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权贵巅峰之一路狂飙 > 第861章 人事调整到位

权贵巅峰之一路狂飙 第861章 人事调整到位

作者:爱吃螺蛳鸡的陆凡兄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0 11:53:36 来源:泡书吧

秘书王刚进来汇报:“书记,您镇北的几个同学在我办公室。”

王鸿涛笑着说:“让他们过来。”

不一会,达华、小俊、薛杨、郑伟几个师范同学一起进来了,王鸿涛起身说道:“有日子没见了,今天怎么扎堆来了?”

达华笑着说:“你是大忙人,我们哪敢浪费你的时间?想进步了,书记管不管?”

王鸿涛说道:“想进步是好事,那得看你们的工作干的怎么样,工作能力如何。”

薛杨说道:“多优秀咱不敢吹牛逼,但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贪污、不**我们敢保证,肯定不能给你丢人!”

小俊跟着:“书记,我比他们快一步,目前是副区长,达华在交通局当办公室主任,薛杨和郑伟是乡镇书记。”

毕竟当过秘书,小俊知道该说什么。

王鸿涛想了想说:“35岁的正科级,你们的职务,都是正科级的天花板,想进步,就得提拔副处级。不过,这个年龄也能上台阶了,要不然就没有年龄优势了。学历都解决了吧?”

薛杨说道:“研究生都拿到了。”

王鸿涛想了想,没有任何推辞,说道:“行,这事我知道了,找机会我和明洲书记聊聊,问题不大。”对于省委副书记来说,几个副处级真不是什么大事,尤其是现在管着党群,管着机构改革,算是手拿把攥。

位高权重,不为家人、同学、好友行个方便,六亲不认,那种人你还指望他为人民服务?那是政客!王鸿涛不认为自己高尚到了无任何私欲的程度。

聊了一会,小俊提出告辞,知道领导公务繁忙,但是中午约了一起吃饭。

几个同学直接去了饭店,边聊天边等王鸿涛下班。

达华忽然问道:“不知道鸿涛把咱们安排在什么岗位?咱们好几个人,不知道能不能一次性都给办了?”

薛杨笑着说:“达华,别说现在,鸿涛当区委书记那会,这些事都不叫事,放心吧,只会比你预想的好。”

王鸿涛正想着几个同学的事,如何和迎江谈,没想到说曹操曹操就到。

省委常委、迎江市委书记李明洲推门而入,王鸿涛起身相迎,给予足够的礼遇。

落座后,李明洲说道:“书记,我来汇报一下迎江市人事问题。”

王鸿涛扔过去一根烟,两人开始吞云吐雾。

“明州书记,一个常务副市长、一个组织部长、一个县委书记、一个县长,也算是伤筋动骨了,迎江是我的家乡,我也很心痛。但是,省里马上面临着长安、咸城合并,书记指示,省市所有的人事调整得给‘两城合并’让步,把位置空出来,优先安置咸城市领导班子,相当于人事冻结。”

李明洲面不改色:“还是王书记力度大,一趟京城之行,硬是把政策要了回来,长安即将改天换地,可喜可贺!”接着,又说道:“书记,咸城市级领导班子想必会有干部并入长安市,‘并城’的时候适当的可以超编,全省各市以及省直机关空缺的副职少说也有五六十个吧?安置咸城市那些干部绰绰有余,总得调整使用一些干部,让大家人尽其才,有些岗位不能长期空缺,不利于工作。”

王鸿涛思考片刻,说道:“确实有些岗位不能空缺,比如迎江的组织部长、常务副市长。但省委有通盘考虑,我找机会和陈书记谈谈,看看他是什么意见。明洲书记如果有意向人选,可以推荐一下,我给书记汇报。”

李明洲早有腹稿,说道:“秘书长调整为组织部长,常委副市长调整为常务副市长,然后从县区提拔两名书记进班子,县区正职适当调整一下,然后提拔两名正处级干部。”

王鸿涛淡淡的笑了笑,说道:“要是以前,明洲书记的意见我不会说三道四,但现在情况比较特殊,要服从全省大局,我提个建议,组织部、市委秘书长按照你的意见来,但是常务副市长得省里调整,省里的人事压力很大,明洲书记是省委常委,得支持省里的工作呀!”

达到一半目的,李明洲很不甘心,尤其是这个常务副市长,很重要。两人便开始磨,王鸿涛一直不为所动。

其实,李明洲已经找陈家忠书记汇报过人事问题,可是被陈书记推到了王鸿涛这里,这个省委副书记成了名副其实的党群书记,既然绕不过,只能“磨”。

涉及到干部调整,不是件小事,一个堂堂的省委常委不能掌控全市的干部调整,对于威望也是个打击,无论如何,李明洲都要把常务副市长拿到手。

都是老江湖,打持久战是基本功,两人有说有笑的聊着。

王鸿涛忽然说道:“明洲书记中午有安排吗?刚才来了迎江的几个同学,约好中午吃饭,你这个父母官能否屈尊降贵,让我同学认识一下顶头上司。”

李明洲忽然笑了,说道:“那敢情好呀,王书记的同学想必都是人中龙凤,都干什么工作?”

“不怕明洲书记笑话,我是同学里最大的官,他们是我师范同学,一个在市交通局工作,担任办公室主任,两个是镇北的乡镇书记,都很务实,还有一个是我在镇北任职时的秘书,现在是镇北区副区长。”

李明洲仔细斟酌了下,说道:“王书记的同学能力肯定很强,对于人才,市委极度渴求。书记,你看这样是否可行?常务副市长有迎江市推荐,但是空缺的副市长可以由省委任命,这样你也能给陈书记交差,也能支持家乡工作,何乐而不为?”

王鸿涛不置可否,说道:“我那个秘书能力不错,在副区长的岗位上锻炼了两年,也进了常委,我看他更适合政府工作。”

李明洲附和道:“王书记培养过的秘书,担任常务副区长绰绰有余!”

“两个乡镇书记,都在镇北,其实我考虑过让他们到省直机关锻炼一下,但基层工作经验更为重要。”

“嗯,我深有感触,基层确实很锻炼人,尤其是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在使用干部上,我更偏向于有过乡镇工作经历的同志,担任个副县长、副区长绰绰有余!书记,交通局那个办公室主任不知道是什么意向。”

“我们两上下铺睡了三年,他一直在市直机关工作,当了几年办公室主任,如果能在乡镇上锻炼一下更好。”

“可以去甘水县,县委常委兼城关镇党委书记。”

王鸿涛笑着说:“明洲书记,这次去京城申报‘海绵城市’,财政部有个领导帮了很大的忙,欠了别人天大的人情。想麻烦你件事情,镇北区副区长童建明是我当初提拔起来的干部,这几年也没有怎么接触,不知道适不适合放在副书记或者常务副县长的位置上。”

看到李明洲默不作声,王鸿涛又说道:“其实,我能理解迎江市的人事压力,咱们相互理解,迎江的人事调整方案就按明洲书记的设想,省里尽量不插手。如果陈书记有什么指示,咱们随时沟通。”

李明洲笑道:“那就感谢王书记的支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9月17日,省委召开常委会,通过了56个部门的“三定方案”,共调整职能327项,精简内设机构76个,核减编制955名。

会议还通过组织部拟定的干部任用文件,和考察人选完全一致。

下午,组织部人事调整文件正式出台,开始密集型开展任前谈话等等必要程序。

王鸿涛在长安市委涉及调整的干部统一组织了一个欢送会,合影留念,包括即将担任省发改委主任的市委副书记郑斌、担任省工信厅长的市委常委郭建、担任省国资委的副市长张雪梅。

同时,迎接班子新任成员,市委副书记陈杰、常务副市长拓晓军、纪委书记张小斌。

宴会上,王鸿涛成了大家攻击的目标,尤其是即将调离的三个领导,满怀感激之情,不停的给“伯乐”敬酒,书记一杯我三杯,万一不行就书记一杯我六杯。

第二天,省委组织部陆续送新任干部到岗到位,王鸿涛也被分配了任务,送郑斌去省发改委上任,连同副主任袁卫卫和蔡立山。

没办法,实在是调整的人太多,陈书记和刘省长都被布置了任务。

省发改委也在省委大院里,走几步就能到。

九点钟,郑斌、卫卫、蔡立山到王鸿涛办公室报到,王鸿涛笑着说:“以后全省的经济发展重任就落在你们头上了,第三季度接近尾声,第四季度是决战、决胜时刻,尤其是重点项目建设,至关重要。你们一定要通力合作,心往一处用、劲往一起使,别搞那些乱七八糟的歪门邪道,尤其是你们两个副主任,一定要服从管理,配合郑主任把工作搞好!”

“请书记放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