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562章 宁与虎谋皮,不与羊为伍

第563章 卷五 宁与虎谋皮,不与羊为伍

苏毗大营。

苏毗王自从回来之后,就把自己关在了营帐之中,谁都没见。

包括此番随他北上的心腹。

没人知道他在干什么,也没人知道他和李承乾到底聊了些什么。

这也使得他的那些麾下,一个二个都在暗自揣测。

“你们说,殿下和那位究竟聊了些什么?”有人好奇地问道。

“怎么,殿下的事儿,你也想打听?”有人冷哼了一声,当然,他心里其实也好奇。

而在营帐之中,苏毗王其实什么都没做,就这么静静地坐着,只是思绪好像陷入了沉思。

“恒河流域么?”苏毗王呢喃自语。

对于那一片土地,他不可谓不熟悉,或者说,他熟悉那里更胜于苏毗!

因为那里,几乎承载了他大半个人生。

在这一点儿上,他和慕容顺倒是有些相像,虽说都是各国的王子和太子,但早些年却几乎都不是在本国生活的。

也正是如此,所以李承乾一说,他就知道李承乾说得没错。

早些年的时候,他不是没打过那片土地的主意,但终究是实力不济,而且,当初那些苏毗的旧臣一直在他耳边嘀咕着重振苏毗,也影响到了他。

这其实也正常,上了年纪的老人其实就是如此,纵使外面繁花似锦,也敌不过家里的瓶瓶罐罐。

而在人类历史上,很悲哀的一件事儿就是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掌权者普遍都是那些垂垂老矣的老者。

几乎从无例外。

当然,这个掌权者说的不是帝王。

可如此一来,上了年纪的老者自然没有年轻人那等进取之心。

想到这里,苏毗王又将他这些年搜集到的大明的情报找了出来,再次认真地看了一遍。

自从大明王廷横空出世以后,他可是没少研究大明的发家史,毕竟如果可以的话,他也想复刻一次大明的奇迹。

“原来真的是输在了眼光之上。”良久苏毗王暗自嘀咕了一句。

当下,苏毗王起身,拉开了大帐的帷幕,这才对众人说道:“都进来吧。”

一听苏毗王这话,众人立马就涌了进来。

“殿下,和大明那位聊得怎样啊?”

“对啊,他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

众人一进来,就七嘴八舌的问了起来。

这才是他们真正关心的话题。

苏毗王闻言,倒也没卖关子,当下就详详细细的将自己和李承乾的接触讲了一遍!

当然,大唐皇室里的那些勾当,他倒是没说。

“好胆,这明王居然胆敢威胁殿下!”一武将当即就怒声道,“殿下,跟他们拼了!”

主辱臣死,不管他真实想法如何,这会儿态度倒是蛮端正。

苏毗王闻言也就笑笑不说话,跟大明拼?你有那实力么?

要是有能够硬撼大明的实力,苏毗早就一统了。

“殿下这事儿可得想好了。”又有一人说道,“明王这人,虽然年纪不大,但诡计多端,莫要上了人家的当才是。

而且,明王所说的那些地方纵然是真的,可要一路打过去,怕是也殊为不易,到时候,折损的还是我苏毗的实力。

可别因为明王画下的大饼,把我们给撑着了。”

他这个担心也是正常的,有如此宝地,那必然也有极为强大的帝国。

不可能是无主之地。

“极西之地,本王倒是不清楚。”苏毗王闻言笑道,“但是恒河流域,本王却是知道的。

伱们也都知道,早些年,本王就在那片土地上流亡,有些人甚至在那时候就追随了本王,那片土地是个什么样子,你们应该都清楚。

要想拿下那片土地,也不是没办法。

本王记得,如今的天竺,已经分裂成了五部天竺,可以说是他们如今实力最为衰败的时候,这时候南下,还真不是没有机会。”

他这话倒是没说错。

如今李承乾麾下的王玄策,在原本的历史上就是借兵吐蕃,大胜中天竺,并生擒了中天竺的国王阿罗那顺。

只是在原本的历史上,大唐并没有真的收获覆灭中天竺的战争红利,倒是让吐蕃捡了个便宜。

这也是吐蕃能迅速发展起来的原因。

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当时的大唐和天竺相距甚远不说,中间还隔着个吐蕃,也没法收获这战争的红利。

“可殿下,我们真要归顺大明么?”有麾下不甘地说道,如果可以的话,他们当然希望保证苏毗的正统。

而且,谁又愿意归附于别人呢?

苏毗王摇了摇头,道:“本王刚刚不是说了么,明王给了我们两个选择,而且时间也还长……”

“可一旦我们帮助明王拿下了吐蕃,那对于大明来说,我们就一点儿价值都没了啊。

而且,届时的苏毗,哪儿还是大明的对手?”

如今的苏毗和吐蕃联手对付大明都有些吃劲儿,要是只剩下他们苏毗,大明还不得把他们吃得骨头渣子都不剩?

“现在我们就能抗衡大明了?”苏毗王摇了摇头,道,“在和大明、吐蕃中间,我们苏毗的实力是最差的。

这一点儿没什么好不承认的,一旦大战打响,最先受创的定是我苏毗。

别指望吐蕃会来援,吐蕃是会暂时和我们一起对付大明,唇亡齿寒嘛,这没错,但他们绝对会看着我们和大明耗下去,利用我们去折损大明的实力,同时也是折损我们的实力,从而达成他们一统高原的目的。

届时,搞不好真就让吐蕃坐收了渔翁之利。

说难听点儿,在这三国之争中,我们苏毗总归是要抱个大腿,可既然都到了抱大腿的时候了,我们为什么不抱那根最粗的?”

他一说完,众人都沉默了。

的确,在三国之中,苏毗的实力最弱,说句夹缝求生都不为过。

可如果抱上了大明的大腿,未来还有苏毗么?

有吐蕃联手的时候,还能勉强抗衡一下大明,要是没了吐蕃,那还打个屁,直接投降得了。

“殿下这是信任明王不会食言?”当下,有人问了一句。

苏毗王摇了摇头,道:“得了吧,这世上最不值钱的玩意儿就是承诺和面子。但明王的野心,本王信得过。

今日,他与本王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说实话,在今天之前,本王一直觉得他如今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将来回大唐继承大宝,可本王回来后仔细想了想,发现他说得真没错。

如果大明王廷还是当初日月山那巴掌大小的地盘时,他的确还能回长安,因为他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可你们看看,现在的大明王廷呢?

如果把堪舆图拿出看看,你们就会发现,如果大明再吞并了高原,大明的确已经有和大唐分庭抗礼的实力!

暂且不说国力,但在国土上,的确已经是一个足以媲美大唐的帝国了。

这个时候的李承乾,还回得去大唐么?

哪个皇帝能容忍自己的太子,有如此强大的实力?

可你要说他不知道这一切,呵呵,如果不知道的话,他为什么还要染指我高原?

从这一点儿已经说明了,他不屑于去继承所谓的大唐,他是真的想自己创造一个属于他的帝国,不对。”说到这里,苏毗王摇了摇头,“他都不单单是在想,甚至,已经在做了。”

他说完,众人已经将堪舆图铺了开来。

还别说,如今的大明除了在人口上和大唐有着不小的差距以外,但在国土上,还真不弱于大唐。

不过一想到这是人家几年就建下的基业,众人也都是有些恍惚,太过于梦幻了一些。

“说起来,这明王成事,真就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有人摇头笑道,“这几年我们也复盘了一下大明的发家史。

先是慕容顺搞部落融合,闹得赤水源民怨沸腾。

这给了明王机会积累原始资本。”

“还有铁勒部,老夫也从大明镇南府那边打听到,当时铁勒部已经开始向东迁徙,说起来,也有投奔大唐的意思。

结果谁知道,被大明截胡了,那明王好似未卜先知一般,派了王玄策将铁勒部拉到了他的阵营之中。”

“这就是他大唐太子身份带来的天然优势。”苏毗王笑道,“而且,这铁勒部和吐谷浑有世仇,契苾何力闻言,自然没放过这个机会,对于他来说,在当时,投李承乾和投大唐区别不大。

相反,他还平白无故多捞着一个机会。”

“有了铁勒部的加入,加上李承乾利用赤水源的民怨积攒的原始资本,李承乾也就真在日月山站稳了脚跟。”苏毗王继续说道,“说到这里,真就不得不说,李承乾是真的好命了,天知道慕容顺为什么早早就和天柱王勾结,要造反呢!”

……

说到李承乾的发家史,他们一个个都能如数家珍,毕竟那是距离他们最近的例子,谁都想从中学习一番。

可李承乾的发家史,真的没有效仿的可能。

说到底,都是时机。

恰到好处的时机。

就连他们苏毗,都是老天爷送给李承乾的大礼,这能说个啥?

李承乾要是晚穿越几年,吐蕃一统高原,李承乾这会儿指不定怎么麻烦呢。

“行了,不提大明的发家史了。”苏毗王摇了摇头,道,“李承乾的成功有太多因素了,如今,摆在我苏毗面前的路,就两条。

要么和吐蕃一起,硬撼大明,但我苏毗有极大可能在这场大战中率先出局,湮灭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

要么答应大明,配合他们拿下吐蕃,至于未来的命运,不好说。

但从暂且依附大明的那些家伙身上来看,至少百姓的生活不会更差。”

其实这也是他愿意答应李承乾的主要原因。

众人闻言,终究是无奈地点了点头。

他们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和大明合作,未必就只是李承乾一个人的意思。

他们的王,貌似也早有这个想法。

若非如此,他何至于以身犯险?

要知道,他亲率大军北上,就是个很危险的举动。

……

另一边,李承乾也在和众人讲述他和苏毗王会面时候的事情。

当然,也是隐掉了一些东西。

“苏毗王这就答应了?”房遗爱有些不敢置信。

李承乾却是笑道:“自从他亲率大军北上的时候,本王就有了七分把握。”

“殿下的意思是他挥兵北上其实就是为了和我大明联手的?”薛仁贵问道。

“那不然呢?”李承乾道,“就凭一万大军,想挡住我大明数万铁骑么?他苏毗王可没那么蠢。

当然,当时本王也没有十成的把握。”

事情就是如此,在没有尘埃落地之前,谁也不敢说自己有百分百的把握。

“这里面不会有诈吧?”李景仁狐疑地问道。

是不是太顺利了一些?

李承乾摇了摇头,道:“有不有诈,本王不知道,这就需要你们自己去判定了。不过小心驶得万年船倒是不错。”

“殿下,要不让末将的先锋军,先行进入苏毗腹地,看看苏毗王的反应?”房遗爱眼珠子一转,当即就说道。

还别说,他这想法还真不赖。

一来苏毗王就率了一万大军,房遗爱的先锋军就有八千多人,加上配备着大明军方最是先进的军械,八千对一万,就算正面硬刚也不是没有胜算。

再说了,后面还有数万大军,纵使苏毗有什么阴谋,他们也能及时救援。

再加上大明改良了几代的望远镜,那可是大明斥候的标配,有了这玩意儿,就能料敌于先。

唯一的缺点,就是长明军还没有经历过正儿八经的大战,在经验方面欠缺了一些。

“我们如此贸然的兵进苏毗,会不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李景仁说道,“毕竟我们现在至少也是盟友了吧?”

“误会才好呢!”房遗爱道,“口头上的承诺顶个屁用,不来点儿实际的,我能许下一百个这样的承诺!

这会儿,我们只管去就是,他要是真心和我大明对付吐蕃,他便不会有什么动静,但凡不是真心的,那就趁机灭了就是。

我们也要给苏毗一点儿压力才行,否则,他们还以为自己是个多香的香饽饽。”

“我看也行。”程处亮也说道,“适当的给苏毗一些压力,也表现出我大明不惧苏毗和吐蕃联手的态度,否则,这一直拖下去,恐迟则生变。”

“直接硬插一支军队进去不合适。”薛仁贵摇了摇头,道,“我记得苏毗叛军不是还有些余孽正在被达步屈将军的人追击么?

要不将人撵过去?房参将再顺势追过去,不管怎么说,总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吧。

要是苏毗真愿意与我大明共伐吐蕃,到时候也能避免不少误会。

借口这玩意儿,甭管多扯淡,能用就行。”

听着长明军这些交家伙的讨论,李承乾心说,这都培养出了一群什么玩意儿?

当然,对于他们的尝试,李承乾不打算插嘴。

结果如何,让他们自己承担吧。

……

次日一大早,房遗爱就出发了。

在昨夜,他们就拜托达步屈将苏毗叛军的余孽朝着苏毗王的方向撵了过去,房遗爱也就顺势请命去追击余孽了。

还别说,这借口虽然蹩脚,但用起来是真好用。

都不等房遗爱杀过去,苏毗王就收到了消息。

看着一众麾下怒气冲冲的模样,当下笑道:“行了,人家这是在催我们了,也还行,好歹找了个借口,给我们留了面子。”

“可……”

他们其实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可不管怎么说,想起来就是来气。

太过分了!

苏毗王倒是不以为意,做了决定后,他倒也不迟疑:“集结大军,南归!本王要与吐蕃决一死战!

还别说,以前不敢,生怕大明捡了便宜。

现在想想,瞻前顾后的,能成个屁的大事儿。”

“殿下……”一听苏毗王这话,有人急了!

这也太快了吧!

就算要帮助大明拿下吐蕃,那是不是可以和大明商议一下啊?

至少咱得多做些准备才行啊。

哪怕是和大明演演戏,先糊弄一下吐蕃,让其放松警惕也行啊。

“行了。”苏毗王摆了摆手,道,“知道大明为什么敢这么明目张胆地挥兵南下么?人家就是看不起我们,打个仗都瞻前顾后的。

和吐蕃一纠缠就是好几年,看看人家大明,好几年,人家孩子都能抱俩了。”

当他意识到李承乾的野心之际,他突然发现自己这几年和吐蕃那种你来我往的争斗就跟个笑话一样。

亏得他们还处处提防着人家李承乾,结果人家李承乾早就将目光从他们身上越过去了。

这就是差距啊……

所以,这会儿撤兵,也是一种态度。

当房遗爱追杀过来的时候,苏毗王已经率兵南归了,当下,他也是挠着头不知所措。

这就好比一拳头打在了棉花上,让人无力。

而等李承乾获悉消息后,当即便让马业派人时刻关注着苏毗和吐蕃之间的战事。

也只是到第二天中午,消息就传来了,苏毗和吐蕃之间的大战,彻底打响了!

而吐蕃的尚囊还有轮科耳都傻眼了,什么情况?

为什么会是这样?

他们是真的想不明白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