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 第394章 是谁在背刺我秦王殿下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第394章 是谁在背刺我秦王殿下

作者:天下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1:47:45 来源:泡书吧

高句丽,始于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在辽东建立的割据政权,十六国时期,高句丽曾跟慕容鲜卑的前燕争夺辽东霸权,差点被慕容氏打到灭国,后来慕容氏将主力投放至中原战场,高句丽才逃过一劫。

慕容鲜卑衰落后,辽东地区的真空被高句丽迅速填补,南北朝时期,高句丽疆域西至辽水,东临日本海,北接辉发河,南至汉江。

《隋书》记载:东西两千里,南北千余里。

不同于草原上崛起的游牧民族,高句丽汉化程度极高,五胡乱华时期,他们从中原地区吸收了大量的先进科技,而且坐拥辽东半岛丰富的铁矿资源,可以做到“以弓矢刀矛为兵,家家自有铠仗”(《魏书》)。

而在那个时候,高句丽就有人马具甲,手持马槊的甲骑部队。除了甲骑之外,高句丽的骑射部队也非常强悍,因为辽东地区有着丰富的林业资源,射猎之风盛行,他们盛产一种被称之为“貊mo弓”的复合弓,这弓短小精悍,威力极高,极为适合骑射。

而高句丽最可怕的一点是它还有非常恐怖的军事动员能力,其巅峰时期拥有六十万军队,数万甲骑(《中国高句丽史》)而贞观九年,大唐的府兵加起来也不过八十万而已。

所以高句丽从来都不是一个弱鸡国家,千万不要因为它跟后世某个国家名字非常相似而就以为它也是弱鸡。

历史上的贞观十九年,处于巅峰的大唐,李恪的老爹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曾一战就缴获“马牛十万,明光铠万领!”(《新唐书》)

这也是为啥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最后功败垂成的原因之一,而不管是隋炀帝,还是李世民,都很清楚,高句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所以历史上的大唐采用了跟隋炀帝完全不同的战术战法。

大唐目前吸取了隋炀帝想要毕其功于一役,最后被漫长的补给线活活拖死的经验教训,从贞观四年消灭东突厥,度过初步灾害之后,大唐就开始跟高句丽玩起了消耗战。

从贞观五年开始,大唐就不断派遣小股军队深入高句丽境内进行侦察,开始探查规划地形。

到后面李世民亲征后逐渐变成大军,不追求攻城略地,但大规模实施焦土政策,破坏生产,削弱国力,离散其人心,这个政策一直从李恪老爹的太宗朝一直持续到李治的高宗朝,然后高句丽,撑不住了。

这个战术是不是很熟,其实这跟游牧民族向来对中原王朝实施的策略有些类似,而大唐跟高句丽玩的就是国力。

说实话,如果不是挡在高句丽面前的是同样处于巅峰期的大唐,但凡是弱鸡一些的国家,高句丽就可以像是北魏一样,由北地屯兵,然后入主中原。

而现在,对李世民来说,高句丽是心腹大患。

“你这个如何针对重骑兵。”李世民坐直了自己的身子,李承乾也是如此。

“爹,今日晚上您应该也看到了,我那烟花大概射高可以达到接近150到200米左右。”李恪开口道。

“米?”李世民皱了皱眉头。

“哦,这是儿臣发明的一种全新的长度单位,全部都采用十进制,目前大唐的一些长度度量衡换算太过于复杂,不利于推广。”李恪有些无奈的开口道,“不过目前儿臣也没有向民间公布,而是自己的工匠在使用。大约三尺为一米。”

李恪给了一个大概的换算比例,李世民就知道高度了。

“爹,你想一下,如果我在战场上,敌人的重甲骑兵冲过来的时候,我用这个东西对准敌人的骑兵,横着放倒对敌人射击,是个什么样的场景。”李恪开口道。

李世民沉思了一下,然后问道:“它的声音很大?”

“对,很大,白天虽然色彩不显眼,但是它同样会有巨响,但实际上它在空中炸开的时候,如果放在地面上,一个不穿铠甲的人站在附近,有可能会被直接炸死,也就是说,它有一定的杀伤力。”

“如果我在这个烟花的内部放有一些碎铁屑,或者是铁片,它炸出来的威力更大!”

“当然,我不指望它直接杀人,但是敌人的战马根本没有受到过这样的训练,一旦如此对垒,对方的骑兵队形战马必惊!”李恪说到这里就没有过多描述。

李世民是马背上打出来的,他当然很清楚,战场上骑兵冲锋的时候,战马受惊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而且还是大规模的受惊。

如果我方的战马再训练过,这个时候,对对方来说就是屠杀。

“好东西,不过你为何将它拿出来,不应该秘密制作吗?”李世民问道。

“秘密制作是可以,但是它的声音不小,我们训练战马等都不太方便,所以儿臣将它伪装成烟花,这样的话,将来在某些地方训练战马的时候,也可以说是庆祝结婚啊,或者是其他的喜事,节日等等,反正借口很好找。”李恪一脸认真的开口道。

李世民一脸狐疑的看着他,你确定是这样?不是因为烟花很好玩?

“当然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制作成烟花,这样不管是任何节日,我们都大批量的放烟花的话,可以加大里面火药的生产数量,这样有利于培训大量的熟练工人,毕竟使用的足够多,才能够生产的多,甚至还能够改进。”

“如果我们只是秘密生产,而不使用,我们不知道它的效果,摸不清它的性能,改进的速度就慢,工人的培训速度也慢。”李恪补充了一句。

李世民默默的点了点头,这倒是事实,这方面李恪思虑向来周全,这考虑的不错。

“行吧,算你做的不错,承乾你觉得如何?”

“父皇,儿臣觉得就交给三郎来负责就可以了,等到我们准备对高句丽大规模用兵的时候,再由三郎直接拿出来,而该训练的骑兵秘密训练就行。”李承乾想了想开口道,这件事除了李恪交给其他人都不适合,因为其他人还真不如李恪这么容易保密。

李承乾倒是不知道李恪麾下的那些商行之类的有多忠诚,但是李承乾知道一点,那就是三郎所用的都是那些出身普通的工匠,百姓等等,姑且不说里面有没有百姓,而这些人三郎对他们都可以说是有大恩。

作为一个太子,李承乾对世家和百姓都非常的了解,他很清楚,因为各种利益,交给一些背后有世家力量的,他们绝对无法逃脱利益的绑架,但是李恪这里,他麾下的那些工匠和百姓,你将刀架在他们脖子上,他们都未必会说。

这就是最大的区别。

“行吧,那这件事就这么算了吧,你去陪你母后他们打几圈麻将,还有你妹妹他们都等你一个晚上了。”李世民瞪了李恪一眼道。

“是,儿臣去了。”李恪笑嘻嘻的站了起来。

后半夜的守夜没有太大问题,其实大家琢磨守夜,所以昨天白天都补了觉,困虽然是有些困的,但一帮人玩起来,也就没那么困了。

今日朝会非常的早,而且也非常的漫长,因为规模宏达,像是平时不上朝的一些王爷之类的都会上朝,这些人里面有李世民的兄弟,叔伯之类的,反正就是大唐的宗室。

很多没有具体的职位,但是今日他们也都会上朝。

同样,鸿胪寺各国的使节也会今日带着贡品前来上朝朝贡,恭贺李世民。

总而言之,今日是礼部官员的受难日,至于李恪,他干脆在朝堂上面躲在了李承乾的身后,然后靠在椅背上开始打盹。

他这个角度,下面的大臣不太容易发现,但是坐在皇位上的李世民看的是一清二楚。

还好,各国使节上朝不会那么靠前,所以他们估计也不会看到,但李世民的嘴角是抽搐个没完,老子打了一晚上麻将,这会儿坐在这里,腰还需要坐的挺直,我都没累,你就累了?

老子本想放过你的,你这是自己惹老子的生气的,那就不能怪老子无情无义了。

李承乾也是有些无奈,老三你真是吾辈之楷模,啥事你都敢干啊。

漫长的朝会终于在上午巳时过半左右结束了,两个时辰多一些,真不容易。

“等等,最后朕宣布一件事。”看着大家都累了,李世民倒是慢条斯理的开口道。

“秦王李恪,昨日专于玩乐,发明烟花庆祝元正,本无伤大雅,但不思提前告知朝廷,引起长安城百姓震动恐慌,故罚秦王李恪于上元节休沐结束后,协助朕处理奏章国事二个月,不得休假,以儆效尤。”李世民淡淡的开口道。

“啊?”下面刚迷糊了一会儿,大脑清醒了许多的李恪一听李世民这话,整个人如遭五雷轰顶。

谁他妈背刺我?这是老李能想出来的招式?我不信!这到底是谁想出来的损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