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奢用兵一直如此,讲究快速而精准,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他向来嗤之以鼻。在他看来,只要足够果断,士卒作战勇猛,将帅统帅得当,且足够谨慎,便能立于不败之地。
就像阏与此战,其实朝中将领,很多人并不看好这一战,他在邯郸之时,便数次听闻这种言论。即便是廉颇,都觉得此战难打,乐乘更是直言,驰援阏与难以达成。
可是只有他觉得,倒也并非一丝生机也无,而今果然,这一丝机会被他成功抓住了。
为了抓住这次机会,他整整停滞了二十八日,百般忍耐,不敢轻动。他就像是一个经验丰富,耐心十足的老猎人,无论怎样狡猾的猎物,只要被他盯上,便逃不掉。无论什么猎物,终有掉以轻心的时候。而那个时候,便是他一击致命的时刻。
胡伤就是如此,此战之胜负,归根结底,还是胡伤对于赵国,太过轻视。对于赵奢太过轻视,他根本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对手,但反之赵奢那些时日却是在一日又一日的研究胡伤,将其用兵的章法性格,摸了个**不离十,这便是知己知彼,百战而不殆。
赵奢利用胡伤的骄纵,使其掉以轻心,而后突然奔袭,打了秦军一个措手不及。
整整三日,阏与之地附近的战斗这才终于落下尾声,赵军以五万人的代价,击溃秦军,秦军十二万人马,只有少量突出重围,折损在此地的足有将近十万之多。
这样的战损比,堪称惊世骇俗,虽然当世有不少将领打出来过,可是要知道,赵奢所面对的对手是谁,那是被公认当世最强的大秦!
号称百战百胜无往而不立的秦军,竟然败了,而且还是以这样夸张的战损比而失败的。
“为将军贺!”赵奢副将面色喜悦,见到赵奢连忙行礼,实在是此战收获太大,他们不仅解了阏与之围,而且还击败了秦军,更是以这样夸张的战绩,战胜了不可一世的大秦。此战之后,赵奢之名,必将名传于天下。
整个赵国与秦军交战有过胜绩的,也就寥寥数人而已,如今还在朝堂上的,也不过廉颇一人,但是今日之后便又多了一人。
在此之前,或许世人并不知道赵奢之名,只知赵国有名将廉颇,可是今日之后谁敢小觑于他?
然而,赵奢并没有想象中高兴,反而眉头紧皱,面色凝重。只有他自己清楚此战胜的到底有多艰难。他先是用骄兵之计,欺诈胡伤,然后又出其不意。绕道奔袭。如此环环相扣,可以说将自己能够利用到的东西利用到了极致。
可即便如此。赵国士卒的伤亡依旧极大,为了歼灭那些秦卒,他们付出了足足五万的伤亡。而他也在战中真正见识到了秦卒的悍勇,直至最后,无一人乞降。无数秦国士卒,选择与赵人同归于尽,也不愿苟活。这样凶猛的战斗方式,让他不禁感到胆寒。
要知道他此行所率领的赵军乃是赵国最为精锐的一批士卒。赵国虽有士卒数十万,可并非所有的士卒都能精锐到如此地步。
可他的对手大秦呢?大秦有带甲之士百万,精锐无数!两者之间的实力差距太大了!
今日赵国能够侥幸胜过一次,可是日后呢?赵国该拿什么去赢?
若是此次秦军的统领,不是胡伤,而是旁人,是武安君白起,是大秦少上造陈玉真,是秦国宿将蒙骜,若是他们足够沉稳,不生骄纵之心,不被他的计谋所惑,且谨慎防备。那他又该如何应对?他还能解掉这阏与之围吗?若是与秦军正面遭遇,还果真能赢吗?
想到这些,即便他向来自负,却也不敢说一声肯定。要知道,无论是武安君白起,还是陈凡其用兵才能远胜于胡伤,赵国该拿什么去应对这样强大的敌人。
所以在此战之后,他并没有任何欣喜,反而真正见识到了赵国与大秦的差距,这样的差距,让他有些绝望。因为他明白这样的差距,有时候不是能靠一个将领就能够弥补的。
赵国的国君,勤勉贤明,可是大秦的秦王,不仅不弱于赵王,反而更胜一筹,雄才伟略,知人而善任。
数代秦王,砥砺而行,经营出来的大秦,早已在各个方面都开始超越赵国。所以赵国怎么追也追不上,那样的差距,还在逐年增加,变得越来越大。
赵王赵何恐怕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选择在此时故意挑起战争。他与大秦争的不是那一城一池,方寸之地。争的是数十年的国运,争的是赵国的喘息之机。他必须在此时,在自己寿尽之前,给秦国予以重击。遏制其发展的势头。给赵国的未来搏起一丝可能性,也算是用心良苦。
……
大秦咸阳,武安君府,今日府上多了一分喜气,今日乃是师母魏澜五十岁寿诞。
陈凡与白起皆是向秦王告假,在府上为魏澜庆生。
若是换做普通人五十岁其实已经算是高龄。对于女人而言更是如此,到了这般年纪,青春已逝,韶华早尽,颜色松弛,再无美貌。可这只是对于普通人而言。魏澜在陈凡的引导下踏入道途,如今十数年过去了,也算是修行有成,虽然距离金丹之境,尚还遥远,可却也早已突破了筑基之境。
筑基炼气士的寿元足足有两百年。以魏澜五十岁的年龄,也不过才堪堪达到了四分之一,且修行之后,魏澜的容貌不再继续衰老,甚至还年轻了许多。
小小给魏澜送上寿礼,是一枚玉饰,这是她攒了很久的钱,然后才买到的,玉的成色极好,价格不便宜,再加上陈凡虽然会给她一些财货,但每次并不会给太多,毕竟只是用来买零嘴而已。
所以,她能够节省下这些钱已实属不易。
“你这丫头身上能有几个钱,干嘛买这么贵的东西?”魏澜虽然嘴上嗔怪小小乱花钱,但还是欣然收下,孩子的心意不能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