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华娱璀璨时代 > 第730章 新年新计划(三)

华娱璀璨时代 第730章 新年新计划(三)

作者:执笔新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0 11:54:17 来源:泡书吧

璀璨时代影视特效产业链的前身,是张继忠03年成立的泽万达影视特效公司。

在06年初的时候,张继忠把这家公司并入璀璨时代影视公司,成了其中一个特效部门。

这个特效部门先为《诛仙》做过大特效,后为《希望》做过大特效,这两个项目都算是成功的,也是让技术人员的特效制作经验飞速提升的。

可除此之外,三年来再没什么亮眼成果。

“06年把《希望》定为长期实验型项目后,三分之一的特效方面人力物力扎在了这个项目里头,剩下的三分之二的人力物力在顺应市场,是这个情况吧?”韩三坪问曾正宗。

曾正宗点了点头。

特效产业链人员部分,由八十多名技术人员、三十名原画成员、三百台机器等各类设备构成。

自从06年把《希望》定为工业化长线项目以来,其中就有三分之一的人力物力沉浸在这一块,文木野、刘义等人常去和他们的技术部人员沟通理念。

一是进行符合《希望》题材的科幻特效方面的技术实验,二是把符合文木野这位导演理念的、符合刘义这位总编剧理念的特效入库。

充足特效库的同时也是在为以后的《希望》做后期准备,在后期特效制作的时候,提前制作好的特效可以直接使用,从而节省大量时间。

这个项目用了公司现有的三分之一的人力物力,这部分人员和相应机器是不能少也是不能动的,而另外三分之二的人力物力资源则是对内或对外接活,经营公司的特效业务。

“在我、王总、楚总和刘总眼里,璀璨时代特效这一块成立以来,真正在稳步前进的是那三分之一的人,三分之二的人都在原地踏步,让整个特效公司的水平产生了严重割裂。”韩三坪如是道。

众人齐齐看向曾正宗,看得他有些尴尬但又很无奈。

特效方面可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接到的活基本都是武侠剧特效制作。

可市场对武侠剧特效方面,正如韩三坪所言,商业价值不行,技术含量也不高。

如果说甲方对待特效的要求是顶尖的那种,那这还行,技术人才们借这项业务可以很快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实战经验。

可如果甲方对待特效的要求只是能看就好,那这种一般质量的特效除了赚点小钱外,对公司内部的人文发展和技术水平上的提升意义真的不大。

然而现今的特效市场就是这样,各大制片公司和影视公司对特效的追求都不高。

整个行业都是如此,这也是国内特效技术和市场发展缓慢的核心原因。

对于璀璨时代特效方面来说,接这种武侠剧特效制作业务,除了赚点蝇头小利外没别的益处,不能有效提高技术,不能有效培养顶尖人,严重阻碍了特效方面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

只有专研《希望》项目的那三分之一人力,这部分的人力物力资源虽然是纯内耗,短时间内为集团产生不了效应,但这几年在技术水平方面、和能申请专利的特效库,是实实在在有大提升的。

如此情况,对比璀璨时代整个集体这几年的高速发展来看,他的特效公司只有这三分之一的人跟上了集体的发展节奏,剩下的三分之二的人早已跟集团的发展速度脱节。

确如韩三坪所说,他的特效公司人文和技术方面有严重割裂。

“在我的构想中……”楚轩缓缓说道。

集团化后,他主要的精力放在《星你》、编剧工业和婚事上,对集团各方面的详情也没那么多精力去了解,只能听公司的人汇报或听花姐他们谈论。

花姐主要精力都在集团上,作为董事长的她站得高看得远,通过集团运转结构很快发现了特效公司的运营弊端,在元旦那两天跟他、刘艺妃、韩三坪考量几番,就决定要改变这一现状。

“像搞特效这样的技术型公司,主体至少应该有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类似《希望》项目组的研发部,一个是搞业务的开发部。”

“不管是研发部还是开发部,两者的关系应该是齐头并进的。”

“研发部相当于搞科研,研究出新东西让开发部的人通过商业项目呈现给市场。”

“就算研发部研究项目时间长,一时半会没出什么新东西,开发部整体的技术水平也不应该落后太多才是。”

“以目前集团的发展情况,特效公司目前的状况相当于是……”

“举个简单例子,璀璨时代集团发展速度是100,《希望》项目组的人发展速度也是100,但剩下三分之二的大部分业务板块的人发展速度是10,按照韩总说的,这割裂感很强烈。”

在座有些人不懂特效的事,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当听众。

但听到楚轩这个通俗易懂的举例,让他们对特效公司存在的问题都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

“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要把特效公司业务板块整体的发展速度提上去,跟上集团的发展节奏。”渠道商股东孟宏伟说道。

“对,孟总一语中的。”王金花微微颔首。

“去年不是接了《兵临城下》的活么,特效公司业务板块应该能加速提升吧?”渠道商股东郑向东道。

韩三坪看向他:“那《兵临城下》完了之后呢?业务板块又回归武侠?”

闻言,郑向东挪了挪椅子调整下坐姿,自顾自的笑了笑,彻底明白了过来。

特效公司有自己的长期研发项目,可以保证这个项目里的人持久提升水平,跟上集团的高速发展节奏。

除此之外,业务板块还要有源源不断的高质量业务,来保证楚轩说的开发部的人也能持久提升水平,跟上集团高速发展节奏。

集团电影方面才起步,不足以源源不断给特效公司提供高水准的业务来,从而让特效公司进行全方面高水平的快速发展,目前国内的市场也压根没什么高水平的特效业务,那么就只能把目光放在璀璨时代的电视项目上。

“咱们是个大家庭,公司与公司之间都是兄弟姐妹的关系,哪位家人掉队了,大哥大姐帮忙拉一把,这才是我们璀璨时代的人文,也是我们集团的企业文化。”

“集团是往产业链闭环的方向发展的,特效也闭环的一环,如果特效方面的发展彻底掉队了,以后对影视方面或多或少都会有影响。”

听到王金花的话,众人点了点头。

不管市场怎么发展,璀璨时代本就有特效电影的发展方向。

如果特效技术跟不上集团的发展节奏,当集团的电影板块达到电视板块的规模,能够同时启动三部特效电影的时候,特效这块就会严重掉链子,让集团的生产链的大闭环产生一个很大的缺口,这不符合集团的闭环发展战略。

“05年的《仙剑》,06年的《诛仙》,曾经我们以为这两部火剧能带动仙侠市场,或者说是特效市场,现在看来是我们当初想多了,把那些资本想得太有开创性了,老瓶装旧酒的跟风都不跟,就沉迷于循规蹈矩的题材,搞得我们仿佛是一个异端。”

王金花的吐槽别有一番风趣,让在场的人各自扬了扬嘴角。

楚轩还记得《诛仙》火起来的那时候,他还猜测接下来两年的市场或许要来一场仙侠风了。

但事实证明是他想多了,或许《诛仙》光特效就花了2000万的消息劝退了大批影视资本,再加上都市偶像剧的逐年火热,去搞低成本高收益的偶像剧,可比大投资小市场份额的仙侠剧保险多了。

以致于这两三年里,仙侠市场的份额或有提升,但也提升不到哪里去,仍是一个小众题材。

“但我们要搞清楚一点,不是观众市场对仙侠不青睐,是资本市场对仙侠不青睐。”

“如果是观众对仙侠不青睐,那《仙剑1》、《诛仙》、《仙剑3》也火不起来。”

众人点了下头,对这份市场分析予以认可。

事实摆在这里,这几部仙侠剧确实火了。

这说明仙侠没市场不是观众不喜欢,而是影视资本不想搞大投资的仙侠剧。

“既然资本市场不搞仙侠,不搞大特效剧,那我们把它搞起来。”

“一来,特效需要多元化发展。”

“不止于《希望》和《兵临城下》这类科幻题材,能够用到特效的题材很多,特效多元化发展对璀璨时代在剧作上的创新是有利的。”

“非常有利。”黎鳕点点头,很认同。

会一个题材方向的特效制作,不代表其余题材方向的特效制作全都会。

每个题材的视效风格都不一样,那特效风格显然也要契合不同的画风。

如果曾正宗的特效公司适应的特效风格更多,除了让特效公司更全面发展外,文学公司在剧本选材上也会扩大类型范围,能够增加基于市场现有题材外的创新路线,而创新的剧作能吸引观众的同时也能提高璀璨时代的品牌效应。

“二来,电视的特效在质量上的需求远低于电影,多元化的题材也能让特效公司多方面快速发展,特效公司也能顺势扩大规模,朝特效农场的大方向走。”

曾正宗脸色泛起些喜色,又慢慢恢复常态。

早在06年初的《诛仙》剧组和楚轩初相识的时候,楚轩就畅想过一番迪士尼那几千上万机器的超大型特效农场,给特效部门画了一张长远的蓝图。

只是这几年来,公司的发展重心不在特效上,让这张蓝图显得十分飘渺。

听到王金花这句话,集团的发展重心从今年开始要倾斜在他的特效公司上了,楚轩当初描绘的蓝图貌似要起步了。

他从豪来坞学习多年归国,就是想要在国内的特效行业干出一番成就。

这一刻,他心下有难言的激动。

“三来,韩总、楚总和刘总说了,特效想要跟剧作高度融合达到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程度,就需要从编剧统筹阶段开始作业,跟导演组互相磨合理念然后绘制、设计特效概念图等等。”

“我不懂这些,但在座各位多多少少应该能理解点,韩总、楚总和刘总提的一个建议就是,让特效组加入编剧工业化,形成一个编剧工业化上的作业标准,让编剧工业体系更完善更全面更具创造性。”

刘义和曾正宗相视一眼,各自投射出一道你懂我懂的微笑目光。

特效和编剧共同作业这件事,他们两人好久以前就谈过了。

两大板块共同作业的好处很明显,能让特效制作理念更透彻,能让最终的特效更契合影视画面,同时也减少了后期制作过程中的沟通成本,进而极大的提高了特效制作的效率。

好处多多,但公司这几年来的特效作品很少,就一部《诛仙》,缺乏了深入实验的机会。

既然从今年开始给特效划了重点,那么他们的这个想法就有了实践的契机。

“四来,如果我们把特效电视题材市场引领了起来,那行业里有关特效的产业链也会发展起来,这听起来好像跟我们没关系,但这符合编剧工业化发展方向的利益。”

“当然,这是长远的利益,目前还无法预估,知道这一点就好。”

楚轩拿杯子喝了一口茶,然后把茶杯轻轻放下。

特效组加入导演组,在他和刘艺妃进行《诛仙》制片的时候就这么做过。

效果很好,一边拍摄的同时一边在制作特效,让《诛仙》的制作周期提高了些效率。

公司要走特效影视路线,这样的模式势在必行。

以前在《诛仙》的时候是临时组合,现在编剧工业化已经有了个初步的体系,如果能跟特效组共同作业并产生火花,最终形成一个剧本特效方面的创作标准,那这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如果能形成标准,那推出编剧工业化辐射行业的时候,别的文学公司要遵循这样的标准,首先就要有特效制作方面的合作方。

国内目前没有几家做影视特效的公司,要想在推出编剧工业化的时候满足这个可能形成的标准,那特效制作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就要跟上编剧工业化辐射行业的节奏。

璀璨时代的特效电视题材,如果能引发市场跟风潮流,那国内特效制作相关产业链在一定程度上就能慢慢发展起来。

这利于行业扩大市场产业规模,也利于璀璨时代工业化发展。

但这是个长远目标,具体如何只能后观市场成效了。

“蔡总的唐仁并入了我们的体系,加入了我们的大家庭,让我们整个集体有了一年启动五部剧的规模和实力。”

“我们集团股东会的大致规划就是,从今年开始,在电视项目方面,每年要有两部甚至三部的特效题材剧,不管是仙侠还是神话或者是别的题材,只要有成框架体系的特效制作都行。”

“这就是自今年09年开始,电视方面未来发展的方向,老旧题材该丢弃就丢弃,能够创新就往创新的方向走。”

“演员阵容、导演组阵容、后期制作保证质量,至于成绩好坏交给市场,质量达标了即便成绩不理想也不失璀璨时代这块精品的招牌。”

“不要怕失败,有龙游在,任何损失集团都承担得起。”

王金花这番话说得那叫一个挥斥方遒,听在众人心里很是振奋人心。

在场的人也明白,有了龙游之后,给王金花在运作整个集团上带来了很大的底气,直让电视方面发展的方向来了个大转弯。

就差一句:“老娘不顺应市场了,老娘要引领整个市场!”

蔡一农很羡慕,也有种被王金花的魄力所征服的感觉。

资本和企业家听起来表意雷同,但这两者却又是不同层次的名词。

正所谓资本逐利,挖掘市场的方向永远只看当下利益,缺乏开创性的思维,更不在乎创新这两个字眼。

企业家在逐利的同时,则善于用长远的目光判断市场未来的走向,并有足够的勇气和魄力把未来的市场前置,放在当下来运作,从而让自己的企业始终遥遥领先于整个市场。

如果成功了,名利双收。

如果失败了……

“还有龙游。”蔡一农哑然失笑。

朝创新的路子走,总是会有满满的鲜活力的。

黎鳕这位主营电视业务的董事长,同样也是兴趣高昂:“大家看了资料了吧。”

“《鬼吹灯》,探险题材,特效比例非常高,国内也从没有过这类题材,我把它定义为华国奇幻,一个全新的类型剧作方向,特效主攻方向在于场景和异物动态。”

“《诛仙2》,是由叶君侧老师接手咱们老刘的项目,基于《诛仙1》的故事原创了第二部,主场景九幽地府,故事主线是张小凡拯救失去魂魄后失忆的碧瑶,特效主攻方向是人物视效动态和自然环境。”

“还有蔡总的《轩辕剑之天之痕》,这部仙侠从细分领域上跟《诛仙2》不同,特效的主攻方向是原画视觉合成。”

“这是集团给电视板块定了发展规划后,我和公司项目部拟定出的三部不同特效方向的选材,这也是今年拟定的五个项目之三。”

刘艺妃刚刚一直听着他们说话,实则把目光全聚焦在了项目资料中。

电视板块发展规划转为特效方向,这是她和楚轩、花姐提前就商量好的,只是黎鳕怎么应对这个规划,在此之前她尚不清楚。

看到资料中的几个项目,特别是《诛仙2》,让她来了很大的兴趣。

《诛仙》是她和楚轩当年共同制片的作品,很多想法和创意都融入了其中,可谓是他们的心血之作。

这部作品的结局偏开放式,碧瑶的尸身到底去了哪里,张小凡和陆雪琪有没有在一起,这都没有具体说明。

当作品播出并火了后,刘义这个总编剧就有了搞系列剧的想法,只是后来被《我是演员》和《赤焰传奇》的事耽搁了,这个内部项目就交给了叶君侧。

她和楚轩知道这回事,但《诛仙2》讲的什么故事就不知道了。

看看这项目故事介绍写的:碧瑶的肉身沉入九幽地府,残魂却在张小凡手里的合欢铃中,因魂魄缺失导致碧瑶失忆,并与下到九幽地府寻找她的张小凡成了死敌。

“叶老师真会玩。”刘艺妃心里乐开了花。

随着这两年《诛仙》这本小说的粉丝读者越来越多,张小凡和碧瑶是多少观众的意难平?

但是呢,在叶君侧的手上,让两人成了死敌,这也太虐了吧?

在她想来,张小凡肯定不会对碧瑶下死手,被动的防御总是会让他被碧瑶所伤的,且设定中张小凡一个阳人来到阴间本就不合规矩,还要时刻面临九幽地府中阴灵的追杀。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张小凡拯救碧瑶的心不变,一个人硬刚整个九幽。

而且,张小凡身具天书,被九幽各大势力发现了,被认定为是成仙的契机。

如此一来,张小凡在九幽之地就如同唐僧,各种鬼怪都想吞噬他的身体。

“这个设定好玩。”刘艺妃感到好有趣。

张小凡经历了千难万阻,始终无法让碧瑶相信他。

九幽之主诱惑他献祭自己的身体,才答应助他让碧瑶灵魂和肉身合一并还阳。

张小凡同意了,愿意为碧瑶而死。

可就在最后关头的时候,碧瑶苏醒归来。

“这反转可以,观众肯定会很感动。”刘艺妃喜欢这个故事,看起来延续了鬼厉的暗黑风,很虐很虐的感情线也是《诛仙1》的风格,但结局到底还是好的。

刘艺妃看向黎鳕:“张小凡和碧瑶还让黄煊和赵莉影演吧?”

黎鳕理所当然道:“肯定让他们来演,也只有他们来演,呈现出的情绪效果最符合剧迷的感观。”

不说黄煊和赵莉影是集团艺人,就说Ip剧能不换演员最好别换,很多观众已经把他们当成情怀了,这演员一换就会直接拉低观众的期待。

楚轩低头翻阅资料文件:“黄煊和赵莉影有了资源,陈贺的《爱情公寓》今年开播,汪元要把这个情景剧打造成系列剧,如果收视好,陈贺就先往这个方向走一走。”

说到陈贺,陈恺歌略微挑了下眉,他对这个外甥的关照确实少了点,所幸被他提了一嘴让陈贺加入了璀璨时代,未来的发展倒也不用他操心了。

楚轩抬头,看向蔡一农:“胡戈和柳诗诗在《轩辕剑》,唐燕和袁洪在《步步惊心》,对吧,蔡姐?”

“对。”蔡一农点头,随后她的脸上忽然泛起抹笑:“你去年推荐罗进和唐燕搭档,我和罗进联系过,李导也说他还不错,年后他的合约到期,如果他愿意来唐仁,那可以试试四爷这个角色,满足你的想法。”

刘艺妃看了眼楚轩,让罗进加入唐仁来跟唐燕搭档?这件事楚轩没给她说过,只以为楚轩是在帮助好朋友发展事业。

楚轩怔了怔,也是回想起了这件事,如果蔡一农不说,他把这事还真给忘了。

去年因求婚纪录片的事去盛海,在《步步惊心》这部剧上碰到唐燕说蔡一农的男主意向是吴琦隆,唐燕吐槽吴琦隆太老,不想跟吴琦隆演cp,找他借用资本的力量帮下忙。

当时听到唐燕这个想法,他实在忍不住大笑了一番,旋即就联想到了罗进,想要促成这两人搭档一次,看是否能碰撞出什么火花。

他给蔡一农提了提罗进,没想到蔡一农一直把这事放在心上。

罗进如果知道唐仁是璀璨时代的子公司,又跟胡戈、袁洪在《诛仙》上合作过也成了好朋友,那罗进加入唐仁大概率是能成的。

这样也不错,总归是他的好朋友,近年的发展也很顺,以后同在一个圈子一起玩也是他很乐意的。

“合适就好。”楚轩说道:“黄博在我的《星你》剧组,那苏畅和姜昕怎么安排?《鬼吹灯》可没他们适合的角色。”

黄煊、赵莉影、陈贺、黄博、胡戈、袁洪、唐燕、柳诗诗,这八个人今年度的资源各有安排,只剩苏畅和姜昕了。

“对哦。”刘艺妃看着资料文件,把目光聚焦在《鬼吹灯》栏目:“主演团三人,胡八一和王凯旋是男的,只有个雪莉杨是女的,这个角色也不一定合适。”

“不合适。”楚轩摇了摇头,在他感观中雪莉杨这个角色跟苏畅和姜昕不沾边,最合适这个角色的,他认为是李栤栤。

“嗯,她们两个都不合适,这三个主角要好好考量考量。”黎鳕和楚轩想法一致。

这时,林晓雅冲王金花挥了挥手,伸出一个大拇指指了指门口。

王金花心领神会,道:“不管合适不合适吧,如果内部需求满足不了艺人,那黄冰你来安排外部资源。”

艺人经纪董事长黄冰点了点头,这是他分内的事。

“今天这场会议的主要内容,一是龙游的出现给了集团强有力的资金盘,二是定下集团园区在今年启动建设的基调,三是定下从今年起搞特效影视发展这个方向,四是在今年数字特效的扩建和协调运转过程中,各子公司尽全力配合。”

“等明天晓雅整理好会议记录,会把会议要点通过邮件形式发给各位,各位根据要点各自做好今年的企业规划,有意见或建议的随时跟我联系商议。”

“至于拟定好的电视项目,除了《星你》已经开始运作外,其余四部剧该找导演的找导演,该商量的商量,该立项的、需要协调的,黎鳕你负责搞定。”

“最后,1.12亿红利分配这件事,过年前你们随时来总公司找我提需求和商量,以需求的重要性的先后顺序合理分配资金为核心标准。”

“好了。”王金花站了起来,笑道:“时间差不多了,会议就到这里,咱们去年会,很多人已经到了,都在等着我们呢。”

听到这话,众人纷纷起身。

坐了几个小时,身子有些僵,大家或抖抖腿或伸个懒腰。

楚轩打了个哈欠,和刘艺妃起身随众人往外走,准备参加公司年会晚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