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亮剑:我给云龙当领导 > 第753章 正太军分区产业发展之电子工业

电子工业,是制造电子设备、电子元件、电子器件及其专用原材料的工业部门。

1942年的时候,民间广泛使用的电报、广播电台、收音机等设备,军队广泛使用的报话机、雷达、仪表等等,都是电子工业的产物。

甚至,20世纪下半叶以及21世纪广泛使用的电脑、集成电路芯片、手机、服务器、超级计算机等等,同样都是电子工业的产品。

毫无夸张的说,电子工业绝对是对国家、民族发展极为关键的产业门类,是整个工业类别中的明珠。后续出现的大量先进军事及民用装备,其研发和升级都离不开电子工业的支撑。

另外,电子工业这个门类,相比其他工业门类还有个显着的区别。

类似冶金、化工等等传统工业门类,虽然近百年来发展速度极快,堪称日新月异,但好歹都是从古代的学科中延伸出来的,尚且有清晰发展脉络可循。

唯有电子工业,是人类第一个从无到有的工业门类和体系,可以说是西方科学界自工业革命以来,数百年的技术积淀和智慧结晶。

按照张云后世的了解,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科技快速爆发,很多西方科学家都将注意力集中到电磁现象的理论与使用问题的研究上。

1785年,库仑首先从实验室确定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电荷的概念开始有了定量的意义。

1820年,奥斯特从在实验时发现了电流对磁针有力的作用,揭开了电学理论的新的一页。

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成为电子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

1864年至1873年,麦克斯韦在法拉第的研究工作上提出了电磁场理论,从理论上推测到电磁波的存在,为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888年,赫兹通过实验获得电磁波,证实了麦克斯韦的理论。但实际利用电磁波为人类服务的还应归功于马克尼和**夫。大约在赫兹实验成功七年后,他们彼此独立地分别在意大利和俄国进行通信实验,为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883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现了热电子效应。

1904年,英国物理学家和电气工程师弗莱明,为他发明的电子管弗莱明“阀”申请了专利。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只电子管,后世称它为“真空二极管”。正是这个小小的元件,开启了人类历史的“电子时代之门”。

1906年,美国德弗雷斯在弗莱明的二极管中放进了第三个电极—栅极,而发明了电子三极管,从而建树了早期电子技术上最重要的里程碑。

在中国还处在清朝统治下,愚昧的带着辫子,裹着小脚的时候,西方国家已经从无到有地研发出了电灯、电报、电话等电子工业设备,实现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千里传音”等等神通,其科技发展和文明建设远远走在了世界其他文明的前列。

这也是欧洲各国列强看不上其他人种和国家的原因。

包括中国在内的亚非拉国家,完全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错过了第一次科技爆发,在电气、电子产业发展领域完全是一片空白,既没有什么建树,也几乎没有什么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

鉴于电子工业的作用如此重要,在名义上统一中国后,国民政府其实也相当重视电子工业发展,1928年专门成立了电信部,扶持国内电子工业发展,并取得了一些成就,甚至出现了类似“亚美”收音机这种可以跟洋货抗衡的民族品牌。

可惜,因为基础工业薄弱,缺少上游的技术积累,这些收音机等民用产品虽然在产品设计上有不俗的表现,但却极为依靠美国生产的元器件。

而随着鬼子的全面入侵,这些主要位于上海等地的产业工厂已经随着鬼子占领而烟消云散,虽然四川等地还有一些迁入的工厂,但因为无法得到国外的原材料和元器件,也基本上名存实亡。

这也是张云说服老家,在此次谈判中将主要条件聚焦在要求美方协助建设电子工业的原因。实在是这个产业过于关键,无论是对军事设备建设,还是对民间产业发展都极为重要。

虽然此次谈判中,美国同意提供的技术和设备都已经是十多年前的落后技术和设备,其生产出的元器件性能尺寸都已经落后世界先进水平很多,但张云却并没有嫌弃。

在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晶体管之前,欧美各国电子工业哪怕发展迅速,也并没有脱离电子管的范畴。美国提供的相关技术虽然落后,但已经能使得八路军的电子工业产业发展跟上了世界的梯队,不至于甩到看不到背影。

在美方提供众多专业书籍、专利授权,以及部分产业生产线和产业工人培训后,八路军的军工部门在几个月之后应该就能生产出大量合格的电子管元器件,进而可以生产出虽然尺寸较大、但性能堪用的收音机、电台等设备。

更重要的是,通过此次合作,八路军不仅可以通过产业建设,培养出自己的第一批电子产业工人和技术研究员,还可以通过向美国等欧美国家派出公费留学生,前往这些国家学习先进的理工科知识,紧跟下一代电子工业发展的潮流。

等这些人才学成归来,就可以让八路军甚至中国电子产业发展获得一次真正的质的飞跃。

也正因为电子工业如此重要,在美国因为担忧东南亚局势而很快空运来部分人员和设备后,张云便安排刘长青暂时负责部队发展并盯着鬼子的异动,自己则是把心思放在了配合产业落地上。

整个2月份,张云都在全程陪着美国技术人员、老家派来了翻译和技术人员等,四处寻找合适的生产厂区,遴选专门的生产人员,协调产业发展遇到的各种问题。

在这个阶段中,张云之前大力扶持发展的专家工作站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前文说过,虽然专家工作站目前的教授专家仅有50余人,但凭借着这些专家教授跟西南联大、西北联大专家教授们的联系渠道,八路军可以对接到国统区最顶尖的专家技术人才。

在得知八路军已经得到美国援助,将要建设全中国最大最新的电子工厂后,国统区内的十多名在电子工业上有所涉猎的专家,百余名之前有过电子厂生产经验的职工和管理人员,有感于朴素的家国情怀,有感于追赶国际差距的紧迫心情,陆陆续续通过老家来到了正太军分区,加入到了正太军分区电子厂的建设中。

这些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加入,让军分区电子厂的建设再次提速,也让电子产业发展获得了宝贵的人才支撑。

等张云在3月份重新投入到战场指挥时,定址在阳泉地区周围山区中八路军第一批电子元器件厂,已经有条不紊的开始了专业厂房建设,开始了首批工人培训工作等工作,而专业技术研究工作也已经同步开展。

等这些工人和管理人员成型后,八路军就能获得实现大量电子元器件的自主生产。

甚至,只需要张云将美国提供的落后设备替换为目前最主流的生产设备,正太军分区电子厂就可以立即跻身世界最主流的电子元器件生产梯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