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华娱璀璨时代 > 第904章 《天幕》首映礼(五)

华娱璀璨时代 第904章 《天幕》首映礼(五)

作者:执笔新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0 11:54:17 来源:泡书吧

台上的四位大佬逐一演讲,唐记里都只能靠边站。

眼看四位大佬登台现身,在场的人纷纷安静了下来。

一个是华影董事长,国内电影行业“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守门人。

一个是璀璨时代董事长,国内电视制作行业的龙头,拥有的微娱又是传媒界的大佬,时下首部电影制作其势头就隐隐要一飞冲天的电影新势力。

一个是英黄董事长,若把实力算进大陆势力范围,那华艺在他面前也不够看,毕竟一家是老牌上市跨国企业,一个还没上市,那这资本差距想想就挺大的,只是往往在计算企业实力的时候,业界媒体只算大陆资本,香江企业不算在内罢了。

一个是全球院线UA华国区总裁,是时下华国电影发行海外为数不多的大渠道商之一,若是只想在国内发展的可以不鸟他,若是想闻名国际的那就很难绕过他,掌握的资源渠道无数。

这样的一个四人组,就让在场很多嘉宾们感叹不已。

“从没有哪场首映礼有如此规格。”邹迅如是道。

“说明这部电影的意义与众不同。”黄小明说道。

“比《建国大业》如何?”杨影有些嫉妒道。

“两部电影的性质不同,一个是爱国宣传,一个是带动行业发展,这怎么能比较?”邹迅看了她一眼,这点见识都没有,属实花瓶。

邹迅搞不懂黄小明喜欢这女人哪一点,总感觉靠黄小明关系签约华艺的她目的不纯,而黄小明又是一个偏老好人的人,这以后要闹出事了那小明保不齐会麻烦缠身。

只是感情上的事,她这个外人不好插嘴,免得遭人嫌。

台上的四位大佬,各自从四个角度发言,作为观影开场。

韩三坪以#电影行业的蓬勃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为主题,打着官腔说了大堆话。

王金花以#百花齐放的艺术,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为主题,拿着稿纸念了半天。

杨老板以#香江与大陆的合作共创,是未来两岸影视文化的发展趋势#为主题,老生常谈般的侃侃叙述。

UA院线的华国区总裁,是一位新加坡裔美籍人,以#华国影视是全球影视生态不可或缺的一环,世界需要通过华国电影来了解华国#为主题,夸夸其谈说着论述。

这个主题就很有讨好性,或许这位新加坡裔的美籍资本没有对华国的敌意,或者这种讨好性的言论能引发国内更多资本与之合作来扩宽生意路径,论述的观点有所倾斜下又不偏不倚的讲着华国影视和全球影视上有所连接性的东西。

唐记里作为开场收尾,以#科幻不是我国电影行业难解的命题,而是看创作者有没有敢于探索的心#为主题,来发表他的观点。

唐记里说这个主题就有点自恋的感觉,不管别人有没有探索的心,反正他拍了《天幕》,拍了这部国产首部科幻大片,那就代表他有探索的心,这多少有点自卖自夸了。

“华国科幻是什么,在此之前国内没人能说个一二,我作为《天幕》的导演和制片人,斗胆一试这个题材,是与非皆由大家品鉴和评判,请诸位保持安静,首映观影就此开始。”

随着唐记里话落,全场掌声雷动,欢送五人走下台。

不管是路演还是点映,观众方面的市场算是稳妥了。

所以这场首映礼没请观众,来者皆是行业内的人士。

在电影还在预售的阶段内,由行业内的人士帮忙宣传,或是在网上说几句话,烘托下舆论热度,让观众市场和业内市场齐发力,那对即将上映的电影会是更为利好的事。

五个人的开场主题都很正向,都很宏大,听起来就有一种很庄重、很高大上的感觉。

让在场的业界人士都感受到了这场首映礼的别具一格,如此郑重和庄重的首映礼是从没出现过的,这也给众人一个提醒,这部电影的意义或将非凡,或许也会成为国内电影行业的一个里程碑。

抱着这样的想法,随着放映厅里的灯光暗下,所有人都聚精会神起来,做好了品鉴这部电影的准备。

在场有人是通过路演或点映看过这部电影的,但更多人是没看过的,和通过翻译聆听清楚开场发言的海外人士们,都有了一个共同的期待和疑问——

华国科幻是什么?

这个问题在海外人眼里自然是懵逼的,他们压根就没有华夏思想,自然也就没华国科幻的概念。

而于在场的国人眼里,这个问题也是个问号,此前科幻电影皆来自于西方,专业人士看电影看多了,说到科幻就会联想到了西方的星际、太空、城市大破坏及所谓惩恶扬善的个人英雄主义。

至于华国科幻是如何模样,这确实是一个尚未明确的疑问。

而当荧幕泛亮,电影剧情缓缓开场,在这个疑问上渐渐就透露出了不一定说百分百正确,但又属于是前人栽树的探索性答案。

在六月份去盛海跟汪元谈西方的时候,楚轩就说过西方人都是定式思维,而华夏文化是框架式思维。

所谓的定式思维,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1 1必须等于2,不能等于其它,只能等于2,这才符合西方人的一条筋考虑问题的思维。

华夏的框架式思维,体现在古代那些智慧卓绝的古人身上,没有1 1等于2,没有任何数学公式,就靠易经八卦一大堆符号,就把星象演化出来了,就把十二时辰计算出来了,就把一个月三十天给推出来了。

这在西方人眼里就是神话,所以他们几十年来都在抨击这个东西不科学,说日月星辰有关知识是他们西方的数学算出来的。

这就是框架思维和定式思维的区别,区别在于前者的逻辑是智慧,后者的逻辑是纸面上的东西,是纸面上必须要写得清清楚楚的东西。

所以,西方人只认1 1等于2,不认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种可以解释一切自然规律的理论,因为他们搞不懂,因为他们认死理。

这样的思维体现在影视上,体现在科幻电影上,最明显的就是外星人一定要有一个具体的模样。

完全未知的东西,又如何能有一个具体的模样?

西方人不会考虑这个如何,而华国人会考虑。

考虑的依据就在于一句话:天地本无相,万物同根源。

世间万物都没有既定的样子,那又怎能定义它是什么模样?

然而万般事物都同时存在于天地间,那么它就有一个共性的根源。

故而,当荧幕中的外星生命是以“秽光”,是以一道光的形式出现时,全场都惊讶了,特别是那些外国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光”怎么可以是外星人?让他们想破脑袋也想不到会是这个设定。

光,无形无象,这就是天地本无相的诠释。

而这道光又能幻化出人形,不仅是人形,各种鸟兽走禽都很幻化,这就是同存天地有共性根源的诠释。

这样的外星生命形态,直让在场那群外国人“哇”声一片,比国人还激动,因思维方式的不可逆转的差异,这样的设定让这些外国人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只觉视觉感观奇特且冲击力拉满。

这就如同当年国人看《变形金刚》的时候,看到机器人还能变汽车,各个都感到惊艳。

但机器人和汽车是金属同源,就有一个纸面上的定式逻辑,看起来就觉得这好像是成立的。

但眼前的外星人是“光”,好像还可以变幻成任何事物,这就脱离了纸面上的逻辑,脱离了他们的定式思维,文化差异的驱使下可谓是让他们大感震撼。

“你们是怎么想出来的,太惊艳了!”爱兰德冲刘艺妃道,眼里的新鲜感十足。

楚轩和刘艺妃夫妻俩两眼相看,或许是文化差异太大吧,也或许是早就对剧本和电影了然于胸,他们真不觉得这有多惊艳,但路演中的观众和现在外国友人们都这么震撼,那就假装惊艳一下,于是夫妻俩也作出一副被惊艳的感觉,配合全场的气氛。

自张义谋的《英雄》上映北美,获取一番不错的票房成绩后,至今以来国内再无古装片能在西方上映。

有些起哄的人认为,是《英雄》的质量太高了,国内再拍不出这样质量的武侠古装电影,很认准质量标准的豪莱坞才不给上映。

而有些认知高的人认为,这是豪莱坞对我国影视文化传播渠道上的封锁。

这对了,但只对了一半。

还有一个原因,国内那些崇洋媚外的人绝对不信,或许就连爱国的国人也会不信。

这个原因就是,《英雄》这部电影里头,那些宏伟的城池建筑,建筑中那些精致绝伦的飞檐斗拱、可堪极致艺术的窗花屏风等事物,让老外感到自卑,这才是古装电影继《英雄》后无法在全球上映的另一半原因,最多也就在亚洲上映。

自卑的根源就在于,老美没有这样的历史文化,而欧洲即便有千年文化但也没如此繁华和精致过。

为了不让西方民众反向崇华,只能禁止华国的古代璀璨文化渲染于世,不然让西方民众看到华国古代如此文明且繁华,那地球文明的西方中心论不就瓦解了?

也是因此,华国古装电影失去了全球市场,或许未来会有所变化,但现在是全面封杀状态。

而反观西方的历史题材电影,为了弘扬西方文明有多么好、多么强大,每每有类似电影上映,里面的建筑都是伪装得极尽奢华。

但再奢华和高端,虚假编造就是虚假编造,没有历史记载的东西,光靠想象也只能想出个大概,细节上再怎么也无法赶超华国历史有记载有记录的精致文化。

二者,再是虚假编造,想象力也脱离不了实际情况的束缚和限制。

不管雅典文明是西方源头论的真假,也不管什么罗马文明是否真的存在,就看某些战争类的西方历史题材电影,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一个特点。

电影里的人或势力很喜欢住山上,把城堡依山而建,建半山腰或山顶,远看是奇观,里头一看也奢华气派。

但脱离这个视野想想,这不就是在山上建一个外壳,然后挖个山洞住进去么,就是一群人住在山洞里的文明。

这是有记载的,且这个记载还和蒙古人有关。

蒙古西征横扫欧洲,没任何势力任何组织挡得住蒙古铁骑,那怎么办?往山上跑呗,你骑兵再厉害也不能上山吧?

这段历史影响西方人很深远,导致一些公元前的战争电影,乃至吸血鬼系列电影,都会发现总有势力的地盘和领地主城建在山上。

不了解这历史的人观影的时候就觉得很奇幻,了解的人就会觉得超级搞笑。

因而,当荧幕中的群山屋显现时,那好像跟西方文明中类似的山洞文化,但却白条银链错综横连、瀑布水源由木制管道群山环绕,如此波澜壮阔之景,直让在场外国人目瞪口呆。

“偶买……”

一个外国人“噶的”还没说出来,镜头转进山洞里,横穿山洞的古城风华展露无余。

“偶买噶的!!”

身体往外仰,双手捂住嘴,眼睛瞪得像铜铃,张开的嘴足以放下鸡蛋。

外国人的动作很标准,也很整齐,被眼前的一幕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在山上建个表面浮华的城堡,这就叫文明了?

没有人文底蕴,没有生态链接,一切都是空泛。

而眼前这画面,告诉了他们什么叫“五千年璀璨创造极尽风华,数十年造就就能立判高下”,也告诉了他们什么才叫做泱泱华夏的文明想象力。

“这就是华国科幻的想象力么?”《阿凡达》制片人乔恩喃喃自语,这真把他给震撼到了,纵然他的《阿凡达》也有开创性的文明体系,也有外星的人文和生态设计,但多少是缺了些历史底蕴啊,对比这群山屋的奇观文明就显得有些空洞。

这份空洞就是,凭空捏造的东西没有传承。

不知是西方在宣扬自己的文化同时,是不是毫不顾忌自家的民众是否思想也被扭曲了,或许是故意而为之?

纵观漫威系列电影,都有一个很悖论的思想传达。

例如蝙蝠侠,家庭势力可谓哥谭市大佬,不仅从政还从商,妥妥的顶级势力。

然后,哥谭市人民生活很苦,蝙蝠侠就想去做好事。

做好事可以啊,利用自己家族的势力去做好事不行么?打个电话让市政搞好治安?让家族里的公司集团多发点工资福利?

对于蝙蝠侠来说做好事不要太容易,可蝙蝠侠偏偏不这么做,偏偏强行个人英雄主义去打击犯罪。

一座城这么大,百姓人口那么多,一个人去打击犯罪有什么用?

这在华夏思维中,就很难理解这样的剧情,但这在西方观众眼里是习以为常的,是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

故而,当看到荧幕中,成雄、魏然和林怡这么强大了,还要去找军方帮忙,而不是自行组队去搞死外星生命,让在场外国人有点想不通。

虽然有逻辑关联,但他们并不太认可这样的剧情设定。

而且,当他们看到魏然和林怡只是通报一声,国家军队立马就开始集结,这更让他们大为惊讶。

你们国家不怀疑的吗?

不嘲讽异世界的真实性的吗?

瞧我们那些科幻片和灾难片,一有灾难预测,高层领导必然不信,再来个竞争对手质疑你的科学数据,从下至上就是怀疑你作乱,就是不让你顺利度过,各大军队和市政就是要等着灾难降临才信,然后再反过来舔你。

你们这电影怎么就不来点内部质疑的剧情呢?

就那么快就团结一心了?

这就很不对劲!

在场外国人的脑回路有点卡顿,有点懵圈,只觉这团结一心的剧情,这国家动员的执行能力,太假了。

但科幻特效电影嘛,也能够理解,一切都是为了爽。

只不过,到底是他们的那种先抑后扬爽呢,还是眼前的一下就爆发全国凝聚力的剧情爽呢?

正在他们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是个人英雄主义在潜移默化被动摇的时候,紧接着军队各种炮火火力覆盖的特效大场面,所有军人包括男女主都有条不紊且不出什么差错的配合画面,每一个人都在齐心协力为一个目标作战的状态……

不仅是国人,这些外国人也浑然不觉的被燃起了热血,各种由特效带来的武器视觉效果,由各个演员的激情澎湃的战斗带来的视觉效果,让他们感受到一种他们几乎没有品尝过的观影滋味。

当最后一幕由外星生命组成的古城显露时,全场又是轰然一片“哇”声,惊艳非常。

而待得太阳光让外星生命消散,电影落下帷幕,在场来宾又接二连三的起身鼓掌,声若雷鸣。

包括海外人士同样如此。

他们已经感受到了这部电影的不同,感受到了华国科幻的不同,不仅是场景上带来的文化底蕴,还是人文上带来的凝聚和团结,这两点是他们豪莱坞电影做不到的。

而正是这两点,才能称之为华国科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