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亮剑:我给云龙当领导 > 第988章 迅速发展的章丘基地2

亮剑:我给云龙当领导 第988章 迅速发展的章丘基地2

作者:待客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0 11:52:56 来源:泡书吧

正式接手章丘地区并初步了解情况后,随后的一个多月里,张云耐下心来,带领刘长青等人稳步开展着章丘基地的建设。

相比之前建设小王村基地的筚路蓝缕,如今大家建设章丘基地已经便捷和轻松了很多。

毕竟,如今的张云已经不是只有十多个战士的排长,而是联合军分区司令、独立支队司令、云烟兵工厂总负责人、联合仓储基地总负责人。

粗粗算来,张云麾下已经有近600万军民,近20万大军,还拥有着极为专业的施工建设队伍、军工专家团队和庞大的产业工人,以及数目极为庞大的物资储备。

凭借着这些品类齐全数量庞大的人才资源,以及近乎海量的缴获加成物资,章丘的建设就如同快进键般,迅速向前跃进。

部队建设方面,短短一个月内,经过联合军分区后勤部的配置补充,章丘3支游击队不仅人数各自扩展到了800人,且直接换装了崭新的日式步枪、机枪,装备了迫击炮、步兵炮等重装备,整体装备水平直追主力部队。

当地民兵也迅速发展到了4000余人,且也基本配置了枪支等武器,具备了基本作战能力。

更难得的是,刘长青还专门调来了部分新兵教导团的教官,直接对这些游击队、民兵部队进行了近一个月的系统性训练,帮助这些民兵部队们掌握武器性能、基本战术动作以及一般作战技巧,虽说算不上脱胎换骨,但也极大提升了部队战斗力。

同时,张云还按照总部大扩军的具体部署,再次招募了约四千新兵,开展了初步的新兵培训。

而在设施建设方面,整个章丘基地更是日新月异。

在完成了外围防御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联合军分区从阳泉方向调来了大量的专业施工工人,在山区开展了大规模的营地建设。

短短一月间,数以千计的营房拔地而起,耸立在章丘南侧的山间,使得跟随东出山东的部队战士们不必再睡在野战帐篷中。

同时,营地的训练场、食堂、装备库、储备库等配套设施以及道路也在逐步完善之中,整个基地建设已经初见雏形。

变化最大的,则是军工建设方面。

由于缺少近代化工业设备和优质原材料,之前的章丘军工基地,其实是当地八路军部队结合本地矿产资源和章丘铁匠的精湛手工技能,以作坊、合作组等各类方式,纯手工生产各类装备和弹药。

超过3000余工人分布在矿石开采、生铁冶炼、铸铁加工、枪管切削等等环节。

这样的运作模式,虽然方便灵活,因地制宜,但生产效率很低,且各类武器装备标准不一,装备通用性不强。

同时,由于缺少合格的枪钢、炮钢,原本基地主要以轨道钢以及自产钢铁作为主要生产原料,生产出来的枪支火炮自然耐用性不足,寿命较低,枪管一般打50-200发子弹就不得不报废。相比此时三八大盖的8000发、加兰德等步枪的发寿命,差距极为明显。

在充分调研了章丘军工基地的现状和问题后,张云直接从云烟兵工厂抽调了300余专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并套现了大量的工业设备,直接对章丘南侧的军工基地进行了彻底的提升改造,对目前工人进行了数周的技能培训。

仅仅一个多月时间,在原来章丘基地的原址上,数十座依山而建的简易厂房拔地而起。之前围着手工锅炉打转的章丘军工工人们,直接进入技术较为先进的锅炉电力车间、动力车间、锻造车间、切削车间、化学车间等等,凭借着近代化的工业设备生产枪支和弹药。

如此一来,在张云提供关键原材料的基础上,整个军工基地的整体生产效率极大提升,可以大规模生产步枪、轻机枪、子弹、手榴弹、迫击炮炮弹等武器。

根据调来的云烟厂专家们测算,预计章丘军工基地月产迫击炮炮弹可达8万余、子弹140万发、手榴弹约2万余枚,四一式半自动步枪和轻机枪3000余支。

事实上,这还是由于工人尚不熟悉这些新设备的操作,等工人熟悉设备后,产量还可以提升。

与此同时,借助之前章丘基地储备的铁矿工人、冶炼工人等人力资源,近代化的铁矿、炼铁厂、合成氨厂也正在建设之中,预计半年之后可以初步运营,进而可以生产一部分合格的合金钢、碳素钢,从而保障章丘基地可以逐步摆脱张云目前的原材料供给,实现自主运营。

而抗日政府建设方面,张云也没有闲着。

在完成防御工事建设后,张云直接安排独立支队野战1团向着章丘平原地区发起了进攻,轻松收复了胶济线南侧的大片平原地区,并帮助建立了抗日政府。

短短一月间,章丘抗战形势欣欣向荣,一片大好。

……………………

在张云在章丘大发展大建设的时候,整个华北局势则一片“平静”。

整个7月份,华北地区本应该多雨的时节却降雨稀少,河南等地更是近乎滴雨未落,很多河流逐渐干涸,土地在阳光烘烤下干裂,很多地里的庄稼大片大片的枯黄,整体旱情越发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按照老家和总部的安排,八路军各根据地暂缓了对鬼子占领区的挤压,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抗旱和扩军上。

八路军各根据地抗日政府都派出了大量干部,积极投入到抗旱工作中去,保障百姓用水和口粮供应,努力动员各地军民开展抗旱救灾等工作,尽力保住部分粮食收成的同时,也趁机开展了河堤修筑、渠道建设等水利工程。

而各主力部队、各地方部队,也陆续开展了大扩军行动,凭借着总部拨付的粮食物资和武器弹药,直接在当地群众和灾民中大规模招募兵员,不仅趁机扩大了整体兵力,也将众多流民中的青壮年吸纳入了部队,有效巩固了地方治安形势。

在张云提供的海量粮食下,整个华北地区部队控制区域,反而在旱情之中呈现了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

八路军忙于抗旱和扩军的时候,华北军鬼子们也没有闲着。

如今华北军鬼子们实力不足,自然不会头铁的再去主动发起扫荡,以免再次引来八路军的大规模反击报复。

相反,鬼子们也趁着这个难得的战事趋缓时机,密集开展了兵力调动。

津浦铁路方面,鬼子12军军部以及59师团残部整体调往了青岛,并随即在青岛附近开始大规模修建防御工事,以准备应对八路军可能对青岛攻击;青山一郎率领的独立混成第4旅团则是进驻济南,担负起了济南的整体防御。

京汉铁路方面,鬼子逐步将兵力从石门方向抽出,重点加强了北平、保定、张家口等地的防御,从而整体围绕北平、天津、石门等一大片区域进行了整体防御部署。

鬼子们吸收借鉴了八路军屡次发起城市攻坚战中的经验教训,开始在城市内大量修筑巷战掩体和火力点,分散式囤积粮食武器和弹药,打算将一个个重要城市打造成堡垒,以守住帝国在华北最后的占领区域。

整个华北地区,敌我双方都在趁着这段暂缓时光重新部署,准备迎接下一轮的激烈碰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