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色帝国1924 > 第两百零一章 两广事变

红色帝国1924 第两百零一章 两广事变

作者:水木文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14:19 来源:泡书吧

“百川兄,辞修从不打诳语,这事是委员长牵制发电报给我的,估计是总统府那边有什么事耽搁了,相信任命的电报很快就到了。

以后我们就是一同在太原共事了,还望百川兄多多照顾!”

不管阎锡山的话里有话,陈诚依然笑着说道,言语之间也很闲热情,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不明白老蒋这个命令的真实想法呢。

“放心,既然委员长都把辞修贤弟调至山西剿匪,我阎某人一定尽地主之谊。”

这种事即便是真的,阎锡山也不会在明面把脸皮撕破,毕竟他现在早就不是中原大战前的那个阎锡山了。旁边坐着的陈诚可是代表着目前中国实际领导人的老蒋,现在的阎锡山连红军都打不过,都得靠中央军才能把红军赶出山西,他哪有实力去跟老蒋作对。

“百川兄,那就这么说好了,辞修就在这里谢过百川兄了!”只见陈诚举起酒杯,对着一旁的阎锡山笑着说道,说完就一口把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辞修,这酒不错吧!这可是我们是山西第一好酒——汾酒,怎么样,喝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若无其事的阎锡山开始吧话题转移到了酒上面,说起汾酒,这个可是山西的一绝,据说还是有史记载最早的国酒。

“不错,这酒真心不错!入口绵,落口却有甜味,喝完之后这香味也不错!这酒不像其他酒那么浓烈,味道很纯真,不愧是远近闻名的好酒!”

陈诚在喝完后,便在那开始回味刚刚喝下肚的酒,非常的认真,非常的陶醉。

“没想到辞修也对酒有所研究!”

“研究算不上,我本人不太喜欢那种劲大的酒,独爱这种清香型的酒。不知道在这个汾酒是用什么酿成的?”

“这汾酒是用吕梁以及晋中广大地区特产的高粱、大麦、豌豆为原料,再加上酿酒人的精心酿造,再用固态地缸分离发酵而成,酿出来的汾酒酒液晶亮、清香幽雅、醇净柔和、回甜爽口、饮后余香。

古诗有云,‘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说的就是咱们山西的杏花村的汾酒!既然辞修喜欢,我让下面的人给你送点过去怎么样?”

阎锡山带着笑容热情地说道,下面的人也很纳闷,不是应该对中央军入陕感到愤怒吗?怎么自己的长官还送酒给这位。

“既然百川兄这么客气,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虽然这次酒宴最开始有点暗藏火药味的意思,但是后面在阎锡山的刻意之下倒还是和和气气的吃完了这个酒宴。

酒宴结束之后,阎锡山把自己的一众心腹叫到了自己的书房,到了书房阎锡山那笑着的脸顿时拉了下来,原来他刚才在酒席上的笑是故意装出来的。

“次陇!刚才陈诚说的事是不是真的?老蒋那边有发电报过来吗?”只见阎锡山沉着脸问着一旁自己的军师赵戴文。

“百川,这个事是真的。下面的人刚刚把电报递过来了,老蒋已经认命了陈诚为三省剿匪总指挥,他带的那几个中央军的师看样子是注定要留在咱们山西了。”

此时的赵戴文脸色也不好看,本来这次山西就遭逢红军这次攻击后,损失惨重,老蒋又来趁火打劫,让山西军政两届都觉得很是不爽。

“哼!老蒋这明显是趁火打劫,中央军现在来了我们山西,我们晋绥军以后就会处处被掣肘,次陇你有什么办法?”

赵戴文一直是阎锡山的军师、宰相,只要有关晋绥军的大事,阎锡山一般都会找他,这次也不例外。

“百川,现在我们晋绥军内忧外患,我们就得从两方面解决!

对内,我们应该扩充我们的晋绥军部队,这次红军就几万人就在山西闹出这么大的动静。现在日本人在一旁虎视眈眈,老蒋的中央军也进入我们山西,我们必须得扩充我们的军队!

对外,我们得跟红军和谈!”

“什么?跟共匪和谈?我们这次被他们共匪害得这么惨,这可是不共戴天的大仇,跟他们和谈?我反对!”

听见跟红军和谈,杨爱源直接跳起来反对,这次他作为跟红军作战的总指挥,结果后面被共匪弄得丢了这么大的面子。而且他还拿准这件事在阎锡山心上落下了很深的伤痕,此时率先站出来未必不是表态。

“星如(杨爱源的字),你能打过红军吗?现在红军的战斗力你也看见了,而据我所知,黄河西岸的红军有三十来万,这还不加上他们在各地的游击队什么的,采取敌对状态对我们没什么好处。”

赵戴文毕竟资历摆着,教训教训杨爱源也是有那个资本的。他也知道杨爱源这人练兵是好手,打仗就不行,要不是靠着跟阎锡山和他都是五台县的人,能混到现在这个地位。

“你!百川,你来说说,我们现在怎么办?”杨爱源说不过赵戴文,而且对方年龄也大了,他也怕说重了,对方有个好歹,他可就惨了。

“次陇兄,你的想法能给我们说清楚吗?星如他人就这样,你也别跟他见怪了!”

阎锡山不是傻子,知道赵戴文这么说有他的道理,就是不知道对方是如何打算的。

“百川,我知道你对我提议跟红军和解感到疑惑,但这是没办法的事!现在我们内忧外患,跟红军对抗对我们没什么好处,而且这次红军也很克制,虽然我们的兵工厂损失不小,但是银行这些却没什么事!

当然我们也不能这么主动跟红军去求和,但是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放出一些善意!而我们现在的任务主要就是先恢复我们的实力,在训练更多的军队,这样我们才能摆脱现在的困局。”

不得不说,赵戴文作为军师还是挺有一套的,也难怪阎锡山会找他为其出谋划策。

“次陇你说的有道理,现在陕西省政府主席一职也空了一段时间了,我打算跟南京建议,让你担任这个新的政府主席如何!你也别推迟,现在能帮我收拾现在这个烂摊子的也只有你了!”

一旁的阎锡山想了半天突然说道,自从前任山西省政府主席徐永昌去中央任职后,这个省政府主席一职也空着,之前是阎锡山暂代。现在他觉得自己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身边必须有一个给自己分忧的人,想来想去也就赵戴文能帮忙了。

赵戴文看着阎锡山那真情实意的样子,心里也有了决定,便说道,“行,反正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动,我就不推迟了!”

山西的事暂告一个段落,老蒋势力已经伸入了山西,对于一个山西省政府这个职位也就不那么看重,所以也就同意了阎锡山的请求。

本来在这个事情解决之后,老蒋本来打算联合晋绥军、西北军、东北军和自己的中央军,一起进攻西北的红军。但是突然发生的一件事又让他不得不把视线转移到南方去。

1936年5月12日,国民党的元老,重要的反蒋代表人物,粤系明面上的领导人物胡汉民去世了。自从1931年以来,广东、广西一直处于独立、半独立的状态,并跟南京政府相对峙。但由于之前胡汉民的事,老蒋就不敢再把胡汉民怎么样,就默认了两广的情况。

但现在胡汉民死了,老蒋认为这是把广东收归中央的一个好机会,所以在胡汉民死了之后,立即宣布五条建议,全都是意图把广东政权收归中央。

但作为胡汉民死后,广东名义上以及实际上的首领陈济棠并不买账,他知道若是自己若真按照南京政府的这五条建议实行,自己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为了不坐以待毙,陈济棠马上联系新桂系李宗仁等,商量好后决定一起出兵,北上反蒋。

六月一日,粤桂两系军阀以国民党西南政务委员会的名义,通电全国!指着老蒋的对日本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要求老将停止对各地方实力派的进逼,提出愿意以两广的军队与日寇决一死战。

看见两广这么干,南京政府肯定不干啊!便利用中央的名义,再借助麾下控制的报社等,斥责两广的行为,并再次强调‘攘外必先安内’。

两边的针尖对麦芒的对抗,自然把矛盾激化了,于是两广就派出军队直接攻进了湖南,而恼羞成怒的老蒋也从各地调兵遣将,准备武力解决两广事变。

就这样,山西的中央军也撤出了一部分,至于所谓的联合围剿的事就暂时搁置了。

“你们说这两广政府是真的想抗日呢还是挂羊头卖狗肉?”老毛家里,老毛对着在座的几个人笑着问道。

“我感觉不像,现在日本都在侵略我国北部,这两广总不能把军队开到河北来打日本人吧!”朱得看了看电报内容笑着说道,他不相信两广是真心想抗日,毕竟就凭他们两省的军队还真不够看。

“管他是不是真心抗日,现在对我们来说算是一个好事,我们就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继续消化最近从山西抢来的那些东西。还有现在兰州、白银、银川、汉中等地的工厂都在建设当中,我们都得利用这个暂时和平的机会。”老毛笑着说道。

老毛说的没错,这个事一发生,老将肯定没空搭理西北的红军了,所以红军就有了更多的时间。现在部队新加入了不少士兵,这些都得跟老部队融合,而且现在的红军跟国民党作战问题不大,但对日作战,红军就差不少了。

之前一直抓建设,现在军队的训练也是重中之重,必须得狠抓!训练的时候,流点血、流点泪没什么,总比在战场上送命强吧!

“卫国,你觉得两广能坚持多久?”反正也闲着没事,老毛问着一旁的李卫国。

“怎么说呢?我觉得陈济棠坚持不到两个月,李宗仁倒是可以坚持久一点!”

“噢,卫国,你说说你的理由。”

“我这么说肯定是有依据的,根据情报局传来的消息,粤系很多将领都跟老蒋有联系,你们别忘了老将最擅长就是糖衣炮弹,这次老蒋肯定会故技重施。而且陈济棠对于不下的控制也差点事,我感觉他不到两个月就得完蛋。

至于桂军嘛!虽然李宗仁、白崇禧对于桂军的控制力非常强,桂军内部也很团结,但是毕竟寡不敌众,失败是必然的,就看最后是和谈还是武力,就看他们双方的想法了。”

后面的结果正如李卫国所说,包括很多军阀都感到很意外。首先粤军的空军最先叛变,直接带着几十架飞机跑到南京去了,其次粤军第一军军长余汉谋投靠老蒋,并率军攻打广州。在麾下将领相继投靠老蒋,最后迫于无奈,陈济棠通电下野,跑到香港去了。

解决了陈济棠,老蒋的大军就从广东、云南、贵州、湖南围住广西,即便桂军摆出决一死战的样子,但是仅仅十万正规军队以及十万民团组成的部队,在面临数十万大军的包围下,还是力有不逮。

此时的桂系只能抓住抗日的大旗不放手,以此在全国争取更多的盟友,为了取得在舆论上的支持,李宗仁辞去了桂系所有日籍教官以及顾问,表明桂系的抗日决心。

对于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红军,也发出明码电报,声援桂系,并强烈谴责老蒋的不抵抗政策。

除了红军,西北军、东北军等也纷纷通电声援桂系,黔军、湘军虽未声援,但也停止了部队继续朝广西推进。

一时间舆论顿时对老蒋不利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