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亮剑:我给云龙当领导 > 第135章 你是怎么把山挖空的?

亮剑:我给云龙当领导 第135章 你是怎么把山挖空的?

作者:待客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0 11:52:56 来源:泡书吧

|???|

副总参谋长被兵工厂的产量震惊了!

在各地八路军战士们人均子弹不足10发,慢慢开始向“三枪八路”转变的时候,云烟厂子弹月产量已经超过200万发;

当八路军各主力部队炮弹需要数着打的时候,云烟厂的炮弹月产量竟然达到了10万余发;

当八路军各部队还在为缴获一两门火炮而开心雀跃时,云烟厂每月已经可以生产近300门各式火炮。

怪不得张云的破袭战绩如此亮眼,怪不得张云敢如此大规模炮击石门。出征河北半个月张云一口气打出去了3万发炮弹,可同时兵工厂却已经生产出来5万发……

作为指战员,肯定是有什么样的装备,就采取什么样的战术。

副总参谋长心里松了口气,10月份八路军坏消息不断,冀东损失很大,晋察冀反围攻虽然取得进展,但根据地物资流失严重,弹药损耗也大。

更严重的是,YA、总部都有类似张云的预判,明年八路军面临的局面将不容乐观。老总等人虽然无惧艰难,却不能不未雨绸缪。

云烟兵工厂的存在,为八路军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底气。

“你们原料怎么解决的?”总部来的专家问出了关键的问题,“特别是炮钢!国内目前生产不了啊。”

张云淡淡笑道:“过去半年我们缴获了很多炮钢,目前储存的大概有4000多吨,专门用于生产迫击炮、山炮炮管等关键部分。另外我们还缴获了大量的钢轨,经过重新熔炼锻造可以生产迫击炮炮架、底板等部位。”

“同时我们向根据地大量采购硫铁矿,石煤等物资,用于工厂发电,生产硫酸硝酸等。”

“哦,我们还缴获了数十吨的铜饼,这样解决了我们子弹壳和步兵炮山炮弹壳的问题。”

……三位专家都有些惊异,独立支队的缴获竟如此丰富,原材料竟然大都靠缴获解决了。

这个时候,一直沉默的大旅长问道:“刚才兵工厂同志说到了山体工厂,你们是打算把兵工厂搬进山洞里吗?”

作为军事战术专家,大旅长在参观兵工厂时,就发现了致命的问题。没有强大的防空能力,面对鬼子的飞机轰炸,兵工厂的生存能力很是堪忧。

但是当他听到兵工厂专家提到的山体工厂后,想起了张云驻地奇怪的布局,就已经有些明白张云的打算。

不过有这么多的山洞可以安置这么庞大的军工厂么?

副总参谋长显然也注意到兵工厂的防空问题问题,期待着张云的回答。这也是八路军兵工厂建立的难题,而总部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答案。

独立支队早早就开始了应对恶劣局面的布局,必然早就想好了防范鬼子轰炸的举措,不然张云必然不会建设如此大规模的兵工厂。

张云郑重站了起来说道:“这是我们独立支队最后的秘密,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根基,各位领导跟着我来吧。我带你们参观我们独立支队历时半年,耗资巨大修建的的山体工厂及工事。”

“请注意,这属于高度机密,请勿泄露。”

看到张云说的如此郑重,副总参谋长、大旅长也郑重的站了起来,而三位军工专家却主动避嫌,没有前去。

张云带着两人及各自警卫员,出了厂区,慢慢向里面的4座山峰走去。

从远处望去,4座山虽然有些高耸,比周围的山峰高一些,却也平平无奇。

但随着慢慢走近,副总参谋长等人却感觉到了一些异样,因为外面三座山对外方向竟然密密麻麻分布一些黝黑的孔洞,直直对着外面的道路和山峰。

“这些,不会是碉堡吧!”副总参谋长问道。

张云笑道:“算是吧!”

慢慢走过了外围山体工事,进入了里面,副总参谋长和大旅长才看到了奥秘。只见外面山体在内侧竟然各有2个大门,而中间山峰底部则有三个大门,里面竟然有战士们进进出出。

“通讯部正在装修线路,布置内部空间。”张云解释道:“基本上每个区域我们都安装了电灯和通风管道,提供照明和通风;每个区域都安排了电话,实现了互联互通。”

副总参谋长和大旅长都屏住了呼吸……

如果他们没猜错,4座山峰已经被掏空,而未来的工厂就在最中间的山峰里……

张云带着他们继续前进,走进了中间山峰的内部空间。

其实电源还没有完全铺设完毕,现在仅有走廊区域灯光通明,而很多内部空间却有些黢黑。张云随手从角落拿起了矿灯,照了照里面。

“根据我们的规划,山体工厂分为三大区域,对应着三个大门。分别是化工区(生产硫酸硝酸发射药等)、锻造区(炮管、炮架等加热部件等)、精密区(弹壳、底火、保险、组装等等)。

“外围山体工事别看有六个大门,其实三个大门是仓储区,负责储备各种制造的武器弹药。与山地工事仅通过1道暗门联通。”

“另外三个大门则是四通发达的通道,每个山体工事拥有40个大炮发射孔、200个重机枪发射孔。”

“我们在设计时就做了防毒设计,里面各个大门均有密封圈,通风管道均设置过滤装置。而且目前兵工厂已经可以量产防毒面具,我们将为每个战士和工人都配置一个。”

“整个山体工事能经得住1000公斤航弹攻击而安然无事。哪怕是鬼子机群过来,也不过是挠痒痒。”

“最后,我们在山体顶部位置还配置有防空阵地和观察哨所,可以预防敌人飞机突袭,反击敌人空袭。”

……

震惊,沉默!

副总参谋长、大旅长、两位警卫员都张大了嘴巴!

这!

这是人类可以办成的事情么?

他们还以为是有现成的山洞改进而成,没想到竟然掏空了山体,硬生生修建了山体工厂和工事!

“法国马其诺防线修建的更长更多,修筑的难度更大,”张云轻声解释着:“而且现在日军在东北地区也大量修筑类似的要塞,防备苏联的进攻。”

“现在已经进入工业化时代了,人类已经能够办到很多难以想象的事情!”

副总参谋长、大旅长慢慢接受了张云的说法,仔细思考着这个要塞的防御,不得不承认这个要塞在防空和防毒上已经做到了极致。

大旅长问道:“如果鬼子大举进攻呢?”

张云淡淡笑道:“只要鬼子来人不超过3万,我将主动出击,利用根据地内部便捷的运输和防御外圈建设的防御工事,以密集炮火将鬼子埋葬掉。”

“如果鬼子超过3万少于10万,那我将鬼子吸引至防御内圈或者核心圈附近,以及120门身管炮、数百门迫击炮和1000挺轻重机枪,将敌人密集的消灭在周边。”

副总参谋长、大旅长想象着那样的场景,竟有些不寒而栗。

这简直是拥有密集火力的刺猬和豪猪!

“我们独立支队的物资储备可以在被鬼子团团围住的情况下从容生活半年以上,但是我不相信鬼子可以把10万兵力放在这里这么久。”

(如果动用空间储备,甚至可以带着部队一直生活到抗战胜利。)

“敌人最有可能的选择,是以重兵围困我们昔阳周边,断绝我们的物资和给养,这就需要总部综合筹划,安排兄弟部队配合我们从多个方向同时打破敌人的封锁。”

随后张云还把其秘密隧道的情况向两位领导做了介绍,并最后总结道:

“在拥有足够现代化武器装备的前提下,鬼子将很难战胜在山区里立足的我们。”

“现在要防备两种极端可能,一种是鬼子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即杀光、烧光、抢光,这需要我们发挥强大组织动员能力,带领群众坚壁清野,并以部队坚决反击;另一种更极端但也确实很有可能,即鬼子与国民政府达成某种默契,共同对我军进行封锁。”

“这就需要我军广泛储备武器弹药,立足山区,面向平原,不断扩大实际控制范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