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色帝国1924 > 第五百章 撤离冀中

红色帝国1924 第五百章 撤离冀中

作者:水木文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14:19 来源:泡书吧

“什么代价?范团长请明说!”听到范永明有条件,罗文庆虽然有点不舒服,但还是客气地问道。

至于周围的其他人,也都一副明白的样子,就知道这么多好东西,对方不会白给的,果不其然,要说条件了。

“别误会,不是什么大的代价,我就找罗参谋借几个会开车的人,我想把那几辆吉普给开走。”看着周围的200师官兵脸色有异,范永明知道对方误会了,连忙解释道。

“哦,这个事啊,范团长,你能别吓我们吗?这没问题,我们200师就不缺会开车的士兵,你要多少,我直接借给你。”罗文庆松了一口气,并豪气的说道。

“那就多谢了!”

半小时后,范永明就带着部队离开了这个小镇,把烂摊子扔给了罗文庆,至于怎么跟英国人还有他的上司解释这个事,那就是他们的事了。跟着范永明一起走的,除了十辆卡车,还有六辆吉普车。

因为他发现,这个吉普车特别好用,在这种地形都能开的飞快,所以他很喜欢。之前是因为弹药重要,就只要了一辆吉普车,现在有条件了,他肯定得多拿点好东西。

“罗参谋,这个回去怎么交差,特别是这几十辆坦克和装甲车?”目送走范永明的部队后,苗远询问道。

“跟师座肯定实话实说,至于英国人那嘛?我们就说是从日本人手里抢的,我就不信英国人还能厚着脸皮要回去?”罗文庆不在乎的说道。

“是!”

虽然是虚惊一场,不过回师前,罗文庆还是让一个营坚守这里,别下一次真的是日本人来了,那就不好了。

不过罗文庆还是低估了英国人的不要脸,后面得知200师居然有不少英式装甲车辆后,英国人还真跑来要,说这是英国人的东西,为此远征军跟英国方面还闹了一些事出来呢。

不过戴安澜却觉得没什么,正是有了这些坦克,戴安澜组建了一个装甲团,为后面的东吁保卫战做出了不少贡献,也击毁不少日军战车。至于后面跟英国人扯皮就扯皮,反正先用了再说。

缅甸的战役一直在持续,林标的南洋纵队也开始全面出击,到处袭扰日军、泰军、缅甸独立军以及越南殖民军等控制的地方。不过打出的旗号却是各不相同,有南洋华人统一战线,有越共游击队,还有缅共、泰共游击队等,包括一些民族游击队也有。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混淆视听,虽然人多,但是在外人看来不隶属于一个系统,这样对于日军来说,威胁就小点。不过这些游击队,都有一个统一的称呼,那就是南洋纵队,但这个短时间内不会被外人得知,后面即便得知,也无所谓了,那个时候南洋纵队已经很强大,有能力应付一切了。

远征军入缅作战正如火如荼的时候,八路军也在计划进攻察哈尔,摧毁伪蒙军政府,但是一件事情的发生却打乱这个计划,使其不得不暂时搁置。

其实事情也不是突然发生的事,而是经过长时间积累出现的,那就是冀中地区的反扫荡。虽然日本人在山西遭遇失败后,开始全面防守,但是在河北这块核心统治地区确实仍然在对八路军的根据地进行扫荡。

冀中军区是日军扫荡的核心地区,年前的几个月,第十纵队的部队还能应付。但是随着日军后面加大扫荡力度,还有八路军方面缺粮少弹,加上一些失误,造成冀中地区的反扫荡形式愈加严峻,部队损失也变大了。

年前的几个月扫荡,八路军也就损失不到一万人,但是年后这两个月,损失突然增加,在几次较大的作战中,八路军损失巨大,其中还有一个团的被日军一个旅团被包围,坚守数天后全军覆没。而且日军的扫荡手段也愈加残忍,对于根据地的百姓,直接是屠杀,这段时间,群众都死伤数十万人,出现了不少整村被屠杀的事件,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八路军的反扫荡。

八路军的在平原游击战中,对根据地的百姓要求较高,若是群众基础受到严重打击,对于八路军的反扫荡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主席,冀中军区的事情你怎么看?”看着冀中军区发来的电报,李卫国脸色凝重的说道。

他本以为,冀中军区虽然面对的扫荡力度大,能够坚持下来,但是他还是低估了日本人的行动。

“损失有点大啊,整团覆灭,这是抗战以来,我们八路军也少有的吧?”主席的脸色也不是多好,至于是不是因为这个损失,还是因为影响了他的计划,就不得而知了。

“其实我的建议,让他们撤出冀中地区,那里已经不适合他们继续待下去了,还不如回来加强我们手中的进攻力量。”李卫国突然破天荒的说道。

“卫国,这不合适吧?冀中军区是我们花费了数年时间建立起来的,拥兵十来万,根据地里百姓众多,这放弃了,对我们影响很大的。”主席还没说话,一旁的王稼祥倒是发表了反对意见。

“卫国,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主席在那用手敲着沙发,没有发表意见。

“我的原因也无外乎几点。首先,冀中这个地方,我们之前看重的无非就是这里的位置、人口以及其他因素,但是现在日军对冀中的扫荡力度很大,又对平汉线封锁严密,我们的武器弹药根本很难运送过去。越往后,他们的日子就越难过,损失也就更大,得不偿失。

其次,现在日军深陷太平洋战场,虽然美国方面还没有正式反击,但是那边肯定会吸引日军不少兵力。我们现在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在华北战场大做文章,这需要我们手上有更多的反制力量。

还有一点就是,在华北这边我们动静大点,日本人必定会去从其他地方调兵。黄河以南那是不可能的,那里的日军本就不多,现在国民党开始接受大量的美援,战斗力也在恢复,日本人不可能从这调动部队,除非他不肯要武汉这些重要地方了。

不从南方调兵,日军只能从东北调兵,为了防备苏联,那里可是囤积了6、70万精锐部队。日军若是从东北调兵,我们在东北的抗日武装日子也就会好过点,我们的东北计划也就能早日实施了。”李卫国缓缓道来。

东北计划,是李卫国跟主席商量的一个比较大的计划。现在美国人加入对日作战,日本人肯定坚持不了几年,日本人败亡是必然的。

日军一败,中国也就面临一个抉择,是选择**,还是三民主义。若是八路军以及新四军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在抗战结束后保守估计都能拥有200万军队,国民党肯定会更多。

而**若想于国民党争夺中国的控制权,必须想办法提升自己的实力。虽然现在**的工业实力比国民党强了不少,但是美国在其后面撑腰,而且军情局也查到,国民党方面也在开始利用美援建设工业,购买了不少机器设备,要是**能把东北拿在手心,那就有了赢得胜利的把握。

现在日本人在东北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他的工业产值已经超过日本本土,虽然都是一些基础性的,但是对于**来说却是很需要,也很合适。

不过对于东北,还有着一个很大的阻力,那就是日本关东军,这支在中国最强的一支日军。**若想拿下东北,就必须面对关东军,最好是能把其调出一部分,这样后面的压力没那么大。

现在能让关东军南调的只有两个战场,一个就是国内的华北战场,还有一个就是国外的太平洋战场。太平洋战场,**无法影响,但是华北战场,却是能影响的。

**若是想在华北发起更大的攻势,就得需要军队,而且是武器精良的精锐部队。冀中军区那么多人,自然成了一个选择,现在刚好冀中地区的形势糜烂,就正好有了理由。

“那你打算从何地下手?”主席问道。

听到主席这个话,李卫国就知道主席已经答应了,他心里也不禁窃喜,便说道,“自然还是按照计划,从察哈尔下手,从这里撬动华北战场,利用我们在机械化作战的优势,打通前往东北的一条道路。”

“那太原等地的日军怎么办?那里有那么多日军,拿下整个山西不是更好吗?”王稼祥着急道。

“稼祥,那里的情况你也知道,虽然我们现在不是不能拿下太原,但是代价会很大,对于我们现在来说,这个损失不一定能承受得了。

我跟卫国的计划是,对于太原地区,采取慢慢蚕食的方法,在其他方面多消耗点日军后,再回头收拾这里的日军。”主席笑着解释道。

就在后方的军事三人小组的讨论下,这件事情就做出了一个决断。很快一封电报,就从中央发出,通过前线指挥部发往了冀中军区:经中央军委商量决定,命令你部从现在开始商量撤出冀中根据地,在冀中根据地只留少量部队继续坚持游击战,其他的主力悉数在策应部队的掩护下撤至平汉线以西。

这个消息可谓之突然,而且没有与前线指挥部商量就做出了这个决定,也让前线指挥部很是惊讶。不过虽然有点不满,但他们还是遵照指示,把这个电报转发给了冀中军区,让他们开始准备撤退。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一首陌生而又充满知识青年浪漫主义色彩的歌曲在李卫国的办公室响起,这让外面的那些工作人员听到也在议论纷纷。李卫国会写歌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了,虽然写的不多,但是写出来的那几首在一些会谱曲的音乐人才谱曲后,让人听着热血沸腾的。

不过这一首,跟之前的明显不同,辞藻很是华丽,内容更是引经据典,就是曲调有些不合适。不过他们也没在意,毕竟总司令不会作曲,哼的调都是他自己编的,肯定不是很合适。

“你们听,总司令又在作曲了!”李卫国办公室外的一个参谋对着旁边的人说道。

“还真是,就是不知道这首歌曲出于什么目的写的,听着更像一首诗。”

“你懂啥,诗歌诗歌,为什么这么叫,自古都是诗和歌不分家,你这得去好好学习学习了。”旁边那人纠正道。

“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呢?在背后议论首长成何体统!”就在几个人在那一般工作一边窃窃私语的时候,一声斥责的声音传来。

“任秘书长,总司令作了一首曲子,我们正在谈论这个曲子呢!”那个参谋一看是出任中央秘书长的任弼时,便恭敬地说道。

“是吗?我听听!”听到是李卫国又有新作了,任弼时的兴趣也来了,就不再指责这些下属,而是走近李卫国的办公室,听到了李卫国正在窗前哼着小曲。

“好曲子,卫国,你这是又有新作了啊!”停了一会儿,任弼时便敲了敲开着的门,笑着说道。

“也就瞎哼哼,弼时,你这是有什么吗?”李卫国转身看见是任弼时,便笑着问道。

对方现在已经卸任了八路军政治部主任一职,专心主持中央的工作,照理说一般不会找自己,现在突然来访,应该是有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