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亮剑:我给云龙当领导 > 第663章 大阪兵的商业经2

亮剑:我给云龙当领导 第663章 大阪兵的商业经2

作者:待客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0 11:52:56 来源:泡书吧

太原北侧。

阳曲县山体阵地,2纵指挥部。

野战7团团长赵多才坐在指挥部的椅子上,咕噜咕噜的喝着杯子里的茶水,直到喝的痛快了,才抹了一下嘴角,对着旁边认真捏着一封信打量的丁伟问道:

“丁指挥,你觉着小鬼子这封信是真的还是假的?小鬼子不会有什么阴谋吧?”

丁指挥,是7团团长赵多才、8团团长吴多谷两人对丁伟成为二纵指挥员的昵称和尊称。

从级别上讲,三人其实是平级的,但是战斗时却又接受丁伟的作战指挥。两人觉得直接称呼丁伟为团长或者司令员都不太合适,于是本就对丁团长很是熟悉的两位新团长,干脆戏称丁伟为“丁指挥”。

称呼惯了后,也就这么叫下来了,大家还显得亲切一些。

此时,正在看着信件的丁伟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疑惑表情。

显然,信上的内容让他也有些猝不及防、疑惑不解。

丁伟手里的信,其实是鬼子通过老百姓送过来的,点名要交给负责阳曲县阵地防御的八路军军官。

于是,这封信从独立支队野战7团的班长一路流转,经过排长、连长、营长最终到了团长赵多才手里。而赵团长同样对这封信的内容有些拿捏不准,干脆又带着这封信向着丁伟做了汇报。

鬼子主动给部队写信已经很奇怪了,更奇怪的是,这封信并不是青山一郎的手笔,而是由距离他们2纵最近鬼子据点的鬼子中队长头目所写。这种未经过特殊渠道的信函,明显是驻守这个据点的鬼子自发行为,而这种情况在极度讲究上下级的鬼子部队中很是少见。

丁伟看着手里的信,再次细细打量着信中的细节。

信中的繁体字写的很是标准,不知道是鬼子自己写的,还是让汉奸或者百姓代笔。整封信篇幅很长,但是内容却很少。

信的核心意思只有一个,就是如今大家都达成默契了,我们也从来没有向你们开过枪,反而很配合你们攻占据点,不如咱们做点生意吧。

后面,则是长长的价格清单。鬼子可以售卖什么,可以收购什么,价格标注的很标准,显然这些鬼子很熟悉商贩事宜。

“这些小鬼子,不好好打仗,怎么净想着做生意呢!”丁伟看着这封信,心中默默的吐槽。

虽然感觉有些怪异,但这样与鬼子交易的事宜显然也不是部队可以自己决定的。

考虑到如今这怪异的默契局面,是张司令和总部一块儿筹划出来的,那这封信自然交给张司令最合适。

丁团长对大局看的清楚,很快就决定将这块烫手毛芋交出去。

…………

仅仅14个小时后,这封奇怪的信就经过情报部门安全检查后,流转到了张云手里。

看完这封鬼子写给前线部队的信后,张云很快就联想到情报部门内线情报中提到的独立混成第4旅团补充了大量大阪籍士兵,想到了历史上的大阪师团。

大阪师团,是指鬼子17个常设师团之一的第4师团。

因该师团在大阪编成,士兵基本为大阪地区的小贩和游商,故又称其为大阪师团。

关于大阪师团的轶事,很多抗战历史记录中屡见不鲜。

比如,在诺门坎战役时,该师团深感苏军强大,大量士兵装病拖延参战,一直等前方友军被击溃战争结束后才赶到战场,结果自身丝毫没有受到损失,因而被关东军讽刺为“无伤蝗军”。

再比如,徐州会战中,明明已经挡住**退路,却因为“没有接到对中**队进行截击的命令”,主动放开道路,任由李宗仁带领40万被困**逃离。

太平洋战争中,该师团在国家战败后,十分积极的缴械投降,甚至有士兵跑到美军兵营前去兜售战争纪念品。他们的精气神与其他部队截然不同,士兵面色红润、精神饱满,仿佛饱受战争磨砺的模样与他们无关。因此他们成为了日军南方军中死伤最少、装备物资保留最完整的一支部队,获得了美军的极高评价。

也因此,大阪师团被美军誉为“和平使者”,被日本历史学家批评为“窝囊废师团”。

这些轶事并非是后人抗日神剧式的编造,而是确有其事。

该师团如此怪异行事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大阪士兵的思想行为与其他地区深受武士道精神渲染的鬼子截然不同。

大阪地区曾是“商业之都”,民众生活水平高,民众思想开明,经商人员众多,商业氛围极为浓厚。

这样的成长经历,使得大阪兵打起仗来更为理智,很少有狂热冲锋的行为,同时对天蝗也不像其他部队那样狂热忠诚,与其他鬼子部队有些格格不入的感觉。

而且,这些由小商小贩组成的士兵讲究“性价比”,十分注重方式方法,甚至当时第4师团的口号就是“不占便宜,就算吃亏”。

不过,大阪师团并非大家以为的战斗力孱弱。相反,大阪师团多次亮眼的战绩表明,这是一个狡诈而有战斗力的部队。

………………

通过这封信,张云猜测,应该是大阪兵自身的商业基因再次作祟了。

目前山西地区的诡异默契局势,是冈村宁次的政治私心以及张云担心东北70万日军南下故而采取战略守势双重作用形成的,是一种极为不正常的状态。

事实上,要不是如今平原八路军还在跟鬼子到处激战,且之前大破袭的战果确实鼓舞人心,这样的诡异平静很容易让国人对部队产生疑惑。

大阪兵们并不能理解这些政治层次的复杂博弈,但通过两个月的观察思考,他们却发现了诡异平衡局势下的商机。

这些大阪来的鬼子,在驻防据点后,并未像其他鬼子那样挖空心思去扫荡夺取老百姓的钱粮,而是不停的通过老百姓和汉奸们打听着各地的物价。

他们很惊奇的发现,目前的八路军所在地区,其实受到了国民政府以及蝗军的双重封锁,无法与外界进行太多的商贸活动。

由于张云以及云烟民用厂为根据地提供了大部分急需物资,整个根据地倒也没有出现什么物资紧缺的情况,但在封闭的商贸环境下,整个根据地的物价与外界出现了极为明显的不匹配情况。

比如云烟厂自身可以生产的药品,价格明显比国统区便宜,甚至比鬼子国内便宜,但是部分不能生产的小众药品,则是价格颇高。

这里里外外的价格差异,可就有很多利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