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色帝国1924 > 第五百八十一章 缅甸反击战(七)

红色帝国1924 第五百八十一章 缅甸反击战(七)

作者:水木文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1:56:45 来源:泡书吧

43年的全球形势其实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战场、太平洋战场、苏德战场、北非战场都开始朝着有利于同盟国的方向发展。

苏德战场,德军大败,失去了100多万精锐部队,造成兵力不足,大规模的主动进攻已经无法展开。而苏联方面由于之前搬迁的那些工厂,加上美国的援助,军工产量开始井喷式的增长,而其部队,也开始发起反攻。

北非战场也被苏德战场所牵连,利比亚的石油也因为盟国飞机轰炸,产量大跌。加上无法得到援助,又有个意大利这个蠢队友,面对实力数倍于己的盟军,隆美尔现在也回天乏力。

现在盟军也在准备对突尼斯发起进攻,突尼斯的结果,影响着北非战场的进程。要是盟军获胜,德军在北非那就是真的完了;要是德意联军获胜,隆美尔就可以在北非继续苟延残喘大半年,为德国争取更多的时间。所以现在隆美尔把一切宝都压在了即将到来的突尼斯战役,对他来说,成败在此一举。

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则是没那么明显,这也怪美国考虑先欧后亚的策略,对于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投入明显不足。加上日军在那些占领岛屿的坚守,让美国人不得不逐一清除日军占领的太平洋诸岛。

但这种岛屿争夺战,对于美军来说,算是不想看到的,日本人的顽强超乎他们的想象。或许是知道美国人是可以通过海上直接进攻日本本土的,这里日军的战斗意志,远比远比中国战场要强。在太平洋美军的优势就是海上力量已经超过日本联合舰队,但是海上军舰再流弊也上不了岸,一切都得靠地面部队去完成。

太平洋战场的一个分支,东南亚战场的盟军说实话目前并不占据优势,缅北才刚刚开始反攻。18师团只是日军在缅甸十来个师团的其中一个,缅甸方面军20多万人,岂是远征军轻而易举能打败的。

在东南亚的盟军才开始反攻,而且力度也算不上大,想要真的打通印度跟中国的联系,对于远征军仍然是一个挑战。

中国战场是分成两部分,北方地区,八路军以及新四军已经在开始反攻,而南方的国民党军队精锐有不少在云南、印度,长江流域的日军即便是因为八路军而调走一部分,但国民党军队依然没有主动进攻的意思。

其实现在国民党很虚弱,精锐被牵制,军工体系不完善,武器弹药自给自足的能力太差。虽然购买了一些机器设备,不过跟**的相比,仍然差距较大。加上美国的大规模援助才进行不到一年,100个美械师装备,现在很多都没到,机器设备也滞留不少在印度。

现在的国民党就处于一个青黄不接的空窗期。其实**内部也有人建议,借这个机会尽可能削弱国民党的实力,也就是所谓的趁他病要他命。

但这个幼稚的想法直接被高层扼杀了。笑话,现在八路军是实力不弱,但还没同时单挑日军和国民党军队的实力,现在跟国民党开火,无异于落人口实,以及便宜日本。

高层早已同意了未来的发展规划,那就是东北,为了东北可以舍弃淮河、甚至黄河以南的根据地。有了东北这个基础工业较完善的工业基地,加上一个西北地区的工业,抗战胜利后,**实际上就是老大。

历史上拥有120多万小米加步枪的解**就能在三年内解决430万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而这个时空,抗战胜利后拥有两个工业基地,加上数百万装备精良的解放军,别说三年,李卫国都敢赌在一年内把国民党收拾了。

现在美国人开始有意扶持国民党,但很快它就会知道,它扶持的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这个时空美援变多了,李卫国就不信孔样熙之流会看着价值数亿黄金不动心,他甚至相信,国民党那边恐怕会爆发比历史上更严重的贪污案。当然,即便是阿斗,美国也得扶持,谁叫跟**意识形态不一样呢。

“同志们,冲啊!”

泰国清莱城,此时城外成千上万的、穿着五花八门的南洋纵队士兵正在对这座城发起大规模进攻。由九二步兵炮、迫击炮组成的炮兵部队正在不断地朝着清莱发射着炮弹。

此时的场面就像《亮剑》中李云龙的独立团攻打平安县城一样,四面围攻,看似毫无章法,实则有很深的用意。清莱城的泰军并不多,也就两三千人和几百人的鬼子,可进攻的南洋纵队至少有一两万人,而且四面围攻这座城市,日泰联军的防守都被削弱不少。

清莱半年多以前就被日泰联军给夺回去了,所以林标才把南洋局的办公地点迁到了更北边的清盛。

当时的确日泰联军来势汹汹,要是硬拼肯定会损失很大。所以在敌军进攻之前,林标就让城里的华人以及拥戴他们的百姓迁出清莱城,撤往更北边的小城市。

清莱是泰国北部的大城,丢失虽然可惜,但是南洋纵队损失也不大。放弃清莱反而还可以让日泰联军放松警惕,让南洋纵队可以在私底下发展。

日泰联军不是没想过派出大军去清剿所谓的南洋华人统一战线,但是都以失败告终。每次他们都没靠近南洋纵队的核心地区,在半路的丛林里就被南洋纵队打的丢盔卸甲,十分地狼狈。后面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南洋纵队不进攻他们,他们也懒得去对付对方,双方就维持了一个奇妙的平衡。

暂时放弃,不代表林标会一直放弃。这次南洋纵队联合远征军在缅甸发起反击,就是他的一个计划,准备这么久,也该反击了。

日军在泰国境内就一个师团和一个混成旅团,其他的都是靠泰**队自己负责。但泰军的实力,实在不敢恭维,要不是有日军帮忙以及先进武器(指的飞机、大炮、坦克等玩意),根本打不过南洋纵队。

反攻清莱只是第一步,林标的最终想法是占领整个泰国西北部,这个想法其实并不难,只要日军不插手的话。他的几个主力师虽然装备还不错,不过因为缺乏火炮、重机枪等,无法跟相等数量的日军交手。就算是一个师跟一个联队打,都有点勉强。

不过他也不急,现在的他只需要多发展队伍,装备的事慢慢来。只要发展出大量的人,以后不会愁没有武器,这是李卫国给他打的保票。

南洋纵队的士兵只要冲到离着清莱城两三百米的地方就行,这个距离就是没良心炮发放光彩的时候。除非是那种用极厚的钢筋混泥土或者大理石等坚固石头砌起来的城墙,其他的城墙根本挡不住堪比重炮的没良心炮的攻击。

城里的日泰联军没有坚持多久,清莱城就陷落了。没过两天,清迈东北方向的帕尧、难府两座府城也相继陷落。一个礼拜内,泰国北部三座府城陷落,可谓在泰国境内引起了极大地震动,这群家伙又出现了。

加上此时缅甸传来远征军反攻的事,顿时让整个泰国政府有点担忧,当初选择加入日本阵营是不是太草率了。不过想到在境内还有几万日军,泰国政府想想还是算了,再等等看,要是日本真的不行了,他们再想办法改换阵营。

或许为了安抚泰国,让这个小弟有点自信,日军决定出动一个混成旅团,加上数万泰军对泰国北部的‘叛乱武装’发起进攻。而除了泰国,缅甸中部、南部的南洋纵队也十分活跃,袭击日军据点和补给线的次数也来越多。

而日军也从缴获的南洋纵队武器中发现了不少美式武器的存在,这让他们相信,远征军的这一次反攻是有预谋的。远征军主力进攻缅北,而这些游击队则来袭袭扰他们的后方,打的一套组合拳。

不过南洋纵队的活跃,跟正在密支那的田中新一(18师团师团长)也没什么关系。那不是他担忧的事。那些事是该河边正三以及牟田口廉也去操心,谁叫他们一个是缅甸方面军司令官,另一个是15军司令官。

田中新一是个‘挺牛的’人物,他是主张对美英作战的强硬派。不过他倒是得罪不少人,先是跟原军务局局长武藤章(历史上东京审判被绞死的七个甲级战犯之一)打过架,后来又跟新任军务局长佐藤贤了闹翻,最后跑到时任首相东条英机的办公室大骂对方是混蛋,这才被贬到南方军来打酱油的。

运气好,原18师团师团长牟田口廉也升任第15军军长,他就接任了这个师团长之职。此时的牟田口廉也因为升任了15军军长,手上拥兵10万,便有了其他想法,比如,想进攻英帕尔。

对于进攻英帕尔,作为15军参谋长小钿信良少将觉得太冒险,并不赞成。而田中新一则是赞成进攻英帕尔,并唆使牟田口廉也撤掉小钿信良的职务,并发动英帕尔作战。

牟田口廉也的确有雄心,不过还没等他统一内部声音,远征军就开始反攻了,而且还是18师团防守的密支那-----胡康河谷一带。所以现在田中新一也没心情去管什么发动英帕尔作战了。

因为现在远征军已经在胡康河谷站稳了脚步,他的部队也损失了一个大队的士兵。这几天,活跃在缅北的盟军飞机也越来越多,云南的远征军此时也有异动,让附近的几个师团此时都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本来对于中**队,他们不会这么担心的,因为之前不少中**队,即便是远征军的表现在他们看来虽有威胁,但不大。不过新平洋的战斗,却让他们很担忧。

因为他们从新平洋败退回来的部队中得知,远征军的准备很好,明明人不多,火力却很强悍。要不是部队利用远征军的弱点,这些溃兵或许此时可能被全歼于新平洋地区。

这个消息,很快就引起了日军高层的重视,要是远征军次次都是这么强的火力,远征军的不足或许就会得到弥补。开始田中新一还觉得,一个联队进驻胡康河谷就差不多了,现在发现远远不够,于是他又朝胡康河谷增派了一个联队,使在胡康河谷的军队达到了一万余人。

不过因为道路难行,此时双方并未发生大规模的交战,而都在积极准备。作为此次反攻先锋,陈鸣人在部队占领新平洋后并未继续进攻,他的部队虽然火力强,但缅北的地势复杂,他若冲的太快,很有可能被日军包饺子。

他得等38师其他两个团以及师部直属部队的到达。特别是那个坦克营,若是能及时到达,或许接下来的战斗将会很容易。

这两天有个朋友结婚,后天还得去深圳,更新会受到影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