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楼天骄 > 第五百八十六章 黎明偷袭,心生悔意

红楼天骄 第五百八十六章 黎明偷袭,心生悔意

作者:醉饮美人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11:31 来源:泡书吧

城外,蒙古大营之中。

虎墩汗、博尔赤、王顺、张虎四人,一起坐在大帐之中。

虎墩汗道:“诸位,本汗决定,明天一早就兵发宣府,趁他们没有防备,一举攻占宣府,要是他们有援兵支援宣府,还要麻烦诸位阻挡一二,我们就不去周围抢掠了。”

张虎道:“这样也好,宣府那边,以为我们要攻打京城,不会想到我们会突然杀个回马枪,大汗最好夜里就出发,在天明之前,到达宣府,才能起到突袭的效果。”

虎墩汗点了点头道:“张虎兄弟说的没错,就按你说的办,我们夜间就出发,争取一举拿下宣府,你们的事情处理完了,我们在宣府集合,再商量下一步的行动。”

博尔赤道:“那就提前预祝大汗,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王顺也道:“大汗此战,定能载入史册,兄弟提前恭喜大汗了。”

虎墩汗哈哈大笑道:“承蒙各位吉言,本汗,必不会让大家失望的,一定会战而胜之。本汗就先走一步了,三位,告辞。”

“保重,一路顺风。”

“保重,旗开得胜。”

“保重,活着回来。”

听到三人的祝福,虎墩汗挥了挥手,出门远去。

三人回到大帐中座下,王顺问到:“张虎兄弟,宁国公那边有没有什么明确的指示,具体需要我们怎么做,我们要怎么配合宁国公。”

张虎道:“两位,宁国公并没有明确表示,让我们自己看着办,只是让我们尽量少造杀孽,其他的并没有说,也没有具体的行动计划。

听铁柱统领说,皇上给宁国公送去的药里下了毒,宁国公现在佯装中毒,正在拖延时间,我们的任务,就是弄得动静越大越好,让皇上没有精力关注宁国公。”

王顺道:“这个狗皇帝,真是太下作了,宁国公为朝廷立下了多少功劳,居然还要害他性命,真是妥妥的昏君,当真该死,可恨不能攻进城去,杀了那个狗皇帝。

宁国公一直拖下去也不是办法,能拖多久呢,万一那狗皇帝想起他,那不是白忙活了吗?要不跟宁国公说说,让他和我们里应外合,直接攻下京城,让宁国公做皇帝算了。”

张虎道:“铁柱说,那狗皇帝时日无多了,只要能拖到他死就行了,宁国公是支持太子的,等太子继位,宁国公也就没事了,我们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至于你说的这个办法,也不太现实,我们现在是蒙古大军,中原人很难接受我们统治,即便拿下神京城,后面的麻烦更多。”

博尔赤道:“想要把事情闹大,哪里可能不伤害人命,只有把周围村镇的人都抢了,驱逐他们去攻城,才能够吸引住众人的视线。

既然宁国公需要我们帮忙,我们就必须要将事情做好,不能坏了宁国公的事情。明天一早。我就去周围村镇抢掠,你们两人都是汉人,就不要插手这件事情了,留在这里负责震慑城上的人。”

张虎和王顺相互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

这个提议确实不错,真让他们去杀人放火,杀自己的同胞,王顺或许没什么,张虎估计会有些心理负担。

王顺笑道:“老赤,就按你说的办吧,我当马匪习惯了,倒是不在意杀人放火,张虎兄弟估计会有些不适应,这也倒是正好。”

张虎道:“既然宁国公提醒我们了,尽量还是少造点杀孽吧,免得宁国公知道了不高兴。”

博尔赤道:“张虎兄弟放心就是了,老哥心里有事,你就看好吧。”

······

深夜,虎墩汗带着他的十五万大军,悄悄的离开了大营,一路往宣府的方向而去。

黎明时分,蒙古大军赶到了宣府。

稍事修整之后,东方露出了鱼肚白,虎墩汗趁着夜幕掩护,悄悄来到了宣府城下,随后发起了攻城战。

宣府的守军,根本就没有想到,蒙古大军会去而复返,杀了他们个回马枪。

他们一个个都在睡梦之中,根本一点防备都没有。

这也让虎墩汗的攻势,非常的顺利,一举攻上了城墙。

激烈的喊杀声,惊醒了宣府城里的守军,慌忙起身冲出了营帐。

也惊醒了正在左拥右抱的,宣府总兵黄忠诚。

“总兵大人不好了,蒙古大军杀上城墙了,你快去看看吧,要是再晚了,就什么都来不及了。”

宣府总兵黄忠诚,被人惊醒了,老大的不高兴。

听说蒙古大军杀回来了,顿时吓了一身冷汗,腾的一声就跳下了床,穿上衣服,就往外跑去。

“传我命令,所有士兵全部出动,把蒙古人给我赶出去,不然我们全完蛋。”

“是,属下这就去传令。”

宣府总兵黄忠诚大声喊道:“亲卫兵集合,随本总兵去城墙上看看。”

远远的,就听到城墙上,传来了震天的喊杀声。

蒙古人的攻势太凶猛了,完全不顾忌伤亡,一度被冲进了城内,吓的黄忠诚差点就直接逃了。

这时,守城的部队已经赶了过来,和蒙古人杀在了一起,才让他打消了逃跑的念头。

城头之上杀声震天,双方人马捉对厮杀,惨烈异常。

随着刀剑落下,人头飞起,鲜血飞溅,残肢断臂,到处都是。

惨叫声,厮杀声,喝骂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守城部队,在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后,才将蒙古大军赶出了城外。

在如此有利的情况下,还被人给赶了出来,这让虎墩汗暴怒异常。

整顿了一下队伍后,随后再次发起了强攻。

宣府城的战火,再次燃起。

······

皇宫,慈宁宫。

“皇后娘娘,宁国公确实中毒了,不过还没死,现在处于昏迷之中,奴才去的时候,他的家人正在想办法救他。”

听说贾琮没死,皇后也就放心了。

她知道那小子是不会轻易死了的,要么就是装的,要么就是借着这个机会麻痹皇上。

以一切应该都是他的计划,自己倒是白替他担心了。

现在蒙古大军兵临城下,对神京城虎视眈眈,皇上应该没有时间再理会贾琮了。

甚至有可能会盼着他没事,继续为他分忧,带兵击退蒙古人。

“本宫知道了,你下去吧。”

“是,奴才告退。”

小太监答应一声,就转身出去了。

想着当前的形式,皇后也不禁陷入了沉思。

如今蒙古大军兵临城下,胜负未知,辽东那边也打得热火朝天,输赢难料。

还好现在已经平定了内忧,只留下外患了。

这个时候让隆庆帝死了,貌似不是什么好事。

留着他起码还能稳定局势,要是这个时候死了,肯定会出现骚乱,更会影响士气。

就算皇儿仓促继位了,这些个难题都要落在他的头上,确实有些难为他了。

想到这里,也不禁发出了一声叹息。

“真是个多事之秋啊,也不知道贾琮现在是个身情况,要是真的装病,身体没什么事的话,到时候还能够帮太子一把,要是真的中了毒,那可就不好办了。”

算了,还是先静观其变吧。

······

皇宫,养心殿。

隆庆帝靠坐在床上,看着屋内众人,脸色难看的吓人。

李广路道:“起奏陛下,城外的蒙古人,驱赶了一批周围的老百姓,聚集在了城墙下,人数越来越多,估计是想驱赶他们攻城,此时该当如何处置,还请陛下决断。”

隆庆帝闻言,也是一阵头大。

蒙古人最喜欢驱赶着奴隶攻城,好让守城一方心有顾忌,不敢放手施为。

这种情况确实难以处理,直接不管不顾的攻击吧,那些都是自己的子民,这样搞的话会失了人心,名声也会搞臭了。

你不攻击他们吧,他们是帮着敌人攻城,其中还隐藏着不少蒙古人。

这事无论怎么决定,都落不到好。

一时之间,隆庆帝也是左右为难。

“诸位爱卿,此事你们觉得该如何处置才好?还需尽快想出一个合适办法才是。”

李广路道:“陛下,这些人协助蒙古人攻城,已经算是背叛了我们大楚,理应一起击杀,以儆效尤。”

胡庸急忙道:“此法不妥,那些老百姓不是自愿的,都是被逼的,他们都是周围的百姓,都是被蒙古人驱赶过来,裹挟他们一起攻城用的。真要杀了他们,朝廷的名声也就坏了。”

李荣:“首辅大人,这杀又不让杀,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攻城吗?总的有个办法才行。”

“这······”

胡庸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自己也没有好主意。

他不想把弓箭对准自己人,可是又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一时也是进退两难。

这时,又有人来报:“起奏陛下,宣府八百里加急,有十五万蒙古大军,在天亮前突袭了宣府城,一度被他们攻进城去。

虽然被打回去了,但是城中损失严重,再次请求朝廷派出援兵,不然宣府就守不住了。”

这还真是雪上加霜呢,宣府那边,怎么会突然冒出了十五万人?

是蒙古那边又来了援兵,还是说,城下的人返回去了一部分?

隆庆帝道:“查清楚了那些人是怎么冒出来的,李尚书,你可有什么妙策?”

李广路道:“启禀陛下,当务之急是快速派出援军,只是现在京城这种情况,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兵马,可以派出去支援宣府那边,只能从其他地方调派,只是这时间上,可能有些来不及。”

胡庸道:“不管如何困难,都要尽快派出援兵,宣府是京城的门户,一旦宣府丢了,蒙古人就可能随时南下,任意践踏我京畿地区,我们只能烦不胜烦。”

隆庆帝道:“宣府确实不容有失,必须尽快救援,李爱卿,就由你们兵部发文,就近调兵支援吧,务必要尽快出兵,守住宣府。”

李广路道:“臣,遵旨。”

隆庆帝又道:“京城的守卫一事,就交给忠靖侯史鼎自行决定吧,总之一句话,必须把京城给朕守住。”

琢磨了半天,隆庆帝还是将选择权交给了史鼎。

他自己作为帝王,是不可能下令对老百姓下手的。

一旦那么做了,那就是妥妥的昏君,还是残暴的昏君,受万人唾骂,甚至千古留名。

其实这根本算不上什么大事,主要是大家都不想担上,屠杀老百姓的恶名。

所以这才相互扯皮,都想把这个责任甩给别人。

一旦不在乎那点名声了,也就算不上是什么大事了。

······

虎墩汗强攻了三天,终于攻破了宣府。

宣府总兵黄忠诚,见回天无望,带着自己的亲兵,提前逃出了宣府。

十多万大军冲进城去,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

城中彷如炼狱一般,哭喊声,惨叫声,响成一片。

虎墩汗志得意满,对他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功绩,足以载入史册了。

一时间心情大好,指挥众人收集战利品。

消息传回京城后,满朝文武大惊失色,京城里立刻引起了一阵恐慌。

隆庆帝更是气的又吐了血,让他病上加病。

随后前来京城勤王的援军,在靠近京城附近的时候,接连遇到了蒙古骑兵伏击,损失惨重。

真正到达京城的援军,连一半都不到。

这个消息,更是让众人大惊失色。

隆庆帝听说后,再次喷了一口血,身体更加虚弱了。

这一刻,他有点后悔对贾琮下手了。

要是再迟几天动手就好了,由贾琮在,就可以带兵出征,应该会把蒙古人给打回去。

现在好了,如此乱局之下,是真的没有良将了。

也不知道贾琮如何了,不知道死了没有,这些天也没听说过宁国府发丧。

“戴权,宁国府怎么没有办丧事?难道贾琮那小子还没死吗?现在是什么情况?”

戴权道:“回禀主子,据绣衣卫汇报,贾琮好像真的没死,他身边有一个小妾,精通医术,应该是被她给救了,听说只是吊住了命,还在救治中,贾琮也一直没醒。”

隆庆帝叹了口气道:“哎,戴权,你说我是不是做错了?当初要是不下手,或者晚点出手的话,倒是可以让贾琮掌控大军,将蒙古人赶出去。”

戴权嘴角抽了抽,现在说还有什么用。

就算贾琮没事,估计也不会在忠心于你了,更不会再帮你们皇室征战。

隆庆帝道:“戴权,你亲自去看看他,看看是什么个情况。”

“老奴遵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