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华娱璀璨时代 > 第712章 开拓者

华娱璀璨时代 第712章 开拓者

作者:执笔新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0 11:54:17 来源:泡书吧

汪元、蔡一农和李国利在感叹璀璨时代的“奢侈”,杰克和爱兰德这边,经过刘艺妃的翻译后,他们两人同样很吃惊。

每年拿2000万用来维持文学公司运转,以达到培养符合工业运作的编剧为目的,且快两年了都还处在不求回报的实验阶段。

“这在我们西方几乎是不可能有的事。”杰克摇了摇头。

根据双方的物价来看,华国这里的2000万人民币,他们美利坚那边估计就是2000万美元。

在他们西方资本眼里,拿这2000万美元去金融市场转一圈,一年下来运气好能翻倍。

去做长期都看不到回报的事?西方资本是断然不可能去做的。

就算换作是他,他也更愿意拿这2000万去投部电影。

一行人跟随刘义来到第三台机器,第三位编剧能接收到前两位编剧写的内容。

当软件把两个内容读取出来的时候,场景、情节和对话自动拼接在一起,形成一段文学剧本中的完整情节。

这名编剧看了一眼内容后,写着——

【吴小宝:生了病不能去上学,爸爸每天早出晚归的要赚钱给我买药也不多陪陪我,我每天过得好无聊呀。

还好,有住在我对面的乔克叔叔在,他好厉害呢,能够把自己变成好玩的小丑,还能拿三个球丢到空中抛来抛去一个不掉呢。

乔克叔叔也好好,每次我无聊让他扮小丑,他都会答应我。

看,我这次又来找他扮小丑,他立马就答应我了,嘻嘻。

乔克:不知道还有几年活,反正是过一天就没一天,我不知道该如何描述这样的滋味,也不知该如何面对日渐衰败的身体。

公寓里的人都知道我的情况,有的人看我的眼神充满关怀,也有的人带着嫌弃,我一度不敢出门,我是人,不是异类,不想看到他们不管是善是恶的异样目光。

住在我对面的小女孩有白血病,呵,两个重病患者住在一起了,这算不算是缘分?

小女孩不知道癌症晚期是什么概念,常说很快就会好的,每次看到她天真无邪的样子都让我很开心,她也是第一个不把我当病人的人。

每次扮小丑小女孩都会欢笑,笑得很纯净,或许这是我余生中难得一见的光。

我每天最期待的就是等她敲门,扮小丑让她开心仿佛是我活下去的动力。

听,她来敲门了。

我搓了搓脸揉了个笑脸,往门口走去。】

内容到此结束,汪元、李国利和蔡一农又有点懵。

“这是……人物小传?”汪元将信将疑。

这明明就是人物小传,但他不敢确认,实则是不可置信。

剧本创作过程中,一般情况只需分类出各个人物的情节结构就行了。

就比如眼前的内容,按照他的编剧理念——

【吴小宝生病不能上学,爸爸要赚钱不能陪她,她很无聊。这是动机。

吴小宝敲开乔克的门,让乔克扮演小丑让她开心。这是过程。

乔克把吴小宝当成生活里唯一一道光,欣然同意。这是结果。】

这就是情节结构,且是用第三人称来写,把人物在剧本中的所有情节结构连起来,就是该人物的人物剧本。

而第一人称的人物小传,这不是演员该干的活吗?

为了更好梳理人物心境,为了更好深入解读人物,优秀的演员拿到人物剧本后,往往都会写一份人物小传出来,以作为表演的参考。

可是,眼前这一幕,相当于是编剧把演员该干的活给干了,这有点打破他的认知。

刘义双手环抱,道:“会写人物小传的演员只在少数,大部分演员没有写作经验,也没那份写作思维,让他们写人物小传那是要了他们的命。”

众人缓缓点了下头,这是事实。

配角还好,人物小传几千几万字能搞定。

重要配角和男女主的人物小传,那就要奔十万字走了。

有几个演员有这份耐心、这份定力、这份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能在演戏前写出一份第一人称且要求强情绪的“短篇小说”?

演员的基本文化素养摆在市面上,这注定是少数人才能做到的事。

刘义又说道:“演员的状态也不是说有就有,状态找到了也不一定是导演需要的。”

演员自认为很好的表演,在很多时候都不被导演认可,因为不符合导演对整部剧作的理念。

把人物小传放在剧本创作中一并搞定,那人物小传肯定也是导演、制片人和导演组一致定调的结果。

这份人物小传事先得到了导演的认可,那么演员按照这份人物小传的解读方向,琢磨如何表演好就行了。

刘义接着道:“我们在改革创作方式的过程中,就想着一步到位,帮演员把人物小传写出来,如果到时候演员对人物小传某段情节的人物剖析有异议,可以跟导演商量和探讨,起码能节省很多沟通成本。”

人物小传的好处是个演员都懂,能很大程度帮助演员节省理解人物以及理解戏的时间。

但演员写人物小传是按照自己的理念,整个剧本的创作思路是导演和制片人的理念。

两者间的理念肯定不可能完全一致,演员看起来很好的表演接二连三的被喊“咔”也是正常的情况,因为理念不合。

这也是市面上常有的事态。

从没有哪个剧组规定,演员必须要写人物小传,这完全靠演员自觉。

为了让不会写人物小传的演员,有一个强有力的符合导演标准的表演方向。

为了让会写人物小传的演员,进组就有东西参考从而节省沟通时间效率拍戏。

为了节省导演导戏和表演指导讲戏的沉没成本,创作剧本的过程中给每个角色写好人物小传,看似加重了编剧的工作量,但解决了大批演员和导演组老师们的工作量。

这一来一去的,增加了剧本创作上的些许经费,但提高的拍摄效率则能减少更多剧组经费。

“这不得了。”李国利颇为感慨。

他不知道这套创作模式什么时候开创的,如果早就有了的话,那她只想说怪不得璀璨时代的剧质量高,几乎所有演员的表演都跟整体剧作框架很契合,从头看到尾的观感就让人很舒服,难以找到出戏的点。

如果几十个有完整情节戏份的演员,人手一本自己的人物小传,且还是导演组和编剧组统一定调的东西,但凡有表演基础的演员,不说能够演得多好,但表演的方向也不会脱离剧作的整体框架的风格。

这就会造成一个结果,所有演员的镜头在后期不论怎么剪辑,拼凑在一起的画风都是高度统一契合的。

碎片式片段的画风高度契合,这就是影视人最讲究的质感。

质感,直接影响观众的看片体验。

“这有点绝了。”蔡一农叹道。

让演员自己来理解人物理解戏?这是0到1的过程。

现在导演组和编剧组给演员强力的参考文本,这就是1到N的质变。

人手一本人物小传,在她看来这是这个编剧工业化体系中,硬生生在为演员提高段位,不入流的演员也能入三流,三流入二流,二流入一流。

最终的结果就是,全员演技在线。

这个“演技”不一定是演员优秀,而是有契合剧作大方向风格的人物小传在,大大提高了演员对表演对戏的理解能力和表演状态,表演状态也会和整体画风高度契合。

画风的高度契合,观众就会看得很舒服。

观众看舒服了,下意识就会认为演员演技好。

但这又有个弊端,这样的创作模式只有璀璨时代有,一个演员能够在璀璨时代的剧中表现出高水准表演,如果这个演员功底不行,那到了其余剧组就会露底、会被曝光出不足。

可再怎么说,于璀璨时代这个大集团而言,提高了作品的质量总归是利大于弊的。

再者,演员提高了拍摄效率,从而节省了拍摄资金,这更是利好的。

这璀璨时代的编剧工业仅看了三环,带给她的震撼一环比一环大,真是长见识了。

“牛逼。”汪元如是感叹。

他现在什么也不想说,什么也不想去想,五人一组的创作模式显然还没观摩完,怕后头还有更震撼的东西,当下只能用一句“牛逼”以赞之。

大家跟随刘义的脚步来到第四台机器,第四位编剧接收前三位编剧的创作内容。

这名编剧看了看内容,旋即在软件的一张表格中写着——

【镜头1:方位:衣柜旁;景别:全景;运动:从左至右摇镜;角度:斜视平拍;内容:乔克开门见吴小宝;场景声:煮中药的声响。

镜头2:方位:小桌旁;景别:全景至近景;运动:朝乔克推镜;角度:平拍;其余同上。

镜头3:方位:吴小宝身后;景别:近景;运动:固定;角度:平拍;其余同上。】

内容到此结束,汪元目瞪口呆地抱头:“卧槽!镜头的定位都能写出来?!”

他看到了什么?三台摄像机的位置都有标注!

这是分镜头剧本?还是刚才那个想法,这是在为运镜构图吧!

怪不得第一名编剧把场景写的那么详尽,各种道具及其所在方位一看就很有画面感,原来是在为分镜头剧本提供镜头的排布空间。

如果说,刚刚的场景描写让他有光影空间感,这个分镜头剧本的描写直接就把他带到了拍摄现场。

1号镜头在西南角的衣柜旁,与东北角的门口形成小广角,男主的背影会看起来很孤独,而后朝右边摇镜,广角镜头慢慢恢复直线角度,让男主背影呈现的效果正常化。

2号镜头承接1号镜头,直线向前推镜,慢慢看到男主的笑容和小女孩的纯真,打破屋内阴暗低沉的氛围。

3号镜头在小女孩背后,给男主阳光微笑的正脸,代表情绪的彻底转换。

作为编剧,汪元能够想象到这些东西。

但是,给镜头定位这应该是导演干的事啊!

编剧把导演的事给干了,这……

“这样的编剧你们有多少?”汪元问。

先不提编剧和导演的事,就说给镜头定位的事,编剧要有导演思维才能够有效给镜头定位。

眼前的这名编剧肯定拥有导演思维,不然三个镜头不可能安排得这么好,每一个镜头都有起承转合的递进效果。

编剧拥有导演思维,就要跟组积累观摩导演拍戏的阅历。

这种跟组阅历深厚的编剧,每一位都是行业里的优秀者,能够很效率的帮助导演解决一些创作上的事。

所以他很好奇,一个小组就有一位这样优秀的编剧,那整个文学公司得有多少这样优秀的人才?

刘义放眼望了望办公区域几十人:“目之所及,都能做到。”

汪元惊愕:“我靠!你们怎么做到的?!”

这几十个编剧都拥有导演思维,不去当总编剧在这当普通编剧,这就是璀璨时代文学公司的底蕴吗?这下真把他给震惊住了。

他缓了缓情绪后也回了神,按照刚才所见的创作模式,每个编剧应该只研究最擅长的一部分能力,并不是总编剧所需要的那样全能。

可即便如此,这一切带给他内心的震动也是无以复加的。

不是他自卑,是他真有一种感觉,这里头的人随便挑一个在创作能力上都比他强。

“你们太牛了。”汪元很是感慨地赞道。

各个男男女女的编剧们,看到几个大佬般的客人们惊呆了,他们也很有荣光。

去年三月份公司才开始搞工业化,起初各个环节可没现在这么细致,是刘义老大带领他们一次次革新、进组锻炼、精益求精,才有了现在这样的高精度的创作模式。

帮演员们写人物小传,给演员们提供表演上的参考。

帮导演初步定位每场戏的镜头,也给了导演最直观的参考模板。

这会让剧组在拍摄环节中,极大加快拍摄效率。

至于他们,该拿奖金拿奖金,这样的创作也给了他们更大的想象空间和创作空间。

每个人也只负责一个小模块,一个人每天的精力有限,这样也不会让他们的精力枯竭,能够保持住长久的创作鲜活力。

虽然每个环节都有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广度,但这样的工作还是让他们很满意的。

“有这样的剧本在,一能让演员有表演参考,二能让导演有镜头模板构思,我觉得我也能做导演了。”蔡一农也彻底服了。

这编剧工业体系,提高了演员的段位也就算了,还能提高导演的段位?

这是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

人物小传,有点写作能力的多少能写出点东西。

但写作能力再强,怎么能抬高导演的运镜水准?

在这之前,这完全是两件互相不搭嘎的事。

然而,给分镜头剧本添了个元素,给每个镜头准确定位,这省了导演多少事?从侧面上就抬高了导演的临场水平。

但有个前提,镜头定位不是乱来,也不是想当然,要完好体现出一场戏该有的情绪效果。

璀璨时代的编剧证明了,他没有乱来,他在这方面也是专业的。

而这样拥有导演思维的优秀编剧不止一个,璀璨时代培养了一群!

“这一年2000万值。”李国利肯定道。

站在他这个导演的角度,璀璨时代这个编剧工业化体系,现阶段来看投入好像没有回报,但从长远来看,如果把摊子彻底铺开,那价值就太大了。

它能加快影视剧制作的时间,作用在一部影视剧身上或许不明显,若是两部三部四部呢?

一部剧节省一两个月制作时间,四部剧节省七八个月制作时间,那这七八个月就是时间成本。

利用这七八个月的时间再打造一部剧,就能把投入的一年2000万给赚回来。

如果把摊子铺开,作用在璀璨时代的电影身上,那起到的效益只会更大。

他这一刻算是明白了璀璨时代集团的架构运转模式了,这家文学公司绝对是整个集团核心中的核心,它的回报不在于自身盈利,而是作用在电视公司和电影公司的作品制作上,这才是璀璨时代成立这家公司的目的,也是编剧工业化的最终目的。

所以他才说,从长远的目标来看,这每年2000万养这批人绝对是值得的。

至于养了一批白眼狼怎么办?这在他看来这个问题不大可能出现。

这样的创作模式独属于璀璨时代,离开了璀璨时代的话,这批人压根就没法就业,哪个公司或剧组会要只写一部分剧本的编剧?这批人只适合璀璨时代,也只适合在璀璨时代开创的编剧工业体系下生存。

“欧买噶的!”杰克惊呼一声。

经由刘艺妃娓娓道来的翻译,杰克和爱兰德后知后觉。

给演员写人物小传?在分镜头剧本里定位镜头?

这是编剧做的事吗?

不,应该说这是编剧该有的水准吗?

如果刘艺妃的翻译无误的话,让豪来坞那些编剧和自诩豪来坞工业化完善完美的资本们来看看,保证会惊掉这群傲慢的人的下巴。

经过刘艺妃的翻译,两口子的脑海中已经有非常详尽的拍摄画面了。

一个镜头在衣柜旁,衣柜在哪里?在30平单人公寓的西南角;

一个镜头在小桌旁,小桌在哪里?在公寓东南角;小桌上有什么?煮着中药的水壶。

一个镜头在小女孩背后,小女孩背后是什么地方?是公寓与公寓间的走廊,两个人物有身高差,所以这个镜头能拍主角正面,并能拍到主角公寓内部,按照描述的角度或许还能看到东南角的煮着中药的水壶。

这满满的画面空间感……

“我的天!”杰克摊开双手,佩服道:“你们真的太厉害了,做到了豪来坞都没有做到甚至没有想过的事,我也从没体验过,就一段情节创作就让我有一种临场拍戏的感觉,还是很明确的多视角空间,你们正在做一件史无前例的壮举。”

爱兰德连连点头:“豪来坞很多人对华国影视工业有误解,真应该让这些人来看看你们的这份工业,简直不可思议。”

楚轩、刘艺妃和刘义微微一笑,这些人都不是一般人,能收获他们的赞美,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

刘义走到第五台机器的位置,道:“这第五人是小组统筹人员,也是一审人员,将前四人写的内容进行审核,从整体的角度观察有无错漏,有错漏就打回去让对应编剧重写,没错漏就整体提交给后台,由我们导演组进行二审。”

汪元问道:“如果导演组不满意再打回?”

“对。”楚轩道。

众人点了点头,编剧组内先内部一审,导演组在进行二审,那编剧组负责内部统筹的编剧无疑是全能型编剧,也应是该组组长。

如此一看,璀璨时代文学公司在剧本创作上的运转模式,以及组内的人员架构已然清晰明了。

十五个人五人一组分三组,一组写男主,一组写女主,一组写配角。

如果写出来的东西的质量,和他们刚看到这段内容的质量相当,那这创作能力实在是恐怖,也说明璀璨时代的编剧工业化开始展现它的威力。

但一年2000万呐,还是长线投资,有几个人承受得住,又有几个承受得住的资本愿意这么做?业内也就璀璨时代这么一家了。

可其余公司不转变转变发展思路,等璀璨时代编剧工业化的摊子铺开,那业内其余公司连璀璨时代的灰都吃不上。

在蔡一农和李国利看来,观摩了这份工业化的创作模式,璀璨时代好像有点势不可挡的样子,对于王金花提出要控股唐仁的合作筹码,之前不同意的他们现在有了新的审视。

在汪元眼里,这里仿佛是编剧的新天地,区别于全球的创作剧本的方式,让他第一次对楚轩、刘艺妃和刘义这几个人生出些敬仰之情,行业里那些叫嚷着创新创新再创新的编剧都是些什么玩意?这特么才叫开创!

杰克和爱兰德则认为,璀璨时代就是东方的迪士尼,迪士尼能够跳出娱圈的限制成为如今的巨无霸,他们在璀璨时代的身上也发现了这个特质。

而楚轩、刘艺妃、刘义,在他们的心里已然成为东方大国影视行业里的极具创造力的开拓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