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146章 请我上门。

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146章 请我上门。

作者:曾许人间第一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1:53:21 来源:泡书吧

第147章 卷二 请我上门。

回到宫殿,所有人都沉默了。

他们想不明白,就二十多人,两个月不到的时间,李承乾是如何做到在别人的地盘上,还和别人打了个有来有回的。

别说他们,就连李二这个当爹的也想不明白。

可能么?

但接二连三的消息传回来,却一直在告诉他们这是真的。

他们又哪里知道,李承乾所做的一切其实是不可复制的。

一切说到底,都只是一系列事件的机缘巧合,而恰巧李承乾每次都找准了最合适的时机,这才造就了今天的局面。

换句话说,就连李承乾自己都没想到会变成如今这个样子。

推着他一直走到今天的,其实是当下变换不断的局势。

而也正是这样的局势,在一步一步的堆积着他的野心。

“想这么多干嘛,现在紧要的是派人去支援一二,真要是我大唐太子殿下在吐谷浑遇害,这我大唐的脸面往哪里搁?”程咬金说道,“而且殿下如今发展太快了,身边又都是些桀骜不驯的异族,你们就不担心吗?”

程咬金其实大致猜到了李二的心思,当下就咋呼了起来。

“慕容顺不敢吧?别说他,就算慕容伏允也不敢吧?他难道不知道这般做,我大唐绝对会兴师问罪?”长孙无忌说道。

其实,这也是他们这些人之所以敢让李承乾孤身犯险的一个原因。

“什么敢不敢的。”程咬金说道,“战场上的事情谁说得清楚,瞬息万变,一支流矢就能要了人的命。

再说了,死士可不是那些异族人,真要是有死士在吐谷浑刺杀了殿下,我就问问,到时候咋整?”

这句话算是戳到了众人的肺管子。

不过这种事,注定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得出个结果的。

与此同时,长安西城,长明商铺内。

王德全和杨林看着李勤俭捎回来的信件,两人都是一脸的茫然。

最近,他们的日子好过了不少。

钱也没少挣,在泾阳的口碑也是与日俱增。

之前每天都盼着西北那边来信,想看看还有什么赚钱的生意。

生意人嘛,不就是为了赚钱。

结果,这都几个月了,左等等不来,右等等不来,都快把他们急疯了。

可就在今天,李勤俭的信回来了。

原本以为是有什么大生意的他们,一看到信的内容时,顿时就愣住了。

信里,李勤俭告诉他们有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要把李家的重心全部迁徙到洮州去,现如今,洮州缺人,尤其是信得过的自己人。

还让他们尽可能的多置办一些粮食给运过去。

“老李这是疯了?”王德全有些不敢置信地说道。

虽然商人千里行商只为钱,可他们在泾阳多少年才扎下根来,说不要就不要了?

杨林却是陷入了沉默,他在思量。

老李是个什么人,他太清楚了,毫不夸张的说,那就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主。

既然他有了这样的决定,那就意味着在洮州,真的有着千载难逢的机会。

可这家伙又没有明说具体是什么机会,只是让他们自己考虑,这就让他们坐蜡了。

放弃吧,这样的机会未来究竟还有没有,难讲。

不放弃吧,这什么都不知道,万一赌输了,这才刚刚过上的两天舒心日子,可能就到头了。

想到这里,杨林忍不住嘀咕道:“你说,我们两家的那几个臭小子怎么就不知道送个信回来?这搞得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咋做这决定?”

他是真的有些头疼。

作为一个商人,自然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机会。

但如今这机会,不好抓啊。

“你怎么说?”王德全问了一句。

他虽然不愿意承认,但真要说的话,他也知道杨林比他要强。

“我想试试。”杨林说得很实在,“老李肯定在那边吃到了甜头,具体的不好说,但肯定不单单是做生意这么简单。

按照我们当初的合作,真要是生意的话,那也得是以长明商号的名义做,没道理瞒着我们。”

“伱的意思是……”王德全也不傻,当即想到了什么,说道,“是了,西北那一带一直是陇西李家的传统势力。”

就是如此,除了这个,杨林实在想不明白李勤俭为什么要近乎豪赌的放弃泾阳的基业。

“除此之外,就只有一个可能性。”杨林说道,“那就是老李和那位李公子在设套准备对我们动手。

但我思来想去,实在又想不明白我们有什么好值得人家惦记的。”

就这一点来说,他还真是冤枉了李勤俭,李勤俭之所以没明说,其实是因为这件事就没法说。咋的,他还能在信里说,大唐要对吐谷浑发起灭国之战了,赶紧来抢功?

这不扯淡么!

“那你到底是什么意思?”王德全脑门儿都疼。

赶紧拿个章程出来吧,李勤俭既然给他们捎了信,肯定也给自己家里捎了信,搞不好这会儿家里都在收拾东西准备出发了。

咬了咬牙,杨林说道:“赌了!本来我们都快一无所有了,要不是李公子搭把手,哪儿有我们东山再起的机会,真要是赔了,就当是报恩了。”

别看他话是这么说,其实他是想说的是,人家真不一定能看得上他们的那点家业,毕竟他们现在的风光,还是人家一手铸就的。

王德全当然也懂这个意思,当下点了点头,就说道:“那就回泾阳,拾掇一下,这一次,我把大郎也弄过去。”

他自己是不会去的。

泾阳是根,长安是枝叶,哪怕真在西北吃了大亏,但只要守住泾阳的根,那就一切好说。

杨林也是这个意思。

至于说粮食,那也是个麻烦事,不过他们现在倒也不缺粮食。

不多时,两人就回泾阳安排了起来。

而他们一回泾阳,顿时就让崔浩等人如临大敌。

上一次这三家人如此般的大动作,使得他们损失惨重,这一次又来,莫不是李承乾又折腾出了什么幺蛾子?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就是他们。

而像黄嵩这些泾阳本地商贾,一个个也是盯着三家人的大动作。

羡慕啊,自从当初长明粮铺开业以后,这三家简直是名利双收,到了现在,谁人不知道长安城如今风头最盛的长明商铺是他们的买卖?

再看看崔家,当初的崔浩是怎样的意气风发,随便走在大街上,街坊四邻的谁不把他们当做恩人一般看待。

可如今呢?

崔家粮铺门可罗雀,关键是,粮食还不敢降价。

当初杨林可就说了,只要他们敢降价,那他就会帮崔家扬名。

崔家,可不仅仅是泾阳崔家。

而长明粮铺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粮食从长安运来,哪怕这样让长明商号实际上会少赚半成到一成的利,但对此,不管是杨林还是王德全,都没意见。

钱赚够了,但这气可还没出够。

在家里折腾了一番后,杨林和王德全不约而同的去了李勤俭家。

如今,李勤俭不在家,长子也跟他一起走了,剩下的几个儿子正在不遗余力的完成他交代的事情,所以,招呼两人的便成了李勤俭的发妻。

“两位也看到了,家里正在忙活,让我一个妇道人家招呼两位,倒是怠慢了两位。”李勤俭的发妻年岁三十多,谈吐倒也说得过去,据说昔年也是泾阳城数得上号的美人,若非身份低了,估摸着也轮不到李勤俭。

“嫂子说笑了。”杨林笑道,“我们也收到了老李的来信,这不,家里也在忙活,只是很多事情我们知之甚少,也就来找嫂子问问情况。

老李在信件里说,李公子让我们此次过去的时候,尽量多置办一些粮食,可也没给个具体章程,这要是我们贸然从长明粮铺抽走粮食,怕是昔日的骂名又会卷土重来。”

一听杨林这般说,李勤俭的发妻也笑了,不过没急着答复,而是再次问道:“两位也准备将家里的重心放在西北?”

他虽然不知道李勤俭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决定,但在信里,李勤俭说得明明白白,这是他们李家千载难逢的机会,搞不好还能封妻荫子。

在这一点上,李勤俭其实还是有些私心的。

说到底,没有谁是圣人,怎么可能事事都与人分享?

他能提点杨林两人一句,已经是相当够义气的了。

“那是自然。”杨林笑道,“我们如今的一切荣耀都是李公子赋予我们的,投桃报李的道理,自然是懂的。”

不管心里怎么想,漂亮话得说出去。

再三确定后,李勤俭的发妻从袖笼中拿出了一个信封,说道:“我家夫君交代过,如果二位也愿意如此的话,就让我将这封信交给二位。”

两人一听,顿时一愣,好家伙,李勤俭居然还有后手。

今天他们要是不来这一趟的话,怕是还真不知道有这封信的存在。

接过信函,杨林直接撕了开来。

只是粗略的看了一遍,杨林顿时是叹为观止。

什么叫谋,这才叫谋。

“怎么了?”看到杨林的反应,王德全好奇地问道。

杨林没有多言,直接将信函递给了王德全。

王德全看完信,也和杨林差不多。

“这么说来,昔日李公子就已经料到了今日?”

信是李勤俭写的没错,但是内容却跟李勤俭无关。

整封信只交代了一件事,也是他们如今最棘手的一件事,那就是粮食。

这一次,他们左右是要组织人手去洮州,所以顺便带些粮食过去,也就成了顺带的事。

但问题是,这粮食从哪里来。

长明粮铺的确有粮食,可从长明粮铺走粮食的话,那长明粮铺的生意还要不要做了?

可李承乾给了他们一个完美的方案,刚好能解决粮食问题。

看着王德全拿着信件不知所措,杨林问道:“你去还是我去?”

“你去吧。”王德全摇了摇头,说道,“对付他们,你还是有经验一些。”

对此,杨林也没拒绝,说实话,这么多年了,他还是第一次有了些许商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感觉。

当然,真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可不是他,他只是这一环的执行者罢了。

“那我们先行告辞,如果不出意外,两日后出发。”到了这一步,杨林也就没再过多的停留。说起来,他们也有得忙。

在李勤俭的信里,李承乾让他们尽可能的弄一些技术性的人才,而且还不局限于某种技术。

这也正是李承乾目前最为紧缺的。

刚走出李勤俭家,两人无奈的摇头一笑。

王德全甚至感慨道:“还是老了啊。”

看到李承乾的安排后,他是真觉得自己老了,总有种英雄迟暮的感觉。

当然,他也算不得英雄,但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感觉,还是让他有些消沉。

“行了吧,就别瞎感慨了。”杨林说道,“我算是看出来了,我们终究只是商人,所做所为,都只是行的商人之道。但李公子不一样,他出身名门,今后也定当出仕入相,所以他的想的根本就不是行商。”

是这么个理,李承乾的行商手段其实算不得高明,只是他掌握着一些这个时代没有的技术和知识,加上他目的性格外的强烈,又不局限于某种手段,这才让人有了一种他很厉害的错觉。

点了点头,王德全笑道:“也是,有些人费尽了心思,拼了一辈子就想闯进长安一展心中所学,可有些人生来就在长安,这怎么比?”

感慨了一番,王德全说道:“你呢?想好了没?虽然李公子这法子不错,但是你要登门的话,估计难免被人奚落。

他们对李公子还算客气,那是因为李公子的身份,我们?说白了,我们有什么身份?”

“我是去做生意的。”杨林笑道,“你还别说,这么多年了,我从没想过,有一天我会以这样的方式登门拜访,想想还是蛮带劲儿的。”

他没王德全想得那么多。

商人的确没什么地位可言,可要是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这世上还有谁能高看你一眼,再说了,他也没想过直接登门。

“今天,我可是贵客,他们要是不专门请我上门,我都不带亲自去的。”这般想着,杨林嘚瑟了起来。

而一旁,王德全听楞了,掏了掏耳朵,说道:“我没听错吧?他们会请你?”

“你不信?”杨林笑道,“瞧好吧,他们一准儿请我。”

说完,也没管王德全,径直就朝着长明粮铺的方向走了去。

今天,这大爷他当定了!

不说别的,就从他走的方向,其实就不难看出,他是真的抓到了一个软肋。

要说做生意,他确实要比王德全精明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