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权贵巅峰之一路狂飙 > 第373章 第三把火——订单式培训

王鸿涛在调研中发现,营商环境保障好后,困扰企业发展最大的问题还是用工难问题,尤其是各种技术工种,经园区管委会和人事局发放的征求意见表,征集到2560个企业的10万用工缺口,其中缺乏专技岗位近6万人,不得不从外地高薪聘请。

据人事局和就业管理局报道,每年镇北外出打工人员超过了15万人,远远大于镇北的用工需求,年收入在3万元—5万元之间,但是企业给专技岗安排的月薪资都在5000元以上。

别的地方是本地不好就业,但是镇北有充足的就业机会,奈何本地人没有技术,满足不了企业需求,王鸿涛觉得镇北不能守着金山去要饭了。

针对企业用工问题,王鸿涛决定成立工作专班,由工业园区牵头,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局、扶贫局、就业管理局、城建局、农业局等相关单位配合,深入企业签订“订单式”用工合同,由区政府统一培训,经企业验收达到上岗要求后,与企业签订用工合同。

经过半个月的加班加点,工作组签订了2600份用工意向,涉及电焊、维修电工、热处理工、钳工、机修钳工、装配钳工、工具钳工、镗工、车工、数控车工、数控车床工、铣工、数控铣工、磨工、焊工、电焊工、气焊工、汽车维修工、装饰美工、插花员、花卉园艺工、加工中心操作工、农机修理工、铸造工、锻造工、服装设计定制工等40余个技术种类,用工需求余人。

冯东汇报,企业对于签订用工意向合同都十分踊跃,只要能达到上岗要求,他们更愿意用本地人,员工队伍更稳定。

12月15日,区委召开“订单式”培训专题会议,全区各行业主管单位和承担各类培训的单位全部参加。

会上,王鸿涛说道:“从区上掌握的供需情况来看,技能人才面临着十分短缺的情况,存在就业难、招工难的问题。而且技工的短缺,从过去的季节性演变为经常性,包括生活服务业的一线技工也是十分短缺。我们要通过政府的激励引导,发挥职业院校的基础作用,发挥社会培训机构的支持作用,全方位提升各类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素质,以适应就业工作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能人才支撑。因此,区委、区政府决定,针对企业用工需求,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一次全方位的技能培训,彻底解决我区就业问题。”

“现在,企业用工需求我们拿到手了,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对于参加培训的镇北籍学员,实行免费培训,在培训期间补助150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今天的会议,请大家根据工作职能认领培训任务,职业技术学院先表一下态吧。”

职业技术学院的校长说:“王书记,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学院必定全力支持。要说这些培训,我们企业都可以承担,但是这次培训时间紧、任务重,鉴于学院的师资力量,我们认领电焊、维修电工、热处理工、钳工、机修钳工、装配钳工、装饰美工、插花员、花卉园艺工、服装设计定制工这十个技术种类的人员培训。”

王鸿涛赞许的点了点头说:“好,感谢院长的高风亮节,和对区里工作的大力支持,其它单位继续认领吧!”

区农业局局长秦玉峰说:“书记,农业局根据工作职能,有把握对插花员、花卉园艺工、农机修理工进行培训,农广校和农机推广中心有能力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培训。”

接着,扶贫局、城建局、人事局等单位站出来认领了各自领域的培训任务。

还剩8项培训无人认领,王鸿涛统一安排给了就业管理局,这个单位其中一项重要职能工作就是就业培训。

最后,王鸿涛讲道:“同志们,我们搭建平台、整合资源,花费这么大的精力、人力、物力、财力来搞这个订单式培训,绝对不是走过场、走形式,培训必须要质量高、效果高、师资力量强,区委支持你们寻求强大的外援来支撑培训,必须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切实解决镇北区的就业问题,这也将是对你们单位考核的重要依据,作为提拔干部的重要条件,如果因为某些单位和个人玩忽职守、不尽职尽责,达不到培训的要求,那么我看你离下课走人不远了,区纪委还要追究你渎职的责任。请大家秉承公心,高质量履职尽责,切实为镇北人民的安居乐业贡献一份力量吧!”

经过一个多周的精心谋划和筹备,在12月25日圣诞节这天,镇北电视台发布了《关于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订单式培训的新闻》,现在镇北的新闻成为大家经常性关注的焦点,大家有事没事都会关注一下,说不定哪天区里就给大家玩个惊喜。

这不,天大的惊喜又来了,看看那些岗位的工资,全都在五千以上,在镇北能有高薪工作,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还能侍奉老人,这不比背井离乡去打工强多了吗?而且培训还是免费的,住宿也免费,还能有钱拿,伙食费不就有了吗?

于是,这两天订单式培训又成为继“二次报销”后的又一热点话题,大家丝毫没有怀疑消息的真实性,纷纷奔走相告,除了懒汉、二流子无动于衷外,老人们开始给在外打工的子女报告喜讯,返乡的务工人员开始找寻适合自己的岗位技能,镇北人开始欢天喜地,畅享美好未来生活。

第二天,各大报名点迎来了报名风潮,咨询者、报名者成千上万,幸好各单位都做了充足的准备,有专人负责解答,统一发放报名表。

人事局局长康义汇报,12月26日全区递交报报名表人。

第三天,镇北区引来了外出务工返乡浪潮,当天下午报名人员爆发式增长,全天达到了多人,从大家期待的表情可以看出群众对此项政策的认可。

一周后,人事局报名汇总出来了,全区根据企业需求意向,初步举办培训班42个,报名人数人,师资力量已经全部解决,获得了很多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教学场地不足,镇北区容纳不了这么庞大的集中培训。

王鸿涛想了想,决定让各单位向上级部门求援,全市所有的培训场地都可以征用,如果有问题,由自己这个市委常委出面解决。

如果还达不到培训的最低要求,那么就把培训放在其他县,租用人家的场地,这么浩荡的培训队伍,想必大家是欢迎的吧,吃喝拉撒绝对能带动当地的服务业。

12月底,镇北区的42个培训班如期举行,王鸿涛去了职业技术学院参加开班仪式,鼓励大家要学好一技之长,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本事,要求职业技术学院在培训期间要统一管理,重视安全,保障好学员的食宿,区委、区政府组织人员经常性的来督导培训情况,不管是培训机构还是学员,有问题和困难随时向区里反映。

当天,迎江市电视台大篇幅报道:“订单式”岗前培训 助就业群众一技之长。

省电视台报道:迎江市镇北区开展6万人订单式就业大培训,缓解群众就业难。

报道中指出,家有千金,不如一技傍身。为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镇北区按照政府推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牵头、技能学校和行业单位承办、群众受益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培训程序,扩大培训规模,强化培训、就业一体化,力求培训实效,努力提高广大农牧民群众稳定就业率,促进群众增收。

镇北区委书记王鸿涛介绍:“接下来,镇北区将加大岗位征求力度,针对企业急需的岗位开展订单、定向式就业技能培训,实现专业化、组织化劳务输出,实实在在地把关怀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解决老百姓就业难的问题,助力镇北区经济发展。”

省委书记陈德明看到报道后,专门电话询问了王鸿涛,对镇北的培训模式提出了表扬,提出要精心组织培训,切实取得群众和企业双赢的局面,等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后,要总结“镇北模式”,将经验向全省推广。

培训开始后,镇北人民生机勃勃,学员们积极性很高,企业也即将获得“免费午餐”,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王鸿涛的又一民生工程获得了上下的一致好评和认可,第三把火又烧旺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每把火都取得了极大的实效,惠及了千家万户,王鸿涛的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区干部群众都庆幸镇北有了个好领导,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谋福利,镇北的振兴肉眼可见、指日可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