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682章 太极殿上惊人语!

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682章 太极殿上惊人语!

作者:曾许人间第一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4:57:40 来源:泡书吧

看着长孙无忌父子那模样,大殿之上,李二却是笑而不语。

别看他们表面上斗得凶,但真要说起来,也不过是为了维护各自朝廷的利益和脸面罢了。

还是那句话,立场决定一切。

换句话说,如果长孙无忌和长孙冲身份互换的话,长孙无忌可能比他儿子还要暴戾一些。

“好胆!不过是他国使团,也敢在我大唐宫殿之上,对我当朝仆射无礼!莫不是你家殿下给你的底气!”就在这时,权万纪站了出来。

他是真的刚,一句话就把这事儿扯到了李承乾的身上。

当然,这也和他性格有关,他就是看不惯李承乾的那套,更看不上大明的那套,如果说,李承乾在长安安稳的做他的太子爷,他可能并没什么意见。

但李承乾明明在外搞风搞雨,还盯着大唐的储君之位,这就让他极为看不上眼。

至于说他有没有被某些人所利用,那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他这会儿站出来,倒是让不少人看起了热闹。

很显然,压力给到长孙冲了,接下来就看这位大明的礼部尚书该如何应对了。

“不知阁下如何称呼?”长孙冲倒是笑了笑,不答反问。

权万纪平静道:“老夫权万纪,大唐尚书左丞。”

“原来是权左丞当面,倒是外臣失礼了。”长孙冲拱手致歉,不过说完这话,长孙冲却是语气一变,继续道,“那不知权左丞效忠于谁?”

一听长孙冲这话,权万纪也是微微一愣,不过很快他就说道:“自然是效忠于我朝陛下。”

“原来如此。”长孙冲故作解惑一般地点了点头,“这么说的话,那你刚刚指摘我大明殿下的话,都是贵国陛下属意了?”

“笑话,作为大唐臣子,扞卫我大唐荣耀,岂需陛下属意?”权万纪冷哼一声,“这是每个大唐臣子都应该有的觉悟!”

待他说完,长孙冲突然冷笑了一声,朗声道:“那本使就搞不明白了,权左丞扞卫大唐之荣耀,乃是臣子的觉悟。

为何本使扞卫我大明荣耀,就成了谁给的底气?

到底是权左丞意有所指,还是说真当我大明好欺!”

说到最后,长孙冲掷地有声!

这话一出,权万纪当即就愣住了,他知道,他被人钻空子了。

但这会儿他还真不好反驳。

只怪长孙冲之前的几个问题问得太快,都不给人反应的机会,加之他本就是老学究,思维还是太陈旧了,这才让长孙冲钻了空子。

当然,这会儿回忆起来,权万纪自己其实也清楚,纵使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估计还是会钻长孙冲的空子。

没办法,这是他的固定答案,无从更改。

同样看着这一幕的房玄龄等人,这会儿也是面露欣慰之色,不管怎么说,长孙冲这些人的确是成长了许多。

这说明在大明的这些年,他们真的没有荒废自己。

对于他们而言,这是好事儿。

“贵使当真是年少有为,多少年了,能将权左丞逼得无言以对的,怕也只有贵使一人了。”就在这时,崔侍郎站出来笑道,“不过权左丞若是如贵使一般年纪的话,定不会如此。”

权万纪闻言,当即也是收敛了情绪,笑道:“是啊,老了,不中用了,如今是年轻人的天下了。”

这话就有意思了,一是在讽刺长孙冲不懂尊老爱幼,二呢也是在提醒李二。

“瞧瞧你们说的这话。”就在这时,房遗爱实在是忍不住站了出来,说道,“大明年轻,不过区区数年国祚,灭吐谷浑、收西域数十国,南下吐蕃、苏毗,北伐西突厥。

十年不到,硬生生在西域建立起了一个偌大的帝国。

我大明殿下不到二十,我长明军众将士平均年龄十八还欠俩月。

我大明百官,有一个算一个平均年龄二十五,年轻怎么了?

年轻代表着有冲劲儿?代表着希望!

你们倒是不年轻了,一个个的胡子比我命都长!但这些年不也就灭了薛延陀,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拿下了高句丽么?

就这,你们还不停的给朝廷拖后腿,事后又沾沾自喜。

我就不明白了,当年的大唐哪儿去了?

小子是年轻,年岁是不大,但小子清楚的记得,大唐立国之初,不过区区七年便推翻前隋,平定天下,一举奠定了今日的盛世大唐。

这是何等的壮举?

可为什么这些年,你们举步维艰呢?

不就是因为你们老了么?

都功成名就不愿意再拼命了呗!

大唐起兵之初,当今大唐陛下年岁不大吧?当朝仆射年岁不大吧?甚至几位郡王年岁也不大吧?

那时候你们讲什么英雄不问岁数,为什么到了我们这会儿,你们就给我们扯起了什么嘴上无毛,办事不闹的调调了?

年少有为怎么了?吃你家大米了?

老子们就是年少有为,你不服吗!

放眼天下,古往今来,谁敢不承认我等就是年少有为?

他妈的,还给老子倚老……”

就在这时,长孙冲和程处亮赶紧上前将房遗爱给拉住了,好家伙,一开始听这家伙开口的时候,他们除了有些惊讶,更多的还是有些兴奋的。

无他,真说到大家的心里去了。

结果这家伙,巴拉巴拉半天,那个不把门儿的嘴终于乱开炮了,这让他们也是意想不到。

而大殿之上,最尴尬的莫过于房玄龄了。

一开始他的确蛮欣慰自家这孩子的表现,该说不说,虽然话不那么好听,但真有几分道理。

作为一个父亲,他没道理不为这样的儿子而感到骄傲,可听到后面,他是真后悔当年没将这小王八蛋直接射在帷幔之上!

当然,同样黑着张脸的还有李二,他倒是不介意房遗爱的出言不逊,他是在思量房遗爱的那句话。

当年的大唐去哪儿了?

至于一众武将,这会儿倒是颇为解气,他们知道,房遗爱喷的是一众文臣,这些年他们可是没少被这些文官给气得半死,这会儿有人替他们出口气,他们倒是乐意。

反观一众文臣,这会儿的表情可就精彩了,他们什么时候受过这等奇耻大辱?

一个个那叫一个气啊。

“小子狂悖!”就在这时,权万纪怒声喝道。

房遗爱本来被长孙冲等人拉住了,也就不打算开口,但一听到这话,当即也是不客气:“换一个词儿!老子狂悖了这么多年,不用你提醒,要是不爽,咱出去单挑,让你一只手,不把你打出屎来,老子跟你姓!”

“你你你你你……”权万纪气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房遗爱倒是不管他:“你什么你,文,文不能治国,武,武不能兴邦!除了一句小子狂悖,还能干嘛?

在我大明,你这行径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

那么多满腹经纶,文能治国,武能兴邦的能人志士就是被你这样的人耽误了前程!

还好意思跟我这儿你你你的。”

这时候的房遗爱已经刹不住车了,他的性格就是如此,只要开了个头,基本上就难以遏制。

在大明,也就少数几个人能将他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一个是李承乾,还有一个便是薛仁贵。

不过如今李承乾不在这,薛仁贵倒是听得一包子劲儿,也就没人能管得住他。

“够了!”而就在此时,大殿之上,李二冷哼了一声。

他本来不想插手,但眼看着自己的臣子完全不是房遗爱这种泼皮的对手,再闹下去,丢人的还是大唐,这才没办法开口。

听到李二的怒喝,房遗爱这才乖乖闭上了嘴。

如果说大明能遏制他的只有寥寥几人,那么在大唐能遏制他的,也有那么寥寥几人。

不单单房遗爱闭嘴了,这会儿大唐满朝文武也都闭嘴了。

在朝堂上,李二的威严还是极重的。

“不过一介使臣,便在我大唐朝堂上满嘴污言秽语,成何体统?真当我大唐无人能治你不成?”李二冷若寒霜地说道。

房遗爱闻言,也是连忙躬身请罪。

他敢和大唐的文武百官对喷,但面对这位,好吧,还是有些怂的。

从小就是在这位的威严下长大的,又怎会因为几年的时间就改变?

李二倒也不是有心要治房遗爱的罪,见他请罪后,又才说道:“不过有些话,你说得倒也不错,朕刚刚也在想,当年的大唐去哪儿了?

昔年,我大唐立国之初,朕依稀还记得,当时朕还没如今这房家小子的年岁大吧?”

很显然,李二陷入了回忆之中。

他想起了那些年的峥嵘岁月,再看看大殿之中的房遗爱、长孙冲等人就格外亲切了几分。

当年,他又何尝不是如他们这般,意气风发?

时光荏苒,不过区区十多年,一切便再也回不去了。

一众群臣闻言,心下也知道不好。

自家这位陛下好似抓到机会了。

朝堂上的局势就是如此,瞬息万变,如果说,一开始他们还只是想压制大明的话,这会儿听李二这语气,他们怕是要换个方向了。

而长孙冲闻言却是一喜,他知道,机会来了。

“回大唐皇帝陛下的话。”长孙冲连忙说道,“彼时,外臣虽尚且年幼,但也听起家父说过,陛下时年不过十七,随先帝起兵于隋末乱世,后四方征战,自武德元年起,先后剿薛仁杲、斗刘武周、战窦建德、败王世充、最后于武德五年破刘黑闼,至此,大唐天下一统。

而彼时之陛下,也不过年方二十有三!

昔年,家父每每提及这段往事,无不是意气风发!”

“二十三么?”李二闻言呢喃了一声。

该说不说,李二一生的功绩当真是不可否认的。

如果说有人给他着书立传,那么他的前半生基本有一半都是跟大唐一统天下有关。

而对于那位已经作古的高祖李渊来说,有李世民这样一个儿子,是他的幸运,也是他的不幸。

“可惜了,朕老了,真的老了。”片刻之后,李二才从回忆中抽身,看着长孙冲等人笑道,“比起你们来,朕真的老了……”

说着,李二又看向了房遗爱,笑道,“房家那小子,上前来。”

房遗爱闻言一愣,心里还是有些紧张的。

不过这会儿他也只得硬着头皮走到了大殿的前方,微微落后李恪一个身位。

他其实也好奇,这会儿喊他上前作甚?

“你刚刚说了那么一堆屁话,那你说说,若是你家殿下主我大唐,此时此刻,他最想干什么?你们又最想干什么?”李二笑道。

房遗爱一愣,就这儿?

不过一想到李二的话,他当即就笑道:“陛下说笑了,大唐的陛下只有一位,我家殿下目前也就主我大明而已。”

他说完,长孙冲等人这才长松一口气,真怕这家伙那个没把门儿的嘴什么都敢讲。

李二这话,可是下了套的。

“你刚刚可不是这个样子的。”李二笑道,“怎么,这会儿老实了?”

“谈不上老实与否。”房遗爱说道,“这话要是权万纪那个老匹夫来问外臣,外臣定然是一顿老拳招呼上去,但既然是陛下问,外臣却是不能这样做,不是畏惧,也不是什么君臣之礼,只是小子慕强,陛下昔日之赫赫战功,小子敬之。”

听他这么说,满朝堂上的人都愣住了。

好家伙,没想到这小子居然粗中带细。

当然,他们不知道,这是房遗爱的心里话,他为什么服薛仁贵?不也是因为打不过么……

也只有程处亮等人才知道,这小子还真不是在拍马屁。

李二也被他这话逗笑了,当即又说道:“这样,就当身份互换,朕去主大明,让你家殿下主大唐,你家殿下会怎么做?

有什么就说什么,若是他日有人因为此事问责任何人,朕定斩不饶。”

这会儿,他是真想听听房遗爱这家伙会说出什么话来了。

而房遗爱也没让他失望,闻言眼睛一亮,当即就笑道:“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当然是干他娘的啊!”

众人一脑门儿的黑线,果然,这家伙又开始了。

李二倒是不介意他的粗鄙,笑道:“干谁?”

“北边还有新罗、百济,东边渡海还有倭国,往南边还有真腊、暹罗、骠国,哪个不能干?”房遗爱被问的有些迷糊。

周边不是还有这么多国家么,这都得排着队的去干好吧?

“荒谬,这些都是大唐的礼仪之邦!”房遗爱话音刚落,郑旭就站了出来说道,“这些国家,每年都会来朝见大唐,岂能无缘无故的去攻打他国?

照你这么说,为什么不直奔西边,攻打大明?”

“你是脑子有问题么?”房遗爱跟李二客气,岂会跟他客气,当即就怼了一句,“周边小国都没吃干净,你就想来攻我大明?

咋的,就不怕后院起火?

还什么礼仪之邦,我家殿下说过,我大明不需要什么礼仪之邦,最好的友邦,那就是我大明的一个州府!

都不愿意成为我大明的一个州府,算个屁的友邦!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将西域数十国、吐蕃、苏毗、西突厥都变成我大明的州府,而你们就只能因为拿下了高句丽还有薛延陀而沾沾自喜的原因!

说起来,西域数十国,我们可是没动一兵一卒,人家自己就上赶着要融入我大明了,瞅瞅,这才是友邦!真正的友邦!

友邦是愿意不问原因,不问利益,直接成为你的州府的。

就你们的那些友邦,你去问问,谁愿意像西域数十国一般,成为大唐的州府?”

房遗爱说完,郑旭闭嘴了。

好吧,人家说得还真是有理有据的……

他居然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但也有很多人极为不齿,西域数十国真的是自愿加入你大明的?

真当你大明在西域数十国的所作所为就没人知道不成?

只是这话,没人会说出来,说出来了,只会更丢人。

“周边友邦何其多,真要按你说的这么做,那必然会引起很多邻国的敌视,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又何尝不懂?而且,正所谓,国虽大,好战必亡。”李二笑道。

房遗爱却是摇了摇头,继续说道:“但还有句话,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至于说被邻国敌视,那就敌视呗?国与国之间,要什么和平,说到底,那都是自身实力不济的体现!

真要打下了整个天下,那才是真正的天下太平!

再说了,真腊、骠国、暹罗,哪个不是土地肥沃之地?拿下了这些地方,大唐还惧什么灾荒?

退一万步说,若是今后我们这代人都死了,后世人不争气,家底殷实些,起码他败家也败得有底气一些,也能多败几年不是?”

“哼,天下如此之大,若是都让你打下来了又如何?谁去治理?时间长了,地方上那些手握重兵之人,难免心生不可言之野心,到时候,必然又是一场战火,于老百姓何益?”就在这时,卢家的老家伙也站了出来,一脸不屑地说道。

古时候的中国之所以领土有局限性,不是打不下来,而是无法治理。

这才是根源的问题,就现在这交通条件,呵呵,高句丽就算是造反了,长安要收到消息也要好几天!

房遗爱却是冷笑道:“迂腐!到时候把诸位皇子分封各地代天子镇守四方不就好了?依稀记得,当初我家殿下就这么说过,以我家殿下之智慧,岂会想不到这些?”

“诸王分封四方?”权万纪冷笑道,“老夫姑且就当第一代分封的诸王念及皇恩浩荡,兄弟情义,勤勤恳恳,但第二、第三、第无数代的诸王呢?他们若是起了异心,又便是一场天下浩荡!又当何解?”

“还别说,这个我还真知道。”房遗爱当即就说道,“当时我家殿下说了,作为一个帝王,如果没有震慑四方的能力,纵使让人推翻了,那也就推翻了,在那个位置如果没有那个位置的能力,被推翻了纵使是我家殿下也没怨言。

只要肉还烂在锅里,天下还是我汉家的天下,那不就行了。

总好过五胡乱华之时,异族当道,屠我汉人如牛羊。

至于说后人不争气,不管是丢了皇位还是丢了什么,说句难听的,我们都死了,哪儿还管得了那么多?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儿,把我们眼下的做好,后人自有后人的招。

咋的,你还真以为你是太公,死后挂个棺材都能定天下?

时代是在进步的!”

他这话,众人听完反应不一。

但要说最有想法的莫过于李恪,他算是听明白了,好似李承乾未来的意思是让诸王镇边。

还别说,他是真的有些动心了。

毕竟,他也是真不想和李承乾斗。

开什么玩笑,就他手底下这群骄兵悍将,他觉得自己都未必斗得赢,更别提那位注定要在史书上单独写一页的李承乾了。

而李二其实也从这话里听到了很多信息,他这会儿也在琢磨。

当然,诸如郑旭这些人,听到的重点又不一样,他们听到的是帝王,推翻……

这会儿他们没吱声,也在思虑该怎么利用这一点。

而房玄龄看着自己的儿子,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叹息了一声,也就不再多想。

“房家这小子来之前肯定有高人指点过。”就在这时,萧瑀却是低声对魏征说道。

魏征点了点头:“一开始倒是看不出来,但这会儿确实听出来了,这是在向大唐传递那位的治国策略。

既是试探,也是一种拉拢吧。

哎,这些孩子,真的都长大了啊。”

“那你觉得他说的分封制如何?”萧瑀问了一句。

魏征笑了笑,说道:“听听就行,你还真信啊,那位,可能比我们这位还独,时至今日,大明立国已有数年了吧?

大明还是那位的一言堂,不就看得明明白白了么?

画饼罢了,就看那几位会不会接着了。”

“其实也要看陛下的态度。”萧瑀低声道,“房家那小子说完后,陛下就一直皱着眉头,看样子陛下多半是不愿意接受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