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亮剑:我给云龙当领导 > 第272章 多田骏的“囚笼政策”封锁战

北平,鬼子华北方面军司令部。

此时的鬼子司令部门口车水马龙、人流不息,无数的鬼子高层进进出出,齐聚一堂。

鬼子多田骏中将新任职数天,就遭遇了太岳山攻防战大败,其统帅威信大失,士官怨声载道,因此沉寂了一个多月未曾下达什么命令。但这一个多月里,多田骏这个老鬼子并未失落,而是跟参谋幕僚们认真研究了华北战局,梳理了八路军发展情况,也精心调研了独立支队的发展脉络。他和参谋们针对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的发展方式,精心研究了一套新的战法。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华北方面军司令多田骏专门召集了第一军、第十二军以及各师团长等鬼子高层,召开了这次专门的“华北新形势下整肃作战”会议。

随着鬼子高层们汇聚会议室,这场会议正式进入主题。

长长的方桌上,多田骏脸色平静的坐在主座上,打量着下面坐的满满当当又整整齐齐的军司令、师团长及独立旅团的旅团长们。

经过一个多月的补充,华北方面军部队数量不仅恢复到太岳山攻防战战前水平,且兵力还有所加强,共有10个师团、11个独立混成旅团、1个骑兵集团、1个飞行集团,约31万人。

其中第一军辖第20、36、37、108师团(后备兵员补充到位)及独立混成第3、4、9旅团,兵力约10万余人,驻防山西;

第十二军辖第21、32师团和独立混成第5(二线兵力重建)、6、10旅团,兵力约7万人,驻防山东;

驻蒙军辖第26师团、骑兵集团,约4万余人,驻防大同周边及内蒙古地区;

方面军直辖第27、35、110师团及独立混成第1、7、8、15旅团,负责北平直到徐州的广大平原区域。

同时,华北地区(含山西、山东及华北平原地区)编练伪军部队10万余人。(华北伪军数量峰值为27万人,抗战中被八路军歼灭100余万人,注意伪军仅进攻八路军,从来不进攻国民政府控制区域,因此国民政府的战绩里不包含毙伤伪军数量)

“诸君,上次太岳山攻防战大家也都知道了。”

多田骏脸色平静的对着下属们说道:“自1937年我们发动对中国的全面战争以来,基本形成了对国民政府的压制局面,仅用了两年时间已经占领了半个中国,占据了几乎所有的精华之地。”

“但是在我们进攻大城市的同时,之前的赤匪,现在的八路军部队却趁机在山区、农村地区发展起来,已经形成了不小的规模。现如今,八路军特别是独立支队已经成为了我们华北地区的大敌。”

“特别是这个八路军独立支队,其不仅长期破袭太原、石门等地,经常截断正太铁路,为我们蝗军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不过,八路军部队盘踞山区和农村,飘忽不定,主力部队难以捕捉;唯一发现拥有固定驻地的独立支队却盘踞山间要塞,火力强大,让我们损兵折将,伤亡巨大。”

“平原地区里,我们无法找到八路军部队主力并与之决战,而山区地形中我军优势的重炮火力无法发挥,无法攻克依托要塞的独立支队。这就是我们面临的僵局。”

“但八路军这样的游匪部队,拥有难以克服的缺点。”

“部队在平原地区飘忽不定,就意味着其缺少稳定的可供发展工业的区域;而山区地形复杂,物资也匮乏,缺乏大规模工业化的条件。”

“我们的情报部门今年以来已经从很多渠道证实,独立支队以及八路军各部队都在大规模采购物资特别是铜铁、火药、粮食等。司令部判断,八路军仅有的军火工业都在山区,且物资严重依靠外购和平原地区提供。”

“因此,掐断八路军物资外购渠道,就可以有效削弱八路军;截断山区八路军与平原八路军的联系,就可以极大限制其军工发展;而限制各地八路军的流动,就可以限制其发展,同时逼迫八路军主力与我军交战。”

说到这里,多田骏就对之前彬山元大将的战法嗤之以鼻。

蝗军兵力数量本就不足,原华北方面军彬山元司令的战法却是在各地大肆建设据点,这里驻几百人,那里放几十人,如撒胡椒面般。结果就是各地据点的兵力都不足,无力面对拥有攻坚利器苏式120毫米重型迫击炮的八路军部队,造成处处被动。

想到这里,他说道:“我们要采取的新战法,名为囚笼政策。先依托我们的兵力优势和物资优势,围绕关键节点建立坚固的防守阵地,从而长时间坚守;然后依托密集的铁路、公路交通网,实现快速增援。只要守住一处要点,就能网住一方区域,清剿一方游击队。”

随后,参谋们详细向着与会的师团长、旅团长们介绍了“囚笼政策”。该战法核心就是以铁路为柱,以公路为链,以碉堡为锁,辅之以封锁沟、封锁墙,从敌占区向游击区和抗日根据地构成网状囚笼,对飘忽不定的抗日军队压缩包围。

具体操作是:先派兵抢占若干战术要点(如县城、重要村镇及交通枢纽),在那里修建坚固的据点。每个据点的外围,再按一定的距离(500米或1000米),修建多个呈卫星状分布的炮楼,然后在各个据点、炮楼之间修筑密如蛛网的公路,形成若干条环状线路,一旦某个炮楼遭到攻击,相邻的炮楼和据点立即赶来增援。

这样一来,八路军部队就很难短时间内吃掉这些据点炮楼。

而如果这样的据点能够守住,鬼子就会在根据地外围大量修复、新建铁路和公路,并慢慢向里推进,将根据地慢慢分割,一块一块吃掉抗日根据地。

历史上,鬼子组织了大量劳力,在山西河北山区赶修自圭到晋城、临汾到高平、邯郸到长治、临汾到屯留的铁路和公路,以分割太行、太岳区。在冀西、豫北,敌人修建赞皇到临城、阳邑到武安等公路,以分割平原各个地区。根据统计,1939年至1940年日军在华北修复、修筑铁路1780公里、公路公里,构筑碉堡、据点2740余个。同时鬼子还依托湖泊、河流等,挖掘了大量的水沟和池塘,限制游击队的运动范围。

同时鬼子修筑的公路也很有特点。一种公路是深沟公路,就是公路修得比地面高五尺,两旁沟深八尺到一丈,这样八路军部队很难快速机动通过马路,但是鬼子的汽车却可以快速赶到;另外一种公路,是围绕县城或者关键据点,连续建设三层公路,每一层都有鬼子汽车不停运动巡逻,发现游击队立即攻击,阻挡八路军侵入圈内。

这些奇怪公路的作用只有一个,将抗日根据地切成小块,“扫荡”、“蚕食”、“清乡”相结合,企图摧毁根据地和抗日武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