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亮剑:我给云龙当领导 > 第111章 准备未来给总部的礼物

亮剑:我给云龙当领导 第111章 准备未来给总部的礼物

作者:待客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0 11:52:56 来源:泡书吧

离开了兵工厂,张云又去化学冶金工作组(原化学工作组),看望了教授师生们,并了解了化学冶金工作组的工作进展。

在这里,张云又收获了不小的惊喜。

因为这段时间华北鬼子兵力空虚,日伪军被敌后抗日武装压缩至县城和铁路公路周边,为北京、天津饱受压迫的师生教授和群众们提供了大量西逃的机会。很多群众和高知识分子趁机通过山西等地前往了西北西南地区。

凭借着独立支队提供的良好居住条件和丰厚待遇,工作组又吸引吸纳了3位机械、冶金、化学领域的教授和20多名学生。

同时,这些教授们也跟很多西逃至西南西北入职的教授建立了联系,可以共同讨论专业知识、生产工艺等。

可以说,借助这6位专家,张云收获了国内数量不菲的专家们强大专业技术支撑。

不要小瞧这些专家们的专业能力,也许这些专家们在国际上远远排不上号,但是却可以为根据地解决大量的专业难题。

因为没有制空权,传统意义上的大型露天工厂建设已经不可能,但张云可以通过系统调换各种专业小设备,再加上教授们的专业知识,就可以研究建设出各种小型工厂,以便隐藏到山体里。

这二十多天,化学冶金工作组的学生们继续制备了大量工业催化剂,可以为硫酸生产储备足量的催化剂;教授们根据国际硝酸工业工艺,结合小型设备,已经研究出以石油和煤炭为原料,结合空气中的氮气生产硝酸的小型设备化工艺流程,目前兵工厂已经采用并很快可以投产。这些研究成果加起来,可以将云烟厂炸药产量再提高50%以上;

(人民军工是先生产硫酸,通过硫酸 土硝生产硝酸,但是受限于土硝产量和纯度,硝酸产量上限不高,也阻碍了炸药产量的提升。)

此外,专家们研究的软化轮胎生产橡胶的工艺,也为云烟厂大量生产防毒面具做出了突出贡献。

另外,张云结合前世知识和记忆,按照目前根据地可以生产的生铁现状,要求专家组们结合焖火、反射炉、黑心韧化技术等抗战历史上逐渐成熟的技术,结合广大根据地没有专业设备的实际,探索优化“土法造钢”技术。另外就是结合华北各地区的矿产特点,完善“土法制酸”、“土法造手榴弹”工艺等,并编写插画版本的工艺说明书。

同时,张云还要专家们研究云烟厂需要生产哪些小型设备或者准备哪些材料,才可以帮助提升“土法兵工”的产量质量。这些设备要小或者容易分解,材料也要尽可能少,才可以通过地下渠道,慢慢送到未来的各个根据地。

没错,张云已经开始准备给总部的礼物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了打算提供大量专业设备以便帮助总部建立先进的兵工厂外,张云更打算以专家编写的工艺文本,以及部分关键设备或者材料为依托,进一步发挥人民兵工的力量,让各个根据地的土法兵工厂提前4、5年遍地开花。

当然,这样的研究要求对专家们来说也算很难的课题,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但张云也不催促,他相信专家们不会让他失望的,专业的事情永远需要专业的人来做。

张云很是鼓励了各位专家教授们一番,并安排特务排再次送来了很多研究设备、书本笔记、水果肉食等等,进一步提升科研环境和条件。高级人才值得更好的投资,他们的作用太大了……

随后张云又去了山体工地,了解了一下进度。目前无名山山体工厂已经完成挖空作业,正在装修和使用钢筋混凝土立柱支撑。三座防御工事山体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挖掘完成,联通和顺县域某个隐秘出口的隧道也在挖掘中,但所有工程11月底都能完成。

张云离开时,天色已经很晚了,驻地很是安静,大部分战士都已休息,仅有逻辑和站岗的战士们仍在认真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张云站到半山腰上,看着宁静的驻地,有些轻松的呼了口气。兵工厂、专家组和工地组的进展都比他预想的要好,这让他更加有底气应对未来的敌人。

按照历史发展和他自己的猜测,明年一月份,鬼子必然要对和顺县和辽县出手。那时候八路军晋冀豫根据地的大部队还大都在冀北豫南平原地区,只能独立支队自己顶上去,把这些鬼子从和顺赶出去,护住根据地的北部地区。后果就是独立支队会彻底暴露在鬼子面前。

那时候,山西地区6万多的鬼子盯住自己,张云的压力可想而知。这就是为什么张云如此在意兵工厂和弹药储备的原因。

(历史上1939年1月,日伪军六千余人占领和顺、辽县,随后辽县被收复;1939年4月日军扫荡平遥以南、沁源以北;1939年7月日伪军5万余人进攻晋冀豫根据地,并占领了根据地大部分县城和所有公路,完成了对根据地的分割。百团大战就是为了打破这种分割才筹划开展的。

另外1938年9月-11月,日军5万人扫荡晋察冀;1939年1月,日军3万多人“扫荡”冀南抗日根据地;1939年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日军再次扫荡晋察冀,同期连续两次扫荡冀中抗日根据地。从1938年11月到1940年底,华北日军出动千人以上的大扫荡109次,使用兵力50万人以上。)

……

轻手轻脚的回到队部指挥室门口,张云本打算让大宝和特务排战士们也回去休息,结果一打开门却发现刘长青、邢志国、老唐等都在这里,等着张云的回来。

作为跟张云搭班子很长一段时间的副队长们,刘长青、邢志国对张云也比较了解。正常情况下,回来第一天张云肯定会跟大家一起慰问安置新兵,共同提升新兵们对独立支队的熟悉,这也是红军和八路军指战员的优良传统。

但此次张云竟然选择优先去兵工厂和化学工作组去了解掌握军工产量,而且竟然从下午考察到晚上,显然张云这位一直带着大家连战连捷和迅速发展的领头人已经预判要打仗了,而且是打持久的硬仗、恶仗。

这种情况下刘长青、邢志国等人怎么可能安心去休息,所有人都自觉的等在指挥部里。

作为搭档,压力,不能只让张云来抗!

张云看了一圈大家,也明白了大家的想法。他安排大宝去送来一些热汤和面条,然后走到了会议室的椅子上,狠狠揉了揉脸。

“大家先喝点茶,一会给大家安排了夜宵。新战士们都安排妥当了吗?”

邢志国副队长回答道:“放心吧,张队长,大家都已经安排妥当了!”

张云点点头,说道:“两位队长办事,我还是很放心的。既然大家都在这儿,咱们就开一个全队大会吧,研究下一步我们需要做什么!”

大家点点头,然后认真坐好。

张云想了想,还是说道:“长青,老唐,你们先说下部队情况和后勤物资储备情况。”

刘长青点头,拿出了他一直随身带着的小本本,认真汇报起来。

“同志们,根据今天晚上最新的数据,截至目前,独立支队共有战士6424名。其中1连776人,2连779,3连780人,炮连710人,4连1200人,新兵连2171人(包括纯新兵1898人)。已经配置武器为步兵3824支、手枪982支、轻机枪302挺、重机枪42挺(守备部队),已经配发子弹为64万余发。除新兵外人均配置了防毒面具。”

“炮火方面,拥有120毫米迫击炮2门,82毫米迫击炮16门,60毫米迫击炮48门,步兵炮7门,四一式山炮5门。已配发炮弹数量为步兵炮炮弹152发、山炮炮弹77发,120毫米迫击炮炮弹24发,82毫米炮弹642发,60毫米迫击炮炮弹954发。”

刘长青汇报完,大家立即热烈起来,这已经不是加强团的配置了,说兵力达到了旅级也毫不为过。

张云制止了大家的讨论,让老唐汇报物资储备情况。

唐部长,这个半路出家的大算盘,显然也是功课做的很足。他打开桌子上的文件夹,一项一项的介绍了情况。

截止目前,驻地储备有黄金172公斤,银元11.5万元,法币12万元,日元4500元;

储备有小麦及面粉520吨、粗粮1200余吨、草料420余吨,布匹1300匹,棉花15吨,薄军装6500余件,棉军装2000多件。

储备有硫铁矿石1.4万担(每担120斤左右),煤炭1.1万担、柴油450桶、汽油280桶,土硝3502担,耐火土246担、水泥120吨,砖石24万块。

目前根据独立支队的工作安排,兵工厂每隔10天向后勤部移交一次生产的弹药。目前后勤部储备有步枪2422支(含汉阳造等武器)、轻机枪149挺(多为歪把子)、重机枪42挺(九二式重机枪及民24重机枪)、7.92毫米圆头弹33.5万发,7.92毫米尖头弹250万发(多为自产)、6.5毫米有坂步枪弹74万发,7.7毫米重机枪弹12.4万发;掷弹筒255具,专用榴弹1.1万发;日式手榴弹9800枚、云烟造手榴弹17万枚;储备82毫米迫击炮140门、60毫米迫击炮280门,120毫米迫击炮炮弹6000发,82毫米迫击炮炮弹6.2万发、60毫米迫击炮炮弹8.9万发,步兵炮炮弹400发,山炮炮弹240发。

好吧,其实后勤部储备的物资都不到张云缴获空间的零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