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权贵巅峰之一路狂飙 > 第1121章 大理人事安排

权贵巅峰之一路狂飙 第1121章 大理人事安排

作者:爱吃螺蛳鸡的陆凡兄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30 15:20:58 来源:泡书吧

省长雷健峰走后,王鸿涛把省委秘书长葛军找来,安排了两件事,第一件事为征集常委会议题,将于近日召开省委常委会;第二件事为整理省委办公厅征集的重点项目,列为常委会议题,由省发改委具体汇报。

省发改委主任蒋峰接到葛军的任务后,很是为难。一边是省长、一边是省委书记,都有重点项目谋划,神仙打架他谁都惹不起。

世间难有两全之策,取舍之道,贵在权衡利弊,用勇气做出取舍,就要有勇气去承担后果。省发改委是省政府非常重要的组成部门,直接在省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一旦惹怒了省长,工作将寸步难行。

蒋峰非常为难,回到家后闷闷不乐,把自己关在书房冥思苦想。

妻子下班后和同事逛了会街,发现老公还没有做饭,便在家里找了一圈,没想到他竟然在书房“静坐”,房间里烟雾缭绕!

“咳咳”,妻子受不了这个烟味,把蒋峰拉到客厅,问道:“老公,今天是怎么了?看你这愁眉苦脸的样子!”

夫妻间二十多年,一直相濡以沫,蒋峰想了想说道:“一边是书记,一边是省长,都在谋划重点项目,让我在常委会做汇报。哎,我能得罪得起谁?难呀!”

妻子也是体制中人,马上明白了丈夫的难处,说道:“老公,你今年有50了,也到了一个坎,如果上不了副省级,可能最终归宿就是去人大、政协。你觉得书记和省长谋划的项目谁的更合理?”

“当然是王书记的,基本上都是民生项目。省长力主基建项目。”

“老公,我说一下我的意见,你参谋一下。王鸿涛书记虽然来到滇省几个月,但是通过几件事明眼人都能看出,他是干实事、干大事、能成事的领导,群众非常拥护他,也期待滇省能在他的带领下走出困境。而且王书记年纪轻轻就能身居高位,他会是个简单的人?能没有背景?我觉得没啥好考虑的,且不说王书记谋划的项目都是利国利民的,书记和省长哪个大,哪个小?谁更有前途?还用得着考虑吗?得罪了省长,顶多就是工作上为难你一下,但是省政府也离不了发改委,你最多就是受点气,大不了被省长骂几句,他又没权利撤掉你。但是王书记就不一样了,省委管人,你不听话,人家可以换一个听话的上去,听说王书记的手段很强硬。这次指名道姓的给你安排工作,所以你必须要有取舍,想两头都不得罪,我觉得最后的结果可能是都得罪了,到了你值个级别和岗位,想当墙头草肯定不行,你考虑吧!”

宦海沉浮这么多年,蒋峰还有什么看不透?只是在下决心的时候犹豫不决罢了!

“老婆,你说的对!雷省长岂能和王书记比?连人家脚后跟都撵不上,看看秦省,都爬到了全国第一!在看看咱们滇省,那是王二小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根本不可同日而语,滇省要发展,希望就是王书记!雷省长这个人私心太重,我看他长久不了,现在都有很多风言风语!”

“那你还考虑啥?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神汉会跳神!我们就跟王书记,跟着正能量人后面,我们学到的也会是更多的正能量,我就喜欢王书记,年纪轻轻的就干了那么多大事,你瞧瞧边境墙,瞧瞧咱们省的疫情防控,再瞧瞧现在部署的医改,哪项工作不是大伙打心眼里喜欢的?你跟着他,我放180个心!省长想到你,也得王书记答应!”

老婆的话,话糙理不糙,蒋峰终于下了决心,就跟着王书记走!

抉择、取舍,要么全力以赴,要么果断放弃,明确的态度才能让一切变得很简单,过多模棱两可、犹豫不决,只会在是是非非中迷失自我!

西方不亮东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只有认准一个方向,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愁没有回旋的余地,剩下的交给天意!

第二天上班后,王鸿涛找来省委副书记李刚、纪委书记曲少波和组织部长李健洪,商议大理市人事问题。

人到齐后,王鸿涛问道:“少波,说说大理市**案件的查处情况。”

曲少波翻看笔记本汇报道:“书记,截止目前,可以确定市委书记、市长以及35名处级以上的干部存在问题,其中包括洱源、祥云以外的2名县委书记和1名县长,可以说是塌方式的**,涉案资金巨大,仅目前就落实了49亿元,最后的金额只会更大!”

听到这个数字,王鸿涛感到非常的悲哀,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分子?一个市,就有这么多的贪官!大理的地方一般债务是179亿元,这三十几个人就敢贪50亿元以上,真令人寒心!靠他们搞工作,工作能有起色?地方能发展的起来?

王鸿涛怒道:“给我查,严查!把**问题给我查到根上,涉及到任何人解决予以拿下,一个都不能放过,吃进去的民脂民膏都给我吐出来!少波,大理的债务还很多,你和财政厅对接,把那些贪污受贿的资金通过廉政账户拨付给大理,那些钱本就属于大理,必须用来减轻财政负担。还有,办案的同时首要追赃,必须把资金追回来,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

“好的,书记!”

王鸿涛继续说道:“空缺这么多位置,得尽快补齐,市委书记现在是家浩代理,名不正则言不顺,我提议由省委副秘书长袁家浩同志担任大理市委书记。李副书记,关于市长,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李刚没想到书记竟然把市长的提名权交给自己,竟然有些犹豫。事太大,由不得他不慎重。还有,省长那里怎么办?

王鸿涛手里根本没有可用之人,至于省长的意见,不问也罢,于是快刀斩乱麻,说道:“一市之长确实要慎重,我对滇省的干部还不熟悉。这样吧,你是管党群的副书记,市长人选你根据全省的盘子斟酌并提出人选,要明确将政治素质、政治品质作为首要条件。严格按照对党忠诚、善谋打仗、敢于担当、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选拔任用干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树立注重基层的导向、注重实干的导向、注重干群公认的导向。至于大理常委班子和市政府班子的补缺,组织部拿出具体的方案,纪委书记的人选一定要充分征求少波同志的意见。”

三言两语,王鸿涛便敲定了大理领导班子配备问题,给了副书记、组织部、纪委大大的好处,没省政府什么事。

只要这几人同意,不管是书记办公会、五人小组会,还是常委会,都没什么问题。

王鸿涛也没打算把重要岗位都用成“自己人”,所以必须要借助一些重要常委的力量,尤其是这三人。

一把手的优势就在于此,能随意分配一些重要指标,拉一批、打一批,根据情况随心所欲的安排。

安排好工作后,三人兴致勃勃的出去了,都去酝酿此次人事调整人选。只有在人事问题上发声,别人才能把你当回事,才能有领导权威!

秘书白承志进来汇报:“书记,省城投置业的副总经理高天龙来汇报工作。”

一个副总经理?按规格、职务,一般情况下是轮不到他来汇报工作。但是考虑到城投的特殊情况,王鸿涛还是让他进来。

不一会,白承志带进来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干部,看起来精神头很足,浓眉大眼,炯炯有神,眼睛里隐约能觉察到一丝正气。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第一印象很重要。

“王书记好,打扰您工作了。我是省城投置业的副总经理高天龙!”

“坐下说!”

高天龙礼貌的说:“谢谢书记!”

看到王书记没有开口,高天龙整理了一下语言,说道:“王书记,我是来反映城投的**问题,不瞒您说,我给你中纪委写过两次实名举报信。

城投盈利能力无法匹配扩张的速度,这几年年,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流血’发展。经营性现金流大多数时间为净流出,也就是说,城投虽然账面‘靓丽’,但实际上并没有获得多少实际的现金收益,反而存在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

随着地方债务监管趋严,城投面临转型难、存量债务置换难、融资模式单一、新建项目资金缺乏等困境。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遇冷,以及项目开发不理想,城投近两年已经不复前些年的‘财大气粗’,负债式扩张的后果日益严重,已经岌岌可危。城投集团正在以‘大甩卖’的方式来化解危机。

其中,董事长李峰,副书记、副董事长李嘉明,副总裁杨轩,副总裁梁超等人存在严重的**问题,在民和大厦的项目中,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甚至我怀疑省长雷健峰也牵扯其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