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四合院之跌宕人生 > 第426章 悬空小型无人机

四合院之跌宕人生 第426章 悬空小型无人机

作者:行道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30 15:08:44 来源:泡书吧

国内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艾美莉卡,他们除了继续让媒体带节奏,便没有进一步的举动。

当时间进入11月份,专利纠纷的问题好似突然消失,所有的媒体全都集中在诺贝尔奖的讨论上。

艾美莉卡媒体极力吹捧S电路的伟大,正式提出,S电路的发明开启了数字时代,全世界的人都将从中获益。

作为发明人,华夏的李元也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好似,所有的一切都指向李元,今年的物理学诺奖得主将收入他的囊中。

许多媒体都想提前采访李元,都被他拒绝,其中就包括几家国内大报。

这不仅没有惹恼媒体,反而再次成为热点。

齐言李元不为名利,只专注于科研,这才是他能够获得诺奖的主因。

这让李元再次想到一句名言:当你抬头往上看的时候,都是屁股;当你往下看的时候,都是笑脸。

不管外界如何纷扰,李元的生活越来越规律。

每天早课,感受着穴位的鼓胀,感受着身体的细微变化,让他对修炼更为感兴趣。

每天的签到,他以不甚在意,更多的是一种习惯。

他最希望得到的是各种技能书,可惜系统不解风情,每天大部分情况都是生活物资。

好在,最近又签到一些茶叶,总算是能够重新尝到极品茶叶的香味。

最近两年只签到两个技能,计算机基础和组织行为学,但内容已经跟不上他现在发展的需求。

他最想得到的是发动机技能,可惜一直未能如愿。

今天例行签到,居然给了他一个惊喜,打开后,还算不错,《高级材料化学》。

内容包括半导体材料学和特殊合金。

主要提到了氮化镓、砷化镓等十几种半导体新材料,同时也涉及到抛光材料、光刻胶,刻蚀溶液、清洗液等芯片制造相关材料。

这和实验室最近在芯片生产线设计制造有着紧密的联系。

有了这些知识,他就可以有计划地布局下一代芯片生成线的研究工作。

同时,可以安排龚师兄团队开始涉猎其他半导体材料的研究。

其中重点研究氮化镓晶圆的制备。

氮化镓是一种化合物半导体,由镓(Ga)和氮(N)元素组成。其晶体结构是六方晶系的,具有优良的晶体品质和热稳定性。

在光电子器件中表现出色,特别是在LEd(发光二极管)和激光二极管领域。它广泛用于照明、显示、通信和传感器等应用。

功率电子器件:由于氮化镓具有优异的电子运输性能和热导性能,它在功率电子器件中具有广泛应用,如高电压开关、电源和电动车辆等。

射频(RF)器件:氮化镓在高频率电子器件中也具有重要应用,如微波功率放大器、射频开关和通信设备等。

以上是其优点,缺点也是相对突出,主要是技术难度大和成本高。

但它又是实验室接下来要开展或升级项目里,最为重要的基础。

第一代半导体是硅,主要解决数据计算和存储的问题。

第二代半导体以砷化镓为代表,应用于光纤通信,主要解决数据传输问题。

第三代半导体以氮化镓为代表,在电和光的转换方面具有突出的性能,在微波信号传输方面具有更高的效率,因此可广泛应用于照明、显示、和通讯等各个领域。

不管外界纷扰,李元按部就班把工作安排下去。

他自己把精力全都投入到高性能cpU的设计当中。

至于可以悬停的四轴小型无人机,他直接交给了女娲1号。

都有技术积累,最大的难题便是四轴联动,这些可都是女娲1号最擅长的。

至于电机、飞控模块、电池,只需进行适应性设计便可。这些工作同样不需要李元动手,仍然是交给了女娲1号。

也就是说,他只是提出一个想法,并把它形成需求,用形式语言表达出来,输入到女娲1号便再关心,等待结果便可。

这一天,他刚刚定义完下一个版本cpU,祖冲200,女娲1号就发给他一个信息:四轴小型无人机设计完成。

李元连忙接收文件,打开后,发现外形和后世军警装备的mAchINE-E2异常相似。

最大载重:5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18.5公斤;

展开尺寸:1320*1325*448mm;

折叠尺寸:505*3400*240mm;

最大上升速度:3m\/s;

最大上升速度:1.5m\/s;

最大水平速度:12m\/s;

抗风等级:8级;

最大飞行时间:2小时;

这样的无人机用途可就太广了,比如侦察、预警、火力打击、诱饵、信号中继等多种用途。

高空有红箭1超音速无人机,低空有这款小型可悬停无人机,地面上又有冷锋机器狗,到时就可以形成立体打击战术。

李元把资料全部靠入U盘,来到了西楼。

现在负责军品研究的是郭凯和京都工业学院段星瀚教授。

段教授当听说元宇宙实验室有着军方项目,就找到李元,询问有没有雷达项目。

通过交谈,这位段教授在北极熊学习时,有过雷达技术学习的经历。

只可惜回到国内后,一直从事的是通信技术研究和教学。

当他来到实验室,参与了无人机项目,对实验室环境向往不已。

当李元开始安排雷达收发模块的研发时,他干脆辞掉工作,直接加入元宇宙。

现在实验室能够挑大梁的人才还是严重不足,员工的成长还需要几年时间。

基于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李元在内部重新进行了分工。

龚老师负责带队研究晶圆的制备,包括单晶棒的制备,和相关设备的优化改进。

芯片生产线完全交给了黄师姐,她带着团队占着西楼的5层,不断优化和改进着芯片生产线上的各种设备。

作为生产线上一个环节,艾老师负责封测,算是黄艳团队的一员。

刘杨被李元安排研究实验室需要的各种材料,目前以研究芯片生产所需要的各类材料为主。不过他的团队,也有合金材料的研究小组。

加上郭凯,他们五人,现在基本就固定在西楼,从事军用产品或是高端产品的研究。

东楼现在只有郝伟和李元,剩下的便是工业学院的一些老师。

郝伟带队研究软件,东楼、西楼两处跑。

李元负责带领老师和员工们开展民品设计开发。

他来到西楼,把无人机的设计资料丢给郭凯,让他消化吸收,并负责尽快制出样机。

然后找到刘杨,把一些技能里得到的材料资料丢给刘杨。

不管她的抱怨,转身回到了自己办公室。

目前,女娲1号的算力明显不足,他必须得空出更多的时间,来完成新款cpU的设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