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权贵巅峰之一路狂飙 > 第549章 安排明察暗访

权贵巅峰之一路狂飙 第549章 安排明察暗访

作者:爱吃螺蛳鸡的陆凡兄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0 11:53:36 来源:泡书吧

六月份,银州几百个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井井有条,王鸿涛难得的清闲了一下。

想一想,来到银州,还没好好在这塞上名城走一走,看一看,万一哪天调走了,岂不是个大大的遗憾?再者,作为市委是也不能闭门造车,不问民间疾苦。于是决定对12个县区全面调研一圈,领略一下银州的大好河山,顺便督办一下自己主导的几项工作。

王鸿涛找来秘书长于江涛和思戴强,说道:“江涛,我打算在各县区走一圈,你俩看着安排一下。”

于江涛问道:“书记,调研安排多长时间?需要哪些部门陪同?调研的方向和重点?”

王鸿涛想了想了说:“最近工作不是很忙,每个县安排三天时间吧,前面的两天半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最后一天直奔县委、县政府,听汇报工作,不给他们留下准备汇报材料的时间,看看这些书记、县长有没有深入了解工作、推动工作。至于陪同,你俩得留一个人在家,叫上纪委副书记张小斌、公安局副局长艾旭,发改委、林业局、住建局、农业局各抽调一名管业务的副职,重点督查一下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情况、棚户区改造、村霸打击行动、林业专项执法和治沙工作,川军开车,弄一辆九座车。”

“书记,那我们去安排,啥时候出发?”

“明天早上,戴强,你待会把市长叫过来,我给他交代一下。”

二人出去拿方案去了,于江涛知道,书记出马,碰到问题一定会解决,说不得有些人又要倒霉了!

不一会,市长陆建国来到王鸿涛办公室,说道:“书记,有什么指示?”

“建国,我打算利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把各县区跑一圈,就用‘四部两直’的方式,看一下这半年咱们市委、市政府制定政策的落实情况,看看他们有没有阳奉阴违、敷衍了事,这工作布置下去得抓落实,市里的工作你得把控大局,有什么事情随时和我联系,一般性的事务你就直接处理了。”

陆建国笑着说:“书记,家里你放心吧!这半年咱们确实制定了一些政策、方案,看报告都是一篇篇的赞歌,形势一片大好,每个人都是好同志,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工作开展的好不好,也只能听他们的汇报。此行我认为很有必要,尤其采取的方式是明察暗访,就是得辛苦书记了!”

“都是为了工作,你看家更辛苦。我不在,仅仅那些接待就够你应付了。如果碰到一些违法乱纪行为,我可能直接处理了,就不跟你通气了。”

“没问题!那些作秀式的调研,看到的往往是莺歌燕舞,有的领导甚至把调研当成了秀场,欺上瞒下,根本发现不了问题。这么大个银州市,不可能不存在问题,只是我们坐在办公室发现不了。说句实话,我也想下去走一走,只是今年的重点项目太多,事情真的处理不完,我那现在还有十几个企业等的要地,还在跟土地局给协调建设用地。”

“建国,辛苦了!咱们的付出一定会有收获,我有预感,半年考核时,我们一定会震惊全省,初现‘银州’速度!”

“书记,你更辛苦,别人不知道,我还能不清楚?书记为了银州的发展谋划蓝图、殚心竭虑,比我这个市长做的多多了。”

“好了,咱们就不要相互吹捧了,等我们离任后,银州人民会给我们中肯的评价!”

6月5日早上8点,高川军开车直接到小区门口接到王鸿涛,上车后车里坐满了人,几个不认识的人自我介绍。

“王书记,我是住建局副局长赵磊,很高兴能和书记下乡!”

“书记,我是发改委副主任周琦。”

“我是农业局副局长陈小江。”

“我是林业局副局长刘占明。”

王鸿涛笑着对众人说:“大家好,这段时间要辛苦大家跟我跑一圈了,还请你们的家人能够理解。”

几人忙说“不辛苦”、“应该的”,能和市委书记有一个月的亲密接触时间,这是什么概念?求都求不来,他们几个很清楚,如果让其它副职知道这次是陪市委书记下乡一个月,一定会打破脑袋争抢,可昨天市委办仅仅是通知今天开会,上车后于江涛秘书长才通知是下去调研一个月,而且是陪市委书记,多么美妙的表现机会呀!

王鸿涛有些惭愧,来银州也有两年了,现在已经是是市委书记,自己叫的上来名字的大概只有各县区书记、县长,最多能叫到副书记和常务副县长,其它常委、副县长甚至都没见过面;至于市直单位,只认识那几个重要单位的局长,有一半的正职都认识,更别说这些副职了。真的有些官僚了,这是对干部的极不负责,认都不认识,何谈了解,如何提拔使用干部?

按照行程,第一站去的是清河县,县委书记周晓虎和县长高伟强是在银州**案件唯一没动的县区主要领导,没有一点**问题。

一路上,王鸿涛没摆一点架子,和大家谈笑风生,心情非常愉悦,有种旅游的感觉。

快到清河县时,王鸿涛问道:“清河县Gdp、财政收入怎么样?今年的重点项目、招商引资如何?”

发改委副主任周琦脱口而出:“清河县21万人,去年Gdp是39.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894万元,固定资产投资37亿元。一产增加值完成11亿元,二产增加值完成10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0亿元,三产业结构比重为29:25:46。全县枣林面积达90.74万亩,红枣产量达19.45万吨,产值9.9亿元,算是最大的产业。完成造林面积4万亩,全县森林面积71.2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5.68%,羊子饲养量达到20.5万只。”

虽然短短的几句话,但让王鸿涛对清河县的情况一目了然,包括主导产业,这个周琦不错,思路很清晰,业务很熟悉。

但是,习惯了动辄百亿、千亿的数字,听到清河县的情况,感觉真是辣眼睛,堂堂一个县,财政收入才几千万,远远不如神州、府州的一个镇,主导产业就靠卖枣、养羊,百姓如何能富?无工不富,工业增加值仅仅10个亿,让人情何以堪!

王鸿涛是忧心忡忡,造成这种窘境不怪清河人民,银州市能源大市,但这清河就是啥都没有,也是个怪事。毕竟是银州的一个县,二十几万人的农业大县,肯定不能放任不管,得想办法把清河县的经济发展起来。

下车后,大家找了家馆子,每人要了碗羊杂碎、两个油旋,先填饱肚子。

等饭的时候,王鸿涛看到门口不远处停着两辆汽车,上面有明显的标志“公务用车”和“劳动保障”,明显是公车,便问老板:“外面是哪个单位的车?在这有啥公务?”

老板笑着说:“办啥公务,劳动保障大队和质监站的车,这会中午了,都开车出来吃饭。”随后感叹道:“屁大点地方,中午吃个饭都懒得走几步。”

王鸿涛疑惑道:“不是出台了八项规定?你们这公车还在私用?”

老板说:“公家的车不就是领导的车?领导不开谁开?”

“那他们中午吃饭是自费还是报销?”

老板随意说道:“都是挂账,单位到了年底结账,都是吃公家的。不过这两年单位欠账太大,年底也结不了账,我是不给他们赊账了,要吃就拿现金。”

正聊着,进来几个干部模样的人,嚷嚷着说:“老板,上一盆羊杂碎,再来10个羊蹄,米饭、烙饼看着上。”

老板赶忙过去招呼。

几人坐下后闲聊,一个干部说道:“孔局长去哈尔滨市开会,这会串美了!”

“不是说三天吗?今天不就回来了?”

“狗屁,去了哈尔滨还能不转几天,听说绕道去了漠河、长春去旅游了。”

“狗日的,估计这回不少花钱吧?咱们吃顿羊杂碎还要自己花钱,连碗羊肉都不敢吃!”

“谁让人家是一把手,有能耐你也当一把手,天天吃羊肉,带上白会计到处溜达!”

“嘿嘿……”几人露出会意的笑声!

王鸿涛听着挺心疼的,几千万的财政收入,都被他们这样给霍霍了,一个单位如此,能映射出全县的情况,监管不利呀,八项规定执行的很不到位,还得要下来看看!

忽然,一名干部说道:“自从王鸿涛书记来了银州,干部提拔有个样了,主要是看工作、能力,看看人家其它县,副处级一个接一个的上,咱们清河两年没推出去一个处级干部,人事都压死了,连个岗位都没有,还提拔个毛线!”

“王书记是不错,但是看不到清河的情况,再这么下去,咱们就穷死了,说不定哪天工资都发不开了,咱们就等着喝西北风吧!”

“哎,就咱们县,换个天王老子来了都不顶事,要啥没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眼能看到头,混吃等死吧!”

王鸿涛听到有人夸自己,心里挺受用的,说明银州基本干部还比较认可自己。可听了他们接下来的话也忍不住替他们发愁,清河这情况,确实不好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