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权贵巅峰之一路狂飙 > 第338章 密不透风

权贵巅峰之一路狂飙 第338章 密不透风

作者:爱吃螺蛳鸡的陆凡兄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30 15:20:58 来源:泡书吧

第二天早上,刘梦瑶做好了早饭,笑称想贤惠一次都难,伺候老公都成了奢望。

王鸿涛让她不要着急,自己迟早会杀回省城的。

八点半,王鸿涛去了党校,找到了教室,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

不一会,旁边来了个人坐下,热情的说:“同学你好,我叫崔鹏,在长安市政府办公厅工作。”

王鸿涛赶忙说:“你好,我叫王鸿涛,在迎江市镇北区工作。”

崔鹏惊讶道:“你是鸿涛区长?全省最年轻的县区长,大名鼎鼎呀!没想到咱们是同学,真是幸会!”

“崔哥才是年轻有为,在办公厅一定是担任要职吧!”

“当个副秘书长,还是排名最末的,跟你不可同日而语!鸿涛,你才是前途无量!”

“崔哥,可不管妄自菲薄,长安可是省会,还是副省级城市,你这个岗位熬几年上个正厅绰绰有余,在我们那就得是书记、市长了!”

“各有利弊吧,越往上越难走。有幸成为同学,以后咱们互通有无、守望相助吧!”

两天的学习,王鸿涛认识了教育厅人事处长高翔、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处长蔡立山、长安市未北区公安局长韩石,大家都是利用党校这个平台刻意结交,自然是相谈甚欢了,每天下午都是轮流坐庄,呼朋唤友。

周日晚,发改局的魏小东接王鸿涛返回了镇北,正好省了司机黄强辛苦跑一趟省城。

中程公司的刘洋,在迎江市检察院审查起诉期间,提出必须对刘洋资产进行审计,以查明其是否构成犯罪的补充意见。

加小军作为案件负责人,既未对相关问题进行补侦,也未调取刘洋无罪证据,导致刘洋被关押长达数月之久。

但最终,迎江中院对刘洋作出的是无罪判决。

重见天日的刘洋实在咽不下胸中这口恶气,收集了材料去省政法委、公安厅实名举报贾延成涉嫌非法转贷、偷税漏税、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犯罪等问题。

很快,案件由省政法委、公安厅转办至迎江市政法委、公安局,冯振南亲自批示,请镇北分局调查核实,市公安局批转镇北分局办理,并明确批示“转镇北分局成立专班调查,因涉及反映分局干警家属参与,请做好保密工作”。

可是镇北分局局长延文接到转办件后,第一时间汇报戚余江,经过商议后未按上级要求开展工作,明知道加小军涉案,但是直接将线索批转至加小军所在的刑警大队办理。

此后,加小军将线索安排民警办理后,在未对反映问题线索全面调查的情况下,就直接认定举报线索“不属实”。

9月,迎江市委督查室认为公安机关对线索查办不力,要求市公安局进行复核。

延文不按要求认真组织复核,继续将此事安排给加小军办理。

加小军未进行任何复核,便安排民警以第一次核查报告再次报送至镇北分局,使贾延军及其犯罪组织逃避查处。

刘洋感觉自己一人上访,势单力薄,说服力也不够,便想方设法联系到了在长安隐居的马海云,二人是同仇敌忾、一拍即合,很快就去省纪委、政法委、公安厅联名举报,还联系了一些受害人进行匿名举报。

9月中旬,省纪委、政法委高度重视,要求市公安局对贾延均犯罪组织进行调查,丁浩明局长安排刑警队长常涛办理此事。

由于马海云、刘洋提供的证据详实,案件很好侦破,很快市公安局以涉嫌骗取贷款罪、高利转贷罪将贾延军刑拘。

这下,戚余江、冯振南坐不住了,要是贾延军罪名成立,小贷公司就彻底暴露在阳光底下,那种震荡是任何人都承受不住的。

为给贾延军开脱罪名,戚余江和冯振南召集了市公安局副局长申延斌、检察院副检察长杜安国、公诉处处长孙继林还有延文和加小军商议此事,给杜安国和孙继林下了死命令,不屑一切代价要保住贾延军,并由贾延军妻子交付给二人500万活动经费。

因此,在迎江市检察院检委会讨论贾延军案件时,公诉处处长孙继林发表贾延军罪名不成立的意见,获得了副检察长杜安国和几个领导的大力支持。

十月一假期前,迎江市检察院作出不批准逮捕贾延军的决定。

马海云和刘洋看着贾延军趾高气昂的走出了公安局,并对二人耀武扬威,顿时心灰意冷。

当晚,高晓伟带着一群人对马海云和刘洋家里进行了打、砸,狠狠的替贾延军出了一口恶气,吓得二人连夜落荒而逃,跑到省城再也不敢露面。

此事仅公安局内部知晓,王鸿涛也接到了吴晓飞和常涛的口头汇报,知道了案件内情,知道此事在迎江基本没有希望解决,冯振南笼罩了公检法,戚余江控制了镇北区,迎江市被他们经营的密不透风。

靠意气用事不起作用,任何事都需要证据,只能静观其变,寻找良机。

镇北区的组织部部长很快就到位,由副区长江达贤转任,这是发生在王鸿涛眼皮子底下的事情,这江副区长不知不觉的就投向了戚书记的怀抱。

此消彼长之下,戚余江的话语权更大了,很快就全面插手了重点项目和工程领域,不通过王鸿涛直接给相关的局长打招呼,指定承包商。

城建局局长为了两不得罪,请示了王鸿涛关于保障房的招标事宜,稍微拖延了几天,被戚余江直接调整去了区文联担任主席,由组织部副部长姜东接任城建局局长。

姜东第一时间就落实了戚余江的指示,这事从头到尾戚余江都没有跟王鸿涛打招呼。

十月中旬,戚余江指定的部分工程需按进度拨款,因为项目还没有按进度验收,王鸿涛便拖了下来,这也是镇北的财政充裕了,放在以前拖个三五年也是常有的事,可是戚余江不依了,专门召开常委会研究区政府关于工程拨款事宜。

会上,戚余江对王鸿涛不顾全大局、不遵守合同法进行了批评,还建议王鸿涛按照常规对区政府的分工进行落实,直接点出常务副区长要配合区长主持区政府常规工作,分管财政等重要领域。

王鸿涛对区委的建议全盘接受,但是具体怎么干区委别想指手画脚,除非把自己撤了,工程款照样不拨,常务副区长的分工照样不明确。

虽然王鸿涛没发牢骚,但是工作上已经被严重掣肘了,政府常务会提出的几项工作都被常委会否决了,建议暂缓执行,比如学生蛋奶工程的优化等,但是干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都知道年轻有为的区长被戚书记打压了,对于区长群众是充满好感的,可是政界上的事普通老百姓又能有什么办法?甚至有些被王鸿涛处理过的干部还跳出来叫嚣,终于有人治你了。

对于戚余江的强势,其实王鸿涛觉得无所谓,书记和区长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一个管人、一个管钱,互相离不得,两人的关系一定是此消彼长,原本以为只要自己愿意做一定的妥协,就可以相安无事,但是现实给王鸿涛上了一课。

所以,你批评我,我不还口,你背后耍手段我不抵抗,你打压我,我无颜一笑,我不是不知道,我实在找一个机会直接弄死你,一旦出手必将让你无法翻身。

戚余江其实是个很好的导师,用自身行为给王鸿涛上课,让王鸿涛做到了心中有事,还能若无其事,这便是格局的提升,心中有事,装作若无其事,便是阅历的增加。

世界上最愚蠢的行为,就是跟人讲道理,永远记住,位置不同,少言为贵,认知不同,不必争辩,三观不合,浪费口舌。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一些摇摆不定的墙头草让王鸿涛很快见识到了人性和真面目,但是还有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志,一如既往的支持王鸿涛的工作,早请示、晚汇报,始终如常。

政务服务中心的成立,被常委会搁置了,但是杨宏没有丝毫怨言,工作上没有一点耽搁,政务大厅已经全面达到了入驻条件,杨宏正在和各单位积极协商入驻事宜,干着有名无分的工作。

发改局副局长魏小东,每到周五就来接王鸿涛去长安上课。

财政局局长童建明对于常务副区长刘晓虎的一些要求毫不留情的顶了回去,表示区财政必须坚持“区长一支笔”的审批程序,为此两人还在刘晓虎的办公室发生了争吵,这个事情还是小俊私下了解到的。

教育局、人事局、招商局、发改局,等等、等等,让王鸿涛看到了一些干部还是敢于坚持原则,敢于负责,不怕担风险,自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庆幸自己不是一无是处,得到了部分领导干部的认可。

区政府缺一个副区长,区里有资格的干部们都在上蹿下跳,纷纷往戚余江办公室跑,大家很清楚,镇北区的人事基本上就是戚书记一人说了算,找谁都没有找戚书记管用,王鸿涛那里基本上无人问津。

经过考察,戚余江找王鸿涛征求意见,拟向市委推荐李渠镇党委书记魏海鹏担任镇北区副区长。

而王鸿涛提出了不同意见,区政府推荐政府办主任方伟担任副区长。

两人各持己见,甚至争吵了几句,又是不欢而散。

方伟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去了王鸿涛办公室感谢,表示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争其必然、顺其自然,希望区长不必过于为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