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色帝国1924 > 第五百一十九章 收复外蒙(六)

红色帝国1924 第五百一十九章 收复外蒙(六)

作者:水木文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1:56:45 来源:泡书吧

主席一开口,这件事就不算李卫国私自行动,而是通过军事小组商量过的,三人军事小组,有两人同意,这是自然就不算违反纪律。只是这件事上作为军事小组的第三个成员,王稼祥就有点尴尬了,也就意味着这件事他被剔出在外。

随着王明被李卫国和主席二人给呛到无话可说后,这件事的讨论才算进入正常时间,也才有了一个讨论的样子。当李卫国拿出外蒙的缴获的电报时,现场一边倒,在这么大一笔资金的影响下,他们直接改为支持这件事。他们都是特区军政两届的高层,有了这么一大笔资金肯定是用在他们这些部门里面。

即便不是一口气全用了,也能让他们获得大量的专项拨款,不少本来因为资金短缺的问题,就能立马被解决了。之前他们主要是担心得不偿失,现在看来好像收获挺大。

后面李卫国和主席则是把两人之前关于几年的设想都仔细的进行了说明,在听过两人的分析与对策后。在场的人也都服了,要是真的按照二人的计划实施,未来他们用不着再看苏联脸色行事。

他们中间中间有一部分人并不是亲苏,而是因为觉得苏联太过强大,抱着尽量别得罪的想法。但是现在看到即便得罪了苏联也不会遭到大规模报复,还能获得很大的收获,他们自然就有底气了,再说了这个事后面发生变化也是李卫国顶缸,他们怕什么。

本来这件事李卫国应该会接受问责的,不过主席在最后的那句话让他的行动变成了合法行为,才让他免于责罚。主席支持李卫国的原因其实并不难理解,这件事从目前来看已经成功了一大半,而且这件事若是中央反对李卫国的做法,很有可能造成军队内部出现问题。

主席以前也不是没想到外蒙问题,不过他想的是与苏联谈判,而不是动用武力强行收回。但现在外蒙实际上已经收回,李卫国在党内以及全国范围内的威望将更为强大,这个时候他若站出来说这件事他也参与其中,也就能分走相当一部分,免得李卫国威望太高影响到他。也就王明这人傻不拉几地只为反对而反对,一点整治头脑都没有,主席也打算把对方剔除出中央委员了。

会后李卫国跟主席商量后决定成立外蒙方面军和新疆纵队,直辖于八路军总部。

外蒙方面军以吴光浩为方面军司令,下辖吴光浩的第一装甲师、孙得胜的骑兵第三师、王近山的独22师、宋时轮的独19师、独37师,还包括一个歼二战斗机航空团。其中独37师为新组建的步兵师,下辖三旅11团,即九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一个炮团(装备36门122mm野战榴弹炮),全师固定编制一万八千人。至于人员直接从第六纵队和38军抽调组成,组建完毕后就开拔至外蒙地区。

由于骑兵第二军被拆走两个师,借这个机会把骑兵第六师实行坦克化,编为装甲第三师,在察哈尔的战斗结束后就开始组建。除此之外,第38军独32师划归骑兵第二军指挥。

新疆挺进纵队司令由伍中豪担任,下辖王良的独立10师、独38师、骑兵第一师,加上一个歼一战斗机的航空团,人数约为七万人。

其中独38师跟独37师编制一样,不过是由留守部队中抽调组成。骑兵第六师番号是骑兵第二军划拨过来,一个临时编成的部队,由星星峡的两个独立骑兵旅、以及那四个坦克营组成的装甲旅,以及配属的一个75mm山炮炮团组成。

除此之外,还命令山东军区抽调至少6万军队到山西整编,组建新的第十二纵队,肖近光担任纵队司令员,由晋绥军区节制。同时把彭雪枫的第三纵队划归山东军区管辖,第67军、38军划归晋冀鲁豫军区,第十纵队划归晋绥军区节制。

同时取消冀察冀热绥军区,冀察热军区暂时归前线指挥部直接管理。随着一系列的人事变动和编制调整,也让解放战争时期的六大野战军雏形也出现了:晋绥军区、晋冀鲁豫军区、山东军区、新四军、南洋纵队、西北军区。

中央以多票赞成通过这事之后,面对苏联的责问,**不仅不撤兵,还开始向外蒙增派了两个步兵师,只是这一切苏联人不知道。

而且此时在外蒙的孙得胜麾下三个骑兵旅以及王近山的那个骑兵团开始四处征战,其中一个骑兵旅直接朝着图瓦共和国(即唐努乌梁海)的方向而去。

外蒙的局势越来越紧张,**以国内中央政府的命令为由正式承认率军进入外蒙,并打算一举收复外蒙。至于重庆政府就属于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大肆宣扬此事,并对苏联驻华大使发出照会,严禁苏联军队进入外蒙,阻碍中**队收复外蒙。

面对中国政府的强硬,斯大林的火气也上来了,便命令驻守乌兰乌德、赤塔、伊尔库次克的守军出动,打算把‘不听话’的**军队驱逐出外蒙。三个地方的苏军一共只有一个步兵师、一个哥萨克骑兵旅、一个坦克旅。

别看苏联有一个坦克旅,但是苏联的坦克旅跟八路军的坦克团是一个性质的,规模甚至还略小不少。八路军的坦克团上面直接是师,没有军的说法,但是苏联坦克部队没有团级编制(曾经一段时间有过,即一个坦克旅下辖一个坦克团,后面发现不实用给取消了),旅下面直接辖的营,旅的上面是师。

而且这个坦克旅坦克也少也就60辆,一半是t-26,剩下一半是t-27以及一些装甲车。当然这个时候苏联东西部的军队实力差距很大,苏德战场上的苏联坦克旅那可是以kv系列重型坦克、t-34中型坦克为主的。

要是真有这么几支装甲部队,你让李卫国去收复外蒙,他也得掂量一下有没有那能力。不过此时苏德战场打得天翻地覆,斯大林怎么可能还把新式坦克t-34放在远东地区,在他看来放些t-26就足以对付日军的坦克。

此时利比亚的石油产量可是很高的,经过几年的开发现在月产量已经达到了100万吨,而且这个数据还在逐渐增长。要知道历史上德国在整个二战期间的石油产量也不过5000万吨左右,但是利比亚的石油在1941年就给德国以及意大利输送了超过900万吨的石油。

这可是把希特勒高兴坏了,当初的那笔买卖做的真划算,德国并没有付出多少代价。历史上德国在二战之所以打着吃力,石油短缺是一个极大地问题,没有石油就意味着德国的坦克这些无油可用,自然影响战力。

不过这个时空却不是这样了,德国的石油产量直接翻了一倍,而且德国人还在利比亚发现了铁矿。虽然在利比亚建冶炼厂不合适,但是却可以把利比亚当做原料供应基地,至于工人除了殖民地的平民就是英军的俘虏了。

为了把这些资源运回欧洲,德国联合意大利修建了大量的运输船,并派了超过2000架作战飞机在北非以及航线附近。德军的资源问题不是那么紧张,倒霉的就是同盟国,特别是英国跟苏联。

42年美国并没有直接派大军参与这场大战,主要就是英苏两国跟德国在欧洲以及北非对掐。在苏德战场,苏联面对的压力比历史上更大,打的也更吃力,远东的军队也就不断地抽调,所以才造成力量薄弱。整个远东地区的t-26坦克不超过100辆,新式坦克一辆没有,剩下的也都是一些老式坦克或者装甲车了。

不过苏联不知道八路军把第一装甲师派到了外蒙,斯大林以为这些部队足以教训八路军了。就是不知道这老师跟学生的战斗,到底谁会赢,是老师经验丰富,还是学生的年轻力壮。

就在外蒙事情闹得越来越大的时候,也影响到了华北的大规模战斗,首当其冲的就是察哈尔反击战。

在孙得胜率军进入外蒙的时候,张家口的战役也就正式打响,十余万八路军发起了对张家口的包围战。战斗由天上到地面,进攻与反进攻,打得非常的激烈,虽然日军在城里的军队不多,但是这个事关平津地区的安全,所以冈村宁次直接下了死命令,务必死守张家口。

而且德王等人也知道若是日军战败,他们也没有好下场,所以也组建了不少伪军前来助阵,日军更是把城里的日本平民也都武装了起来。

由于日军在张家口之前就修建了不少防御工事,加上这里距离平津地区、石家庄、保定不是特别远,日军的飞机也能及时赶到。为了保证守住张家口等察南地区,日军陆航部队出动了包括150架一式战斗机在内的一共400多架战斗机以及轰炸机加入察南地区的战斗。

而八路军这边的战斗机数量则是要弱于日军,只有60架歼二战斗机和70架歼三战斗机,加上一百来架歼一战斗机,加上轰炸机也就300架。

八路军的轰炸机一直是短板,毕竟产能优先给了战斗机,加上轰炸机技术要求高,即便是仿制的sb系列轰炸机性能随着战争的发展也有点无法满足八路军的要求。不过这个事在李卫国打算收复外蒙的时候,就已经给几个飞机研究所下了死命令,务必在一年以内拿出一款实用性较高的中型轰炸机。

听说现在两个研究所都拿出了各自的轰炸机方案,并已经开始在生产样机,就是不知道何时才能试飞。

不过因为跟苏联交恶后,**也开始倾向于寻求美援,不说援助大量物资,但必须得买相关的机器设备回来,反正现在在外蒙就缴获了那么多资金,肯定不能白白放着。而且张家口这些地方的那些汉奸、日本人可是很有钱的,估计这里的缴获至少得有几百万美元,甚至更多。

据前世李卫国看的资料,说是李守信这个人身家就有两、三百万元,当然这个是银元,不是美元。不过李守信这个汉奸就这么多,张家口以及整个察哈尔地区的汉奸以及蒙古王公的钱会少?特别是那些蒙古王公,他们都是世袭下来的,别说家里会没钱,更别说还有日本人。

虽然八路军在航空部队在察南地区无法取得制空权,不过在地面部队实力相差太大的情况下,日军即便有空中优势,也无法挽救地面部队的失败。

在经过十天的激战下,八路军终于攻进了张家口,日军在张家口的大佐以上的军官都自杀身亡,无一投降。这就意味着张家口就到了八路军之手,所谓的蒙疆自治政府也就不复存在了。

率先攻进张家口的军队是119师,徐海冬亲自率领的,紧随其后就是许光达的部队,也越过了长城进入张家口城区。

八路军攻进城、城里的日军高级军官相继自杀,这让那些汉奸也很惊慌,没想到打了这么多天,最后还是失败。城里到处都是逃难的人,基本上是日伪军,日军还好点,没有主动投降,而是在城里打着巷战,负隅顽抗。

伪军就不行了,开始城没破的时候还有信心,城一破立马四散而逃,不少人直接把枪一扔,、军装一脱就跑到自己家里躲着。不过更多的直接抱头投降,不可能人人都能跑掉,真当八路军傻呀。

徐海冬是在城里差不多战斗结束的时候进的城,此时的城里虽然还有枪声传来,但是并不多,估计是日军残余还在抵抗。第九纵队以及第六纵队的保卫局则是在攻城部队进入后就跟着进了城区,此时的大街小巷上,除了那随处可见的八路军士兵,就是一千人之多的保卫局士兵在忙碌。

不过张家口也不是小城市,保卫局这点人也忙不过来,所以徐海冬还把他的警卫团调了一大半去协助对方公干。保卫局的工作很简单,占领一个城市,很多敌人资产需要查封接管,这些事情都由保卫局联合城里的军情局情报人员负责。

因为保卫局有经验,纪律性很强,自然要比普通士兵办事牢靠,要是普通士兵看见大量的金银财宝难保不起贼心。

对于忙碌的保卫局士兵,徐海冬暂时并没有干涉他们的工作,不过就当他准备前往已经被占领的日军指挥部时,他看见一行可疑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