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楼天骄 > 第一百零九章 贾敬回府

红楼天骄 第一百零九章 贾敬回府

作者:醉饮美人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1:56:41 来源:泡书吧

贾琮随几人到了大厅,就见贾赦坐在了正中,两边是族中的一些长辈。

贾琮上前行礼:“给老爷请安,给各位长辈请安。”

贾赦皱了皱眉头道:“出了这么大的事,你还能睡得着?真是太不像话了。”

“老爷,我喝的有点多了,就去小解,到外面被风一吹,就有点晕乎了,也不知道走到哪去了,还好碰到袭人,看我喝多了就过来扶着我。

走了几步,又碰到了蓉哥儿媳妇,就把我带到了她的院子里,喝了碗醒酒汤,想着躺一会醒醒酒,没想到就睡过去了。

老爷,珍大哥是怎么回事?我出去的时候,他还在喝酒呢。”

众人听了贾琮的言语,对秦可卿的话,顿时相信了**分,又有袭人作证,至此也算是洗脱了几人的嫌疑。

没有目击者,父子二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贾赦道:“你珍大哥和蓉哥儿,从天香楼上摔下来,人没了,我们正在商量接下来该怎么做,既然你来了,也在一边听听,帮着出出主意。”

贾琮吃惊的道:“怎么会发生这种事,珍大哥和蓉哥儿,好好的喝着酒,怎么跑天香楼去了?有人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众人七嘴八舌的,将事情大体的说了一遍。

贾琮心里暗暗的侥幸,幸亏自己早有准备,不然的话还真不好解释。

贾琮站起来拱了拱手道:“各位长辈,现在我们需要确定一件事,那就是珍大哥和蓉哥儿,是自己不小心掉下来的,还是被人推下来的。

你们不少人都去过现场,你们仔细想一想,仔细判断一下,若是他杀,我们就报官,让官府查找真凶。若是失误自己掉下来,我们也要询问一下有没有人知道实情。”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众人也都不是傻子,就那情形也能猜测个差不多,即便是摔下来,两人也是纠缠在一起,最后一致认为是两人发生冲突,不小心失足掉下来了。

至于父子两人为什么起冲突,从种种迹象表明,应该就是为了那个妖媚女子秦可卿。

这是众人一起得出的结果,大家自然没有异议。

贾琮见此,也乐见其成。

接下来就是等明天贾敬回来,看过现场之后,做最终的决定。

这贾珍父子一起出事,东府里就没了主事之人。

最后,决定让贾琏和王熙凤夫妇二人,暂时主持东府里的大局,安排人手,准备接下来的丧葬事务,贾琮等一众贾家子弟,全都过来帮忙。

第二天,贾敬回府,到现场看过之后,见父子二人纠缠在一起的样子,也明白了个七八分。

又和贾赦等人询问了一番,了解了详情,不由得叹了口气。

虽然自己已经出家修道,不问凡尘俗世,这一日之间,儿子,孙子全死了,自己成了绝户,心里也是不舒服。

哎!只能怪自己教子无方,家门不幸啊。

吩咐将二人入殓,准备丧事,给亲朋好友报丧,将一切俗事,托付族人代劳,自己找了个小院躲起了清净。

王熙凤负责操持府内的一切事物,安排人手,布设灵堂。

又吩咐去请钦天监阴阳司来择日,择准停灵七七四十九日,三日后开丧送讣闻。

这四十九日,请了一百零八位僧人,在大厅上拜“大悲忏”,超度亡魂。

另设一坛于天香楼,是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十九日解冤洗业醮。然后停灵于会芳园中,灵前另有五十位高僧、五十位道士对坛做法。

贾琏负责在外面迎来送往,接待一众男客,贾琮也跟在一边帮忙。

这一个葬礼就要忙活两个月,即奢侈,又耽误功夫,可是这种事又不能不参加,好在自己还小可以偷懒。

陆陆续续的,开始有亲朋前来祭拜。

刚刚送走一批,接着又听喝道之声,原来是忠靖侯史鼎的夫人,带着侄女史湘云来了,王夫人、邢夫人、凤姐等将人迎入正房。

又见锦乡侯、川宁侯、寿山伯三家联快而来,贾琮跟着贾琏将人迎入正堂,随后带至灵堂祭拜。

如此亲朋你来我去,也不知道迎送了多少波官客,来往车轿,数以百计,端的是热闹非凡。

只这四十九日,整条宁荣街上一片白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官去官来。

眼看到了出殡之日,贾琏、贾琮带着十数个族中子弟,并数十家丁、仆从,驾着十余辆车,几匹马,浩浩荡荡的来到贾家的家庙——铁槛寺。

与家庙的主持色空接洽一番,安排随行众人修饰停灵之处,有条不紊的在家庙里布置、打扫起来。

贾琏带过来的人手虽然足够充足,但是这一番忙碌还是忙到了晚上,才将一应诸事处置妥当。

出殡这天,从宁国府大门起至内宅门,扇扇大开,一色净白纸湖了,孝棚高起,大门前的牌楼立时竖起,上下人等全都身着孝服。

一班八八六十四名青衣请灵问路,随后,一应执事、陈设、百耍等,皆为新制,一色的光艳夺目。

整个送灵的队伍,连绵了四五里,可谓声势浩荡。

另有前来送殡的亲朋,有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柳芳,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

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德,修国公侯晓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缮国公诰命亡故,其孙石光珠守孝不得来,这六家与荣宁二家,就是昔日的开国八公。

更有忠靖侯史鼎,平原侯之孙世袭二等男蒋子宁,定城侯之孙世袭二等男兼京营游击谢鲲,襄阳侯之孙世袭二等男戚建辉。

景田侯之孙五城兵马司裘良,锦乡伯公子韩奇,神武将军公子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等。

送灵的队伍缓缓的行进,走不多时,路上彩棚高搭,设席张延,和音奏乐,俱是各家路祭。

第一座是东平郡王府的祭棚,第二座南安郡王府祭棚,第三座是西宁郡王府的祭棚,第四座是北静郡王府……

这四家王府中,前三家还好,已经降为公卿世家。唯独这北静王府,开国之初四王八公便以北静王功劳最大,地位最为尊崇,所以传到如今已经是第五代,子孙犹袭王爵!

如今的北静王水溶虽然年未及弱冠,然性情温和,德才兼备,深得当今圣人器重,如今已然位列朝班。

那水溶少登王位,身上却无骄奢淫逸之风,也不妄自尊大。

念及自家祖上与贾府先祖同生死共患难的交情,十分重视两家的往来。

今日又亲自带着王府官员前来送祭。

一时只见贾府的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而来。

早有荣国府的开路传事人等,看见水溶的王驾,连忙飞报贾赦,贾政,贾琏等人知道。

贾赦三人也不敢怠慢,忙命送殡的队伍原地驻扎,然后亲自往前迎去,以国礼拜见。

水溶并不拿大,含笑答礼之后,便从软轿中走出,与贾赦等人寒暄二句之后,便令长府官主祭代奠。

祭拜完毕,水溶并没有急着离去。

而是冲着贾政拱手道:“在朝中之时,尝闻得世翁家里有一位衔玉而诞的公子,几次想要一会,都为杂冗所阻,想今日他定是到了的,不知可能请出来一会?”

贾政自然不敢耽误,忙把宝玉叫了过来拜见。

见宝玉戴着束发银冠,勒着双龙出海抹额,穿着白蟒箭袖,围着攒珠银带,面若春花,目如点漆。

水溶笑道:“名不虚传,果然如‘宝’似‘玉’,不知所衔之玉可在?可否拿来一观?”

宝玉自然不会拒绝,将通灵宝玉摘下来递了过去。

水溶小心接过,仔细的观看了一番,看到上面的纹路,字体,也不由得啧啧称奇。

笑问道:“可灵验否?”

贾政道:“虽说如此,未曾试过。”

水溶又和宝玉交谈了几句,将手上的一串念珠摘下来递给了宝玉。

“今日初会,仓促竟无敬贺之物,此是前日圣上亲赐,香念珠一串,权为贺敬之礼。”

宝玉连忙接过谢了,又说了几句话这才退下。

水溶转身对着贾赦笑道:“听闻赦老膝下有一小公子,志向远大,心灵手巧,不但改造了铁犁,造福黎庶,还制造出了一款肥皂,前段时间可是闹的沸沸扬扬,轰动全城,不知此时可在?”

贾琮闻言愣了愣,想不到这水溶也知道自己,这个水溶温文尔雅,代人和善,和贾家关系莫逆,贾家抄家的时候也曾出手帮忙,算是贾家的盟友。

贾赦拱手道:“小儿顽皮胡闹,让王爷见笑了。”

转头对贾琮道:“还不过来拜见王爷。”

贾琮上前一步,拱手行了一礼:“小人贾琮,拜见王爷。”

水溶伸手相扶,笑道:“果然是一表人才,你我两家本是世交,何须如此外道,有时间可去我府上玩耍。

听说你好武,我府上可是有不少神兵宝甲,千里良驹,你若有看上的,我便送你如何?”

对于别的贾琮还真不稀罕,有钱什么买不到?

唯独这神兵宝甲,千里良驹,有钱你都没处买,这玩意太稀罕了,除非机缘巧合,恰巧碰上了,不然还真不容易得到。

虽然两家关系不错,可是还没到了连神兵宝马都相送的地步。

这水溶如此大方,只是客气客气呢?还是有什么所图呢?

贾琮拱手道:“王爷说笑了,这些神兵宝马,虽然我也很眼馋,很想拥有,可又怎敢夺王爷所爱呢?”

水溶道:“好些东西都是祖上传下来的,到了我这一代,只是一个文弱书生罢了,留在手里也是让宝物蒙尘,还不如将它们赠予有缘人,发挥其作用。”

这水溶好博大的胸怀,就像是送宝的老爷爷,只是不知道是不是真心的?

贾琮还真有点心动了,不管水溶想干什么?那总得自己愿意才行吧?

先把好处拿到手,以后真要让自己做为难的事情,那就不要怪自己光拿好处不办事了。

“王爷,小人可是个实在人,既然王爷盛意拳拳,那小人可就不客气了,万一挑走了王爷的宝贝,王爷可不要心疼啊!”

水溶笑着拍了拍贾琮的肩膀,道:“有点意思,是个爽快人,本王也不是个虚情假意的人,答应给你的东西,就绝不会后悔。”

贾琮拱手道:“如此那就多谢王爷了。”

又说了几句话,水溶就告辞离开了。

宁国府出殡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出了城门,一路来到了铁槛寺,早有前面法鼓金铙,幢幡宝盖,铁槛寺接灵众僧齐至。

少时进入寺中,另演佛事,重设香坛,将灵柩安放妥当。

贾琏负责款待一应亲友,又闹哄了大半天,方才各自散了。

里面的堂客皆是凤姐张罗接待,到了晌午时分也各自散了,只有几个亲戚是至近的,要等做过三日安灵道场,才会离开。

贾琏,贾琮等一众贾家子弟,以及一些至亲女卷,也要在铁槛寺守灵三日,才能回去。

将一众亲朋送走之后,铁槛寺里剩下的几乎都是贾家族人了。

一众长辈们也都回去了,只留下了以贾琏为首的一众小辈们在此守灵。

女卷这边只有尤氏,秦可卿,惜春,以及王熙凤等寥寥数人留了下来。

王熙凤嫌在这铁槛寺不方便,因而早遣人来和馒头庵的姑子净虚说了,腾出几间房子来做休息之处。

原来这馒头庵就是水月庵,因她庙里做的馒头好,就起了这个浑号,离铁槛寺不远。

吃过晚饭之后,凤姐带着一众女卷前往水月庵。

贾琏见状,把贾琮喊了过来,吩咐道:“琮弟,你嫂子她们要去水月庵,你跟着过去照应一下吧。”

贾琮点了点头道:“知道了二哥,那我过去了。”

告辞了贾琏,随着王熙凤等人来到了水月庵。

主持静虚带着智善和智能两个徒弟出来迎接,将众人迎了进去,看了贾琮一眼,并没有多言语。

贾琮以前也在府里见过智能儿,只是不是很熟,这一年多没见,比以前长高了不少,模样儿也越发出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