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亮剑:我给云龙当领导 > 第828章 令大旅长震撼的野战医疗体系1

《亮剑》世界中,丁伟毫无疑问是“铁三角”中最具大局观也最爱惜士兵的将领。

在晋西北赵家峪分别时,丁伟首先向李云龙、丁伟提出了“三个团配合得当,可抵十万大军”的论断,并在没有上级指示的情况下,以断路、毁桥等阻击方式,积极配合李云龙发起平安格勒战役;

建国后南京军事学院的毕业论文,丁伟也是在中苏蜜月之时,首先提出要更加注意东北边防,特别是警惕苏联方面的压力。

后续事实证明,丁伟的战略眼光确实非凡独到,走在了众多将领的前面。

而在1942年的大扫荡中,丁伟的新一团也是三团之中士兵伤亡最小,战力保存最完整的部队。

相比之下,李云龙独立团损失一半兵力,而孔捷新二团部队更是伤亡三分之二,干部只剩下一个副连长。

毫不夸张的说,至少从《亮剑》剧情上看,丁伟算得上三人中唯一一个帅才。

就比如此时此刻,在明知道让战士们停下来总结休息一下,就可以进一步降低伤亡时,丁伟仍然决定从大局考虑,从全军层面考虑,安排部队继续上阵,尽快拿下县城,以完成总部营造气势的部署。

这才是帅才的基本素质,平时有多爱惜士兵,关键时刻就有多果决。

而张云,在经过这些年的成长后,也已经同样有了这样的觉悟,因此任由丁伟施为。

哪怕,他对战士们的伤亡也极为心痛。

……………………

7团长赵有才刚才所说的,至少有一点没错。

此次晋南作战,独立支队的伤亡人数确实比预想中多。

虽然这些日子以来,独立支队已经刻意加强了巷战训练,苦练巷战技能,但由于鬼子们圈禁百姓,以民为质的狠毒举措,很多原定的巷战战法受到了限制,战士们只能选择在街道胡同甚至是房屋之中与鬼子短兵相接。

虽然凭借着冲锋枪、四一式班用机枪等高射速武器,凭借着张云提前提供的情报,独立支队在巷战中明显占了便宜,伤亡比达到了1:4甚至1:5,但具体伤亡人数却仍然让各级军官们极为心痛。

仅仅一天半时间里,进攻洪洞县的野战7团便伤亡了400余人,其中近百人阵亡;进攻襄汾县的三团则是伤亡了300余人,同样也有近百人阵亡;另有野战8团、9团正在包围临汾城,尚未进入巷战阶段。

可以说,仅仅是进攻各有四千余鬼子防御的洪洞、襄汾两县,独立支队伤亡人数就已经直追之前歼敌10万的沙河战役了。

这便是城市巷战的残酷之处。

任你是否在城外具有巨大优势,巷战之时,拼的就是双方士兵的反应速度!

除非可以像鬼子侵华初期一样,在得到英美等国的默许后,毫不顾忌平民伤亡,猛烈轰炸和炮击盘踞城市的中**民,让中国部队的巷战优势化为乌有。

幸好,独立支队不仅仅是占据了火力优势、兵力优势和情报优势,其后勤优势和医疗优势也不容小觑。

在洪洞、襄汾两个县城外,数个野战医院已经早已经搭建完毕,医护人员正在以最大效率收治伤员,尽可能降低战士们的伤亡。

相比之下,由于独立支队占据进攻主动,鬼子们各区域联系基本被中断,在残酷巷战中产生的伤员基本无法得到救治。,

于是鬼子的伤亡数字很快就变成了阵亡数字,而独立支队完善的医疗救助,却可以让绝大部分伤亡士兵可以重新返回战场。

如此一来,敌我双方的战损比就在继续拉大。

不仅仅是临汾战场,在运城盆地战场上,张云提前部署过去的正太军分区野战医院,更是点缀在各个巷战战场周边,全力救助着从巷战战场上搬运下来的八路军伤兵人员。

正太军分区野战医院,成为了整个晋南攻势中最让战士们安心的场所。

……………………

运城东侧,夏县外围。

夏县,是运城东侧的一个小县城,其东侧紧挨着太行山,距离之前386旅部队驻地不远,同时也是第一军运城防御区域的东部支点。

因为夏县独特的地理位置,这里成为了386旅和第一军鬼子们激烈交锋的最前沿。

为了加强夏县的防御,第一军司令岩松义雄不仅专门将整个独立混成第16旅团放置在这里,更是额外补充了部分兵力,使得夏县防御人数达到了6000余人。

而386旅为了尽快拿下这块紧挨着太行山的鬼子突出部,更是直接安排了6个团的部队将夏县团团围住,并在攻克鬼子外围阵地后,直接进入了巷战。

正因为双方都极为重视夏县这个小小的县城,夏县巷战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

数千鬼子和近万386旅部队,在这小小的县城街道中,开展了残酷的近身突击。

旅部领导们久经战阵,自然同样深知巷战残酷,因此也为夺取夏县做了精心部署。比如他也安排部队重新启用了冲锋枪等武器,并从独立支队借来了近20辆坦克,也同样获得了张云提供的情报支持。

同时,部队也跟独立支队保持了密切联系,并不断共享着双方的巷战经验,因此同样也采用了“四组一对”战术等。

但巷战的残酷,仍然出乎大家的预料。

哪怕386旅麾下都是总部原本的主力部队组成,战士们颇为精锐,却仍然难以短时间内适应从游击战、运动战到近距离短兵相接巷战的战场环境转变,部队伤亡不断增大,令全旅上下都极为心痛。

幸运的是,独立支队专门安排车辆运输建材、药品,输送医护人员并搭建起来的野战医院,此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这就是正太军分区昨天紧急建好的野战医院么?”

夏县县城不远处,野战医院门口,旅部领导们带着几个参谋,小心避开川流不息运输伤员的担架兵,认真观察着这个正太军分区建设运营的新一代野战医院。

只见整个医院是由四十余个大型帆布帐篷组成,另有两个由特殊板材建成的板房。

帐篷统一为类似迷彩的样子,每个帐篷门口都贴着白纸,告知他人帐篷的作用,比如“包扎”、“手术室”、“输血室”、“无菌室”、“药房”、“配药”等等,其中最多的,则是贴着“伤员病房”。

而两个特殊的板房,则写着“射线室”、“重点药房”字样,里面布置了主流的x射线设备,以及大量药品。

而在医院后方,甚至还停放着几辆画着红十字的卡车和吉普车。不时有车辆运载着伤员,向着远方而去。

帐篷设置显然经过了精心的排列,各个功能区划分的十分清晰,也使得整个接诊流程看上去井然有序。

从门外看去,有专门的男护士站在门口,一边有序指挥着着急运输伤员的担架兵,防止门口拥挤,一边也迅速根据担架上的伤员情况进行分诊判定。

稍微轻一些的的外伤伤员,直接打发去消毒包扎;伤势严重的,则是直接安排护士们接过,迅速进入手术室手术,更有严重内伤的一些伤员,则是被带到了“射线室”旁,等待着射线拍片。

在上百医护的努力下,虽然巷战前线不断向着这里输送着伤员,但大部分伤员经过紧急包扎后都已经稳住了情况,进入病房等待着后续的康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