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亮剑:我给云龙当领导 > 第939章 老家大佬视察邢台

亮剑:我给云龙当领导 第939章 老家大佬视察邢台

作者:待客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0 11:52:56 来源:泡书吧

民国31年,6月22日。

武安通往邢台的公路上。

之前很长时间冷清无人的道路,如今已人头攒动,车水马龙。

一辆接着一辆的胜利卡车在路上疾驰而过,沉重的轮胎在干燥的路面上掀起阵阵烟尘。。公路边上,赶着马车、牛车的车把式和坐在车上的乘客们不得不以布捂鼻,遮挡着着漫天尘土的侵袭。

在这些马车中间,一辆专门用来长途载人的马车上,三四个乘客略微有些拥挤的挤在车板上,同样一边遮掩着口鼻,一边用手扇着眼前的尘土。

“老哥,这一会儿路上怕是已经过去了一百多辆卡车了吧。这要何时才能走完啊,我都吃了一嘴土了。”坐在车板前方的一个商人模样的人遮掩着口鼻粗声问道。

“至少过去120辆了,都是朝着邢台城的方向去的,应该再有一阵就结束了,爷们多担待些!”车夫一边驾驭着有些受惊的骡子,一边回头答道:

“这几天天天如此,大卡车在这条公路上跑个没完,要往邢台送粮食和建材。听别人说前几天鬼子在从邢台、邯郸逃走的时候,不仅专门烧毁了邢台城、邯郸城里的存粮,甚至还丧天良的纵火烧城,将城市很多民宅烧成了白地。

前天我送人入城的时候,邢台城市里到处是无家可归的市民。很多人没饭吃、没屋住,拖家带口的躺在街道上休息,景象甚是凄惨。现在咱们八路军正在从各处调集粮食,赈济两城的老百姓呢。”

“天杀的鬼子,向来不干人事。”商人模样的百姓也感叹着:“也幸好这几个城市被咱们八路军收复了,百姓还有些活路。要是被**收复了,还不知道发生什么惨剧呢。据说河南那边灾荒很厉害,当兵的和当官的还死命的要征粮。”

“是啊,这老天爷见天的不下雨,鬼子又不停作恶,那些国民政府当官的还不作为,百姓的日子怎么能好过!”

车把式认同的感慨着,双手稳稳的赶着马车,催着骡子继续向前。

马车车板的后面,一个岁数颇大的干部模样的人仔细聆听着二人的对话,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样子。旁边,明显是警卫人员的年轻人则斜倚在车帮上,百无聊赖地打量着四周,右手却始终未曾离开腰间。

十多分钟后,车车队终于全部驶过马车,路上的沙尘逐渐消散,众人总算松了口气,大口呼吸着清新的空气。

商人看着车队远离,先是呸呸的吐了口唾沫,随即感叹道:“车队总算是过去了,弄得咱们一脸土。奶奶的,之前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卡车,就算当初鬼子占领武安县的时候,也没见鬼子有这么大阵仗。”

“这位老哥,您见过鬼子占领武安县么?”老干部模样的人闻言,有些好奇的追问到了一句。

“见过,从最开始鬼子占领武安县的时候,我们就被伪军赶着去观看鬼子入城。当时鬼子确实称得上兵威赫赫,光是铁王八就有数十辆,吓得当时国民政府部队直接放弃了县城,退守了涉县。”商人有些回忆道:

“当时还以为中国真要被鬼子占了,家里老人还伤心了许久。没想到随后几年,八路军在武安附近跟鬼子来回拉锯,武安县城更是几次易手。家里觉得鬼子很可能成不了事,又担心鬼子恼羞成怒下会屠城,干脆趁着八路军再次收复武安的时候,直接举家搬到了涉县八路军的辖区,自此便一直留在那里。”

“那老哥这次去邢台是?”老干部有些好奇的看着商人随身携带的大背篓。

“哈哈,我们家本来商贩出身,之前在武安还有铺子呢。可惜战乱之下,已经低价折了出去。这次八路军收复邢台、邯郸,将鬼子打得狼狈逃窜,家里人都说鬼子日子长不了了。”商人嘿嘿笑道:“邢台、邯郸两城之前被鬼子占领数年,如今骤然收复,各个商户们的货源都断了。在迁往涉县之前,我在邢台有不少老主顾,今日前去探探路,为大家提供一些货源。”

老干部研究经济出身,立即就明白了商贩的思路。

说白了,八路军收复邢台、邯郸,不仅极大改变了自家战略处境,更是让两城百姓“换了天地”。一般百姓也就算了,不仅安全更有保障,也无需忍受鬼子过多的剥削,反而日子可以过得更轻快些。

但对很多商户而言,八路军收复两城则是“改天换地”的大事。往昔在鬼子统治时期,他们自是会从鬼子所管辖的城市区域寻觅货源,以免被鬼子怀疑“通共”。如今骤然变成了八路军的治下,那商户们定然不会再冒着风险前往鬼子管辖之处购货,唯有重新在八路军管辖区域梳理货源渠道。

这个看似热情的商户在八路军治下生活多年,想必已掌握了部分货源,此次正好去对接老主顾,在帮助主顾的同时,借机谋取些许收益。

不得不说,商户这个思路是极为敏锐且清晰的。虽然邢台刚刚收复,商人此时提前也冒着一些风险,但倘若事成,不仅能够再次与老主顾取得联系,日后收益定然不菲,而且还能迅速安抚老主顾们的情绪,让众人至少通过他了解八路军的政策。

可以说,在八路军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赈灾市民、稳定秩序和稳固防御的同时,这些商人也迅速填补了抗日政府的一些工作空缺。

这不是坏事。

老干部心中做出判断。

“说起来,咱们八路军也是良善啊。”看着老干部若有所思,商人也察觉眼前此人颇具干部气质,言语间自然多了几分奉承之意。“如今华北大灾,粮食欠收,咱们八路军竟然能让大家都能吃上饭,还能赈济两座城市数十万市民,实在是将咱们百姓视作自家人了!”

“没错,”前头的车夫感慨道:“去年秋粮歉收,今年夏粮眼看收成也差,若是放在往年,大家早就该挨饿了。亏的抗日政府不断放粮,如今大家至少能吃饱肚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