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色帝国1924 > 第两百五十四章 新式机枪(二)

红色帝国1924 第两百五十四章 新式机枪(二)

作者:水木文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1:56:45 来源:泡书吧

“它的产量如何?适合大规模生产吗?”

产量也是李卫国担心的,这款枪总体来说非常的不错,要是产量能跟上就最好了。

“首长,这得看您打算用多少生产线了!”一旁的整个根据地兵工厂负责人的何东认真地说道。

“若是把根据地的所有生产捷克式以及马克沁的生产线全部换成这款新式机枪,每个月能给我提供多少成品的机枪。”

李卫国思考了一会让说道,他也得看看这款机枪产量能否满足部队的需求。

“首长,若是把根据地所有兵工厂的机枪生产线都换成这款机枪的话,每个月的机枪产量能达到800挺,若是等生产的熟练度上来后,这个数据应该还能增加!”

何东想了想,说了一个大概的数字,毕竟准确数字还得等真正投产后才能知道。

“你让我想想啊!”李卫国也得算一下这个产量的,部队得多久才能换成这种新式机枪。

现在的八路军把轻机枪已经普及到班一级了,现在八路军的一个旅正规编制是8000多人,配备有350来挺轻重机枪,差不是平均20几个人里面有一挺机枪,这个比例若是跟国民党最精锐的那几个师,一个师一万余人600来挺轻重机枪,稍微差点。

但是比杂牌军的活力倒是高了不少,这也得益于**自己的兵工厂产量逐渐上升的缘故。

每个月生产800挺,差不多每个月能换两个旅的到三个旅的机枪,整个八路军换下来估计得一年出头的样子,这倒是能接受。至于换下来的那些捷克式轻机枪、马克沁重机枪,还可以给根据的守卫部队或者前方的游击队使用。

特别是那些游击队,若是有一挺捷克式轻机枪,对于日寇的破坏力也就更大了。

在李卫国想的时候,旁边的何东,还有王浩这个研发的团队都在等着李卫国的决断,他们当然希望这个机枪能够量产,那样他们的努力也就没有白费。

“先不急,毕竟是新武器,肯定得经过战场检验,你们先在这个兵工厂生产一批出来,我想给一个旅换装,让他们去检验这款枪到底是否合适,以至于完全取代捷克式轻机枪以及马克沁重机枪。

而且在检验过程中,我们也能发现这款枪存在的不足之处,也可以及时改进!”

想了一下的李卫国还是决定先生产一批出来试试,毕竟涉及全军换装,由不得他随便决定。

“好的首长!晚点我就去安排,先小批量生产这款机枪,先放到战场去检验一下性能。那这款枪,首长你要不要给取个名字?毕竟是新式机枪,总的有个称呼吧!”

听李卫国这么说,何东也知道该怎么做了!

“名字的话,这得想想!今年是1937年,要不就叫做37式通用机枪,我也希望它是我军第一款量产的通用机枪!还有我之前说过,我想要的机枪研制出来后,这个团队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

老何,这件事就交给你了,参与的人按照功劳不同,给制定一个相应的奖励方案。”

想到之前自己说过的话,李卫国就把这件事交给了何东,让他去搞定。毕竟作为领导不可能事必亲躬,那样下面的人要着干嘛。

“是!”

“卫国,听说兵工厂那边刚刚生产出一款新式机枪?你看了觉得怎么样?”

此时的李卫国带着林标在老毛家里,这段时间他也比较忙,这边刚从兵工厂回来,老毛就把他叫道对方家里去了。

“稀奇事啊,主席对武器方面怎么突然这么关心了?”李卫国跟老毛也是地位差不多的人,所以平时没事也开开无伤大雅的玩笑。

“这不看你刚回来没两天,就跑去兵工厂,我才知道是出来了一款新式机枪。我也有点好奇,什么机枪让你这么着急的赶过去?”

老毛主要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党内大的事情的决议,对于武器方面他不怎么了解,而且又不是带兵之人,所以基本不关注这方面的事。所以李卫国听到对方询问这个事,就有点惊讶。

“是一款通用机枪,是我们兵工厂仿造从德国进口的那几挺德军现役的一款通用机枪进行设计的。不过我只同意先小批量的生产,毕竟这是一款新枪,还没有经历过战场的检验,等真的没什么大问题,这款枪倒是一款好枪,我的计划是让它全面取代我军的捷克式轻机枪以及马克沁重机枪。”

见老毛都主动问及此事,李卫国便大概的解释了一番。

“这件事卫国你就多费心了,只要这款枪真的好,我会让后勤那边全力协助兵工厂的。”

老毛这种聪明人,不会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跟擅长的人深聊,那样只会给自己找不自在。

“那就有劳主席还为这种小事担心!”李卫国笑着说道。

“卫国,其实这次找你来,是想谈谈南洋的事情。南洋的工作展开不易,那边是英法的殖民地,民众也大多是当地土着,这对我们控制那里会产生不小的困难。所以我打算推荐一个人,让他去协助林标、张国套他们的工作。”

老毛说道后面,看了看李卫国旁边的林标,淡淡的说道。

“(⊙o⊙)哦,主席是打算推荐谁去,那边的工作主席也说了,一般人很难驾驭,不然我也不会把林标派过去了。”

李卫国这哪里没听出老毛的意思,就是也想去南洋分一杯羹。这也很正常,以现在**的实力,的确有那条件去想境外的事情了。而且以老毛的眼光,他不会看不出来南洋纵队的未来前景,国共在抗日结束后绝对还有一战。

若是真的能在南洋拉出一支军队,到时候这支军队就可以直接威胁国民党的西南大后方,可以作为一支奇兵的存在。而且他也相信李卫国的眼光,不然对方也不会把自己的爱将派到南洋去,所以老毛也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先把自己的人放进去再说。

“康部长,过来跟李副主席(军委副主席)、还有林司令打个招呼。”

“李副主席、林司令!”

只见老毛从身后叫出一个40岁左右的、带着眼镜的男子,李卫国之前就看见这个人了,他只是没想到老毛派的人居然是他,有点小意外。

“原来是康部长,怎么主席,你舍得让他去南洋受苦去?”

原来来人是康生这个后世的一个大祸害,此时的他是**中央社会部部长,因为是留苏的,以前也是王明的派系,一致拥护王明的错误主张。不过看样子,这个家伙应该是改换门庭了。

“卫国你这说的,作为我党的优秀党员,岂能因为艰苦就不去,若是怕苦就不用做党员了。是不是康部长?”

“是主席,我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安排!”康生认真地说道。

“卫国,南洋纵队我觉得不能让张国套一个人把持党务,他之前在鄂豫皖的所做作为,你也知道,所以我打算让康生同志去担任南洋纵队的政治保卫局局长。你看如何?”

老毛也不能说塞人就直接塞人,那样特也无法服众,所以他得经过李卫国的同意。

“主席,你也知道南洋纵队接下来的工作。我只希望康部长去了之后,别把我们自己的同志给祸害了,毕竟我们若是想控制南洋的革命武装,只能把他们本土民族意识觉醒的给清理掉,所以我希望康部长去了之后能知道分寸。”

对于康生这货,李卫国也不是没去了解过,以前学的王明那一套,没事就肃反,最喜欢冤枉优秀同志,排除异己。既然现在老毛打算让他去,但李卫国也得给他打打预防针,免得后面坏了中央的南洋大计。

“康部长,卫国同志的意思也就是我的意思,去了南洋希望你能跟林司令、李副司令、张政委团结起来,一切以中央的大局为重,明白了吗?”

老毛知道,李卫国一直不喜欢王明一派的人,也反感在党内搞什么肃反之类的行动,所以他也得给康生打打预防针,免得他不知道分寸。

“主席,副主席,你么放心,我知道分寸,我会和几位同志好好合作的,保证不会坏了中央的大计。”

见两位boss都这么警告自己,康生即便心有不快,但也得忍着。只见他站起来,认真地保证道,态度也十分诚恳。

“副总司令,难道真的让康生去南洋纵队?他以前可是拥护王明的,而且听说他在苏联的留学生中搞‘镇反肃托’,害了不少好党员。”出了主席的家后,林标问着旁边的李卫国。

“这件事已经定了!其实康生去就是一个双刃剑,他本来就属于那种刽子手,张国套也是一样。

只要他们把对付的目标放在当地的革命干部身上就行,我相信他们处决那些当地的民族主义者,肯定不会心慈手软。你的工作除了壮大我党力量外,也得保护我们的同志,别让这两个刽子手给祸害了!明白了吗?”

李卫国其实也看得挺开,一些小人用好了其实也有不少好处的,只要不给机会让他们祸害自己人就行。

“明白,我一定会保护好我们的同志的!”

听李卫国这么说了,林标也知道该怎么做了。林标不像李卫国其他的一些有能力的人,光说打仗这些八路军的有不少将领都能打,但是若是在其中找一个能应付复杂的政治斗争的,恐怕也就林标最合适。

历史上林标可是跟着老毛一起上的井冈山,也是老毛的铁杆亲信,但是在后面老毛被博古等人迫害的时候,林标还是军团长,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而且他在建国前的几十年里,从一个黄埔四期毕业的小兵,做到了十大元帅里排第三的人物,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论资历,他在十大元帅里估计是垫底那种,但是他就凭着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若是光有能力没有政治手腕的人,是无法走到那个地步的。

接下来,林标等人在根据地没有待多久,连年都没有过,就开始启程前往南洋了。

这一行人人还不少,总共加起来也有上百人,除了林标等带了几个自己的亲信,剩下的大部分都是抗大毕业的优秀学生,这些人本来是打算毕业后直接去国内的八路军、新四军或者抗联去任职的。

不过党中央有其他安排,他们只能服从,踏上了一个不一样的人生旅途。这些人当中有可能不少人都会埋骨东南亚这个异土,但是他们也无怨无悔。

而且可以预见,随着南洋纵队的实力逐渐变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抗大毕业生前往南洋,去那里展开革命斗争。

在林标这些人走的当天,党中央的重要领导都没有去送他们,因为这件事他们不想闹得人尽皆知,以免影响**的接下来的那些行动。

而国民党方面也只是知道有一批人将要通过自己的辖区,前往东南亚,至于他们去那里干什么,他们也不清楚。反正老蒋看见不是在自己的地盘,他也不会太过关注,典型的属于那种‘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态。

而在林标一行走后没几天,李卫国的苦日子也终于要结束了,因为他刚刚得到消息,他的妻子周雯已经带着自己的岳父一家到了西安。作为女婿,他再怎么也得亲自去迎接,方显诚意,而随着他一起去西安的,还有三个小家伙,他们也将会去见见他们一些素未谋面的亲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