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权贵巅峰之一路狂飙 > 第1118章 公办学校的担忧

近期,省长频繁的调研教育领域,并时不时的提出关于教育改革和“民转公”、取消私立学校的倾向性言论,着实让秦省的民办学校坐立难安。

教师这个行业一直都非常吃香,很多人觉得当老师不仅是一份非常体面的工作而且福利好假期长,相对于很多企业甚至是公职单位都会更加轻松一些。但是即将到来的教育改革政策让很多老师人人自危,特别是私立学校的老师们,全省人民都知道,只要是省长要办的事,即使有千难万阻都阻挡不住他的步伐,教育改革已成定局。

改革对于老师们有怎样的影响,私立学校的老师们未来又应该何去何从呢?

“民转公”或将大势已定,部分教师却表示一脸发愁,还有出路吗?

有些家长认为私立学校老师的质量更高,因为私立学校的学费普遍都是非常昂贵的,用大家的高昂学费来购买一些先进设备、改造学校环境以及聘请一些高资质的老师们,所以很多家长都会更喜欢将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因为私立学校孩子们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环境,老师们也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到每一个孩子。

经济条件一般的家长还是会选择公立学校。奈何私立学校的学费摆在家长们面前,并不是谁都能够负担得起高额的学费的。经济条件一般的家长们没有能力送孩子们去私立学校,所以只能够等待教育局划片区就学或是就近就学。

其实无论私立还是公立学校各有利弊,看大家如何选择。私立学校虽好但是公立学校有政府的帮扶,在政策上肯定能够享受到更多的福利,所以并不是去公立学校就没有前途。现在也有非常多的公立学校因为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帮助,升学率大大提高,生源也非常优质。

“民转公”消息一经爆出,许多家长们心里的大石头落地了,“民转公”之后家长们就不用纠结到底应该怎样选择了。

但是最近“民转公”的消息逐渐传开,也就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大部分的私立学校都会被国家收编变成公立学校。这个消息让很多家长们都感到非常开心,这个政策推行之后就没有公私的纠结了,在择校上家长们会变得更加灵活与主动。

“民转公”之后在学费上的开销就能够大大节省,都变成公办学校之后学费肯定大大降低,不再像之前上私立学校一样需要很多很多的钱。家长们省下这些费用之后就能够用更多的钱来提高家庭上的生活质量,日子好起来了之后生活也能够更加快乐,这对于国民幸福感的提高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家长们安心了,但是私立学校的老师们却坐不住了。

“民转公”之后私立学校的老师们就面临失业的处境。

“民转公”是让家长和孩子们放松下来不用为了一个名额抢的“头破血流”,但却轮到老师们争得“头破血流”了。很多私立学校为了留住老师们会开出比较丰厚的薪资来达到“买断”的目的。

但是政策变化之后她们就会变得非常被动,不仅失去了高额薪资的保障甚至还有可能失去现在所有的工作。

按照省长王鸿涛在调研中指出,想转入公立学校教书也可以,但必须要通过资格考试。私立转公立并不是完全剥夺了这些老师们的生存空间,只不过各个私立学校的老师们需要通过考核竞争来争取进入公立学校的资格。只要考试能够通过那么大家还是能够安心地在学校教书育人的,只不过基础薪资肯定是没有从前那么多了。

这对于高龄教师们来说非常不友好,未来应该何去何从?那些年轻的老师们尚且还能够继续参加考试,以此当作磨炼自己的一个机会,也是为以后积累更多的人生阅历。但是那些已经上了年纪的老教师们就遭殃了,年纪大了之后他们很难继续汲取新的知识。

而且这些老师通常都有了自己的一个教学体系,猛然让他们改变现在的教学方式其实也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这些教师未来应该如何打算,也成为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想必有些私立学校的老师们也开始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这个政策真的落地实行,那么对于高龄教师的安置政府也应该花费一些精力。而对于年轻的教师们则需要通过不断地竞争来为自己拼搏一个更稳定的未来,这个变化某种程度上来说对老师们也是非常有利的。

10月20日,王鸿涛前往长安高新国际中学调研,这是省长首次踏入私立学校,吸引了全省私立学校的目光,甚至一些私立学校的校长提前来到高新国际中学,想听听省长的讲话,从而捕捉一些信息。

来到长安高新国际中学,王鸿涛在校长的陪同下,参观了国学馆、民间艺术馆、美学馆、书画馆、民乐艺术馆、管乐艺术馆、陶艺馆、厨艺馆、学生琴房、科学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

校长向王鸿涛汇报:高新国际中学创办于1995年,是一所从基础教育学段就开始施行国际化教育的学校,坐落于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多平方米,投资近2亿元人民币,至今,是西部地区规模最大、起点最高、档次最高的国际学校。

学校现有教学班67个、学生3700人,教职员工180余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中级以上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0%以上。获得区级以上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0%;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敢于创新的教师队伍。

学校以“建设国际性、创新性、引领性的高新全人教育品牌校”为办学目标,以“培养具有全人格、高德学、新智慧的高新少年”为培养目标,以“德学尚高日新又新”为校训,“更高更新做全人”为校铭,针对学生的个体各个方面和全部的学生,将教育根植于健全人格的培养上,形成了高新全人教育校园文化体系,办学质量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随后,王鸿涛在学校会议室和校领导班子以及老师代表举行了座谈会。

会上,王鸿涛肯定了高新国际中学多年来为秦省做出的巨大贡献。

省长来了,作为最大的私立学校,当然不能错过这么好的机会,必须面对面了解省里对教育改革的动向。

校长问道:“省长,长安市提出,要求在年底完成‘公参民’,‘民转公’要在明年全部完成,市教育局多次到我校调研,商讨‘民转公’相关事宜,我们想知道,私立学校必须‘民转公’吗?我们还有其他出路吗?”

王鸿涛直言不讳:“这两年,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管控和整改私立学校,逐渐降低私立学校在区域内的占比,足以见得‘民转公’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已经成定局,可以让更多学生享受到同等教育资源。

对于你提出的问题,我的想法是回购转公一批、引导转设一批、停止招生一批的‘两转一停’。具体做法是关停部分私立学校,或者通过降低私立学校的学费和招生名额。至于教学实力强、甚至全国范围内知名度很高的私立学校,就比如你们学校,采用第二种方式,就是‘民转公’。

不可否认,高新国际中学为了升学率在招生上采用一些影响教育公平的手段。这样既不利于教育发展,又不利于学生享受到同等教育资源。希望你们学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民转公’的工作,如果符合‘六独立’办学规定,采取自愿原则你们还可以继续办学,但是师资力量必须独立。据我所知,你们学校达不到这个要求,‘公参民’的老师必须全部撤出,那样你们的竞争力不大。”

省长的话非常清楚,“公参民”必须消除,即使勉强维持下去,最终结局是由于竞争力不强无法盈利从而自己关停。

不少在职教师再也坐不住了,之前听说在这个消息就担心自己的工作会不会受到影响,按照如今的发展趋势,老师应要面临抉择。

一个老师代表问道:“省长,我想请教一下,‘民转公’之后的原民办学校老师会如何安置?”

王鸿涛早有腹稿,说道:“大体的思路有,我说说个人想法吧。第一条出路就是针对接近退休年龄的教师,只要已经缴满15年社保,并且距离退休年龄没有几年,这部分教师可以申请提前退休,享受正常退休后的待遇。

第二条出路是针对那些比较年轻,还想继续留校任教的教师,在学校‘民转公’之后,需要接受相应考核,基本是笔试和面试,考核通过了就可以继续留在公办学校里教书,但是要服从分配。想考编也可以照常考编,不受影响。

第三条路则是针对那些不想继续留校任教老师,可以离开学校自由选择其他职业。由于现在校外补习机构落寞,教师就业选择变得更少,所以老师们最好深思熟虑后再做出选择。”

有个年轻老师问道:“省长,这个笔试和面试难吗?”

王鸿涛笑道:“我这么说吧,一定比你们考特岗教师更简单,名额会更多,应该不难!”

听了省长的话,不少老师放下心来,会心一笑,都在想省长说不难就不会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