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权贵巅峰之一路狂飙 > 第845章 天下大势 分久必合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宋仲豪深知,自己不可能一直待在咸城,对于并入长安举双手赞成,尤其这是王鸿涛主动提出的话题。

至于前途命运,宋仲豪没有担心,通过这几年的观察,只要配合王鸿涛的工作,没有谁会吃亏,如果真能达到“并城”,哪怕不能去长安任职,想必大概率能解决副部级待遇。

所以,宋仲豪极力想促成,甚至有些迫不及待!

王鸿涛说道:“两座直线距离仅为25公里的千年古都。一座是八水相绕的灵秀之地--长安,一座是山水俱阳的第一帝都--咸城!

长安市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期,一个城市想要发展成国际化大都市,需要在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其中最为关键的指标是Gdp、人口和面积。目前,长安的Gdp稳步向前,人口也在高速增长,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土地面积,与同级的区域中心城市相比尚差距许多。说实话,将咸城并入,短期内是个负担。但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两个城市的一体化是长安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必经之路。”

宋仲豪表态:“请书记放心,咸城市一定千方百计贯彻书记意图,落实书记的指示,全力以赴配合‘并城’各项工作。”

王鸿涛又问:“对于市长刘军,你怎么看待?”

领导问询,宋仲豪必须坦诚相待,想打马虎眼、装老好人、左言右他是不可取的,现在全省上下谁敢小瞧这个全国最年轻的省委副书记?那是背着粪篓满街窜——找死!

“书记,实话实说,对于人品我不便评价,但是对于工作能力,我不是很满意。市政府在经济发展上没有长远的规划,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有效的财政资金没有花在韧头上。从这两年的各项经济指标便能看出,经济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咸城连续两个在四项硬指标上出现了负增长。当然,我这个市委书记一定负有领导责任,但我这个市长,能力不大,脾气不下,对市委的决策部署阳奉阴违。市委、市政府不能拧成一股绳、汇成一股劲,各项工作很难有起色!”

想到刘军通过陈德明部长有过进步的诉求,再参考一下咸城市近几年的经济工作,王鸿涛很难对这个市长有什么好感,所以便没有了单独约见的兴趣。

待在对面的市长刘军,一直等待着王鸿涛的接见,终究未能如愿,直等到中午才得以陪同就餐,席间极尽殷勤,让大家都有些脸红。

结束宴会后,咸城市领导送王鸿涛返回省委,刚出酒店大门,眼前的一幕让众人陷入了震惊,被深深的震撼!

看到王鸿涛出现,上千咸阳市民打着横幅齐声高呼:“王书记,请启动长安咸城一体化,强烈要求咸城并入长安!”

群众的呼声响彻天际,经久不息!

回应好群众的呼声,听取进一步做好工作意见和建议一直是王鸿涛的工作风格,因为群众的呼声就是工作努力的方向!

王鸿涛走向前去,站在市民面前,微笑着说道:“长安、咸城这两座城市离的很近,距离上相近的程度很多时候你分不清一个地方到底是长安还是咸城,双城生活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日常。

例如:住在咸阳,工作在长安;家在长安、公司在咸城……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

长安,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之一。

咸城,是首个封建王朝‘秦帝国’的都城,是秦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1994年公布的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地缘、历史,将这两座城市连接在一起。

两座仅仅相距20多公里的城市,实际上是各自发展,多年以来,两城一体化的呼声不断。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向大家承诺:对于推进长安咸城一体化,我会竭尽所能、全力以赴!”

听到王鸿涛铿锵有力的表态,群众开始欢呼:王书记,我们相信您!

回去的路上,从咸城进入长安,大家明显能感受到两地发展的差距,副秘书长葛军说:“书记,咸城和长安相邻,但各方面的差距太大了,如果合并,长安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大包袱。”

王鸿涛说道:“事情有两面性,有利有弊。长安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上次‘秦商大会’招商引资到的项目,有些还没有落地,主要原因就是土地。长安面积是平方公里,根本承载不了全国排名前五的经济体量,咸城比长安还要大,常住人口436万,并入后长安的面积超过2万平方公里,人口将超过2100万人,冒一冒能冲到全国第三。那么长安就有了十足的动力,要知道人才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一环,只要规划得当,长安市未来可期,有望成为全国前几名的存在,那时候长安才算真正的恢复雄风,这也是我对长安最大的期望!”

葛军说道:“书记,其实长安的发展已经让全省感到瞠目结舌了。在您任职之前,没有人敢期待长安有朝一日能冲到全国前几名的位置,‘长安奇迹’震撼了全省干部群众,尤其是半年目标责任考核数据出台后,您的声望已经无与伦比!大家都热切的希望您带领三秦父老走向致富的道路,尤其是秦南、关中一带的几个市,你的呼声更高,民心所向!”

“葛军,有些话不能说!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给你个建议,多加强一下经济方面的学习,研究‘长三角’‘珠三角’一些城市的发展规律。”

听话听音,葛军内心狂喜,领导肯指点,说明你已经进入领导的视线,几个月来的努力没有白费,作为省委副秘书长,比其它人更清楚自己伺候的领导有多大的能量,这条大腿太粗壮!

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领导身边的人,主要为领导服务,其才能容易被领导发现,同时,能够最快捕捉到相关信息,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因此,领导人身边的人机会更多,更容易提拔,这是不争的事实。

一百多年前,李鸿章已经诠释,为什么领导身边的人提拔的快。

有一次,李鸿章遭到弹劾,说他任人唯亲、爱搞党争,不是个好东西。

李鸿章如此解释:“人家都说我李鸿章重用亲信,我倒要问问,我不用亲信用谁?难道要我用一个我都不认识的人?对一个我不了解的人,我怎么知道他能不能担当重任?”

“不就说我培植势力、任人唯亲吗?笑话,不任人唯亲,老子任人唯疏不成?非要让我的部下不听话,处处和我作对,那才不叫培植私人势力?”

待在领导身边,领导才能了解你、熟悉你,有了机会进而使用你,培养你,提拔你,最后提拔你,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

下午三点,秘书王刚看到陈书记回到办公室,马上向领导汇报,王鸿涛拿起水杯径直前往陈书记办公室。

推门而入后,陈家忠笑着说:“你这是气都不让我喘一口,有要紧事吗?”

王鸿涛说道:“没啥大事,我打算明天召开机构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秦省的改革方案已经被中央批准了,再部署、落实一下一些基础工作,预计9月中旬正式启动改革。”

“行,这事你定夺。目前,一些部门主要领导都被双规,你和组织部商议一下,临时指定主持工作人选,一时半会不可能把人员配备到位,但机构改革的必须按照时间节点进行。另外,尽快让组织部拿出初步人事调整方案,咱们召开一个书记办公会研究。”

“好的,书记,我马上落实。”王鸿涛又说:“今天去咸城,群众对长安咸城合并呼声很高,都来宾馆请愿了。”

陈家忠笑着说:“那还不是因为长安的缘故?根子还是你搞得医改新政,长咸一体化说了有十来年了,一直没有落实,忽然就热了起来,咸城人想享受同等待遇才是诱因。”

“书记,话糙理不糙,但咸城人的美好愿景无可厚非,而且,长安现在的发展到了瓶颈期,并入咸城迫在眉睫,我还是想推动一下,不知道书记有什么意见?”

陈家忠想了想,说道:“确实很有必要,但这是一项相当繁琐的工作,两个城市的合并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不过,这个口号喊了十几年,我想上面的阻力不会大。如果你不怕麻烦,省委可以全力支持,下次常委会过一下,得你自己去中央跑。”

“感谢书记支持,我确实想尝试一下。秦省能凑一个2100万人口的城市也算是个奇迹,我希望这个奇迹在我手上发生。其实,长咸一体化最大的阻力还是人事问题,只要把咸城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的‘位子’‘官帽子’解决了,阻力自然就会消失,可以说现在是最佳时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