了多久。

下午回宫后,兄长还要与兵部商议各军的安置问题,兄长曾说过,各军的安置问题乃是当务之急,不能再拖延了。

后天,户部尚书就今年的工作方向和具体的工作安排……”

看得出来,魏叔玉很适应如今的这份差事,一切都做得井井有条的。

同时,也能看出,李承乾也的确够忙的,数日之后的时间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

李承乾闻言,点了点头,揉了揉有些疲惫的脑袋,说道:“今日早些休息吧。”

他说完,魏叔玉这才收拾着自己的桌案,准备告退。

如今的魏叔玉全权接替了当初的高纯行,除了睡觉的时候,几乎都随行在李承乾左右。

为此,李承乾甚至在他办公的地方,还专门给这小家伙安置了一张桌案。

次日一大早。

李承乾便带着魏叔玉在尉迟宝林等人的护持之下离开了大明宫。

因为要出城,所以今日李承乾的护卫要比平日多很多。

光是李承乾所乘坐的马车就多达五辆,这倒不是因为李承乾奢靡,主要还是为了预防不测,而且李承乾也不是没有遇刺过,所以多出的四辆马车不过是疑兵之计罢了。

除了尉迟宝林、刘三等绝对亲信,就连随行的军士都不知道李承乾具体在哪辆马车之中。

当然,这还只是明面上的,暗中的防护力量只会更多。

不多时,李承乾一行人便出了城,抵达了目的地。

到了地方后,尉迟宝林立马吩咐人在四周戒备,自己则和刘三带着亲兵来到了李承乾的马车前。

“殿下,到地方了。”尉迟宝林说道。

马车中,李承乾闻言,当即便和魏叔玉一道走下了马车。

魏叔玉年纪还小,李承乾倒是没让他骑马。

“臣等参见殿下。”一看到李承乾,早就候在工地上的伊原锡便带着一众麾下躬身施礼。

不得不说,李承乾来一趟,他们的工期都要耽误些许时间。

没办法,这问题放在哪个时代都一样。

这不就是迎检么?

李承乾点了点头,说道:“本王今日就是来看看,诸位莫要管本王,除了伊尚书,其他人该忙什么就去忙什么。”

伊原锡闻言,立马就遣散了众人,让众人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该干嘛干嘛去。

不过李承乾既然来了,大家怎么可能还能安心工作?

有的人也许是因为有李承乾在而紧张,可有的人也想在李承乾的面前露露脸,总之不管什么样的理由,这会儿还能安心工作的还真没几人。

所有人的关注点其实都在李承乾身上。

这是人之常情,李承乾也能理解。

“工地上怎么样。”等众人都散去后,李承乾带着魏叔玉和伊原锡在尉迟宝林还有刘三等人的贴身护持下,在工地上随处晃荡着。

“之前殿下做出来的那个滑轮还真是个好东西,有了此物,对于我们工地和矿山来说,当真是方便了许多,很多活计做起来也轻松了许多。”伊原锡一脸笑意地说道。

李承乾点了点头,滑轮这玩意儿虽然小巧,但作用却是甚广,尤其是在这个人力为主的时代,滑轮的出现绝对是划时代的产物。

“殿下有所不知”伊原锡笑道,“工地上这些家伙也是人精,他们居然自己将滑轮组装了起来,比之以往用起来更加省时省力。”

听他这么说,李承乾倒是惊疑了一下,他当初只是教了张二牛他们制作滑轮,倒是忘了教他们滑轮组,没想到这些家伙自己研究上了。

“带本王去看看。”

伊原锡闻言,立马头前带路。

没走多远,李承乾就看到一人站在一个类似龙门吊的架子下,双手拉着一根绳子,正在将堆放在此处的一些材料进行转移。

那人见李承乾走了过来,当即手忙脚乱起来,李承乾见状,笑道:“不用着急,本王就是过来看看。”

虽然李承乾这么说了,那人还是以最快的速度结束了自己手头上的活计,这才走了过来,躬身道:“参见殿下。”

“免礼。”李承乾摆了摆手道,“这个组装滑轮是你想出来的?”

“倒也不是小的一个人想出来的。”那人说道,“当时我们一群人发现滑轮虽然用起来方便,但其实真没省力多少。

说到底,只是改变了用力的方式。

这就好比一块两百斤的石头,小的提不起来,哪怕是用上滑轮小的也提不起来。

说到底,还是因为小的本身就不具备提起一块两百斤石头的气力。

相反的,一块一百斤的石头,小的虽然提不起来,但是用上滑轮后,小的就能提起来了,可同样是这块一百斤的石头,小的是能背动的。

这其实说明了小的本身就具备着一百斤的气力,滑轮不是帮小的省了多少力,而是改变了用力的方式。

当时我们就在琢磨,既然滑轮能改变我们用力的方式,那么它到底省不省力?

有了这种想法之后,我们就仔细的琢磨了起来,最终才折腾出了这套组合滑轮出来。

还别说,弄出了这组合滑轮之后,倒是真的省力了不少,现在一块两百斤重的石头,小的一个人就能借助这组合滑轮搞定。”

说完,这家伙还一脸憨厚的龇牙笑着。

不过听他这么说,李承乾却是楞在了原地。

不是说他说的这些东西有多神奇,而是他没想到这番话居然会出自一个工地上的普通工人之口。

沉吟了片刻,李承乾这才叹了口气说道:“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你们做得都挺不错。

伊尚书,此人可是你工部的?”

“回殿下。”伊原锡见状,当即笑道,“这可是我们工部的老人了,当初日月山保卫战的时候,还参与过修筑城墙来着,如今他们都是工部滑轮组的人,专门负责工部在各个工地上的滑轮。

还别说,这玩意儿,就他们玩得转。”

一听他这话,李承乾就懂了。

这些家伙在琢磨出滑轮组合之后,自以为把这个吃透了,便琢磨着将这门本事当做自己吃饭的本钱,搞不好他们几人都商议好了,这门本事绝不外传。

说白了,就是技术垄断。

虽然吃相难看了一些,但在这个年代还真没法说他们错。

当即,李承乾看了看那人,便笑道:“本王要是让伱们把你们对滑轮组合掌握的技术,教给更多人,你们可愿意?”

那人一听李承乾这话,当即就是一愣。

他是真的愣了。

从内心深处来说,他们是不愿意的,可毕竟是李承乾开口,咬了咬牙,他还是说道:“既然是殿下的安排,我等自然愿意。”

李承乾点了点头,说道:“这样,这段时间你们滑轮组的人都辛苦一些。”李承乾说着,又看向了伊原锡,“你弄了给他们滑轮组的每个人都安排三五个学徒,务必要这些学徒每个人都对滑轮组合的组装、运用掌握得一清二楚。”

说着,李承乾又看向了那人,“你们也要将你们所掌握的技术,倾囊相授,不能有半点藏私,可能做到。”

“没问题。”既然已经答应了,那人也是相当的干脆,“殿下交代的差事,我等定不叫殿下失望。”

见他这般,李承乾这才对他和伊原锡说道:“等他们滑轮组的徒弟都带出来后,将他们原滑轮组的人全部从滑轮组抽调出来。”

“啊?”这一下,别说那滑轮组的家伙了,就连伊原锡都愣住了。

技术交出来也就算了,这工作都干没了?

李承乾笑道:“啊什么啊?他们这样的人,放在滑轮组可惜了。”说着,李承乾拍了拍那人的肩膀道,“以你们当初研究出滑轮组合的人为核心,另设一个技术攻坚组,月俸翻倍。

主要带领组员攻克工部遇到的技术难题,对了,你叫什么?”

“回殿下,小的杨凡。”

“杨家人?”李承乾笑道,既然是当初日月山保卫战时期的老人,定然是杨林的族人,“不错,今后你就是大明工部主事,兼攻坚组组长了。”

杨凡一听这话当即就傻眼了。

他虽然是杨家人,但却是旁支,在杨家的时候,也就是个干活的,他可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这样的人居然也能当官!

“还愣着干嘛,还不谢恩!”伊原锡在一旁急忙催促道。

他倒是不介意工部多一个主事。

杨凡闻言,这才急忙拱手道:“小得谢过殿下的大恩大德……”

听他这么说,李承乾和伊原锡没来由的笑了起来。

到底是没经历过大场面啊,一句话就露馅了。

不过两人倒也没嘲笑,反而是笑道:“行了,这都是你该得的,今后带领攻坚组,要多为大明攻克一些技术上的难题。”

“殿下放心,小的一定尽我所能!”杨凡立马做起了保证。

李承乾笑了笑,也没纠正他什么,当即便说道:“你先忙着,本王去别处再看看。”

这会儿,这家伙还不知道怎么高兴呢,李承乾继续留在这里,反而让他放不开。

“这小子不错。”走远后,李承乾说道,“当初他们研究出滑轮组合的那批人也不错。”

“是挺不错。”伊原锡笑道。

李承乾回过头看了看颇为得意的伊原锡,摇了摇头,说道:“对于他们这些会动脑子,爱动脑子的人,你要多关注一些才是。

大明的发展和进步,要的就是这些善于钻研,愿意钻研的人。

你看滑轮弄出来多久了?

为什么别人就做不出滑轮组合来?

这就是他们和别人的不同,这样的人,只要有,那就是大明的福分,你还真让他们一辈子守着那几个滑轮不成?

你就不想想,他们今日既然能钻研出这个来?

那么在别的方面,他们能否有所突破了?”

“殿下训斥得是。”等李承乾说完,伊原锡躬身说道。

见他这般,李承乾也就不再多言,有些东西,还需要伊原锡自己慢慢去摸索,当下,李承乾便问道:“这驰道你打算怎么修?”

“一开始微臣本是计划用水泥来修建驰道来着,可计算了一下,要是用水泥修驰道的话,靡费太大。

如今水泥工坊那边烧一石水泥出来,至少需要四石左右的原料,这要是修驰道的话,那所需的水泥更是一个不敢想象的数字。

所以微臣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方案。”

李承乾点了点头,道:“的确,暂时用水泥的话,的确太过奢靡了一些。”

“所以,微臣打算先将路开出来,然后尽可能的夯实,做简单的处理。”伊原锡说道,“哪怕是如此,这也都是一项大工程了,微臣粗略算了一下,单单此一项,今年赶在入冬以前,估计能养活至少五十万人。

不过如此一来,朝廷的压力也大了。”

“朝廷的压力你不用管。”李承乾说道,“这是没办法的事儿,这两年都属于大明王廷最难熬的日子,现在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养活我大明的百姓。

左右都要保证他们能活下去,那以工代赈总比直接发放赈灾钱粮要好得多吧?

再不济,我大明一些基础建设也得到了发展。”

“是这个理。”伊原锡说道,“所以微臣做计划的时候,也考虑过这个,各地同时开工的话,争取在今年将大明的驰道都修出来。”

今年年底能完工,伊原锡还是有把握的。

毕竟以前也是有路的,现在做的,就是在原基础上,再加宽,夯实一些罢了。

不过李承乾却是摇了摇头,道:“驰道可不是你这么修的……”

“那依殿下的意思?”伊原锡有些不解,为了修这个路,他可是请教了不少人的。

结果谁承想,李承乾居然说驰道不是这么修的?

他倒是好奇,李承乾心中的驰道,又该是怎么修的?

“你忘了,我们这是草原……”李承乾道,“就算你夯实了,可一旦下雨,马车跑上几天,那还能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