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四合院之跌宕人生 > 第256章 班门弄斧与领证

四合院之跌宕人生 第256章 班门弄斧与领证

作者:行道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30 15:08:44 来源:泡书吧

老将军,觉得好笑。

“飞弹?也就那样,躲避不就得了”

李元知道,现在的空空导弹命中率奇低,不到10%。还不如靠近机炮解决。

我军现在很多战术更多的是飞机上刺刀,短兵相接,对空空导弹的认知还很落后。

或者因为搞不明白,所以自动忽略。

空军绝对是高科技产物,对于当前的华夏还是很有难度。

在60和70年代,担任国土防空的主要武器,就是1958年引进米格-19歼击机生产技术仿制的歼-6歼击机。

60年代各国迎来了第二代喷气战机后,米格-21、F-104、F-4、“幻影”3为代表的二代机无论是飞行速度、高度、武器及航电系统等都优于歼-6。

速度更是被完虐,歼6是1.36马赫,世界主流二代机是2马赫。

但是,歼-6一直是我国的主力机型。

原因非常简单,高科技我们玩不转。无论是基础技术还是理论研究,我们都处于努力学习阶段。

从1959年起到1983年止,歼-6总共只生产了5000多架,其中780架用于出口。

就是如此落后的飞机,一直守护华夏疆土51年之久。

并培养了上万名飞行员,上千名团以上指挥员,上百名空战英雄,为日后的空军培养了众多人才。

想到此,李元不知如何继续。

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一些话还是要说。

“如果我有一种飞机,进入敌方防区,雷达根本就扫描不到,请问敌方如何应对?”

“这怎么可能,只要是大家伙,飞入雷达识别区,都无所遁形”。

“如果飞机表面涂装反射系数特别小的涂料或蒙皮呢?”

“这。。。”

“如果,我有一种设备装到飞机上,然后干扰一个空域。

双方相遇,敌方变成瞎子,只能被动挨打,敌方如何应对?”

“这。。。”

“你怎那么多如果”,上级领导见他问住了将军,边说,边给李元狂打眼色。

“别,小李问的确实有他的可能性,等等,让我想想”。

其实,军方一直在关注着西方的军事发展,可惜我们一没有技术,二没有资金。

只能眼红。

“我好像听明白你的思路了。

你的意思是,有一天,西方会以空中打击为主,任由我们有多少钢铁洪流,他们都是先占领领空。

然后,再用轰炸机攻击地面部队”。

老将军抬头看着李元,李元猛点头。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空中技术我们已经落后一代,以后我们会被越拉越大,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大力发展地面,忍受住空中的打击,然后与对方进行地面肉搏。

任何战争,如果打不败对方地面部队,就谈不上胜利。

我们现在只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老将军脸现悲痛。

“知道吗,1959年出厂的数百架歼-6没有一架是合格的。发动机至今仍然有几十项缺陷无法解决。

我知道你的想法,可是我们没有技术啊!”

突然老人好似想到什么,“你不会是只想逗逗我吧?你是不是有什么好的主意”。

现在李元知道刚才是冲动了。

他只想到了海湾战争的残酷,没有多想我军发展的艰难。

国内很多技术员目前还处于学习、消化吸收阶段,还处于仿制阶段。

“对不起,我有点想当然。

但是,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不能放弃高科技研究,否则,总有一天,我们会没有还手之力。

我一直在研究半导体,对他可能引起的后果非常清楚。

有了他,将来很多设备体积急剧缩小,功能极大提升,成本大幅下降”。

“你的想法是对的。

我看小童和你们配合默契,以后,我们也会提一些需要,你看看能不能用芯片实现”。

“能为国防出力,是我的荣耀”。

结果总算是好的,上级领导松了一口气。

从这天开始,童代表就常驻621实验室。

回到实验室,李元召集所有人开会。

先是向大家展示了反炮兵雷达专用芯片的ppt。

“同志们,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也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从今天开始,取消一切休假,春节照常放假,然后所有人,都要全身心投入到这个项目中”。

刚才的展示已经点燃了大家的激情,对于加班,他们没有一点反感。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科研人员,他们对待技术胜于自身的生命。

“小,那个,主任,我知道你的设计非常合理。

但是我们现在的光刻机还没有影子,怎么搞?”,冷静下来的龚师兄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

“嘿嘿,山人自有妙计,样片我自己搞,你们继续按照计划开展工作即可。

重点放在光刻机和刻蚀机上,大家有什么搞不明白的,要及时找我,我会和大家一起战斗”。

为了尽快搞出专用芯片,他不得不启动997加班模式。

回来的路上,童代表和他讲了很多。

由于歼-6故障率高,目前空军所有官兵都是用生命来训练。

飞行训练中的严重飞行事故很多,如夜间飞行返航时,暗舱罩打不开,引发的坠地;

昼复四机穿云训练中,入云后力臂故障,飞行员来不及处置坠机。

所以,他不得不逼着大家加快研究步伐。

因为下一步他想早一点接触航空发动机,希望早日触发系统功能。

这么多长时间,他一直没有再得到过技能说,说明系统判定当前拥有的技能足以满足现有项目。

即使是光刻机和刻蚀机,也一直没有触发,这让他非常苦恼。

也许目前的研究还是太过低端。

对于当下,时间就是生命,他不得不再次忙碌起来。

1962年12月25日,李元早早起床,打扮一新。

把屋子重新打扫一番,看看时间,骑车赶往东直门。

在羊管胡同54号大院门口,接到早已等在那里的杨婷。

丈母娘和一众邻居站在门口目送二人离开。

在婚姻登记处,只用了10分钟,就领到了结婚证证。

整体风格就像是小学时的奖状。

“媳妇,我先送你上班,晚上接你回家,吃饭庆祝”。

李元看着满脸幸福的杨婷,说出了早已想到的安排。

“嗯!”,这次她没有反对,答应了他的要求。

去往粮站的路上,他蹬的飞起。

看到她跑进粮站大门的背影,又有点舍不得。

回实验室的路上,脑子里都是晚上的各种画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